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多少人还记得“文化广场”的这场大火?

(2012-07-07 12:41:41) 下一个
1969年的冬天,“文化大.革命”的浪潮正“席卷”着全国大地。12月29日,位于上海市陕西南路永嘉路口的“上海文化.革命广场”,在大修中发生大火。死13人,伤140人;烧毁建筑8600平方米,损失折款329万元。这场大火是1949年以来上海损失最大的一起火灾。
“上海文化.革命广场”解放前是设在租界内的赛狗赌博取乐的露天跑狗场。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其扩建后改名为“文化广场”,作为重要集会和大型文艺演出的场所。当时“文化广场”是上海最大的群众娱乐场所。扩建时受当时的条件限制,观众厅利用了原来的水泥台阶式看台,以钢架、钢桂支撑,呈扇面形向南延伸出一个顶盖,木屋面板上铺盖油毛毡;而东、西两侧则完全敞开。观众厅内共有座位12000多个,全部是木质长椅。广场南部的舞台则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舞台台口高达15米,台口宽度超出20米,由于台口太高,安装防火幕技术上有一定困难,所以,根据消防部门的意见在舞台台口的上方安装了一道消防水幕,并在广场西侧设置了水泵接合器,以利消防车向供水管网加压,经试用验收,效果十分明显。尽管如此,由于广场是大型娱乐场所,人员集散量十分大,市消防处对广场的消防安全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将其列为量重要的消防重点保卫单位之一。每次使用前均派专人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都在场值班,还派消防车驻防。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文化广场”改为“上海文化.革命广场”。名称增加了“革命”二字,其“革命浪潮”却冲掉了一切规章制度。在“砸烂公检法”的口号下,消防处机关的许多干警被集中审查,消防业务陷入停顿状态,以致广场进行大修时,无人过问消防安全问题。火灾发生前,观众厅内用1万多根毛竹搭建了满堂脚手架,大厅两侧是芦席搭建的防风雨掩蔽物,整个广场几乎成了一个堆满柴草的特大炉膛。对于这样极端危险的情况,房修单位的施工人员不仅对此险情视而不见,而且为图省事,擅自采用汽油喷灯烘铲油漆。
火灾当天中午,工人用喷灯烘铲油漆干活时,有1只喷灯因灯内灌满汽油,导致手动泵无法打气加压。生产组长见此状不顾他人制止,未将喷灯火焰熄灭,就打开油盖,带火倒油,以致引起汽油燃烧。在场的工地负责人看见起火,本想把着火的喷灯扔出场外,慌乱中却一扔扔在芦席棚上,顿时,火引燃了芦席棚,接着烧着竹脚手架和场内木质长椅。现场的工人纷纷起来灭火,谁都忘了报警。当大家发现灭不了火,想到要去报警时,已经晚了,大火已成燎原之势,无法控制。
第一批消防车接警赶来后,广场已是一片火海,带火的烟柱高达100多米,繁华的淮海路因浓烟笼罩而顿时暗淡。大半个市区都能看到空中翻滚的蘑菇状烟云。起火后仅15分钟,观众厅整个钢结构屋架全部烧坍。着火的油毛毡片被高温热气流托起,犹似满天群鸦飞舞,向东北方向飘去,最远的竟落到距火场几公里以外的北火车站附近。落下的油毛毡片有的还在燃烧。
在扑救中,最先到场的责任区消防由于原熟悉广场的消防干部已转业,所以,没有人指挥选择最有利的进攻路线,也根本不知道使用舞台口的消防水幕以保护舞台,致使火势又向舞台蔓延,将变压器等舞台主要设施全部烧毁。从四面八方赶来灭火的群众成千上万(其中有许多中学生),一时间,火场上人山人海,口号震天,秩序十分混乱。为了抢出主席台上的毛主席像和地下室粮食,许多人不顾危险冲进火中,造成了重大伤亡。
广场的地下水管口径只有150毫米;后到的消防车接连不断,仅公安消防队的消防车就有27辆,还有一批企业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灭火中水压严重不足。自来水公司不断接到要求增加水压的电话,于是一个劲地加压,致使水管承受不料压力而突然破裂,灭火供水中断。大火在熊熊燃烧,消防车却出不了水,消防人员眼睁睁地看着大火焚烧3个多小时,到15时15分火才被扑灭,实际上等于都烧光了,没东西可烧了。整个广场全部化为灰烬,连东侧的戏曲学校也被烧掉一部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卢湾妮妮 回复 悄悄话 格个辰光,在茂名南路二小读书,就了文化广场对过,亲眼目睹这场大火,老瞎人个。
纳兰 回复 悄悄话 小时候就住永嘉路陕西南路,倒是在文学城不止一次看见有朋友提及这场大火,我老爸那时候也才10几20岁,倒是可以问问他是不是知道。
月亮雨 回复 悄悄话 记得是下午,我们都没心思上课,全跑去看了,我们学校(五十九中学)还死了一个低一年级的男孩,说是去救火的,成为全校学习的傍样,但据说平时在学校是个调皮捣蛋的男孩。
上只角 回复 悄悄话 我知道,小时候听大人谈论文化广场大火。
shparis 回复 悄悄话 记得。我那时还很小,但记得大家都涌到衡山路宛平路口的大圆圈五叉路口往文化广场的方向看,可以看到黑烟,还有飞扬的烧焦的油毛毡灰烬。还有不少大人往那个方向跑,大概是去救火吧。这是我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乡野一村夫 回复 悄悄话 我就住在永嘉路,离文化广场一步之遥,怎么没有听说过?文中说69年冬,指的是69年初还是69年底?
双城春秋 回复 悄悄话 我的邻居,十几岁的胡姓小伙子,去救火而成了烈士。
六月瘌痢 回复 悄悄话 当天我赖学。爬在对过房顶上。看了清清爽爽。当时感觉到很新奇的是:要等到一片火光冲天而起,迎风招展一会儿之后,房子才会轰然倒下。后来看911 时就有经验了。

几年前碰到一个留美用英文写小说的中学女同学。她说当时她冲在了救火第一线。我倒不大相信。不然她怎么没有用英文写一篇呢?
扬州一怪 回复 悄悄话 记得。我在永嘉路口差不多看到整个过程。没多久上海文攻武卫就拦住了路口。消革会的救火车一部接一部。还有看到不少附近工厂机关的员工提着泡沫灭火机往里面冲。文化广场的顶部是油毛毡铺垫的,左右两侧冬天才用芦席遮拦。都是易燃品。
鸟鸣莺莺 回复 悄悄话 当然记得啦!我那时已经去了上郊农场,听到不同的传言多极了,报上可没你说得这么翔实。很佩服你这今天能搜集到这些资料,谢谢分享!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应该说最勇敢的是隔壁戏校的学生,恐怕伤亡的最多也是那儿的吧。
那时的“安全操作规程”被当作“框框”,随意地被打破, 是事故发生的根源,还有就是上海船厂的风雷(好像是吧)号在船台上着火,也是打破洋框框,一面加油一面电焊造成的事故。
另外也是上海船厂的一座塔吊打破了6级大风不得使用的洋框框,非起吊钢板不可,真的就“哐”的一声,倒塌了。
SHIFRA 回复 悄悄话 记得。 那年我十岁,在长風公园玩,远远地看到一片黑烟冲天而起,並有火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