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去个体化

(2010-02-08 18:11:58) 下一个
儒家文化价值观的去个体化

其实在整个帝王时代,儒家文明适合社会需求的,也是辉煌的。所以,我们今天来评价其是否适合指导企业管理,不能脱离时代来看。视时代环境的变化而不顾,以为拾起已经被淡忘的支持历史上辉煌的价值观就可解决现实问题,这无疑于“刻舟求剑”。

儒家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去个体化。

倡导整体主义的大义。这也造成了国人个体精神的极度缺乏。这在企业管理中表现为,不敢表达自己意见,或者根本就没有自己意见;不能承担个体责任;不敢创新;拒怕变革。

而市场竞争的现实却是,没有创新精神的企业,一成不变的企业,必然被淘汰。而创新往往是少数人所为。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变革,在企业中推行就如此之难的原因了。然后遗憾的是,现在的企业仍花着大价钱,让员工在蹦跳的团队游戏之中失去独立的意识。这种现象可悲还是可喜呢?

一个没有对个体意识的尊重,没有对创新的少数人的保护,没有建立刺激人们创新变革精神的企业,而整天沉溺于统一的思维方式,沉溺于去掉个体思维能力的团队,团队精神的塑造,真的就能让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建立优势吗?

不是团队精神不好,也不是集体主义不需要提倡,而是没有经历过现代工业文明,而直接跨入高科技时代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重塑去个体化的儒家思维,还是开创尊重个体意识和潜力的未来呢?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