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正赋

(2009-11-27 02:49:19) 下一个
嗟我蒋公,其祖周公。黄帝之后,中华之宗。
三民主义,唯尔是从。以抗苏俄,以拒中共。
辅助中山,尽职尽忠。追随革命,血渍地红。
护国护法,黄浦之英。将之表率,军心所倾。
民众呼声,尔记心中。愤然北伐,以正国风。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大江南北,皆尔威名。
赤匪祸心,背叛革命。清党整纪,以卫民生。
中原大战,军阀之争。东北易帜,为尔先锋。
北洋旧帅,叩首请从。围剿匪乱,迫其长征。
倭寇猥劣,东洋起兵。匪祸不除,扶桑堪平?
忍辱负重,以应国情。安内攘外,蒋公英明!
学良兵谏,跪求北征。慨然应之,日皇胆崩。
昆仑之役,中外皆惊。台庄八百,荡寇万名。
出兵缜缅,以卫交通。八年血战,壮哉尔功。
倭寇刚平,妖匪又兴。惑我百姓,天理难容。
东征西讨,国力已空。民众受惑,助纣帮凶。
乾坤已倒,四面妖风。屯兵台湾,以待日升。
国军万勇,望速返攻。愿为前锋,必诚必忠。
嗟我蒋公,中华之宗。民之表率,国之英雄。

 

奉化有奇人 自名为中正 幼为盐商子 孤母养成人  
弱冠即东来 不存封侯志 完责光神州 热血救家国  
严冬拭战马 劳累苦修身 辛亥呼声紧 肆业回程急  
缘结陈英士 慨然为前驱 自领敢死队 勇占浙抚门  
功成江湖远 洋场暂栖身 本意隐街市 潇洒度此生  
不料风云起 袁逆谋复辟 党人讨贼檄 孙文南天起  
事败其美死 垂泪收兄尸 立心继遗志 誓言为化身  
炯明忽异志 中山处境急 夜驰永丰舰 国父堪嘉许  
安危终须仗 甘苦要共尝 半夜犹叮嘱 殷切寄心迹  
洗心复革面 一心学完人 黄埔建军起 壮志堪凌云  
八百余步枪 五百子弟兵 心怀总理愿 慨然成国军  
唯民主共和 唯三民主义 功遁曾文正 道求王阳明  
魂居文丞相 魄隐史阁公 东征擒鸷鹄 北伐扫狼雄  
中原服鹰扬 东北抚人心 安内不遗力 攘外费心机  
香山拜国父 碧云哭灵人 终见九国定 潜心苦经营  
十年黄金期 神州现生机 假之以时日 复兴必有期  
他日耀东亚 外敌不敢轻 日人见雄起 惶惶暗惊心  
欲执世界柄 必征华夏地 迟疑不入侵 难免失良机  
卑劣定国计 偷袭复挑衅 凇沪升狼烟 长城遭突袭  
悲愤九一八 打打复停停 今日走士兵 明天丢侨民  
国府为备战 忍辱求和平 低三复下四 只为待时机  
暗自定国策 勉力促经济 将士赴德国 德械练成军  
欲练八十师 反攻东北去 无奈形势逼 西安事变起  
张杨忽起事 国策难为继 事变七月七 情势逼人急  
民心尽求战 和平难为继 庐山慷慨语 中正明心意  
地不分南北 人无分老幼 家家要守土 人人要抗敌  
空间换时间 决策在长期 凇沪苦支撑 南京陷屠城  
鏖战台儿庄 死拼中条山 徐州拒强敌 武汉浸碧血  
忻口牺牲众 长沙搏顽敌 衡阳法许远 常德效张巡  
重庆轰炸猛 忍耐志不馁 苦撑待局变 远虑复深谋  
西南拒强日 半壁尽危云 苦斗无终日 牺牲未有期  
所幸天怜见 欧战起云烟 德意武运短 日酋目光浅  
挑战太平洋 一怒美利坚 山姆施援手 危难立同盟  
乌云渐行远 曦晖已在前 德意终失意 战云渐消弭  
日虏凶光陨 俯首降书新 终见日月明 苦斗已八年  
励精欲图治 复国求民生 天道起玄机 西北气不和  
兴衰凭时运 造化前尘定 赤运正当头 情势忽转逆  

匪贼通俄寇 实力大扩充 决战终不利 言和亦无语

革命未成功 挥剑泪纵横 远遁投孤岛 毋忘曾在闾     
痛定思太甲 潜心民福利 耕者有其田 工商起经济  
隔海眺故土 不消登临意 寿尽八十八 当日正清明  
台北感英灵 天地出异景 瞑目无多时 顷刻风雷起  
隐隐霹雳声 滂沱起大雨 天地同落泪 山河共悲鸣  
或言本天罡 抗倭临下界 刚毅领华族 保国尽使命  
身后犹遗言 精神常随行 立身践民主 大陆要在心  
身后三十载 感慨赢历史 众人说纷纭 史册留青名  
告慰在天灵 后继有英九 吾人今思量 精神亦在心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