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医生工作手记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现在纽约一家医院做主治医生。曾在国内的三甲医院及国际医院任职。很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经验。希望能丰富大家的阅读视野。
正文

在上海

(2009-11-24 16:36:29) 下一个

07年先生回上海工作,我和孩子也随同一起前往。因为我持有有效的美国医生执照,所以顺利地在儿童医院及一间国际医院找到了工作。我任职的这所儿童医院在国内的水平相当不错。医院设有VIP门诊部,收费参照美国标准。主要面向高收入的当地人士及国际人士。国际医院的环境类似五星级酒店,各类收费也水涨船高。通常是美国同类项目的两至三倍。主要面向有保险的国际人士。在这里的primary care医生大部分来自国外,他们的工资水平略高于美国的primary care医生收入。

我在国际医院的第一例病人极具挑战性。那天我刚在门诊办公室坐定,护士就来汇报,刚接到一位家长电话,他的两岁小孩抽搐,需见医生,已在来医院的路上。我听罢立即着手检查手头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上海真的在这几年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病人置身于依西方标准建造的医院里,接受在西方受训的医生的精心照料。殊不知即便在几年前,要找一位精通英语的医生何其难。病人往往需舍近求远去香港接受医疗。我现在的医生同事多来自欧美各国,护士则多雇于当地,但人人通晓英语。上海真的世界化了。

"氧气,amber bag, Heplock....."。我的思绪突然被门诊部主任打断,“Dr.Jiang,the child is here." 只见约两岁的小孩四肢不停地在抽动,神志不清,双眼上翻。旁边则是焦虑万分的父母。听说小孩已这样发作有大约15分钟了。事不迟疑,“Cindy,give O2", "Amy,check vitals", "Mary,IV access, get blood sample." 在简单问了一下病史后,我果断给了一剂Valium肛塞,无效。5分钟过去了,再给一剂Valium肛塞,仍不奏效。我便吩咐护士准备fosphenytoin静脉滴注,药剂师告知phenytoin一类药不在他的常规已备的药品之内。我立即换医嘱为 phenobarbital静脉滴注。终于病人慢慢停止了抽搐,安静地睡在病床上。抬眼一看,病孩的妈妈已是满头大汗快要昏倒的样子。我忙抽身安慰她并采集更详尽的病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dq100 回复 悄悄话 顶你,接着写。很好看。能每天写点儿吗?
这个小孩到底怎么回事?最后弄清楚没有?
等下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