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妮的世界

虚拟的世界,真实的我;以心灵和诚实,来结交真朋友
正文

所谓礼仪

(2011-05-02 13:23:28) 下一个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一个法国的贵族请人吃饭,桌上的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乡巴佬,那么多餐具和食物,不知道怎么弄。于是就看着那个贵族。主人拿出一个小碟子,客人就跟着拿出一个小碟子,主人弄了点东西在碟子上,客人就跟着放一点东西在碟子上,主人加一点水,客人就跟着加点水。接着主人招呼桌子底下的猫咪过来,将碟子递给猫咪舔,客人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谁都不希望出这个丑,稍微知道一点风俗,礼仪,总不坏。 但内在品格比外资礼仪要重要得多。

爸爸给我上过这样一课。当时还在上海上班,新建的地铁,干净得很,可是很多民工就随地吐痰,上车也挤来挤去,我说:“这些人怎么这么讨厌呢?一点都不文明。” 爸爸说:“你不要看不起他们。他们在家乡,到处都是黄土地,哪里有痰盂盥,餐巾纸呢?到了城里,也有个适应过程。 好多知识分子,你别看他们外表有教养、有礼貌的,比这些农民工要自私得多。”--多年后,我回想爸爸的话,是的,礼仪不等于德行。

人内心对他人的尊重,关心,会自然流露在待人接物上的。 对小孩子,尤其从小就要教育:“other people matters" 。

金钱、权势和名声,会吸引许多人。 然后有钱、有名、有权的人的爱好和行为,就变成了“社会风尚”。
 
而我记得一个动人的小说。女主人公是一个日本的富家女儿,男主人公是一个西方男子,他们曾有微妙的爱慕,都向往帮助穷人的事业。 但最终各奔东西了。男子后来做了传道人,在孟加拉国的平民窟里,他信奉若要侍奉那些人,自己就必须变成穷人。 女子也回到日本,嫁了人,生活依旧富裕。在多年后旅游到孟加拉国,约当时的初恋爱人见个面。他说:“我衣衫褴褛,不便出入五星级酒店,就在外面街上的椅子上坐一会儿吧。” 他们坐了一会儿,聊了一下彼此的情况。他走了,衣衫褴褛,满面皱纹。女人衣着整洁,甚至可以说得上时髦,她看着他的背影,想着自己年轻时候曾经有的梦想,如今过的生活,非常的惆怅。

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那个穿得破烂的男人,谁能挑剔他的礼仪呢?

如今中国也渐渐强大了。

有个在跨国公司做事情的西方朋友问我:“你们中国人吃饭,是不是夹菜的时候,要把筷子倒过来,自己吃的时候,再倒过去,以保证卫生和显示礼貌啊? 这样筷子倒过来,倒过去,好忙、好辛苦啊!”
“你哪里听来的呢?”“我们出差香港,公司特意请的培训师,跟我们培训中国文化。”“你跟我吃饭,不要那么做就好了,怪怪的。”

我们中国的礼仪,也开始被人重视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