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成语典故:门庭若市

(2009-09-26 06:23:49) 下一个
战国时代,齐国大夫邹忌,他身材修长,高八尺多,他的仪表俊美、容光焕发。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并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哪个较俊美?”他的妻子说∶“你俊美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故邹忌没有自信,又去问他的妾,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隔天,有位客人来访,两人坐着闲谈,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说∶“徐公不如你俊美。”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邹忌家,邹忌仔细的观看他,认为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俊美。晚上,他躺在床上思索着∶“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袒我;妾说我俊美,是因为她惧怕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他对我有所求。”

于是邹忌上朝去参见齐威王,说∶“臣知道自己确实不如徐公俊美,臣的妻子偏袒臣,妾惧怕臣,客人对臣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说臣比徐公俊美。现在齐国领土辽阔,城邑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嫔妃、左右近臣们,没有不偏袒您的;朝中大臣没有不惧怕您的;齐国境内人民,对您也都有所求。由此看来,您必然受到很大的蒙蔽。”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对。”

因此,齐威王就下令∶“官吏及庶民等,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赐给上赏;能够上奏章劝谏寡人的,赐给中赏;能够公开在众人面前批评朝政,只要传到寡人耳里,赐给下赏。”

诏令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进谏,一时人潮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经过几个月后,仍经常有人上奏规谏。一年以后,即使众人想要进言,却也没有什么可劝谏了。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件事情后,都到齐国来朝见。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要取胜于邻国就在于自己国家的政治清明。

这个故事是描写邹忌用引喻劝谏齐威王虚心接受他人意见,但后人把络绎不绝进谏的人潮,引申出“门庭若市”这句成语,形容来往的人群众多,非常热闹拥挤。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