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

(2009-09-24 17:56:43) 下一个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一)20年后再见面
(说明:我这个同学,处事低调,脾气要说也有点怪,十几年前他就是不肯告诉我他的这些跌宕

起伏的经历,这些情况还都是他的夫人和同事们说的,问他为什么?他说“走麦城”时,不想让

人怜悯,“过五关”时又不想张扬。我们几十年工作联系,退休后相继出国,相距又不算太远,

每年还能相聚几次,博客兴起后,我就想写他的一些故事,因为有的故事,对人们还是很有启迪

的,从某种方面说也是一种财富。所以就试探写了一篇,想不到还受到某些读者的欢迎,要求接

着写。一再征求这个同学意见,最后,他要求模糊时间地点和人名以及不涉及生活方面,更也不

能拔高才可以写。这样我也成了“甄是隐”了,用符号来说一些事情吧,也不必求索和对号入座

了。)
××年代初,一次在广州开学术会,住在车站附近一个宾馆,下午又安排进来一个会议代表,进

来就喊:“老S你好!我们已经20年没有见面了,方才在会务组看见你的名字,他们就给我安排

来了!”我一看正是比我低一个年级的T同学,在学校时一块劳动认识的,那时他还是个小孩子

样,体力很弱,当时下乡抗旱,我们都在“打井队”,他能够找到有水的地方打井,给大家留下

深刻印象。现在明显的长大了,也成熟了,问他才知道,毕业分配到一个研究所,但是现在调到

一个海边小厂。

第二天是学术会开幕,并有几篇报告,想不到居然有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代表!内容还是

一个关于A能的理论模型,大学时学习,A能是个影响反应速度的不变参数,按他的理论,A能也

是可变的,与反应条件有关,他用这个理论指导,可以设法降低A能,因此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不仅可以探讨催化反应机制,对工业生产也是很有意义的,他说这个模型曾经与学校的×教授探

讨过,得到了肯定,并说如果能从微观上研究,是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会后还有几个人到房间里

找他交流,上海一家杂志编辑还向他约稿,问他资历,听说是×大的学生,说难怪有这么深的功

底,并和他约定,以后有文章先投给他们杂志,后来真的连续发表几篇。我作为他的校友,当时

感到骄傲和自豪。

会议结束,一块坐火车到返回,我们交换了联系办法,几次问他为什么离开研究所,他都是岔开

话题,看来他不愿意说,我也就不好意思再问了。邀请他去家里看看,他说以后吧,厂里工作忙

,他急着处理,就在车站转车走了,还邀请我们全家去海边玩玩。

两年后,全国学术会在青岛开,大会仍然有T的报告,这篇也很有分量,后来刊登在《学报》上

。是根据他上次那篇理论,展开了新的工作,导出一个公式,根据这个公式,他与另外一个工厂

的人设计了一种很违反常理的特殊的工艺设备,想不到他的思路的确超前了,回来查文献,这种

特殊设备国外也刚刚兴起,对我国还禁运呢,这个厂已经有产品和成熟的工艺了,满足了国内工

业的急需,市场非常好,这个厂狠狠的赚了一把!不仅扭亏为盈,还新建了厂房和家属楼。他是

无私奉献,经济上没有好处,只是获得了省级科技奖励。

在T的联络下,我们研究所与他们地区也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后我们就经常交往了,夏天我们全

家到海边玩了一次,享受了各种海鲜。还逐渐认识了这个地区的一些官员和技术人员,就更多的

了解了他的一些故事,他的故事波澜起伏。很有戏剧性,难怪某著名导演想拍个电影,只是他非

常低调,他特别害怕记者拔高的做法,深感“高处不胜寒”,会使人受到伤害的,坚决的婉言谢

绝了。

一两年内,因为T的工作突出,成绩巨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获得了国家级发明奖、省

市级科技进步奖,后来达到20来项,劳动模范、拔尖人才,政协委员等等光环也纷至沓来,后来

终于走上仕途,当了一个官员。

实际上,我觉得挺可惜的,以他的学识,和他那种敢于探索的精神,如果他能够在物理所那样的

基础理论研究所进行研究,也许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他在原来研究所的一些试验,比如在无序衬

底生长出有序的晶体薄膜和碳薄膜(两种都是镜面光亮,电子衍射呈现规律点阵),就曾经引起

物理所测试室主任的高度评价,说这个工作在物理所也是拿得出手的,只可惜原来的研究所是个

应用型的“研究所”,实际上是个“工厂”,这种工作得不到支持,没有深入下去。后来他在调

入的工厂研制的一个器件,物理所测试认为达到国际水平,用于可控热核聚变和卫星和导弹的控

制基准,打破了国外封锁,中央台《新闻联播》都做过报道。

他做了官员,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中国的待遇是“官本位”或者说是与 “岗位”有关,地委书

记对他说,没有合适“位置”就没法给他应有的待遇,并希望在他“管一面”时,地区下边的每

个“点”都可以去试验,后来他确实在很多企业里做出了贡献,他的获奖项目包含了机械、电子

、化工、食品等很多方面。就是退休后,他并没有停息研究,仍然继续研究工业应用课题。但是

那些“理论性”的课题,就不具备条件了,不用说别的,仅仅文献一类,整个地区当时连一本外

文期刊杂志都没有,这也是那时知识分子不能选择自己前途的一个悲哀吧,同时也是国家的悲哀

,因为这种分配机制,研究所里可能有“南郭先生”在充数,有发明潜质的人可能进不了研究所

,就是进去也无法发挥他的长处,怎么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呢?可见不解决体制问题,中国人若

想得“诺贝尔奖”恐怕真的很难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