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一)

(2009-11-10 21:39:01) 下一个

前      言

 

在我们撰写了纪念母亲任秀堂在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经历的《上海女工辗转抗战两万里》一文后,又继续编写续文《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将展现父母由1941年-1949年的战斗历程。现在已完成了从1941年至1942年的部分章节。主要描述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父母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征粮工作中,互相了解,互相照顾,逐渐产生感情的过程。由于父母所处的年代离我们甚远,我们只能根据他们留下的自传和简历,根据儿女对父母性情的了解,以及参阅有限的地方史料,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来描写父母相知相遇的经历,其中难免会有差强人意之处,请予见谅。在叙述父母革命故事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父母所经历的时代,所经历的磨难,所经历的成长。他们将青春献给了抗战和革命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和革命理想而奋斗一生的精神,让我们自愧不如,也激励我们完成写出父母一生为共同的理想携手前行的任务。

 

  

                                                    任    务

 

                                            写于2009年11月 8  日

 

 

 

一.    重 庆 到 延 安

 

自抗日战争爆发后,重庆成为国民政府成为抗战时期的临时首都,俗称“陪都”。日军飞机对重庆进行频繁空袭、狂轰滥炸,重庆市民伤亡惨重。

秀堂离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回到重庆的家里养病已有半年,一转眼就到了1941年5月。淞沪战争爆发后,父亲随英商发电厂来到重庆。为了躲避日军飞机的频繁空袭,工厂设在乡下山间有树林掩护的地方。在离工厂不远的地方,父亲租了一家中农的3间瓦房,把家安顿好了,还在山边挖了个防空洞。只要空袭警报一响,大家都习惯地跑进防空洞躲避,日军飞机经常在头顶上飞过,有时会在附近丢下几颗炸弹,爆炸声大得震耳欲聋,防空洞上的泥土不断地落到身上来。有的电厂被炸中了,父亲他们也要去参加抢修。经常停电造成市区晚上都是黑漆漆的一片,人民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抗战时期的重庆


      现在,家里靠父亲的薪金过日子已是绰绰有余了,因为要养活的家人少了,家里只有继母宁波妈妈和小弟。秀堂经过了3年艰苦的战地生活,寒冬腊月,风餐露宿,冷风刺骨;盛夏酷暑,日晒雨淋,蚊叮虫咬。得了疟疾却没特效药治,病情多次反复发作,使得她的身体虚弱不堪,脸色蜡黄黯哑。父亲心疼女儿多病的身体,想法子用高价买来奇缺的疟疾药“奎宁”,还寻来了当地名医诊脉;宁波妈妈煎药熬汤的细心照料;秀堂的身体有了起色,脸色渐渐的好些了。秀堂在家呆不住了,每一天的等待都让她心急如焚,她多么想早日到日思夜想的延安,到同志们的身边去。一天,秀堂终于等到了好消息,党组织安排她在6月7日那天到重庆办事处郊外的秘密地点集合到延安。她决定把离家的日子瞒着家人,不想他们为自己担心;但她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心情,自此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

不知不觉就快到父亲六十大寿的日子,他执意要在家里好好地办个“寿筵”,也许是感到女儿快要远行,也许是感到生命无常,也许是感到在战争的环境要苦中寻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小弟跑去小河沟里摸鱼抓虾,秀堂和手巧的宁波妈妈一连几天不停地忙碌,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上海冷盘小菜,没有大鱼大肉,却有酒糟小虾小鱼小螃蟹、炒花生-------等下酒菜,父亲平日就好喝两小盅酒,家里还为他自酿了大缸的粗粮黄酒预备着。秀堂虽然忙碌却乐在其中,在家的日子没几天了,她想好好地孝顺孝顺父亲。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重庆乡下


父亲生日那天,下班后,他兴高采烈的带着一帮子上海工友到了家,黄昏的云彩显得格外好看,人太多就坐在门外草坪上,那里临时搭好了几张简陋的矮脚桌子。当那些不起眼的小菜摆满了桌上时,大家高兴地欢呼起来,他们离开上海好几年了,太久没有吃到家乡的小菜,顿时按捺不住馋像大口吃起来了,大家举起酒碗向寿星公敬酒并祝他健康长寿!老父亲笑声爽朗响亮,他已很久没有像今天这么快活了。秀堂喜气洋洋的上前为父亲斟满了一碗黄酒,同时也举碗向他敬酒,当父亲把酒碗捧起时,似乎想对女儿说些什么,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眼眶一红,赶紧闭眼把酒全喝干了。他只是用手沉重的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秀堂原本高兴的心情一下子沉了下来,似乎领会到老父亲是在向自己告别。他们这一群老乡用上海话不停地聊天,一会儿谈思乡之情,一会儿谈国家命运,谈着谈着就激愤起来,有了几分酒意就拍桌子大骂东洋赤佬,接着又不停地向父亲敬酒。

秀堂静静地坐在一旁注视着父亲,看他的酒量有些扛不住了,她站起来走到父亲的身边为他挡酒,她大大方方地说:“大叔们,谢谢你们的好意为我父亲祝寿,做女儿的常年在外,不能好好伺奉他老人家,今天请大家给个面子,让我代父喝酒以尽孝道。”这些大叔们听她说得在理就点头答应了,见她是个年轻姑娘就根本不放在眼里,他们倒上满满的一碗酒与她对喝,大家起哄地数着:“一碗、二碗----三碗-------四碗!”这时,开始有些人扛不住了,醉得东倒西歪,只剩2个人还硬撑着要干酒,秀堂不动声色的一碗接一碗地喝下去,旁边的人继续数下去:“五碗------六------碗-------七--------。”最后剩下的2个人已先后喝倒了,秀堂一口气喝下了最后一碗酒。太厉害了!居然八大碗酒下肚还脸不改色心不跳!再也没有人敢上前敬酒了,他们服输的伸出了大拇指说:“任---师傅,你有个-----女中豪杰的女儿啊!好-------福气呀!”老父亲也流露出对女儿敬佩的目光,他不用再为女儿担心了。秀堂在服务团的岁月中,曾经好些回为姐妹们挺身挡酒,她与那些有心人较量后往往“战斗”得胜。不但酒量练大了,她的胆量和身心也练得更加勇敢坚强。

离家前几天,秀堂悄悄的准备了简单的行装。一天快到晚饭时间了,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家人赶紧都躲进了防空洞。只听见大量的日军飞机从低空掠过的怪叫声,紧接着又是惊心动魄的轰炸声,持续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所有人的心都紧揪着,好不容易才捱过这恐怖的夜晚。第二天,全市的民众从报纸和广播中得知了重庆发生了“1941年重庆防空洞惨案”。为了躲避日军飞机的频繁空袭,重庆建立了各种防空洞。其中位于十八梯附近的公用防空洞。它深入地下约10米左右,长约两公里,有三个出入口,是普通市民躲避日机空袭的主要场所。6月5日下午6时左右,突然空袭警报长鸣,人们纷纷涌向防空隧道。日军飞机进入市区狂轰滥炸。此时,由于防空隧道内人多空间小,加上洞口紧闭,人们感觉呼吸不畅,氧气越来越少。面临死亡,人们开始拼命往洞口处拥挤,越挤洞门越是打不开。洞里的油灯开始熄灭了,男女老少撕心裂肺地哭喊着,发疯似的往外挤,人们互相践踏,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浑然不知,继续踩着人往外挤,惨案就这样发生了。当听见洞里震耳的嘈杂声后,防护团员才把洞门劈开。霎时间,人群如同破堤的河流一样冲出洞门,少部分人得以生还。只听见隧道里不断传来呼救声和惨叫声。然而,再也不见有人从隧道口里走出来。空袭仍在继续,地面一片火海。将近午夜时分,洞内凄厉的惨叫声逐渐减弱,空袭持续了将近5个小时,当日军飞机离开重庆时,防空大隧道已是死一般的沉寂。6日凌晨,防空警报解除后,从隧道内拖出的遇难者尸体成垛成垛地放在洞口,死亡人数有2000多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重庆市民涌往防空洞躲避日军空袭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重庆遭日本飞机狂轰滥炸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遭日本飞机大轰炸后的重庆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1941年重庆防空洞惨案的死难者

日军飞机轰炸造成重庆人民悲惨的遭遇,深深烙在秀堂的心里,她带着对日本鬼子的深仇大恨,背上了行装来到了重庆办事处在郊外的秘密地点。当晚,重庆办事处的同志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同行人中有秀堂认识的上海烟草厂女工贝海燕,她是共青团员,也是在上海基督教女青会补习夜校读书,参加过抗日战时服务工作。现在她是龙潜同志的夫人,已经身怀六甲,当时龙潜是周恩来的机要秘书。秀堂与她在夜校时并不太熟悉,但能在这里相遇就太难得了,她们见面格外亲热。为了出行的安全,她们要以姑嫂相称。还有一位老同志装扮成秀堂的父亲,他带上办事处写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介绍信,藏在衣领里再缝上。秀堂把桂林和重庆办事处的介绍信也缝在了布鞋帮子里。大家拿上给国民党查看的路条,穿上乡下的粗布衣服,坐上一辆运杂货物品的小运货车出发了。破旧的小货车开得很慢,路不好走,行走了很多天才到达了西安。听说西安是一个国民党警察的城市,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所在的那条街道空无一人。特务骑着自行车,戴上了宽沿帽尾随着人力黄包车。所有敢于在街道上行走的人,都有可能被怀疑同共产党进行秘密联系。小货车七拐八绕的开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郊外的秘密兵站。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加紧抓捕到延安的青年。秀堂他们怕暴露没敢外出,由联络员告知驻陕办事处的同志。贝海燕经过一路颠簸感到肚子很不舒服,秀堂一直在精心照顾着她。心想她真不容易啊! 怀着孕还要舟车劳累。他们就地休息了一周,等孕妇身体恢复。

一天晚上,在驻陕办事处和兵站的同志安排下,秀堂他们坐上了一辆有国民党车牌的货车,并藏身在货物中出发了,一路上的岗哨也没有搜查,卡车停在了军阀阎锡山最后一个堡垒岢岚坡。八路军派了向导接应他们到了黄河边,山下的黄河只有40码宽,上游的宽度4倍于此,然后慢慢变窄,形成漏斗状的河床。这里是最好的过渡口。利用黑漆漆的夜间,他们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岸上有辆骡马车等着接应他们,进入陕北解放区后。秀堂他们觉得这里的空气都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自由!他们兴奋无比,坐在车上小声地唱起了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骡马车满载着她们的希望朝着延安方向奔驰!

*********************************************************************

 

二.延安学习生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延安宝塔山

                     

7月初的清晨,秀堂他们终于到达了延安,远远望到了矗立的宝塔山,这就是多少进步青年梦想来到的革命圣地!延安坐落在杜甫川和延河的汇流处,东岸是清凉山,西北是桃花岭,古城已被日军飞机炸毁。在一面峭立的石壁上,镌刻着范中淹亲笔书写“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一行气势磅礴的大字。据传是北宋杨家将、范中淹先后镇守的边关要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杨家岭

 

党中央机关设在城北杨家岭新建的窑洞,秀堂和贝海燕来到了杨家岭中央组织部报到。接待她们的是吉玉山同志,看了秀堂她们带来办事处的介绍信后,贝海燕因怀孕被安排住在疗养院去疗养,等检查身体状况后再安排工作。秀堂被安排住在中央组织的招待所的窑洞,还给了她一个星期的休息时间,好恢复一路舟车劳累的辛苦。这里各地来的同志很多,同住的还有三个女青年,她们从桂林出发足足走了一年才来到延安。秀堂好好洗了个热水澡,穿上了每年只发一套的粗布军装。她在食堂吃了第一顿小米饭,有菜有汤,虽是粗粮淡菜,她还是吃的很香。招待所给她发了些白布和棉花自缝被子,她心灵手巧还一看就会,很快把被子和床单都做好了。当时延安是实行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党校学员的衣食和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动手筹措。学员们要参予种菜、磨豆腐、上山砍柴、缝衣做鞋--------等自给劳动。中午,秀堂疲倦地躺在床上休息,身体很累,精神却太兴奋了,实在睡不着就干脆起来,走去看看延安的风貌。

 

中央党校旧址:延安城北小沟坪

 

下午,她先走到北关小沟坪全国闻名的中央党校,大门前有陕北公学大礼堂,胜利食堂和一大块菜地;进了校大门内的右边有一个操场,各种球类运动都在那里进行。离党校大门不远就是延河。有一位老同志热情的介绍,说它是天然的运动场。夏天可以游泳,冬天可以滑冰。不少同学们都爱好这种运动,邓发校长就爱在夏天游泳;他吃完饭就带着警卫员,拿一条大毛巾到延河游泳去了。彭真同志喜欢冬天去滑冰,有冰鞋的人很少,多数冰鞋是土造的,用刻蜡纸的废钢板,一破两块再磨一下,就是一副好冰刀。把它固定在铁皮上,用绳子绑在布鞋上就可以滑花样了。秀堂还看到在课外活动的时间,学员们都到运动场和延河边轻松地活动着。她沿着河边慢慢地走,看着那清清的延河水,巍巍的宝塔山,处处的黄土高坡,一排排的窑洞;远处传来一阵阵高亢的陕北民歌,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陕北风味。这是一片多么安定和平的土地,秀堂就像突然从地狱来到了天堂般,那幸福的感觉实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延安枣园

 

星期天,招待所安排大家去了离延安以西几英里外的枣园。这里到处是枣树、李树、杏树、梨树。从春天到初夏都开着鲜花,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充满了令人欣悦的生机。站在这块可爱的土地上,秀堂的眼睛不够用了,看也看不过来。她们张望远处时,看到了康生与4位警卫员一起。听说:他从1937年苏联回延安后,曾任中央党校校长。大前年任了社会事务部的部长,处理内部安全和反党敌人的情报工作。他从杨家岭的窑洞搬迁到枣园居住和工作,还用了一个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室厨师。姑娘们开玩笑地说:“这个厨子一定把洋芋做的比肉还好吃呐。”

秀堂经过3年多服务团的战地生活,身体一直很虚弱。在延安中央医院作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医生还把她身上落下的一些老毛病作了初步治疗。在战争年代,身体的恢复除了需要医院的条件,还需要时间、金钱、宁静的心情。这一切只有回到自己的“家”,才可以具备的条件。一个星期过去了,吉玉山同志找秀堂单独谈话。他说重庆办事处已将你的党组织关系转到了中组部,经过确认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很快就会编入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他还询问秀堂的学习愿望是什么,秀堂表示自己很想去鲁迅艺术学院学习艺术表演。吉玉山同志对她说延安现在急需培养大批党政干部,从事开展边区群众的工作,准备让她去中央党校边区党校学习。秀堂马上站起来响亮地说:“我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延安的窑洞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在窑洞中工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在窑洞中生活


中共中央西北局于1941年5月成立,边区党校于1941年9月改称西北党校。校长习仲勋,副校长李景膺。秀堂回到中组部招待所背上行李,到了花石砭向校领导报到,她被安排住在东半山的学员宿舍。秀堂走了好一会儿,才爬上了那些错落有致的窑洞前,窑洞是在黄土坡边上挖出来的一个个山洞,每洞长10多米,宽约4米,土质坚实、干燥,冬冷夏凉。窑洞内一半是土炕,至少可以睡4个人。冬天炕下烧火,有通烟口。炕上整齐叠着3套被褥,窑洞已住了2个同学,她们都去上课了。晚饭后,秀堂与2个同学见面了,一个叫小张,一个叫小李,她们年轻又热情,还带着她去看延安夜景,放眼四望,满山油灯火光闪烁,就象飞舞着一片片的萤火虫。杨家岭山上的那些窑洞就是党中央指挥全国抗战的中心,秀堂感到自己能这么近的依靠着党中央,真是太幸运了。她不由得想起服务团的战友们,皖南事变发生后,很久没有了她们的消息,令人非常担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杨家岭中央办公厅旧址

 

秀堂在凉快的窑洞里,睡了个很踏实的觉。天才蒙蒙亮就起床了。她打扫了室内和院落,就下山到河边洗脸,牙刷是发的,用卫生盐代替牙膏,还顺便带上水桶和扁担,去食堂吃早饭后,还要从河沟往半山挑水给窑洞用。听说每逢下雨、下雪天时,坡陡、路滑、挑水就容易摔跤。7月1日是上学的第一天,秀堂将学校印制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带上,拿着小木板凳,就精神奕奕的斜挎着书包走出了窑洞。今天,秀堂最早来到西北党校课堂,课室没有书桌。上课时,每人坐在小板凳上听课,用自己的膝盖当桌子写字。教员主要帮助学员们学习党中央7月1日发表的关于增强党性决定、调查研究决定、改造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决定以及高级学习组决定等课程。在以后的学习期间,还安排大家学习了毛泽东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义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等重要著作。党校的学习严肃认真,秀堂在学习中收益不浅。在延安整风之前,党校经过了充分准备时期。为整风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下半年,一批批干部从前方陆续来到党校学习。秀堂和同志们都认识到这是党中央的关怀,学习是很难得的机会。大家初到时,对学习马列主义的书籍,如饥似渴,爱不释手;白天读书学习,晚上还在昏暗的油灯下看《解放日报》和其它学习材料,从不放过一点时间。见此,党校领导担心同学们光读书不参加文体活动,把身体搞垮了怎么办呢?在校领导的倡导下,通过各党支部的发动,组织大家在课外时间参加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参差,有各种爱好,也有各种人才,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有益于学员的身心健康。每天,党校俱乐部利用食堂的房子,开展课外活动,学员可以在这里打扑克、麻将、下象棋、围棋、军旗、跳棋;还可以打乒乓球、克朗球。有来“参战”,有来“观战”,也有当“参谋”的。时常看到部队的一些干部为了一步棋,争得脸红脖子粗。这里总是济济一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延安时期中央大礼堂

 

中央大礼堂是由原基督教堂改成的,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晚上,俱乐部就会举行舞会。当年在延安盛行交谊舞,开始组织教跳舞的是从苏联回来的肖三同志,他是延安文化俱乐部的主任。随后,跳交谊舞的活动很快波及到各单位。西北党校的学员们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学跳舞的,秀堂她们从不会跳到变成了舞迷。开始,中央党校每次开舞会前,俱乐部就派人去借用邓发校长的留声机,唱针是他从苏联带回来,当时延安买不到,每次都是他亲自捏几根唱针给舞会用。留声机一响,穿着布鞋、草鞋的学员们就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邓发的唱片适合跳舞的不多,显得非常单调。于是舞迷们就推荐学员中谁有什么唱片,俱乐部按照线索向其他同志处借来。这样乐曲丰富了,什么快四步、慢四步、快三步、慢三步都能跳了。俱乐部的文体活动办得红红火火,延安各学院的学员都喜欢去中央党校跳舞,参加舞会的人太多,舞场换到了露天操场上。但留声机音量太小,邓发还写了封信向军委三局局长王铮借扩音器,俱乐部派人骑马从30里以外取回来。当时延安没有电源,由校务部派4个公务员分两班轮换摇马达发电。自此,党校的舞会就有了响亮的音乐声,大家都沉浸在轻松活泼的课外活动中。

当时延安的女同志很少,男女比例是18 :1,相差很大。在党校工作的女干部都会跳舞,女学员会跳得人不多,已婚的女学员星期六都回家与丈夫团聚。夫妻双方都在党校学习的,则常来参加舞会。由于女舞伴很少,秀堂和单身的女学员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舞伴,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的追求者;秀堂也遇到过有被“骑马”的高级干部垂青,她很快就婉转巧妙地推脱掉这些有心人。当时党校有地方高干和部队旅以上的干部在集中学习和交流经验。他们把身边带着的警卫员、勤务员、饲养员和马匹都交给党校统一调配使用。由于常年在前线打仗也顾不得结婚,他们的年纪都到了30多岁。来到了延安后,大都有成家的念头。那些从上海、苏杭和各大城市来的女学员更是高干们的首选对象,有一些单身女学员也专挑“骑马”的高干作为择偶的首要选择。绝大多数高干在延安渡过了恋爱、结婚、生子的甜蜜生活。当初,秀堂在服务团时,也曾被国民党的高官相中过,她拒绝了当官太太。在延安时,又被共产党的高干看中过,但她还是婉拒了。那些被大家一致认为的大好姻缘,都没能引起她的心动。

在延安平日几乎一天3顿小米饭,每逢节日有会餐时,才吃得上馒头和猪肉煮洋芋。食堂的蒸笼不够,在节前3天就要提早蒸馒头。大家吃到嘴里的是冷馒头,但还是吃得津津有味。会餐后,党校在大礼堂举行了盛大的舞会,秀堂还见到毛泽东和不少党中央的领导人也在跳舞,他们与大家同跳同乐,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的长辈们那样和蔼可亲。毛泽东很平易近人,大家把他当做可尊敬的领导和可亲近的亲人,他与大家一样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的人。秀堂感到处处有温暖,处处有欢笑。延安党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了秀堂全身心的健康。

10月26日,突然,延安的清凉山、嘉岭山和钟鼓楼的钟声同时敲响,跟着延安防空司令部吹响了鸣号声。同志们听到后立即紧张起来,这是第一次发出的空袭警报,必须在10分钟内躲入防空洞。党校全体人员紧急集合,按照平时训练的路线分流进入各个防空洞。第二次警报后,街上完全断绝行人,否则,岗警即于拘禁。在1939年10月15日前,日军飞机曾多次轰炸延安,造成人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秀堂在想这是防空演习,还是真的有敌机进犯延安呢?大家默默不语的在心里猜测着。不久,只听见一群群的飞机从头顶呼啸着掠过,秀堂不由想起在重庆时的防空洞惨案,紧接着日机发起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狂轰滥炸,她双手紧捂着耳朵,心里在担心毛泽东同志和朱德总司令怎么样了,党中央会怎么样了,党校会怎么样了,大家都安全吗?-----------。太多的担心使得秀堂心里直发疼,真是恨死这些日本鬼子们!轰炸也不知道持续了多久。突然,四周沉寂无声,大家抬起头侧耳倾听,只听见第三次警报响起,终于解除了空袭。大家走出防空洞外,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大批的的房屋被炸毁,地面上布满了大弹坑。日本飞机把这个大好家园炸成这样,秀堂和同学们都心疼得流下了眼泪。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延安遭受到日机猛烈轰炸后情景

 

这一天,有90架日军飞机飞临延安上空突袭,并一直要轰炸到看不见一栋竖起的建筑物为止,这也是日军飞机对延安最后一次作的巨大空袭。轰炸期间,毛泽东和军委领导的办公室设在王家坪的防空洞。洞长 50余米,宽1.2米,高1.8米,洞里有10 平方米的空洞。延安为了防范日本飞机轰炸,从1938年起建立和完备了各项防空设施。这一次,在防空司令部的指挥下,进行了紧张有序的疏散转移,把人员损失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后来,《解放日报》有报道:“自抗日战争爆发期间,日军飞机对延安有17次轰炸,共投弹1690枚,炸死214人,炸伤184人,炸毁公共房产1176间,过街戏楼10座,基督教堂1座,基督教房屋94间,天主教房屋75间,并炸死牲畜197头,炸毁各种粮食34.5万余斤----------。”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之一!

*****************************************************************

三. 边区征粮工作团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解放进行大规模的扫荡。1939年,国民党用几十万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国共合作抗战时期,边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开支主要靠国民政府的军饷和海外捐赠。1940年起,国民政府完全停发八路军的军饷,同时,国民党军队不断制造磨擦,使边区陷入外援断绝的困难境地。边区政府没有财力购粮,只能全部依靠向当地农民征收公粮。1941年,边区只有140多万人,延安却驻扎着大量的党政军学人员。再加上此地瘠民贫,自然灾害频发,粮食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如同毛泽东主席所说:“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他说自己也因为没油吃,爬坡时头昏眼花。巨大的困难,使我们有面临绝境的危险。毛泽东说我们的面前只有三条路,一是解散,二是饿死,三是自己生产。如果我们不想走前两条路,那就只有自己生产。

朱德总司令在去年秋季,亲自前往地处汾川流域一带实地调查,那里水源充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同治年间,由于回汗民族相互残杀,使那里成为野兽出没的无人区。人称:“滥泥湾”。1941年3月,边区部分地方已出现断粮现象。在此期间,三五九旅开进“滥泥湾”后,把原地名取其谐音,改称“南泥湾”。指战员们响应党中央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开展了大生产,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旗帜。同年为了暂渡困难边,区政府决定征收20万石公粮,还要群众运输公盐。致使广大群众深感负担过重,普遍出现不满情绪。恰在此时,意外的“雷击事件”发生了。在6月3日上午,天下着雷电交加的大雨,紧随着一声雷响,雷电击进了边区政府会议室,当即击伤8人,其中延川代县长李彩云当场死亡。2天后,边区政府为她举行了追悼会。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于是,在一些对征收公粮不满的群众中就有了“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的说法。边区政府正要打击散布这种流言蜚语的群众,被毛泽东坚决制止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症结是公粮负担过重。决定减少公粮征购任务,向边区军民发出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雷击事件”的发生,使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党群关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进行生产自救的极端重要性,发动党政军学人员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由此,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忆往昔峥嵘岁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轰轰烈烈的延安大生产运动

 

当时,边区管辖有5个区:延安县、关中分区、三边分区、绥安分区、陇东分区,共有30个县。在抗战初期的1940年,各县按照“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原则,选举了各级民主政府。1941年5月,边区的文盲众多,选民采用投豆选举出满意的代表。第二次普选后,成立由党员、非党员、中间人士的“三三制”政权和参议会。涌现出杨正甲、刘仲分、杜洪源、徐廷昌等爱国民主人士。11月6日,合水县参议员杨正甲先生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在延安召开,被当选为边区政府委员,受到毛泽东和朱德的接见。开明绅士李鼎铭等11名党外人士联名提交了“精兵简政”提案,毛泽东非常重视并亲自批语指出:“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实行精简可以克服边区“鱼大水少”的矛盾,减轻群众负担,增强部队战斗力,提高机关效率。

党校为了协助边区政府征粮,10月底,挑选了一批学员参加了边区征粮工作团。任务是:征收公粮,配合边区经济建设,发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秀堂被派到陇东分区征粮工作团,要在合水县工作一年,他们集中在安塞县学习农村政策和开展边区群众工作的短训。大家正准备开会,有一个20岁出头的男青年急匆匆的走进来,礼貌地问到:“请问是陇东征粮团吗?”大家对他点了点头。秀堂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满口广东客家普通话,抬头一看,好像也有点面熟,在哪儿见过呢?脑子还在琢磨着这是谁呢?这个青年突然高兴地向大家敬了个礼,大声地说:“报到!我是中央党校学员叶修青!刚到安塞县民政科工作,我奉命参加陇东合水征粮工作团了。”然后他冲着秀堂急切地说:“啊!你不记得我吗?”他把军帽猛地脱下,一双调皮的眼睛直视着秀堂。“啊!太巧了!”两个人不约而同地叫起来。是啊,秀堂回想起来了,他就是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的华侨司机叶修青同志,就是开车送自己到重庆的他呀!怎么会在这里碰见了,真是太奇遇了。他们就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两人的双手已经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秀堂好奇地问他:“你怎么会来延安?”修青回答说:“我今年1月从桂林到了重庆,组织上安排我给周恩来同志开车。你知道吗?在皖南事变后,桂林办事处2月份已经全部撤退了。”秀堂点点头,然后又关心地问道:“同志们都安全吗?”“是的。我是随李克农撤回延安,是周恩来同意送我到中央党校学习的。”他很感慨地说:“我能够来学习,真是太幸运了!”他们颇有同感地对视了一下,会意的笑了。

晚上,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来到边区征粮工作团教唱陕北革命民歌,民歌易于同群众沟通感情,这歌声散发着黄土地泥土的芬芳,流淌着黄河儿女最亮丽的激情。延安有来自全国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在边区采集了陕北民歌后进行填词,发展为革命民歌并流行于陕甘宁边区。秀堂立即爱上了这些悠扬高亢的道情民歌,她抄下了歌词,还学会唱了几首民歌。来延安时,她的愿望就是去鲁艺学习艺术表演,却未能如愿。这可是她心中还留着的遗憾啊!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抗日将士观看延安露天舞台演出的文艺节目

 

陇东分区征粮工作团约60人的队伍从安塞出发,行军路线经甘泉、鄜县、直罗县、黑水县、翻过子午岭,经合水县,到陇东区所在地庆阳县。沿途先派2人打前站,拿着边区介绍信找当地的兵站,安排大队人马吃住在群众家里,费用全部由兵站结算。行军途中,冷风夹着沙石刮打得脸生疼,眼睛也睁不开,大家只得各自找块布围在头和脸上。沿途全是裸露着黄土的山坡,有时也会遇到一片片葱绿的梢林。修青同志紧跟在秀堂的身旁行进着,他没有走过长途行军,脚板上走出好些个水泡。每逢队伍休息时,秀堂就为他挑脚底的水泡擦碘酒,还给他讲过去自己在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的行军经历,鼓励修青克服困难,陪伴他走过了艰苦的行程,到达陇东时整整行军了7天。陇东分区有庆阳、合水、镇原、曲子、环县、华池6个县。征粮工作团有6个分团,各分团10人以上并配一个县干部为团长。由陇东公署专员组织协调各个县的征粮工作,庆阳分团的一个同志兼管征粮工作总团的事情。工作安排妥当后,6个征粮工作团就可以分赴各县工作。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秦直道

 

合水县征粮团长安排团员们在庆阳县住宿吃饭,大家先吃了一碗辣呼呼的豆腐脑,感到肚子暖暖的。食堂又做了一大盘的面条端出来,大家在延安好久没吃到面条了,看见香喷喷的白面条,个个猴急的抢着吃了一碗又一碗。睡了一宿后,合水县征粮团长率领着全体团员行军去合水县。沿途的秦直道是一条古代的“高速路”,秦直道与秦长城,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完成的两项巨大的国防工程和重要的防御体系。秦直道开通后,既是重要的军事运输线,又是中原与北疆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秦直道是由秦始皇修建的全长1800里,宽5米的交通大道,贯穿在合水县境内有200多里。团长给大家介绍合水古建筑遍布于各个乡镇,有石窟寺、石塔、砖塔、寺庙----等,窑庙内保存着大量的壁画,光彩夺目,栩栩如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县

 

合水县座落在甘肃东部,东北面紧连陕西省富县志丹县。地形地貌雄浑多姿,原、川、山兼有之,全境皆属黄土高原。自唐宋极盛时期后,各个朝代日见衰败,天灾人祸,曾爆发过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随着历史演变,遭受了重重灾难的合水县至民国初期,陇东陷入军阀割据,战乱不停,天灾地震,土匪横行,屠杀百姓,合水人民饱受饥寒流离之苦。早在1931年9月合水县倒水湾建立了陇东第一支南梁游击队。1934年,当刘志丹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后,陇东的农业有了很大发展。1936年隆冬,西征红军路经合水县。杨正甲先生目睹红军铁的纪律,组织贫农团和赤卫军,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再分配给贫苦农民。陇东农民纷纷揭竿而起,投奔革命参加游击战争。他深有感触地向学生们表述见解:“红军必胜,将来天下一定属于共产党!” 1937年8月,合水划为八路军募补区。1938年初,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警备七团分驻西华池、杨家垴、唐沟圈、望宁铺等地。1939年,八路军收复合水县城。1940年,正式成立合水县人民民主政府。这是一个有着广大群众基础的革命根据地。

合水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黄土高原中部的一道绿色风光。子午岭森林覆盖面积达1600多平方公里,山势连绵起伏。岭东林海茫茫;岭西一望无际;东北部水草丰盛,宜植树,宜畜牧;西南部土地肥沃,粮食和瓜菜果类的主要产地。当队伍踏上合水大地,就听见从山头牧羊人的口中传出“上山打个莲花落哎,穷光景咋这么匀来……”这一曲乡土情深的合水山歌,似流水般滋润着大家的心田。合水县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流,河边还生长着疏落的柳树。城南部有一大水池,旱不枯,涝不溢,夏日池中荷花盛开,绚丽多彩,故取名“花池”。合水县政府在西华池城办公,城内有300户人家,全县共设置了5个区、37个乡136个行政村、372个自然村。征粮团进驻在一户外逃地主豪绅家的大院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县

秋收季节刚过,全县因受灾农作物普遍歉收,当年的公粮任务得到全部豁免。团员们根据在党校学习了毛泽东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的理论作为指导。开始在农村乡镇进行调查研究。先找出哪些对征收公粮负担不满的农夫,再了解每一家农户的实际状况,不想多上缴公粮的苦衷是些什么原因。他们还了解到:今年初春,由于国民政府封锁边区,再加大旱成灾,陕北、环县、盐池等重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全面临危险。边区政府发出“号召大户人家献粮”的决策。县委立即委派参议员杨正甲、赵国栋、徐廷昌等人士会见储粮大户,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解决了献粮大问题。计有唐士杰家200余石,朱广耀家150余万石,吕连喜家200余石,郭心田家100多石,郭贵元家100多石,赵国栋家100多石,合水县总计向灾区献粮不下千石。合水县就上缴救国公粮方面,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征粮队初来乍到时,老百姓听不懂他们的话。团员们先要克服语言关,幸好分团长是当地人可作临时翻译,妇女队长开始教大家学习土语方言。经过一段时间,团员就可以直接与乡民沟通了。合水境内识字者寥寥无几,原县长高朗亭上任后就开展扫盲教育,先后办起100多所夜校,参加夜校只有800余人。他们了解到这里的妇女有97% 不识字,秀堂有着服务团发动基层群众的丰富经验,就与妇女会广泛动员妇女上夜校,组织合唱团,教唱抗日歌曲、陕北革命民歌、排练秧歌剧目等,吸引了很多的妇女和青年参加了识字班。

同年,由于国民党军队多次搞磨擦,重兵侵犯边区,陇东分区和关中分区等边境失去了部分土地。合水县辖管下有各区乡村,一个乡方圆六十里,召集乡干部开会要大半天才能到齐。修青他们经常要到各乡村的农民家走访,向群众讲解边区面临的紧张局势,向群众宣传缴公粮援军抗日的道理,老百姓援军就是保卫自己的土地。要是国民党军队侵略边区后,就会夺土地、抢东西,抓壮丁,干尽偷鸡摸狗的坏事。老百姓对国民党军队的军纪早有所闻,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心理。八路军在边区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处传扬着军民鱼水情的故事,老百姓对朱总司令的部队都赞不绝口。当时,为了保卫边境土地,全县拥有不脱产的自卫军,属半军事性质。县为大队,区编营,乡以下编连、排、班。1941年9月,自卫军已发展到5个营,37个连,3053名队员。在农村基本上达到了全民皆兵。经过讲道理摆事实,原来那些对缴公粮有抵制情绪的群众慢慢被软化了,遇到顽固分子,征粮团就不厌其烦地加强说服力度。当农民充分理解了上缴救国公粮的意义,大多心甘情愿地配合边区政府征粮的要求。对主要劳动力的农民则采取鼓励为主,建议进行开荒种地,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粮食收入。团员们同心协力,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  

改革土地制度,彻底消灭封建剥削阶级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是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合水县进行了部分土地的重新分配给农民,贫苦农民翻身得了解放,对共产党的恩情感激不尽。随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停止了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并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为减轻农民的地租负担,减轻农民所受的高利贷利息,团结一切可以抗日的力量,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征粮团向地主宣传在同年11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十条规定:“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被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额及债务利息,佃农则向地主缴纳一定得租额,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地主对租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当地的储粮大户也积极响应减租减息政策,减轻了群众负担,使租田的农民焕发了生产的热情。当时的陇东有6个县,地广人稀,宜农荒地很多。合水县政府专门划出城区、太白、店子等的部分乡村作为移民区,奖励移民、难民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解决当地劳力匮乏问题。只要硝烟不再,风调雨顺;只要耕者有其田,百姓乐其业;周围的山头峁顶、沟台湾掌,都会长出葱茏的庄稼。发动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已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持。

冬天来临了,一天早上修青起床打开房门后,惊喜地看到了下雪,天上飘舞着轻盈的雪花,院子里铺满了厚厚的白雪,树木被大雪银装素裹,这个广东人是第一次看见下这么大的雪,他兴奋无比地大喊大叫,跑到院子中伸出双手接着飘落的雪片,放在嘴里尝了尝,还用双脚不停地踢出了一堆雪。秀堂他们闻声走出来一看,也兴高采烈地踩着雪,用手搓出了雪球,互相打起了雪仗。这是入冬后第一场雪,乡亲们说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来年丰收有望,大家满怀希望等待着新的一年。征粮团有10人,成立了党小组,秀堂是副组长,党员按时过组织生活和缴纳党费。为了节省粮食过冬,减轻群众负担,党支部决定以身作则,每天早上喝自磨豆浆,吃红薯;中午吃高梁洋芋合饭,炒鸡蛋和南瓜汤;晚上吃酸菜煮洋芋和玉米。可吃了一周的高梁饭后,修青这个广东人的胃都吃伤了,团员们饿得肚子咕咕作响,吃得胃气肚胀直放屁。一天黄昏,修青和几个团员肩扛着的吊满野鸡野鸟的树棍回来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喊着:“快来看啊!有斑鸠、鸽子、野鸡,可以开个百鸟鸡聚餐啰。”女团员高兴得七手八脚开始煮水拔毛了。晚餐时,大家津津有味的咀嚼着野味的肉香,最后连鸡骨鸟骨都嚼碎吞下肚子了。饭后,嘴还没抹干净,就有人发问了:“修青同志,你们是用什么把它们打下来的?”那时山里的野鸡很多,从荒山野岭的矮树或草丛走过时,经常有受惊的野鸡叫着从人的头上飞过。修青回答说:“村里的向导大叔带我们去固城乡勘探宜农荒地,回来时看到白白的雪地上布满了黑丫丫的斑鸠、野鸽子在寻食,怎么赶也不飞,根本不知道怕人。刚好大叔带了猎枪,我们用散弹一打,劈里扒拉就掉下了一片。”“太过瘾了!”男团员都七嘴八舌地说。可是有个女团员却说这是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的兴致一下子被冷却了。修青很受委屈,也不解释什么,站起来就走出门了。秀堂向男团员了解情况,原来修青已经将自己的钱塞给了大叔,为的是给大家弄些肉加餐补充营养。刚才提出批评的女团员也感到误会修青同志了。于是,她和秀堂一起到了修青的房间。见到她们主动来解除误会,修青的心情马上就释怀了。还讲述自己在党校挣零用钱的窍门。当时高级干部每月的津贴有5 元。一般干部的津贴只有1元,仅够买些生活必需品。修青利用晚上和假日的时间,经常到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厂做工。不但学会了技术,还有夜餐和技术津贴。延安的边币信用高,不像国民党的钱币会贬值,那一带的生意人都愿意要边币。秀堂再三说不能用他的钱来改善生活,她让修青发动队员们群策群力,想些其它方法来打猎。后来,修青他们还真弄出了些土办法来抓鸡捕鸟的,大家每月总能吃上一、二顿有野味的伙食,不仅解馋还滋养了身体。

有一天,修青听县干部说,不久前合水的八路军驻军因缺少柴薪,难抵秋冬寒冷,私自将驻地附近的庙宇、祠堂拆木取暖,生火煮饭。原县长高朗亭得知后,立即前去制止。事后还主动辞职,到部队当政委带兵。今年粮荒严重,部队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够粮吃就上山挖野菜,有时青菜加盐扔在锅里煮成清面汤充饥,经常要靠当地老百姓接济。指战员们为了保卫边区,却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修青听到后坐不住了,赶紧把情况向党小组汇报。党小组为此开了会,考虑到寒冬越来越冷,要尽快解决部队的吃穿御寒问题。于是,党小组让秀堂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提出紧急动员储粮大户们借粮援军的建议。当晚,县领导亲自带领全部区干部连夜分赴各乡镇去借粮。征粮团员也发动群众为部队碾米、磨面、蒸馍。有些乡民得知部队面临饥寒交迫后,心里十分不安,大家围着乡长和征粮团员坐了一大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子弟兵为百姓出生入死,流血牺牲,我们不能让他们大冷天的穿着单衣,饿着肚子去打仗,得赶紧给亲人送衣送粮。”多么好的百姓啊!淳朴善良乡民对八路军的深情令修青感叹不已。妇女们不分昼夜赶制棉衣,只见每家窑洞里点起了油灯,纺线的纺线,织布的织布,还有的忙着染布、烤干、剪裁------,老人和孩子都帮着忙前忙后。妇女们熬红了双眼,摇酸了手臂,针扎肿了手指,做出了一件又一件新棉衣。汉子们用桑木扁担挑起了包好的棉衣送到部队,有些乡民赶上毛驴给子弟兵送粮送馍,暂时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边区妇女为子弟兵编织草帽

*********************************************************************

                           四.动员大生产运动

修青除了工作外,最关心的就是抗日战争的形式。修青从《解放日报》注意到国际形势有了新的变化“在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宣言,声明全力与德、意、日法西斯作战。”元旦晚上,陇东地区下了一场大雪,大家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心里充满了来年丰收的祈盼。合水政府的简易礼堂里热气腾腾。为了粉碎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征粮大队动员群众响应毛泽东“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新年晚会上,合水征粮团和妇女会组织了好几个节目演出,有妇女合唱团演唱抗战歌曲,有男女高歌一曲陕甘道情民歌,有夫妻合跳秧歌舞,有老人吹唢呐--------。这些勤劳朴实,好歌善唱的合水乡民们,在世世代代的流传下,通过生产劳动,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作了许多乡土情深的民歌。无论是耕耘的农夫,放羊的牧童,砍柴的樵夫,还是描龙绣凤的闺女,洗衣汲水的村姑,推磨碾米的大娘都曲不离口,唱喜唱愁,唱乐唱苦,表达着他们的感情、祝愿和祈盼。台下站满了看戏的群众,场面热闹极了。小娃娃脸蛋红红彤彤,蹦蹦跳跳大喊大叫;姑娘们头上扎着红头绳,大辫子甩甩的摆动;嫂子们穿着红红绿绿的衣裳,叽里呱拉唠着家常里短;老奶奶裹小脚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庄稼汉子头扎白羊肚毛巾,身着老羊皮袄,脚蹬千层布底鞋;他们聚在一起东张西望,粗狂爽朗的笑声不间断。修青和团员们协助维持会场的秩序,大家也被喜洋洋的气氛感染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姑娘

 

突然,妇女队长把秀堂拉到台上,大声对台下说:“乡亲们!我们鼓掌欢迎合水县征粮工作团的秀堂同志给大家伙儿唱个歌,好不好!” “好啊!”群众热烈的回应着鼓掌。秀堂环视着全体群众敬了个军礼,她毫不扭捏,清了一下嗓子,走到靠近群众的台中说:“新年到了,我给边区的乡亲们唱一首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民歌“翻身道情”。她模仿着边区乡民唱道情的声调唱起来:

 “太阳一出来(依哟哎嗨)。。。。。。。。。。满山红(噢哎咳哎咳依呀),

共产党救咱翻了(哟噢)身(哎嗨依呀)。

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噢)人(哟噢哎嗨依呀)。

受欺压一层又一(哟嗬)层(哎咳依呀),

打下的粮食地主他拿走(哎嗨哟),

咱受冻又受饿(呀哈),有谁来照应(啊)。

毛主席领导咱平分土地(哎嗨哟),

为的是叫咱们(呀哈)有吃有穿(哎嗨依呀)

往年咱们眼泪肚里流(哎嗨哎嗨依呀)。

如今咱站起来做了主(嗬)人,(哎嗨依呀)。

大家(那)团结闹翻(哟嗬)身(哎嗨依呀嗨),

大家团结闹翻身。

 

当时,台下的群众听到自己耳熟能祥的道情民歌,气氛立即高涨起来。变成了台上的秀堂领唱,台下的男女老少也随着陕北的曲调边唱边吆喝:“----------依哟哎嗨------------噢哎咳哎咳依呀---------。秀堂和群众的歌声完全融合了在一起,她被大家感染了,越唱越来劲,挥动着手带领着全场群众唱出了高潮!当歌声停下来时,那如雷鸣般的欢呼声快把礼堂的顶盖掀了!修青听得如痴如迷,他第一次看到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热情。秀堂同志那悠扬高亢的歌声一直回旋在自己的耳边,他忍不住赞叹地说:“嗓子太好听了!唱得带劲极了!”他被秀堂同志发动群众的能力深深地感染了。在党小组过组织生活时,秀堂向大家介绍了在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3年的战时服务和工作经验,早已让他佩服不已。他对秀堂今晚多才多艺的表现,心里又增多了几分崇拜之情。

夜深了,大家的余兴未消,毫无睡意,全都挤在女团员的住房里,围在烧着木炭的土火盆前,上面烤着好几条细长皮厚的红薯,飘着一阵阵烤糊的红薯香味。秀堂拿起烤好的红薯掰开分给大家,边吃边说:“陕北的红薯水分少,甜味淡了点。不像南方的红薯够大,皮薄嫩,水分多,甜味又浓。”她就像个成熟的大姐姐一样的会照顾人,大家评价她说:“秀堂大姐就像个暖水瓶,外面看不出来,里面却热乎乎的。”她是个心细如麻的贴心人,给同志们予亲人般的温暖。秀堂忽然发现平时活跃的修青很沉默,就关切地询问:“修青同志,你干嘛不吃啊?怎么了,有心事吗?”他挤出点笑容又把头低下了。女团员小李逗着他说:“我看你是冷坏了吧,今天看你被冻得搓手跺脚的,还直搓耳朵吶。”也难怪修青这个广东客家人,从小就跟着父亲漂洋过海到南洋,那里四季炎热,他自然不能适应冰天雪地的北方。虽然,大家穿着党校发的棉衣裤,可北风吹来还是刺骨的冷。怪不得陕甘边区的乡民要穿羊皮袄,这样才能抵御严寒。

秀堂想疏导一下修青的情绪,就单独找他到厨房谈谈心,。修青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搅了大家的好心情。其实---我是-----想家了,每逢过节我就会-------很难过。”说着说着还揉了揉涌出泪水的眼睛,秀堂同情地递给他一块干净的手帕。他是个感情丰富的青年,容易掉眼泪,还从来不加掩饰。秀堂跟他一样的想家,但她不会在别人面前流露。谈话间,修青从秀堂的眼中看到了理解,他从口袋里掏出了母亲的照片给秀堂看,照片里的女人端庄贤惠,眼睛流露着淡淡的忧愁。修青说已经离乡背井有10年了,每当思念母亲时,唯有这张相片陪伴他。不知不觉中他向秀堂述说了很多往事,说他是怎么从小就随父亲到南洋,学会了驾驶和修理汽车的技术。抗日战争爆发后,激起了他自己的爱国心。1939年初,响应侨领陈嘉庚的号召,参加第一批南侨机工从新加坡辗转到达了昆明。在国民党政府西南运输处做修理机工,因看不惯国民党官僚的贪污腐败,歧视侨工。他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投奔光明。1940年5月,他找到了重庆办事处并留下当司机,后来又去了桂林办事处给李克农开车,在那里成为了共产党员。说到这里修青才发觉夜太深了,他赶紧把话停下来。秀堂听入迷了,丝毫不觉得时间过得快。修青总算找到人说话,心里好受多了。他满足的伸了个懒腰,秀堂也捂着嘴打了个哈欠,他们都忍不住偷偷笑了。为了不惊动他人睡觉,他们轻手轻脚地回到了各自的房间。

同月的一天,修青在给团员们读报的新闻中得知“发生了日军飞机空袭美国珍珠港的大事件。随后,日军入侵了英国殖民地缅甸,10万中国远征军奉蒋介石之命入缅作战。”修青想自己虽然不是身处在前线抗日,但更要做好粮食生产的任务,要为中共中央指挥部和部队能够坚持长久抗战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自此,修青更加积极投入研究如何才能搞好春耕生产的计划中。在征粮团的动员下,群众纷纷组织起了互助组。团员们和群众一起加紧冬季广积肥,男女老少拎起笊篱就去路上拾马粪、骡粪、驴粪等肥料,每天不断地积累就能堆成个小山包。乡民在家修理犁具准备春耕的来临,大家都期待明年有个好天气和好收成。本来农闲的冬季变成了热气腾腾的冬忙。合水县是陇东主要粮食生产区,粮作物长期受制于天,十年九旱。由于去年春旱造成粮食减少,修青他们和乡民讨论备耕后,决定在高海拔地区以种荞麦为主,在低海拔地区以种糜米为主。干旱地区则大量播种高粱、玉米、糜米、荞麦、洋芋、谷、豆等作物。冬小麦以华池塬、段家集、肖咀塬为重点。玉米以太白川、篙咀铺、老合水、太莪、固城山后冷凉地区为重。大家积极准备春耕生产计划,扩大耕种面积,等待冬天冰雪解冻,春天时分就开荒种田,种各种各样的粮食和农作物。如果明年粮食丰收后,乡民完成上缴的征粮数额外,其它收成也归自己吃用和卖出。男人劳动力强的,女人手巧灵快的,他们就能积攒多些的钱。

合水政府采取扶持和保护政策,积极支持地方工业。1941年9月,县政府与私人合资创办了济民纺织厂,购置织布机,纺织机个一部,招收了49个工人,带动了当地纺织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秋冬休闲期,边区政府下达了纺线织布的任务。女团员立即发动妇女在家里立起了吱扭的纺织车,大家不停地纺线线和织粗布。秀堂从小就是打毛衣的好手,用搓出的毛线打出了毛衣、围巾、帽子、手套等,还手把手的传授给妇女打毛线的花样技巧。当各式各样漂亮的毛织品出现在妇女们的眼前时,个个都喜欢得爱不释手。大生产运动中引进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机制,纺线织布、缝衣制被、打毛线、纳鞋底等手活都有点工钱,完成边区政府上缴的任务后,产品可以留给自己或送人,也允许上市场变卖。大大调动了妇女的积极性,成千上万个妇女参予了家庭式的纺线织布。她们一边纺线线,一边唱民歌:“花里头好花红牡丹,活里头巧活纺线线。千家万户纺车转,纺车嗡嗡线不断。纺下线线织成布,送给前线亲人穿---------。” 

 

2月中旬,陇东区征粮工作团召集6个分队开会,传达了毛泽东在2月1日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规定了整风运动的任务、目的、方法和指导思想,向全党宣布整风运动开始。还学习了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内容。大家知道了中央党校改组的情况,党校直属中央书记处领导,校长由毛泽东兼任,彭真任副校长。党校开学时只有两个部,一部:学员由旅级以上干部、地委、少数地委以下的“七大”代表组成。二部:学员由县、团级干部组成。秀堂所属的西北党校将教务工作委托给中央党校指导。

寒冬更冷了,征粮队大多数人的耳朵和脚上都长了冻疮,特别是修青这个广东人,脚上长满冻疮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秀堂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不分白天黑夜的打毛线,除了吃饭睡觉外,手中的两支木针不停地织着,毛线用了一团又一团。有一天,男团员们又要上山上砍柴烧炭。出发前,女团员捧出了几个大包袱,打开一看都是她们织的毛衣毛裤、毛围巾等。男团员穿上贴身的毛衣物,身上感到暖和和,心里感到暖洋洋。秀堂又拿出了用老羊皮做成的手套、鞋子和帽子给修青,她特别关照地说:“这是专门给你准备的,妇女队长家杀了只老羊,这是用它的边角皮料拼凑成的。听说穿上羊皮的鞋子,脚上的冻疮就会好起来。”修青接过来一看,果真是外皮内毛的羊皮鞋子。秀堂大姐对自己太照顾了,修青感动得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十分珍重的把羊皮用品收藏在行李中,然后,摸了摸脑门腼腆地说:“我----可以认你做我的姐姐吗?”““我比你大3岁,当然就是你的大姐。”秀堂说完还拍了拍他的肩膀。修青急得红着脸解释说:“不---,不是一般的大姐,我是要认你作亲姐姐!”秀堂确实觉得他是个挺可爱的弟弟,也不想让他失望,就笑眯眯地对他点了点头。修青见状高兴万分,他放开嗓门冲着门外的队员们大喊:“大家听好了,我有了个亲姐姐,从今以后,我和秀堂就是亲姐弟啦!”男团员们不依他了,大家起哄地说:“秀堂早就是我们的姐姐了,可不许你单独认了!”秀堂笑得合不拢嘴了,她心里觉得战友情比姐弟情更重。可在修青的心里觉得姐弟情比其他人更亲。

 

五.  合 水 过 春 节

春节前,拥军优属是边区群众的优良传统,合水政府号召群众为当地留守兵团筹粮集柴,还组织了慰问团和社火秧歌队去部队。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支援八路军守边区抗战。当时没有像样的工厂生产鞋袜,部队消耗大,全靠发动老百姓制作。由边区下达任务,发给相应的布料和手工费,有时政府财政困难,材料往往不能按时发到。合水妇女做军鞋从不计较,农忙时,夜晚赶做;农闲和雨天时,日夜赶做;经常熬得两眼酸涩,十指疼痛。八路军指战员称她们不愧是子弟兵的好母亲,好姐妹。秀堂经常与妇女们一起做军鞋,还一边哼唱着支前小调调:

“一更子月儿月初升,剥下青麻搓绳绳,搓好绳绳做军鞋,慰劳咱们八路军。

  二更子月儿月正东,高照明灯做针工,毛巾布帮纳便纳,家生布底梅花针。

  三更子月儿月当空,千针万线情意深,做起军鞋想亲人,好景全靠八路军。

 

农历新年快到了,合水县政府和杨参议员刚好有骡马车去延安,征粮团决定随车回去延安放假整休。团长回本地的家过年,秀堂负责在驻地留守,修青也主动要求留下了。农历腊月最后一天,妇女队长带着几个乡民来到了征粮队的院子,二话不说就在院外和了一堆草泥。她说农村为了防止过年期间有妖魔鬼怪侵入室内,隐藏在黑窟窿中作怪吓人。要把窑洞、院子、或是有鼠洞、受风雨蚕蚀的窟窿等地方用草泥填补,漫光漫好,要过“漫年”。秀堂和修青听了好新鲜,那就入乡随俗吧!他们和乡民一起把草泥抹在了墙缝上。按当地人的说法,过年期间,屋院内外的墙壁一新,意指万象更新,家人就会人全福全;村要天新地新,人要穿新带新;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修青干活时,不留神把草泥巴抹在了鼻尖上。秀堂看了直发乐,她干脆也把草泥涂在自己的鼻子下,变成了两撇黑胡子,又顺手在墙边拿了根棍子,模仿着卓别林的脚步跳了起来,修青和乡民欢快的笑声响个不停。

下午,修青说要请秀堂去市集的小摊吃年夜饭,可秀堂非要自己动手做年夜饭,本想包饺子,但陇东的乡民年夜饭不吃饺子,还是随当地的风俗自己擀面,长面条吃了会健康长寿。秀堂把小麦面和好后用盘扣起。他们一起去市集买些猪肉、大白菜和洋芋,猪肉2毛钱一斤,还算便宜。修青看到卖肉的大叔把猪下水扔到了一旁,他问道:“大叔,这猪下水卖不卖吗?”“卖!本地人很少人吃猪下水。嗨,就是喜欢吃用猪血和猪肠做的灌肠!”大叔边砍着猪骨头边回答。修青听了喜上眉梢,他说:“我把这副猪下水全要了,该给你多少钱?”头扎白毛巾的大叔看了看他,然后伸出食指比划着,修青以为要价1元,太贵了买不起,他只能转身离开。谁知大叔说只要1毛钱,猪下水价贱就拿去吧。大叔用草绳把猪的心、肝、肺、肚肠一骨碌绑了起来。秀堂没有吃过猪下水,看见就有点犯恶心。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臊子面

 修青在厨房里忙上忙下,不停地用粗盐搓着那些难看又软软的东西,清洗完了又继续用盐搓,来回洗了好几次。然后,他像个大厨似地又炒又焖的,也不知道在煮些什么菜。秀堂做面条的手法是跟当地妇女学的,她拿起了有手臂粗的长擀面棍,将早前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一遍一遍地擀成像脸盘般大的薄面皮,然后把面皮反复折叠起来,再用刀切成整齐的细条,拉开后就成了长约5尺的面条,将长长的面条放入肉汤中,搁上葱花、肉块和辣油。不一会儿,她把两大碗热腾腾的臊子面就端上了桌。修青也不甘落后,他把自己做的菜一盘接一盘地摆满了桌子。一阵阵肉香味扑鼻而来,太不可思议了,秀堂睁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菜式,有炖猪心、爆炒腰花、油煎猪肝、椒盐猪肚、红烧大肠、黄花菜干猪肺汤;平日少吃肉的他们,胃里的食欲全都给引发出来了,秀堂不禁对修青这个小厨师刮目相看了。广东人什么都爱吃,他也学会吃点儿辣汤菜了。修青美美地吃着猪下水做的菜肴,就像在老家吃到山珍海味般的满足。

除夕夜,合水县热闹非凡,乡民们贴春联,挂灯笼,点鞭炮,敲锣鼓,以除“年”邪而兆祥瑞。按照传统习惯,民间把农历除夕到正月初二日称为真正的过年。民间信仰中,相传“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藏在海里,只有除夕才上岸来,入侵人间胡作非为。乡民便用灯笼火把照明,敲锣打鼓放鞭炮,“年”一见到火光,一听到响声,就会逃之夭夭。修青他们吃完丰盛的年夜饭,把剩菜留着再慢慢地吃。这时,一串鞭炮扔进院子里响起。几个姑娘和青年们跑过来串门,他们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走了进来,身后引来了一群小娃孩跑了进院。每个姑娘都抢着向秀堂展示自己手中的窗花剪纸,青年帮着把窗花贴好了。映入秀堂他们眼中的剪纸,在白生生的窗纸上显得格外绚丽多彩,像一朵朵花儿在绽放。他们仔细一看,窗花的取材广泛,寓言童话、飞禽走兽、花草鱼鸟。有《凤凰戏牡丹》、二龙喜珠》、金鱼嬉水》、老鼠嫁女》、《西游记》等栩栩如生,合水剪纸真是太美了。小娃孩高兴得拍着手唱起民谣:“一张红纸手中拿,学着妈妈铰花花。铰只鸟儿叫喳喳,铰只老鼠吱吱哇。”农村的小女孩从小就跟着奶奶、妈妈和巧媳妇学铰窗花,学用灯熏窗花低样,越铰手越巧,一把剪刀铰到老。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五彩缤纷的剪纸来装饰房舍。贴在窗户叫窗花,贴在门楣叫门花,贴在窑洞炕壁叫炕窑花、贴在窑顶叫顶棚花,还有贴粮囤花、灯笼花、枕头花等等,把自己家打扮得红红火火。合水民间的岁时、节令、习俗源远流长,传统节日特色鲜明。秀堂和修青被深深吸引住了,想趁着过年好好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民间剪纸

 

合水县正月初一有请摇钱树的习俗。春节年初一清晨,姑娘们就来拉秀堂他们去庙里,看到她们如此热情,自然不好拒绝。乡民们赶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争着到庙里上头炉香。路上看到有不少的乡民全家老少穿戴一新,各自赶着头上挽红绫的牛、驴、骡、马一齐出动。乡民来到野外吉利的财神方位,就燃灯焚香,叩头鸣炮,恭请财神。还祈求天神保祐全家一年万事如意,人畜平安。秀堂他们是共产党员,虽然不信神,不信鬼。但看到乡民们虔诚的样子,也觉得不可思议。乡民临回家前,各户家长在祭祀的周围选折一株蒿子,小心地带回家中。把“摇钱树”放置于财神像面前。在蒿草枝的下层、中层、顶层分别挂着由小到大的纸币,形似层层宝塔。家有摇钱树就可以人财两旺,耕畜健壮,五谷丰登。

 

秀堂他们与女子们告别后就去逛逛庙会。他们在路边的小食摊坐下,大年初一早上每人吃了一碗饺子,伙计说饺子外形像元宝,新年要招财进宝。那里太有趣了,有吹唢呐的,有演皮影戏的,还有社火秧歌队随着锣鼓声扭来扭去, 夹杂着扮演的贪官、乞丐,丑婆、算命先生等踩着秧歌锣鼓点儿,在队列中游来串去。丑婆婆是最活跃的人物,老麻子脸,耳吊纸炮,手持两个棒槌,大脚片子,常说些俏皮话引人发笑,增添喜庆氛围。狮子铜铃噹噹,狮口大开,两眼瞪圆,青年的舞狮脚步矫健,耍得狮子威风凛凛。乔装打扮的春官走到一间商铺门前,吉利话随口就说:“狮子来到大门前,吉祥如意贺新年。”狮子进院后,春官神气十足地又说:“狮子进了主家院,一切邪气都冲散,狮子今天嚷了院,荣花富贵万万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春官说了吉利话,狮子嚷了院,锣鼓社火助了兴,就会给那家人驱邪气,带来一年的鸿运。秀堂他们俩心情舒畅地感受着陕甘宁边区浓浓的过年气氛。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耳枕                                                                              合水香包

 

秀堂他们来到了妇女队长家拜年,她的家三代同堂10多口人,全家热情好客,让他们坐上了温暖的热炕头,端出了本地产的白瓜子、葵瓜子、核桃、杏仁、红枣来招待来客。家中老汉还拿出自家用酒谷米加粬酿制成的黄酒,配了油炸果子的下酒菜碟,斟了满满的两碗酒与修青对饮,还为他们说了一段《穆桂英上马石》的故事,传说子午岭上有一块石头,上面有脚踏过的深痕,这是穆桂英骑马时踩过的石头。妇女队长从屋里取出自己刺绣的桃形香包送给秀堂,又把做工精细的合水耳枕送给修青,她笑着说枕头中间挖去一块,空间大小恰巧可保护修青长冻疮的耳朵不受头压。秀堂他们不能不收又不能违反纪律,秀堂灵机一动就把自己新织花式的毛围巾和手套作交换礼物送给她了。好香啊!她看这惹人喜欢的香包囊中还装了香料。老奶奶在一旁高兴地唱起民谣:“8岁学针钱,13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她的孙女随着年龄增长,绣工越来越精细了。儿孙们为家中长辈唱了首很有特色的习俗孝歌,这是一曲唯有合水县才有的民歌。临走时,妇女队长还再三叮嘱秀堂,正月初五日是“送五穷”。早上扫地要从屋门口一直扫至屋内,与平时扫地正好相反。乡民要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这一年才不受穷。这天合水人有忌出门的习俗,亲戚朋友不往来串门,怕把穷气带给人家,全家人都必须守在家中。

过年期间,秀堂和修青感到是那么的开心、放松、愉悦。抗战爆发后,一直工作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中,每天紧张、担惊、受怕。从来没有过一天安定的日子。他们想:如果能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全国的老百姓都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那该有多幸福啊!自从他俩互认姐弟后,关系真的亲近了许多。修青心情快乐话题自然更多了。秀堂知道了他的全部经历,对他更加了解,秀堂十分感慨地说:“我们都出身在穷苦的家庭,我是纺织工,你是修理工,我们的命运太相似了。南洋侨工抛弃一切回国抗日,亲人和姐妹们都在遥远的海岸等待你们回家,多么爱国的侨胞们啊!修青,我们能在抗战时期结为姐弟的缘分,来之不易,我一定会珍惜的。”修青感激的点点头,说:“我们都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被压迫人民就是我们的理想。”共同的命运把两个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正月十三,修青突然感到肚子剧疼,又吐又拉的很不舒服。秀堂赶紧找来了村里的土中医,为他把脉针灸,诊断是急性肠胃炎,还开了5天的中药。到了晚上,他开始发高烧了,嘴里还喃喃地念叨着什么。秀堂有着照顾伤病员的经验,她用脸盘乘满冷水,不断用拧干水的毛巾敷在修青的额头上。为他熬药喂药,精心地照顾他。修青的脸发热得通红,迷迷糊糊中抓住了秀堂的手喊着:“阿嫲,阿嫲!嘿你麽?------。”他用客家话急促地说着,眼角还淌着泪水。秀堂听不懂,但她却猜到了其中的意思,修青一定是梦到了母亲。看着修青还略带稚气的脸,她不由得起了怜悯之心,特别想代替修青的母亲来疼爱他,秀堂用毛巾轻轻地擦掉他的眼泪。夜深了,秀堂不敢离开他半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累得睡着了。天亮了,修青的高烧也退了,他睁开眼睛看见秀堂在自己的床边扒着睡着了。啊!秀堂姐太累了。他的心里不由得涌起一种异样的感动,那感觉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秀堂醒来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放心的舒了口气。秀堂煮了小米粥,用嘴吹去小木勺的热气,一勺接一勺地喂他喝粥,修青感激得什么也说不出来。下午,征粮队的同志们从延安回来了,他们神采奕奕地走进了大院。当看到修青病躺在床上,大家都热情的围着他嘘寒问暖,还给留守的他俩带来了各种食物和日用品。同志们的亲切关心,让修青感觉自己的病好像全好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社火秧歌

 

正月十五的白天,乡民们成群结队到城镇看社火,或到庙会上看戏。午饭后,家家要捏制蒸做面灯供神灵外,给鸡窝蒸个驮面灯的鸡,象征吉星高照;给粮食囤蒸个丑陋的老人双臂抱灯,象征人寿年丰;给牲畜窑蒸个牛背驮灯,象征六畜兴旺。元宵节晚上,家家在大门口或院子里升挂灯笼,所有灯逐一点燃,院内窑内,处处是闪闪发亮的灯盏。村里的妇女会和青年人凑在一起,手拿着灯笼来到征粮队的院子里挂灯聚会。孩子个个手提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嬉闹追逐。队员们和群众开了个小联欢会,互相猜灯谜,谁猜错了要挨罚。轮到秀堂猜谜也被罚唱歌了,她坐着想了想,心里选了首流行于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民歌,她深情地唱起来: 

 

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

二月里刮春风,金匾绣的红, 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

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领袖,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

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

三绣八路军,人民的好队伍,保家抗敌为人民,我们支持你

 

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首《绣金匾》是以原《绣荷包》的陕西小调填词后成为革命民歌的。当秀堂唱到一绣时,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修青身体仍然虚弱,两腿软软地站不起来。他静静地呆在屋子里,陶醉地闭上了眼睛,欣赏着从院子外传来秀堂那婉转悠扬,优美动听的民歌,这歌声拨动了修青的心弦,在悄然中产生了一种超乎于姐弟间的感情,他深深爱上了比自己年长3岁的秀堂。

 

 

六.开荒地变良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县“陇上江南”太白川

春耕时分到了,子午岭树林的枯干上都抽出了绿芽叶子,一片生机盎然的嫩绿景色。合水县太白川是是著名的太白水稻、白瓜籽盛产地。气候温凉湿润,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当地乡民多傍水而居,周围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川道水田星罗棋布,稻秧如茵,农舍鸡犬相闻,鱼鸭戏池,具有明显的江南旖旎风光,它是镶嵌在陇东黄土高坡间的一块翡翠,有称”陇上江南”,又称“鱼米之乡”,是陇东黄土高原上唯一能种植水稻的水乡。征粮团亲自带头参加劳动,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极大鼓舞了边区群众的生产热情。大家争分夺秒的把大片的宜农荒地开垦成一亩亩的良田,犁田、插秧、种上了稻子。

 

 在大生产运动中,边区涌现了许多劳动模范。典型引路,指导一般,是毛泽东一个很重要的领导方法。第一个劳模吴有满,早年逃荒到延安县落户,每年靠租牛生产,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土地革命时分得了土地,他辛苦劳作,每亩地平均比其他农民多收1/6粮食。他的方法就是劳动互助,深耕土地,及时播种,多锄草,多施肥,多开荒,达到增加生产目的。征粮团员向农民宣传学习吴有满,抓紧雨后开荒播种的机会,农民间开展了了生产竞赛。合水县去年借鉴了环县、曲子、华池等县的经验,利用民间自发的互助形式,在各村拉起“变工队”、“扎工队”、“唐家班子”、“义务耕田队”等,抢抓农时,帮助缺畜劳力少的农户。今年再接再励,互助开荒播种。当时,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也积极参加延安的大生产运动,还要完成一定的公粮任务。极大调动了边区军民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劳动互助和生产竞赛运动。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兄妹开荒”在大生产运动中起了积极宣传作用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当时马文瑞任陇东地委书记,他一方面领导全区各项生产工作,一方面发动机关干部开荒种地,密切联系群众并以身作则参加生产。合水驻军三八五旅在旅长王维舟的带领下,在大凤川和小凤川开垦荒山。农具缺乏影响了开荒速度,他们就学习南泥湾三五九旅的经验,分开小组轮流上山开荒,做到人休息镢头不休息。组织人力上山伐木锯板,运到外地卖钱买回工具,找铁匠打造各种农具,解决了困难。合水县其他乡村也都开出了大量的荒地和山地,大家备耕时早就备好了农具、肥料、种子、树苗等,根据各乡村土壤和气候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落实了个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乡民们抢播了各种粮食类:小麦、荞麦、小米、槐米、玉米、高粱;种了各种蔬菜类:洋芋、红薯、萝卜、南瓜、大豆、白菜、黄花菜、西红柿;开荒后还多种了棉花。清明节过后,乡民更无顾忌地在开垦的山地上栽树,种植了各种果树类:枣树、杏树、苹果树、核桃树、花椒树,收成果实后,还可以加工成土特产。乡民还打算在秋季到山上采摘药材类:秦艽、甘草、麻黄、柴胡、远志等。如果粮食收成好了,乡民还打算多种些烟叶、花生、白瓜子、向日葵;多养些家猪和家鸡。合水县森林依栖相伴着梅花鹿、狐狸、黄羊、野猪等野生动物,生息繁衍不断,还可以制作鹿茸、皮张、羊绒等。各乡各村按照冬季制定的春耕备耕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田间地头春意浓浓,乡民满怀憧憬地吆喝着牲口,一边犁地,一边播种,嘴里还唱着民歌小调调:

                 春季里来杨柳青, 抓紧时间忙春耕。

                 夏季里来麦穗黄, 手拿镰刀收割忙,        

                  秋季里来收秋忙,谷子糜子齐上场。

                 冬季里来农事闲, 勤奋节约再把副业干。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合水县塔儿湾石造像塔            

  

今年的气候风调雨顺,田里的麦子长得绿油油,地里的黄花儿开得黄艳艳,乡民不枉农耕辛苦一场。征粮团虽然蹲点在西华池,大半时间根据种粮和征粮的工作发展,分阶段到各乡村检查工作和交流经验。这一天,修青和秀堂来到太白乡。当修青看到一片片稻禾长出青青的稻穗,就兴奋地围绕着田边跑来跑去,不时用鼻子凑前闻闻稻穗的清香味,喜悦之情不言而愈。他怀念地说看见太白的水稻田,就像回到自己的广东老家一样,感到是那么的亲切可爱。在秀堂的眼里,他就像是个大男孩子般的纯真。修青暗恋她有一段时间了,生怕表白后反倒会失去个姐姐。秀堂丝毫没有发现他的变化,只是感觉修青很喜欢跟着自己。秀堂显得成熟稳重,修青显青春朝气,走到哪里人们都以为他是秀堂的弟弟。秀堂觉得他真诚直率,爱动脑筋,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秀堂还真是蛮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华侨弟弟。黄昏时他们与乡民聚会,大家认为义务耕田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里也出现了好些向吴有满式的劳动模范,乡民们的互助精神发挥得很出色,对今年的收成十分有把握。他们感到太白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当地人性格既有陇东人的淳朴善良,又有陕北人的豪放狭义。不用攀亲论友,一家有难,方圆几十里的乡亲都会前来相助。修青他们特别喜爱这块“陇上小江南”,有人这样描述太白乡说:“春和景明,百花争艳;夏日泛绿,郁郁葱葱;秋叶染红,满天霞彩;冬雪皑皑,冰清玉洁。”1930年10月,刘志丹太白夺枪成功,打响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在西北地区营造了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中国革命从危难走向胜利做出了贡献。

五月间,征粮团员们虽然忙于生产,仍然从每天的陇东报纸上了解国内的抗日战争局势。修青每天都看报,连一条小新闻也不漏过,他负责给大家读新闻,当他读到:“日伪军集重兵对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在定县北町村的地道里,日军用毒气杀死军民800多人。”就会气得咬牙切齿。当他知道冀中区军民对日军开展反扫荡斗争,两个月内消灭日伪军10900余人。又会喜形于色,他的情绪总是随着报上的内容起伏跌宕。大家对苏德战争战场形势也十分关心。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报纸上登载了斯大林格勒的城市地图,标明了希特勒进攻到了哪条街上。当看到苏军仅剩下斯大林格勒靠伏尔加河岸边的地方,就会为苏军能否守住最后的地方而提心吊胆。有时又为苏军能收复德军占领的某些地方而欢欣鼓舞。

转眼就到了 农历五月初五,金色的麦田被微风吹得波浪起伏,乡村喜气洋洋,农夫个个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这是个丰收的好年。端午节赶上了农忙,团员们手拿镰刀,准备到田里帮忙割麦。路上的大人小娃儿都戴着香荷包,用来驱散瘟疫毒气。秀堂看见小娃儿的脖颈和脚腕都带上五色花线绳,衣服的双肩上缀戴着花布老虎、狮子或五毒蛇蝎。娃儿太可爱了!她招手叫来几个小娃儿问个清楚,他们一本正经地说是为了不被蚊虫虫咬,还能赶走坏东西。一个憨憨的小男孩指着自己的耳朵,说娘把雄黄酒涂在这里,毒虫虫就不能钻七窍了。秀堂开心的笑了,合水人的民俗可真多啊!也不管灵验不灵验。大家前后忙碌了10天,不断割麦、拉麦、扎麦,累得够呛,总算把麦子收割完了。麦收打场在集体用的大场地,家家户户用牲口来碾场脱粒,碾场上响起了吆牛的号子声。虽然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修青和大家一样却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征粮团直接把征收粮食工作放在麦收打场,忙着为农户登记交公粮的数量。有的村送公粮队伍要翻山过梁,乡民们兴高采烈地吆上毛驴送公粮,那高昂奔放的信天游回荡在运粮的山谷中。

夏收以后,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大家的伙食有了改善,粮食和蔬菜都丰富起来,合水县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养了好几头母猪,还生下了好些小猪崽。没过多久,政府供销社就可以每月杀一头瘦猪,征粮团可以买到10斤猪肉。管伙食的同志把大部分做成腌肉,保证每星期都有些肉食;肥肉炸成猪油存放在瓦罐里,平时枴一小勺猪油拌粗粮饭就格外香;猪油渣子炒瓜菜,大家可爱吃了。还会买牛脂肪熬油,炒熟的面粉加上点芝麻、杏仁、核桃和牛油,用开水一冲就成了牛油茶。把馒头切开两半放在木炭边烤黄,再抹上些牛油,可香了!团员们肚子的油水就多了点儿。

 

七. 运 送 公 盐 任 务

陇东分区在2月底下达了运盐的任务后,合水政府已经组织了运输大队到了定边运盐。去年的5月,西北中央局《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颁发后,由原县长高朗亭亲自带队,动员大车79辆,人力车472辆,驮畜1834头,民工758人,在县运输大队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运盐队,前往定边运盐。经过半年的风餐露宿,共运送公盐2148.5驮,私盐3.8驮,超额完成了陇东分区下达的任务,受到《解放日报》的通报表扬。6月初,合水政府因人手紧缺,临时抽调征粮团的修青参加考察运盐工作的进展,运盐是一项艰苦的任务,修青接到任务后,立即准备好行装。临走前,最舍不得就是要离开秀堂,怎么才能解决离别后的相思之苦呢?他灵机一动从上衣口袋的夹子里取出一张单人照片,把他郑重地交给了身边的秀堂。秀堂一看就笑着问道:“这么英俊的男子汉是你吗?”修青自豪的挺了挺胸,说:“很帅吧!这是我在南洋时照的,送给你了。不过我有个要求,你要每天对着他说话,我会有心灵感应的,可不许你把我忘了!”秀堂看他那真诚的表情也为之感动,她用手帮修青整理了一下衣领,端详了他一会儿,说:“你也要答应我,要好好照顾自己。-------你等我一下吧。”秀堂从房间取出一包东西递给他,还将一个小纸包放进了他的口袋,嘱咐他以后再看。修青打开布包一看,里面装了军鞋、布鞋、草鞋、毛巾、内衣、针线、干粮等,还有棉花、纱布、碘酒等行军用品。修青的鼻子一酸,他生怕自己又在秀堂面前掉眼泪,就向秀堂敬了个军礼,一转身就走了。他一直走了很远才敢扭转头,只见秀堂还站在远处目送他,修青踮起脚,把头上的帽子拿在手里,不停地向秀堂挥手告别。

炎热的夏季,合水县的农民们再接再励地进行着生产竞赛,忙着种玉米、浇水、定苗。各种农作物也随着不同的播种时间,它们的成熟期也先后到了。农民不停的忙着种这收那的,田里一片收成繁忙的景象。每当秀堂忙完一天的劳动后,心里就会不由自主的牵挂起修青来,她想:“不知道修青在定边的工作苦不苦,广东人能吃得惯那里的羊肉吗?--------。过去从来不会这么牵挂着一个人,我这是怎么了。”当她自己解释不通时,就会从香袋荷包里拿出修青送的照片,每每看着修青那浓密的黑发梳成油亮亮分头的样子,她的脸上就会浮现出轻松愉悦的笑容。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花马池盐池辽阔,一片白茫茫;池州绿草如茵,野花丛生;池畔坝田毗连,渠道从横;夜间明月空照,上下辉映;日间池光水色,景色明丽。自古以来,花马池有十多个盐池,这些大大小小的盐池,就像一串珍珠镶嵌在北部草原和沙漠上,花马池是其中最大的一颗明珠。

 

 

定边县西北约13公里的盐场堡乡,花马池景色优美,蕴藏着丰富的食盐。自明代以后,食盐行销远至陕北、关中、汉中、宁夏、甘肃等地区。在明天顺、正德年间,贩盐商以食盐换回了矫健的西夏马,因此大池又称为“花马池”。 1936年夏,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定边,开创了三边革命根据地,花马池从此得到新生,年产盐约800万斤。1940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四支队驻防盐场堡,指战员以生产自给为目的,在大池捞盐,还新筑盐田810块,年产盐量创前纪录。定边食盐是边区政府的重要物资,不仅供应整个边区军民食用,还供应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同时,也是边区人民和国统区人民进行商品交换的物品。用食盐的重要物资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有力的支援了抗日战争。

在定边产盐季节时,边区各县的食盐运输队在大道两旁架起的棚帐,升起野火炊烟,运盐脚户哼唱着信天游:“一道道水噢一架架山,穿山越岭到三边,三边地方有三宝:咸盐、皮毛、甜甘草,万宝囊噢宝贝多,咸盐要算第一个,嗨哟,咸盐要算第一个!修青在考察期间,很快就熟悉了盐场生产食盐的情况,产盐成本低廉,工序简单。每年2月,池内开始坝畦,引水灌畦,风气波生,日晒成盐。3月开始捞起,至9月产盐。花马池盐产量高,质量好,颗粒大、色泽青、味醇的特点而誉有盛名。修青每天阅读《三边报》了解定边产盐情况,及本区群众运输食盐和边区各县群众到三边运盐的情况,还报道了三边分区地委书记高峰和专员罗成德兼定边县长访问劳动英雄,罗专员亲自担盐等消息。在艰苦的环境中,三边分区领导以身作则的好作风,影响和推动着基层干部,以联系群众交朋友为乐,干部爱护群众,群众欢迎干部,真是亲如一家。

修青身为干部以身作则,他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常常吃住和劳动在一起。他在深入基层工作的同时,发现了在装盐和运盐的过程中存在不协调的问题。从定边运盐至合水一趟来回半个月,路途遥远,人畜疲劳,怨言颇多。有时运盐队伍回程的人数太多,装盐民工就忙不过来,其他运盐脚户就只能等待,浪费停留的时间,也浪费在路上吃的干粮;有时运盐队伍没有赶到,装盐民工又无事可干。修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常听取运盐队长和脚户们的意见,还不时用一根小树枝在沙地上划来划去的,不断在动脑筋想办法。一天,他兴奋地找到合水县干部和运输队长,向他们汇报如何解决因运盐队伍回程的时间不同,造成了留守民工装盐的时忙时闲问题。他建议在沿途找3个八路军的兵站协助配合,将800人的运输大队分成6支分队,每站之间的路程由2支分队负责运输,卸下盐就返回,装上盐就到下一站,一趟只需3、4天。就像接力赛般的进行运输。在日后的运盐期间,路程缩短了,减轻了人畜的疲劳,运盐速度大大加快,民工在大池可以不间断的配合装盐。运用了这个方法后,运盐脚户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几支分队之间互相开展了竞赛,有些年轻力壮的汉子自带干粮,人担近百斤,驴驮150斤,哼着劳动号子,勇往直前,涌现了不少的劳动模范,很快就超额完成了运送公盐的任务。在运送私盐的任务中,修青还让大家群策群力,多想办法。不久,合水运输队在返程时,根据三边市场的需要,从合水运来了核桃、杏仁、烟叶、白瓜子等土特产,还有各种各样的药材。为合水县额外创收了盈利,还提前完成了陇东分区下达的运送私盐的任务。运盐队胜利完成任务后,准备全体人员和车队运送最后一批盐返回合水县。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鼓楼,明代西部建筑,位于定边县城街道中心

临走的前一天,修青在定边县政府与主管机关干部告别时,突然碰见久不见面的中央党校同学杨光,他与修青在延安学习中相识,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去年10月份,他们从党校一起分配到边区直属县安塞,杨光在区委工作,修青在民政科工作。安塞县民政科临时派修青参加合水征粮工作团,区委派杨光参加从盐池县运盐到延安的工作。好朋友意外相逢格外亲切,两人找了一家小餐馆坐下,叫了一碟陕北菜羊杂碎,还要了两碗黄酒,边喝边谈,他们互相交流了运盐工作的经验,谈着谈着,修青忍不住向他透露了自己心中的秘密,他说:“我喜欢上了合水征粮团的一个女同志,但还没有向她表白。”他从钱夹子里取出秀堂临别前放入他口袋的小照片,杨光接过来一看,照片上的秀堂戴着花布头巾,淳朴热情。杨光感兴趣说道:“好事呀!看来是个不错的姑娘。”接着,修青毫不保留的将秀堂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听完修青的介绍,杨光反倒沉默了,他摇摇头不客气地说:“我看这事难成!你想想,这姑娘是上海人,比你大3岁,革命经历比你多,又是1934年的老党员,党龄还比你早7、8年,像她的资历完全可以找个“骑马”的高级干部,她一回延安就可能有大官选中她了,你就死了这条心吧!”朋友的这番话既坦率又刺耳,修青心里深爱着秀堂,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资格够不够。他相信秀堂不是那种依附权势的姑娘,她是个有主见,有独立人格的女同志。他更相信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年龄、权势、金钱------等一切外在的条件,他想:“我一定要向秀堂表白心意,只要她也爱我------。”虽然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但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促使他的信心百倍,他执意地说:“我只爱她!你就等着瞧好了,我回去就去找她。”

7月下旬,修青随合水运盐大队出发,大家背上定边的二宝,就是当地产的皮毛和甜甘草,吆上毛驴驮上满满的盐筐,浩浩荡荡地朝着合水县的方向行进。运输队到达合水县那天,运盐脚户就收到了全部的工钱和奖金,个个乐得喜笑颜开。修青与大家告别后,急切的想早点儿见到朝思夜想的秀堂,不顾一路上的疲劳,急匆匆地回到了征粮团的驻地。一进大院就喊:“同志们,秀堂姐,我回来了!”这时,一个女同志从房间里走出来,她热情地打招呼:“修青同志辛苦了!大家都想念你来着。可是秀堂姐她们去了固城乡宣传征收秋粮工作,本来说好了昨天回来,可能被什么事耽搁了。”修青说:“没关系,她们会很快回来的,我先休息休息。”他进了房间放下行李,疲倦地躺在床上,心想回来的感觉真好呀!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还进入了梦乡:“-------他看见秀堂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快乐的跳舞,好美呀!当他伸出双手走向秀堂的时候,突然,秀堂却离他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修青一着急就惊醒了,出了一头冷汗。这时,门外传来同志们的说话声:“怎么就你们两人回来,秀堂姐呢?”“唉!天气太热,她中暑了。我们找了村里的土医生给她看病和吃中药,还在发烧呐,要休息几天才能恢复体力。秀堂姐怕你们担心,坚持让我们先回来汇报征粮工作的进展。”听到这里,修青从床上猛的跳起,推开房门急切地问道:“秀堂姐病了,她住在哪里?快说呀!”大家看他这么紧张,就告诉他已经安排秀堂住在固城乡王昌寺村军属何大妈的家里。修青说要亲自接她回来,大家劝他明天一早再去,天色快黑了,他穿好军装就跑出去,拦也拦不住。修青直接找到运输队长说明情况,考虑到接病人要紧,队长安排了一辆骡马车,修青跳上车,马夫挥鞭向固城乡的方向驰骋。

合水固城乡王昌寺村有棵神奇的酸枣树,主干高5米,直径0。82米,通高12米,树冠覆盖面积达80余平方米。黄土高原自古就酸枣树丛生,长到杯口粗便自然干枯,由根部再抽出新枝芽。古时传说:“一户家人有个贤惠的媳妇叫萱草,因州官的公子要抢爱萍为妾,丈夫栓宝为了救妹妹爱萍,得罪了州官被发配边疆充军。萱草每天到门口希望看到丈夫回来,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美丽的萱草变成了棵酸枣树。有一天,州官和儿子从树下路过,被愤怒的酸枣树鞭打死了,为丈夫报了仇。”人们敬仰这棵由萱草变成的酸枣树,它整整活了1200多年,依然枝繁茂叶,果实累累。当修青远远望见这棵酸枣树,就知道来到了固城乡。

晚上进了村,敲开了军属何大妈的门,何大妈说秀堂喝了点小米粥后,就一直在昏睡。修青轻轻地走进房间,只见躺在炕上的秀堂脸色泛白,他坐在炕边心疼的看着秀堂,她就是自己最爱的亲人,就是自己要用一生来守护的女人!他情不自禁地握住了秀堂的手,在迷迷糊糊中秀堂睁开了眼,像梦境般的看见修青就在自己的眼前,不觉惊讶万分!她用劲地抬起上半身坐起,修青一把将秀堂紧紧地搂在怀里,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流淌。秀堂快透不过气来,只听见两颗心扑通扑通,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秀堂突然明白原来两人早已爱上了对方。他们相拥了很久很久,默默地------,两人再也不愿意离开彼此的心。

这一年来,合水县委统一组织了互助组、变工队不停的到各个乡村帮忙工作,从春耕、植树、夏锄、秋收,还养猪牛羊,一直要忙碌到征收公粮。合水人民在敌人不断骚扰掠夺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踊跃交纳爱国公粮,为党政机关供给粮食草料,积极借粮资助部队,为部队转运粮草和军需物资。征粮团全体团员在合水县工作了一年,深深爱上了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民,多么可爱的一方土地。8月间,陇东分区征粮工作总团下达了命令,要6个县的征粮团在2天后前往陇东分区,进行征粮工作的最后总结。之后,全体团员就要返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征粮团离开前的那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相传为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合水姑娘尊称织女为“巧娘娘”。合水县政府为征粮团安排了午餐聚会,县干部表扬了团员们圆满完成边区政府征收公粮的工作,还特别表扬了修青在考察运盐工作的突出表现,大家在边区广阔农村中学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一课。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合水菜有:搅团、炒凉粉、懒玉面、猪灌肠、洋芋拨拉、荞面煎饼、麻腐饺子等农家菜;还有粘面糕、黄儿发糕、糊涂黄酒等甜食。这些又多又香的饭菜是每个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团员们吃在嘴里甜在心上。

当晚,乡亲们得知征粮团明天就要离开合水,他们带上瓜果来到了驻地,在院子里放一张桌子,摆上枣子、梨子、葡萄、苹果、西瓜等,姑娘们也顺便祭奠织女,她们在黑暗处引针穿线,向织女“乞巧”,先穿好线的是妇女队长,姑娘们就叫她是“巧姑”。大家热热闹闹的观赏星月,品吃瓜果,乡亲们与团员们结下的情谊说也说不完。夜色渐晚,团员们把淳朴善良的乡亲们送到门口一一道别,妇女队长恋恋不舍的拉住秀堂的手,眼眶红红地挥泪离去。

今晚天高气爽,秀堂想再看一眼合水的夜景,她与修青慢慢地走到西华池西南部的花池,池里的荷花开得茂盛鲜艳。他们在池边坐下,月光照在粉红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上,美得令人陶醉;月光下的秀堂也让修青格外心动。他从池边摘下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递给秀堂,轻轻地说:“有天上的月亮见证,我真心的向你求婚,请你答应嫁给我吧!”秀堂不知所措地低下了头,接着又把头抬起,她望着圆圆的月亮,问道:“修青,我比你大3岁,年过半百后,女人比男人更显老,你的爱会随着时间改变吗?”修青真心实意地说:“不会!我的爱会陪伴你到最后。”两双眼睛互相对视,仿佛只有他俩和月亮,秀堂将自己的手缓缓地放进修青温暖的手心里,两手一牵就私定了终身。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纪念延安中央党校学员任秀堂和叶修青的成长历程 - 任务 - 任务

西华池荷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