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同琐忆13--公共交通篇

(2009-08-03 13:55:22) 下一个


北京在变,变得是快叫人认不出来了。出来五年后曾回去过一次,开车居然就把道儿走错了。在德胜门二环处,我从北往南想上二环,结果不知怎的就去了旧鼓楼大街。不过歪打正着,我也是正想看看曾经常走的这条道现在怎么样了。

北京的交通在变,路越修越多,车越来越堵。就在那次回去,我曾在二环上“练“了两锅多小时的起步换档;再火爆的性子也能给你磨得没了脾气。所在小区,走时大院内私家车没有几辆;那次回去,楼前楼后全是车,小区门口居然设了岗。

在早,(一说这俩字儿,就好像多远似的,其实也就是几十年前的事)北京有骆驼、有马车、有拉洋车的,这我都没赶上啊,那是看《骆驼祥子》知道的。我,赶上有轨电车了!我们管它叫“当当车”。那车就从我家的胡同口过。依稀记得两条铁轨嵌在地下,车厢不分前后,往哪个方向开哪边就是车头。车要进站,大老远的就当当。车从我家过,可我记得我没坐过几次。只有一次乘车经历记得清楚,大冬天的我病了,父母带我去北新桥大二条胡同里的第六医院看病,坐当当车到北新桥,下来,车往东拐,我们往北走,还好大一截路呢,我走不动,有人背着我来的。不过我小学二年级时曾坐过崇文区北京体育馆到天桥一线,北京那时仅存的有轨电车。那一线好像到文革前才停运。

北京的公共交通后来就发展得比较快了。先是公共汽车,最棒的一条线(我认为)是四路环行公共汽车。您手边要是有北京的交通图,我一说,您就知道了。

从我家这儿算往南这四路公共汽车一路经过钱粮胡同,东四,灯市口,金鱼胡同,东单,往西拐上东长安街,王府井,南河沿,南池子,天安门,南长街,六部口,电报大楼,西单往北拐进西单北大街一路北行,沿途经过缸瓦市,西四到平安里往东拐经过北海后门到地安门又拐向北,奔鼓楼去了。在鼓楼前往右奔东,经交道口,北新桥,再往南又拐到东四北大街上。可以说四九城想去哪儿,去哪儿都得先坐四路。

那时,四路环行是一水儿的大捷克“斯哥达”。墨绿色。很气派。 天灾人祸那几年啊,我们和原来的毛子哥反目成仇,他们似乎处处拤我们的脖子。中国缺油,结果一夜之间,北京的汽车上都顶了个大大的,和车身一样长的大包,那里边是:气。那时,人吃不饱;车也吃不饱。常坐的车上,都顶着包。初看时,怎么看怎么别扭,后来看惯了,等大包一去,又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

北京的无轨电车哪年有的,忘了。就记得先修路,把路上的轨道先扒了,然后就是做沥青路面。路修好了架线,一通车,我家胡同口前边的是6路无轨电车。这又是一条横穿南北的干线。北起东直门,南达永定门。

文革初起时,我和邻居小四儿等几个孩子登上六路无轨,和售票员说我们要宣传毛泽东思想,人家说,好好好,来吧。于是我们几个在车上就你一段我一段的背起毛语录来。直到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兴许现在这记性就是那时练出来的。

北京的出租车八十年代前都没有多少。离我家不远的东四四条和五条之间,有一个出租汽车站,车有那么十几辆,好像也是老毛子车,好像是胜利20,还有华沙。那时常见当时的的哥们手拿大把儿茶缸子蹲在公司门口聊天儿。那时候要车的也没有多少。没见多少人坐出租。

80年,家兄出国,我们就是到那里订的车,说好几点来,交了钱,到时候,车就来了。这些的哥们就管开车,钱都不过他们手。

如今这三轮儿,原来也有。当时那些三轮工人们都归合作社管。文革一开始,说坐三轮是资产阶级,结果一下子把这行业都给铲了。七零年我参加工作,单位里有几个人就是原来蹬三轮的,合作社解散了,不让拉人了,就把他们分到了各个需要拉货的单位。现如今胡同游兴起来,这三轮车又有了用武之地。现在这车似乎比以前的气派多了。

刚才说现在私家车多起来。是的,真叫多。似乎人人都有车了呢。北京,快掉到车海里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