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人生

写写自己作为人活在地上的感想,感恩造物主的一切恩典。
正文

蒙校?公校?

(2011-10-19 18:59:19) 下一个
在文学城看到一位妈妈的烦恼:以前读蒙校的儿子到了公校之后,社交方面出现问题,需要见counsellor。在这之前,我看到过好多篇类似的文章,都是在讲关于蒙校与公校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我想把我能贡献出来的资讯跟大家分享一下:(只是我知道的资讯哦,不是我创造发明的。)



1.在北美,不要轻易决定选择蒙校。 很多家长觉得蒙校出来的孩子学习技巧好、成绩优秀、智商较高。这的确是蒙校的优势。但有我不知道多少家长研究过蒙校的创立过程和宗旨?这是一个长于挖掘人的最大潜能的教育方式,起初蒙特梭利女士创立这个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有智力障碍或者学习障碍的残疾孩子。她是个伟大的女子,她的创立的这一个蒙式教育帮助了很多“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的孩子,使他们得到了更好的、最大程度的发展。她的方式后来被欧洲各国研究扩展,觉得这是一种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智力发展的好方式。于是有了普通意义上的“公立蒙校”。

但是,后来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了北美。北美很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更多传承了Eric Erikson的“人生八台阶”。世界上标准智商测试只衡量语言和逻辑数理的能力,但是人却有三类天才:智商、创意和实践能力。现代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在7岁左右时已经生长完成,而智商的高低多数是取决于基因。因此北美的心理学、医学、教育学都有对蒙式教育的争议。而且他们认为蒙校的模式过早挖掘孩子的智商潜能,造成他们的智商与他们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匹配,反而使孩子们出现行为反常,问题多多。因为智商多数取决基因,数据表明蒙校出来的聪明孩子到成年以后与其他孩子表现差不多,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优势。因此北美的公立学校排除了以蒙特梭利模式为他们的主要模式(欧洲有些国家仍然在公校使用蒙式教育)。

北美更崇尚让孩子的大脑自然发展,并且注重孩子在社会角色中的自我认同感(也就是常常说起的social啦)。几乎所有从蒙校出来到公校的孩子,都会被老师告状说“social”不好,或者“too quiet”,或者“misbehaviour”什么的,但是成绩都很不错。在公校训练一段时间,可能会改变,但也可能会伤及孩子的心理——因为孩子会觉得无所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得不到肯定。有的孩子就被推荐到gifted班——那是天才儿童班,也是特殊教育班,为一些social方式显稍劣势的孩子设立的。在初级教育时段选择蒙校,等转入公校时会遇到一些麻烦——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家长们不要轻易决定选择蒙校的原因。不是说蒙校不好,而是着重点不同,而且公校似乎更占“大多数”的便宜(这似乎不公平)。如果选择了蒙校,家长就要有心理准备去接受一个“被不同”的孩子,所以,我个人没有为我儿子选择蒙校。

2.贴标签的问题。我前个星期还在痛恨动不动给人贴标签的做法,并且写信骂教育厅的头儿(这是真的,不是夸张哦,真的痛恨!)。但是上个星期我有了点新想法。是一个ADHD孩子的妈妈跟我说,加拿大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由于资源有限而设立了一个“门坎”——没有正式诊断书的(就是标签啦),就不能得到一纸referral。得不到referral,就很少能得到免费的、正规的帮助。要自己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参加一个疗程组?见咨询师?人家要referral。不然资深的咨询师有的要300刀一个小时哇!看不起啊!所以,站在了这个角度,我终于有点明白,老师们为什么会要求要家长带孩子做测试,或者叫评估,在他们的立场上,这是一种帮忙的方式。就算老师们这样帮忙,能拿到diagnosis和referral的,能带着“标签”进入加拿大的心理健康服务系统的孩子只有20%!

“贴有标签”的孩子,可以得到一份个人教育计划书(IEP),凭着这份东西,给孩子的标准就不同。比如,孩子阅读有困难的,给他们的书面考试时间会延长,让他们能得到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这才是与别人“平等”。拼写有困难的孩子可能会因为总是写错字而“成绩不好”,但是有一份IEP,给他成绩的标准会不同,他照样可以一直读到博士。(我的心理学教授的拼写就很吓人......呵呵)所以我们不要害怕“标签”。当然我们不会莫名其妙“欢迎”标签,但如果有需要,不要因为害怕、不知道会怎么样而退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