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人对威尼斯共和国一点也不陌生,..马可波罗就是从那里来的,zt。

(2011-11-27 19:41:53) 下一个
万里千年,威尼斯的一切和中国息息相关!

马可中国

如果一个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的欧洲城市,从它一千多年前诞生到今天,一直与中国有着说不清的渊源,你相信吗?

如果这座城市的的诞生、繁荣、衰落乃至复兴,都和遥远东方的中国密切相关,你相信吗?

也许你会说,有可能。但如果这座城市,就是你并不陌生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你还能相信吗?

世界水城很多,中国的苏州、泰国的曼谷、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等等,个个闻名遐迩,但没有一个地方像威尼斯那样令人神往。

中国公民到欧洲观光,只要有可能,一定要设法去一趟威尼斯。因为,不到威尼斯就等于没到意大利。

一次次在威尼斯水城的街巷漫步之后,我开始走进这座城市波澜壮阔、起承转合的历史,品味她的辉煌与传奇。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欧洲也好,世界也好,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威尼斯这样,有着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威尼斯,原来距我们中国人并不遥远!

威尼斯昨天与今天,几乎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中国印!

来自中国北方的匈奴人称雄欧洲,频繁骚扰亚平宁半岛,威尼托人被迫到海岛上避难,水城威尼斯由此诞生!

大约1500前,威尼斯这片海岛就开始有人居住。

住在海上,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不能说方便。且不说进岛出岛,过去连饮水都不好解决。那么,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到海岛居住呢?

原因并不复杂,这就是:躲避战乱。

威尼斯所在的威内托地区,是波河平原和亚得里亚海滨的要冲地带,也是从陆路进出亚平宁半岛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时光进入公元五世纪,曾经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饱受内忧外患,濒临灭亡。帝国首都罗马几度告急,对边远地区自然是无暇顾及了。

失去帝国的呵护之后,威内托地区狼烟四起,战乱频仍。野蛮人的军队在这片开阔地带长驱直入,肆意掠抢。无奈之下,威内托人只好逃到附近的海岛上去躲避灾难。

此时欧洲的造船技术已经很发达,而威胁欧洲的,大多是来自于陆地的野蛮民族,既无舰船也不识水性。于是,大海就成了躲避战乱的天然屏障!

这一时期,恰恰是来自东方的匈奴大军席卷欧洲,所向披靡,让欧洲人特别是威尼斯人惊恐万分。

小贴士:关于匈奴

匈奴即“胡人”,中国人并不陌生。战国时期,匈奴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常南下攻扰中原,对中原大地构成巨大的威胁。我们所熟知的“修长城”、“公主和亲”、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等历史事件,都记录着中原大地与匈奴人的纷争与和解。

秦末汉初,中原对匈奴主要采取防御策略。汉武帝时期变被动为主动,接连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均大获全胜。公元前48年,匈奴发生民族分裂:一部分,约五千户,南下归汉,称南匈奴;不久,北匈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的联合夹击之下。公元89年,北匈奴再次发生分裂,大部分人马开始了漫长的西迁之旅。几十年后,到达里海附近的大草原。将近200年后的公元360年,匈奴民族在欧洲重新崛起,在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建起了强大的国家。公元430年前后,这支匈奴人再次大举西迁,到达今天匈牙利西部,定都班加尼亚。其帝国势力东起里海,西至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北到波罗的海。

这就是今天匈牙利的前身,匈牙利国名的含义,就是“匈奴人”。

匈奴人是“马上得天下”的始作俑者。他们和一千年后来到欧洲的蒙古大军一样,独舞欧洲大地。铁骑所到之处,欧洲人要么被打得落花流水,要么只能望风而逃。

公元435年、443年和447年,匈奴人三度击败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逼得东罗马帝国割地赔款——在中国晚清政府向西方割地赔款的一千年前,匈奴人曾让西方人低头!

公元451年,匈奴人开始骚扰亚平宁半岛,曾两度兵临罗马城下,令整个亚平宁瑟瑟发抖。即使今天,欧洲人提到当时匈奴统帅阿提拉的名字,依然满怀畏惧。无奈之下,欧洲人把匈奴人对欧洲的践踏,看作是上帝对欧洲人的惩罚,称阿提拉为“上帝的鞭子”。

匈奴人南下亚平宁骚扰与威尼斯跨海而居,在时间非常吻合。笔者因此断定:威尼斯的形成和匈奴人有直接的联系!换句话说,威尼斯人跨海而居,就是为了躲避匈奴大军的蹂躏。当时,匈奴人就是烧杀掠抢的的代名词,匈奴人的战争不在于攻城略地,而在于抢劫财物。破城之后,哪个士兵进入一个富豪的大院,全部财宝就归谁所有。而在欧洲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一个民族的军队如此野性肆虐,让人胆寒!不是匈奴人,又会是谁呢?

一日,偶然从清末康有为的《欧洲十一国记——意大利游记》读到一段关于威尼斯的文字:此市创于罗马亡时,罗马人避匈奴之乱,走居此岛--- ---

哎,我的发现,原来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人家康老先生早就搞明白了。

说到这里,可能你会说:虽然是中国人赶跑了匈奴,匈奴成就了威尼斯。而匈奴人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当时其居住地也不属于中国疆土。因此,威尼斯的形成和中国也就没有太大关联了。

曾一度我也抱着这种疑问,知道我有一天我发现:原来,匈奴人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支。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有着多样性。

过去所说的胡人也好,今天所说的匈奴人也好,从中国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在殷商时期他们曾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中国古人认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炎黄的子孙,是被殷人驱赶到北方的,原是夏人的后裔。

《史记匈奴列传》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山海经大荒北经》则称:犬戎与夏族同祖,皆出于黄帝。

丝绸之路让威尼斯空前繁荣,马可·波罗首掀起中国热,哥伦布寻找东方新航道,发现新大陆却断送威尼斯!

确切地说,威尼斯人躲避灾难的海岛,只是略高出海平面的118处沙洲。当时人们靠打鱼为生,后逐渐靠制盐和造船业有所积淀。

威尼斯真正意义的崛起,是获得了对贸易的控制权。首先,他们依靠坚固的舰船,帮助江河日下、苟延残喘的罗马帝国打败哥特人,因而获得东方贸易的权力;古罗马帝国灭亡后,威尼斯人这一特权曾有所减弱,但很快又因为加入了十字军东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再度控制了来自东方的商品。鼎盛时期,威尼斯“有商船三千,水手二万五千,又有军舰四十护航,以通商货于全欧各国(康有为语)”。鼎盛时期,威尼斯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共和国,陆续将维罗纳、维琴察、巴多瓦、布雷西亚等意大利半岛北方城市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亚得里亚海也一度成了威尼斯人自已的内海,真可谓疆域广大。

让威尼斯获得大量的关税和暴利的,不是别的商品,正是来自中国的丝绸。也可以说,威尼斯靠中国的丝绸产品发了横财。当时,威尼斯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终点站之一。古代埃及和罗马都把中国的丝绸看作“光辉夺目,人巧几竭”的珍品。史书记载,罗马著名的凯撒大帝曾经穿过一件中国丝袍到剧场看戏,引起全场轰动,被看作是绝代的豪华。公元前后,由于丝绸的大量输入,曾引起欧洲货币的大量外流。对于拥有控制来自东方商品贸易特权的威尼斯来说,往来贸易都有东西往来都有钱税入账,何乐不为。这样,来自东方的丝织品和珠宝,就成了威尼斯人的钱袋子。

小贴士:丝绸之路

在公元前2世纪至十三四世纪期间,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陆路交通干线,是中国同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埃及等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中国的丝绸主要是通过汉朝时开辟的“丝绸之路”运往西方的。在我国的汉朝和唐朝时期,东部山东和东南沿海江浙一带的大批质量上乘的丝绸,从水路或陆路集中到长安城。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陆路转运到西方去。这条陆路上,丝绸的贸易占了很大比重,因此把它称为丝绸之路。以后又开辟了经海洋通往西方的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所以把这条陆路又称为陆上丝绸之路。

一般认为,陆上丝绸之路最初东以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沿渭水西行,过了黄土高原,通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由敦煌西行则分成南北两条道路:南路出阳关,沿今塔里木盆地南沿、昆仑山北麓,经古楼兰(今新疆若羌一带)、且末、民丰、于田、和田、墨玉、皮山、叶城、莎车,到达喀什。北路出玉门关,沿今塔里木盆地北沿、天山南麓,经吐鲁番、库尔勒、库车、拜城、阿克苏、巴楚到达喀什。南北两路在喀什汇合后,继续往西,登上帕米尔高原,这也是最难走的一段路。后经过阿富汗、伊朗和中亚诸国,再过地中海,最后到达终点——威尼斯和古罗马的首都罗马。后来,又开辟了一条新道,从敦煌经哈密,沿着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前进,渡伊犁河西行到古罗马帝国。

有了钱,就不愁盖不好房子。威尼斯人不惜出巨资买来优质木材,在浅水滩上打木桩建房、盖教堂、筑宫殿,曾经伐光了半个阿尔卑斯山的优质森林。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等建筑就建在这一时期。500多年后的公元1000年,威尼斯已成为西方最伟大的城市之一。

从13世纪开始,随着丝绸之路运来的大量当中国的优质丝绸和其他东方的商品之后,引起了西方各国的浓厚兴趣。西方人这时才发现,原来地球上还有文明比欧洲更发达的地方。于是,西方掀起了一股东方热和中国热。特别对神奇的中国的向往,使很多人沿着丝绸之路,踏上了寻访中国的漫长旅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