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外交上慎用三个词儿

(2009-08-24 15:11:25) 下一个
zt:外交上慎用三个词儿

xwtx :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df74db0100eu43.html

一、韬光养晦

韬,即弓袋,韬光是说把弓箭收藏起来,不露锋芒。韬光养晦的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指在不利的情势下,用隐藏锋芒的方法,躲避不利,保存自己,伺机图发。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二、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第二十三计。语出《战国策.秦策》: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这是范雎说服秦王的一句名言。远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各个击破,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当实现军事目标的企图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时,应先攻取就近的敌人,而不能越过近敌去打远离自己的敌人。为了防止敌方结盟,要千方百计去分化敌人,各个击破。消灭了近敌之后,“远交”的国家又成为新的攻击对象了。“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
三、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一句话,成为了英国外交的立国之本。

这也是英国首相邱吉尔二战时期的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我们的利益而奋斗。二战之前,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与新兴的苏联社会主义为敌,但二战暴发后,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四处侵略,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敌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与苏联化敌为友,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英国首相邱吉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倡议者之一,在一次演讲中说了这句话。

这也是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接受我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当时的背景是我们问到“英国为什么跟美国那么紧”,他这样回答。

这三个词儿,是近来经常可以看见听到的热词。也是容易授人以柄的病句。
由于韬光养晦被某外交学院院长滥用,早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在此就不多说了。
而远交近攻本来就是把双刃剑。
比如,从秦国的角度来说,“远交近攻”这一战略宗旨功在千秋,统一六国范睢应记第一功。而对于齐、楚来说,实际遵循的同样是“远交近攻”的宗旨,(交秦国,攻邻国),可却遭到了亡国的下场。从这里可以看出,同样的政策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其作用是大大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齐、楚等国没有看出秦国的战略目标是整个天下,拘泥与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弃了六国合纵这一对抗强秦的唯一策略,最终被秦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最终亡国灭种。所以杜牧曾说“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苏辙也作“六国论”以悲叹。

再比如,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他又有了更大的目标。跟他东南相邻的是金(国),西南相邻的是西夏(国),更远的就是南宋国。此时,对蒙古构成威胁的只有金。于是,成吉思汗一方面用武力胁迫西夏与其议和,解除了西部的骚扰;一方面,派人远去南宋通好,答应与南宋共同进攻金。南宋虽然迫于金的压力,没有联蒙打金,但,对蒙古攻打金而采取了中立的态度。金连连败退,以致迁都于开封。
  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即大汗位,也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战略,他派使者到南宋,联合南宋南北夹击金国,1233年,攻克开封。为了表示对南宋的友好,窝阔台还修饰了孔庙。1234年1月,金哀宗自杀身亡,金灭亡。
  1235年6月,蒙古国见扩张道路上的障碍已基本清除,于是,反脸大举进攻南宋,攻克南京。1279年,元军攻占圭山(广东新会一带),宋大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灭亡。元统一了中国。

远交近攻,突出的是霸权主义,弄不好,会给“中国威胁论”以口实。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式,难道还不值得警醒吗?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更是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阶段对外发动战争,实行殖民主义的借口。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

这个早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批倒批臭的歪理邪说,却随着改革开放的风儿,吹进国门,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义、仁、智、信格格不入,也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中国商场上表现的最突出,结果成就了尔与我诈的现实。
在外交上,我们更是吃尽苦果,混得没有一个象样的朋友。

喜欢说上面三个词儿,要么是真的不懂其义,要么是别有用心。
在很多的时候,其实是个借口,一个不惜得罪全世界也要和美国套近乎的策略。

在外交上.我们并不缺充满智慧、理性和赢得全世界尊重的词儿,更不缺充满革命浪漫主义必胜信念的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就是由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倡,由中国、印度和缅甸在1954年6月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过去60年中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多样的世界上,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最有生命力的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些人诬陷毛泽东时代是“僵化”的、“闭关锁国”的,而事实却可以充分说明,毛泽东时代我国外交工作坚持的原则不仅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制裁,而且为争取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国家的安全,为支持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9:41 2009-8-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