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绝望彼得不认主 忍辱耶稣为哪般—马太系列(7)

(2010-04-09 15:51:10) 下一个
话说彼得悄悄尾随特工队来到大祭司的所在处,不敢露脸,混杂在院子里的人群中要瞧个结果。
— 彼得三次不认主
只见大祭司与众长老憋着劲,网织各种罪名往耶稣身上戴。彼得心想我师傅神功通天,不是不发,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尔等玩完。
可越瞧越觉得不对劲,师傅大多是闭口不言,毫无还手之力,大祭司却是鼓噪得如长江之水滚滚来,点燃全场火爆,场下观众撕心裂肺哇哇大叫,到后来更是被激得一拥而上舞台,对着耶稣拳打脚踢。
彼得看得目瞪口呆,师傅你难道还不出手吗,现在不用必杀绝技,更待何时!哪知耶稣恰如砧板上的一条鱼,任由他人拿刀来宰割。
看着耶稣头上的鲜血四处飞溅,看着耶稣痛苦得蜷曲倒在地上,彼得全身发颤,脸色煞白,难道师傅过去的大能都是假的,为什么不还手,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只见身旁的人个个挽袖举拳,一声声的高喊叫打,惊得他的心窜上窜下。忽然一个使女(女高音)走来对彼得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
旁边人的脸齐刷刷向他看齐,彼得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流了下来,不由自主地说(男低音):“我不知道你说的是甚么。”边说边抬脚开溜。
刚到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挤在门口的人举报道(女高音):“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只见众人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在彼得的脸上刮来刮去,瞬时间胡须毛发被剃得飘落了不少,彼得吓得忙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过不了多久,旁边围观的人中又有一人上前来,彼得心叫我的娘,不会嫌我胡须掉得不够多,又来指认我的吧。(马太福音26:69-73上)
请看下段视频,如何表现勇猛的彼得在经历盼望,失望和绝望之后,在惊吓之下为求活路而说的谎言。


果不出彼得所料,那人(合唱):“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
彼得急得顿足捶胸,指天画地,发咒起誓:“我不认得那个人。”
话刚讲完,立时传来鸡叫声。彼得一听鸡叫声,浑身一震,猛然记起耶稣讲过,鸡叫以先,我要三次不认他。当时我信誓旦旦地说:我就是和你同死,也不能不认你。此情此景犹在眼前,此言此话犹在耳前,我却做了三次“彼跑跑”,而且还从美髯公变成了秃头翁,报应啊,我还有何颜面再见我的恩师。于是彼得就出去痛哭。(马太福音26:73下-75)
巴赫用合唱来表现第三个人的讲话,形象地刻画出最后一次对彼得的指认,对彼得而言已是千斤压顶,力不能胜。当最后唱到“他就出去痛哭”,彼得真诚的忏悔之心又表露无遗。


— 彼得犹大二重天
下接一首巴赫作品中经典的女低音咏叹调《主赐予我怜悯》,在小提琴伴奏下唱出忏悔的哭泣:“主赐予我怜悯,我的上帝,我为此哭泣!看着我,我的心和眼为了你,痛楚地哭泣。”
是啊,我们谁没有像彼得那样犯下弥天大错,可神是有怜悯大爱的神,圣经上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虽然彼得和犹大都犯下背叛耶稣的过犯,可两人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因为彼得是真心忏悔认罪,罪便得赦免,仍是神喜爱的儿女,并在余生中勇传福音,积极开拓神的国度,最后在罗马为主殉道。而犹大虽后悔卖主,继而上吊自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却并没有去认罪悔改,所以罪仍不得赦免,历来成为叛徒的代言人。但愿每当听到这首忏悔之歌时,我们记得要做彼得而不是犹大。

— 沉重的十字架
先不提彼得如何心如刀绞,专找一僻静处,去一掬忏悔之泪。且说耶稣被众人解往衙门后,被巡抚彼拉多判为钉十字架(详情见马太系列5,6)。罗马士兵先在衙门内戏弄凌辱耶稣(马太系列4),后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出来时,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随后有男低音的宣叙调和咏叹调,其中男低音的咏叹调,在配乐伴奏上很有特点,是大提琴和大键琴的二重奏,再配上男低音,整曲音色低沉,既代表十字架的沉重难扛,也暗示十字架的沉重代价。整曲节奏沉缓,仿佛拖着十字架时,缓慢前行的步伐。
“给我吧,艰辛的十字架,我的耶稣,把它永远交给我!无论何时,当我的担子太沉重,你便会来帮助我承受。”


— 众人的讥笑
一行人来到一个叫各各他(骷髅地)的地方,士兵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耶稣尝了口,就不肯喝。然后兵丁就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他们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后,就抓阄瓜分了耶稣的衣服,又在他的头上安块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当时有两个强盗和耶稣同钉十字架,一左一右。(两个强盗和耶稣的故事,可看路加福音23:39-43。)
从那里路过的人就讥诮他,摇着头说(合唱):“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罢。你如果是上帝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罢。”
祭司长和文士长老也这样戏弄他说(合唱):“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依靠上帝,上帝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连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一个强盗也是这样讥诮他。(马太福音27:33-43)

在这段陈诉的乐段中,众人的两次合唱异常强烈,讥笑嘲讽不余其力,与耶稣的忍辱负重形成强烈的反差,更是掀起一次高潮,直接引向本作品的核心:耶稣的受难。这再应证了庭榕在第五篇中的观点:群众往往是近视眼加散光。


其后是女低音的宣叙调《《啊,各各它,不幸的各各它》,其平缓的旋律更衬出群众和祭司们得意忘形时的激烈,被有的音乐评论家认为是整首作品的妙处之一。
“啊,各各他,不幸的各各他!威权的主必须在这里遭受毁灭,拯救世界、祝福世界的人,被钉在十字架上遭受蔑视。大地和天国的创造者,现在必须离开大地和天空。无辜者必须在这里负罪而死,我的灵魂被深深地刺痛。啊,各各他,不幸的各各他!“


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道成肉身来到人间,本应被万人所敬仰,为何他却心甘情愿忍受如此大的羞辱,并在十字架上受难,支撑他的力量来自何方,这些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属天的秘密?请看下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