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朝鲜族水罐舞(顶水舞)

(2014-09-05 06:38:03) 下一个

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
  朝鲜族顶水舞_文艺_中国民族文化网

????(朝鲜国立艺术团艺术家的表演的顶水舞视频)
许淑编导的顶水舞视频         首届中国舞蹈节顶水舞视频  
朝鲜舞蹈 水罐舞视频(电影《世上再无羡慕之事》)   
场上的顶水舞视频     延边歌舞团的顶水舞视频
延边朝鲜族大妈们表演的顶水舞视频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她们艺术化的将朝鲜族生活中取水、顶水的点点滴滴展现在专家面前,沉甸甸的水罐顶在头上是那样轻松自如。

朝鲜族头顶瓦瓮用,用头顶重物的由来:
朝鲜族妇女去江边取水,总把水罐放在头上顶着走,这也是“吃顶水的民族”。这种顶水的习惯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很久以前,有个老财主不仅霸占了大片土地,还强行霸占了村外的小河。村民种田、生活都要用水,都要付给他钱。
一年秋天,稻穗刚见黄,发了一场大水,河水冲开河道,把各家稻田都冲毁了。村民找地主老财算账:“你家的河水冲毁了我们稻子,你得赔偿我们的损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老财主心想,这好几十户人家,上百亩的田地,真要赔的话得多少钱啊。于是他矢口否认河水是他们家的。
村民质问道:“不是你家的河水,凭什么收我们水钱?”老财主没有办法,只好把之前收的水钱全部退还给村民。
这一年,国王要修宫殿,村里穷人家的十三岁以上的青壮男子都被抓取做劳工了,村中只剩老人、妇女、儿童。
老财主认为自己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高兴的几天都没睡好,没想到乐极生悲,竟然中风了。临死前,老财主告诉儿子一定要趁村里男人们都不在,要对女人们进 行报复,还嘱咐说,柿子挑软的捏,对付穷人呢得挑脖子软的欺。这番话恰巧被地主家的女丫鬟传了出来,村里的女人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一个好主意—打水的时候 将很沉的水灌顶在头上,不就表示脖子硬嘛。
老财主儿子遵照他爹的嘱托,想要欺负脖子软的人,可是见妇女们个个挺着脖子,头顶着水罐,显然都是硬脖颈(geng 读三声)儿,不敢轻易欺负。每天留心观察,可是妇女们始终不变的挺着脖子顶水。就这样过了三年,他也没有找到脖子软的可以欺负的人。
做劳工的男人们回来的那天,妇女们都穿上干干净净的短袄长裙,把米酒跟小菜装进坛子里,用头顶着,手拿洗衣服的木棒来村头迎接亲人。
男人们都奇怪啊,妇女们便讲述了事情始末,靠顶水斗智斗勇。男人们听了高兴的拍手唱歌,赞扬她们机智贤惠,妇女们也随着歌声偏偏起舞。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头顶瓦瓮在朝鲜族聚居的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妇女们头顶着瓦瓮送水,或搬运其它物品。他们虽然头负重物,但却个个脚下生风,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她们不论顶什么东西,都很少用手来把着,但却很少有掉下来的。因为她们从小练就了极好的平衡能力。

      朝 鲜族为了从小培养姑娘头顶重物的能力,经常举行一些头顶瓦瓮的竞走比赛。在竞走比赛开始前,姑娘们个个头顶一尊盛有20多斤水的瓦瓮,站在起跑线上,号令 一响,姑娘们争先恐后、你争我夺地快步向前走去,一般赛程为100米。在竞走比赛中,瓦瓮从头上掉下来,或者瓦瓮里的水溅出来,都算犯规。只有瓦瓮不倒、 水不溅出,而且走得最快的姑娘才是真正的优胜者。这种头顶瓦瓮的竞走赛,深受朝鲜族姑娘的喜爱,姑娘们都想在比赛中得胜,但有时却往往事得其反,欲速则不 达。比赛得胜的姑娘,被认为是聪明灵巧的好姑娘,因此她们也常常是小伙子们追求的对象。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 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 感情,舞姿轻松优美。
朝鲜族舞蹈动如仙鹤展翅,静如柳丝拂水,舞姿柔美轻盈,既明朗激昂又含蓄深沉,既细腻典雅又古朴大方,民族特色十分浓郁。

 

海兰江畔的金达莱

——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联主席朴瑞星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幅员4.27万平方公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而在其全州200多万人口中,朝鲜族人口就有80多 万,成为朝鲜族在我国的主要聚居地。朝鲜族是东北亚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能歌擅舞、崇文重教、热情好客,延边也因此而承载了“礼仪之乡”、“歌舞之乡”、 “教育之乡”等美誉。朝鲜族生活在闻名世界的长白山北麓,这里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原始生态保存较好。延边域内有9个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在80% 以上。这种物产丰饶、四季分明的生活条件,不仅形成了延边民风淳厚、崇尚自然的文化特色,也成为朝鲜族艺术创作的丰厚资源。延边一年一度举办的御粮田“农 夫节”暨“农乐舞”艺术节,以及近年来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中,朝鲜族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硕果累累,引起了各方关注。近日,记者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文联主席 朴瑞星进行了访谈,请他介绍了朝鲜族艺术创作的成绩以及延边文联的相关工作。

  记  者:朝鲜族艺术中,我觉得最有特色的首先是歌舞。尤其是朝鲜族舞蹈,像《长鼓舞》《农乐舞》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朴瑞星:朝鲜族歌舞确实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比如你刚才说的《长鼓舞》,它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说在敦煌的北魏时期的壁画中,已有类似长鼓的 击鼓舞乐图。长鼓舞源于农乐舞中的个人表演,最早以男性独舞为主,后来舞台上的即兴对唱表演对长鼓舞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使长鼓舞有了男、女长鼓舞、双人 长鼓舞及长鼓群舞等多种形式。长鼓舞在朝鲜族流传得很广泛。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两端鼓面分别为高、低不同,舞者两手同时击打出各种不同节奏的鼓点。而现 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种为女舞者用鼓鞭兼用鼓槌,另一种是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在开头时,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舞至高潮时才抽出鼓槌进行技 巧表演,而后者则始终持鼓鞭随乐起舞。表演者身挎长鼓,舞姿摇曳,确实很美。

  2010年06月08日 - peng-peng-hi - 蓬蓬的博客
其实,朝鲜族舞蹈一般都是边歌边舞的形式,或者说歌中有舞、舞中带歌是朝鲜族艺术的显著特点。这与朝鲜族的民族风情有关。比如,每逢喜事和节 日,朝鲜族的男女老幼都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尽情地唱歌跳舞,气氛热烈。所以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延边就被誉为歌舞之乡,当时共和国的很多大型的活动,都 少不了延边朝鲜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朝鲜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就是动律优美、细腻、柔和而悠长,动中有静、柔中带刚。其中著名的民间舞蹈众多,如假 面舞、剑舞、顶水舞、扇舞、鹤舞、绩麻舞等。延边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民谣与舞蹈数不胜数。比较知名的如《阿里郎》《道拉吉》《阳山道》等民谣和《农乐舞》 《长鼓舞》《顶水舞》《鹤舞》等传统舞蹈。显而易见,歌舞在延边有着极大的普及性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记  者:延边的歌舞不仅群众基础好,而且表现形式独特,很有文化意味。前年,传统的朝鲜族《农乐舞》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朝鲜族歌舞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朴瑞星:《农乐舞》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我们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农乐舞”俗称“农乐”,是朝鲜族最常见的民间舞 蹈,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它最早是朝鲜族人在春播秋收时举行的祭天仪式,叫做“踩地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是 一种农业劳作中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后来演变成欢快的喜庆丰收的《农乐舞》。“农乐”集小鼓舞、长鼓舞、圆鼓舞、象帽舞为一体, 充分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悦之情和活泼大方的民族气质,具有极大的表演难度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它是朝鲜族表现农耕生活内容最多和历 史最长的舞蹈。在民间,《农乐舞》分情节表演与技巧表演两种。表演队伍均由持小锣的舞者指挥,一般队伍由29人组成,先导者持“令旗”或“农旗”,后面是 乐队及扮演的各种人物,其中有唢呐、太平釜、上剑、副剑、从剑、首长鼓、无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及官吏、猎人、执事、农妪、假女、舞童等。舞 蹈中“象帽”的表演更是别具一格。舞者头戴系有长短两根飘带的特制斗笠,边击小鼓边转动飘带起舞,同时将舞蹈表演引向高潮。农乐舞的伴奏音乐,由12段曲 调组成,音乐欢快热烈,舞蹈风趣活泼。在2009年国家举办的少数民族艺术调演中,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金明春,舞动的帽带还被载入世界吉尼 斯记录——长度33米,他的精彩表演,让观众牢牢记住了朝鲜“农乐舞”。
《顶水舞》

  记  者:延边近年来的艺术创作十分活跃,也出了不少好作品,您可否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朴瑞星:近两年,我们确实组织了很多创作活动以及展演赛和调研活动。比如我们有十几个节目参加了东三省组织的展、演、赛。我们的舞蹈《长白山瀑 布》(向开明、黄仙子创编)、群舞《长鼓乐》(金英花、朴海英创编)分别获国家级舞蹈奖,延边舞协获得了组织奖。夏光江的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展 览。舞蹈《背架舞》《长鼓舞》、歌曲《妈妈眼泪》《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等均获全国性奖项。仅在2009年,在东三省的文艺活动中,我们各艺术家协会共获 奖103个。值得一提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节目展演时,延边歌舞团编排的大型歌舞《长白山阿里郎》受到大家好评。这是延边歌舞团精心打造的民 族艺术精品,做到了在继承的基础上注重对歌舞艺术的创新。整台《长白山阿里郎》的演出以赞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主题,在继承优秀的朝鲜族民俗、 民风的同时,突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演出由9个舞蹈节目、5个声乐节目和1个器乐节目组成,在创作风格上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情,创作 上也进行了比较大胆的创新。比如《长鼓舞》一向由女子表演,但这次却改由男子表演,把以前女性的柔美变化为男性的刚毅,别具一番风味。在朝鲜族传统器乐 中,将传统乐器与西方乐器进行了有机组合,展现出朝鲜族传统音乐与世界接轨的风貌。《长白山阿里郎》不仅晋京演出,还成功打入了市场,创造了几百万元的收 入。作为一个地区歌舞团,他们的作品既能获大奖,又能闯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此外,我们还参加了央视《民歌中国》节目的摄制。收集、改良了24首朝鲜族民谣,《顶水舞》等7个舞蹈节目也在此栏目中播出。延边文联与“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联合组织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歌选走进延边座谈会”,并在2010年第3期专门介绍了延边民谣、延边歌曲和延边音乐。在延边音 协承办的“金达莱”杯第二届、第三届新人新作音乐创作大奖赛中,很多音乐新人新作崭露头角。由延边州人民政府主办,延边音协和州广电局承办的“激情延边, 唱响全国”的音乐创作活动,是迄今为止参与度和关注度最大的一次州内文艺创作活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延边大部分的艺术精品均由基层创作,地方党委和政 府直接与专业艺术家协会联手开展活动的崭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基层文艺创作活动的发展。在文艺发展特别是精品生产面临诸多困难的时候,开展此类活动,具有特 殊的意义。2010年,我们还出版了《新中国服饰文化集成·朝鲜族》《延边歌曲集》等4部专业书籍,组织了文艺展演赛40余项及多次理论研讨、人才培训活 动,举行了文化下乡、文化交流等44项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把延边州的文艺事业与党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把文艺创作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积极为延边精 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记  者:在延边举行的大型摄影活动中,很多朝鲜族摄影家也渐渐为人所知。

  朴瑞星:是的,“延边摄影文化周”和“图们江国际摄影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是我们近年组织的重要摄影活动。由于活动针对广大摄影家以及爱好 者,又由延边州委宣传部和文联、旅游局主办,州摄协承办,受到了重视。延边是一个多山多水的地区,不仅有着雄奇壮丽的长白山,还拥有图们江、布尔哈通河、 海兰江等十余条主要河流,水质都是很好的。其中海兰江、布尔哈通河、珲春河、牡丹江干流更是以清澈的水流、秀丽的两岸风光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同时,延 边享受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支持,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前沿”,也是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 承接地。延边今天的形势是政策优惠,产业兴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爱好摄影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表现和歌颂新生活、新气象、新风光的摄影活 动和大量的优秀照片,反映延边人民的精神状态,把延边的文化艺术、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宣传出去。去年,“第23届中国摄影艺术展(金、银、铜作品)巡回展 暨金基浩《长白山风光》摄影作品展”在延边举行,这也是首个大型的朝鲜族摄影家作品展览。同时,我们还举办了“抗洪抢险、重建家园”纪实摄影展,“州暨延 吉市‘抗洪救灾’奉献爱心书画摄影作品义卖、捐赠活动”等,发挥了摄影体裁的“短平快”作用,效果很好。

  记  者:2010年是延边的“戏剧年”,这个创意是怎样来的?有什么新戏?

  朴瑞星:应该说延边戏剧这几年处于比较艰难的时期。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延边剧协和州电台联手开办了“阿里郎戏剧栏目”,从这个栏目中发现并创作 出4部大型话剧和30余部小品,以此为基础,我们举办了“新人新作发表会”。剧本是一剧之本,为繁荣延边的戏剧创作,延边剧协将2010年定为戏剧剧本创 作年,共召开不同规模的创作会议13次,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新创大型话剧《布谷鸟声声啼》(作者许莲顺),就是2010年创作的一部反映当下朝鲜族 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大戏,是近5年来延边戏剧界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此外,延边戏剧家协会还组织了中国朝鲜族戏剧走向研讨会、音乐剧创作研讨会等一系列活 动,相信我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会开启一个新的局面。

  记  者:我知道,延边的朝鲜族分布很广,文联利用这一特点,在抓好基础社区文化活动和开展经常性艺术活动方面,取得了不少值得学习和推广的经验。

  朴瑞星:其实,我们的工作重心是通过基层的活动创新,为朝鲜族同胞和广大百姓送去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比如在2009年,我们把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和市县庆100周年当做契机,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如延吉、图们、汪清、珲春、和龙、安图、敦化等地都举办了“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

  结合地方经济建设来搭台唱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珲春、和龙、安图、龙井文联创设或积极参与“珲春苹果旅游采摘节”、“龙井梨花民俗旅游 节”、“开山屯农夫节”、“和龙金达莱之夏”、“和龙金秋图江民俗节”、“安图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各个地市文联文艺活动的门类,近年来也呈现了上升趋 势。如延吉的“国庆60年戏曲、歌舞展演”、“延吉市文联成立50周年音乐会暨‘德艺双馨’表彰大会”,图们“金承吉50周庆音乐专辑”和《延吉赞歌》发 行、播放活动,“汪清原创歌曲演唱会”,“珲春金秋苹果歌舞晚会”和密江乡的“中国洞箫乡”的申报工作,和龙的“全州第二、三届新人新作音乐创作颁奖音乐 会”,安图的“廉政歌曲创作”活动等。而且,在延吉市文联的“市文联50周年庆”各项活动、珲春市文联的“国庆60周年”各项文艺活动、和龙市文联的 “全州新人新作音乐创作和颁奖”活动及“金达莱之夏”系列活动、敦化市文联的 “交通杯摄影展”、“建国60周年摄影展、书画展”、“民族团结进步摄影展、书画展”、“多彩敦化”等活动中,市县主要领导都积极参加并给予了支持。这对 认可文联在地方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文联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了保证。

  此外,敦化的首届“骄娃”杯少儿才艺大赛、“金博湾”杯校园文学大赛,珲春的“爱护环境,保护候鸟”大雁喂食、采风活动和“爱家乡、唱珲春”歌 曲创作活动,汪清的“象帽舞”和“农乐舞”座谈会和“魅力图们江,情系嘎呀河”百姓广场系列文化活动、“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庆典摄影艺术展”,安图的“长 白山第一县”文艺精品集主题搜集活动,延吉的“延百时间”摄影展和“千盛杯”延吉市青少年书法现场比赛,和龙编印的“百年和龙艺术精品”书刊等各项工作, 都反映出各县市文联不断扩展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这样说,延边基层文联队伍正在逐步成熟、逐渐壮大。

  记  者: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上,延边有三个作品获奖,能向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吗?

  朴瑞星:那是2010年的7月12日至16日,我们的朝鲜族民族艺术家们来到贵阳,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当时还有来自全国各 地的15个少数民族曲艺团的代表队,是一场空前的少数民族艺术盛宴,也见证了我国少数民族曲艺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走向繁荣的历程。这次参加展演,是 延边曲艺家协会和延吉市朝鲜族艺术团曲艺队共同组织、创作、排练和报送的。参赛的朝鲜族坐唱《棒槌之歌》获二等奖,延边唱谈《喜庆的山村》获三等奖,“三 老人”《快乐的晚年》获三等奖。“三老人”是朝鲜族特有的曲艺形式,它融朝鲜族曲艺才谈、小丑戏(尔光代)、漫谈、幕间剧等形式为一体,赋予新的内容和表 演方式,以颂扬民族精神为主,受到观众的欢迎并逐步发展盛行。这种曲艺样式以说为主,唱演为辅,对白朴实,风格幽默。它由演员分别模拟进步、中间 、落后三种类型的老人,具有人物定型化、结构程式化的特点,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浑然成趣。“三老人”的唱词简明通俗,谱曲具有鲜明的朝鲜族 风格特点,易学易唱,非常上口,扮相也幽默滑稽。演员不受年龄约束,往往年少者演出更受欢迎,至于男扮女装、女扮男装等也颇为常见,很为观众喜爱。在这次 展演中,朝鲜族曲艺演员李京华还获得了个人优秀表演奖。

  记  者:通过您的介绍,我们感到延边朝鲜族各类艺术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的成绩也十分喜人。这些艺术作品就像朝鲜族民众珍爱的金达莱花,开得十分灿烂。

  朴瑞星:朝鲜族确实非常喜爱金达莱。因为我们这里冬季比较长,每年都有四五个月处于冰天雪地之中,而在春季来临时,金达莱是田野中开放的第一朵 花。在没有任何绿色的时候,忽然有一大片红艳艳的花朵缀满枝头,令人欣喜和振奋。金达莱在内地也很常见,它有映山红、尖叶杜鹃、兴安杜鹃等很多名字。朝鲜 人认为金达莱是春天来到的标志,是春天的使者,是坚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金达莱的花语是长久开放。朝鲜人民把金达莱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 国花,在延边,她也是我们的州花和延吉市的市花。所以,金达莱在朝鲜族中是一个十分美好的意象。我希望我们的艺术工作,能够常抓不懈、不断创新,希望我们 的艺术人才像金达莱一样不断茁壮成长,也希望我们的各类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层出不穷。明年,我们将继续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各协会艺术人才的培训 和培养活动,同时要利用延边特有的地域优势,开拓输出我们文艺产品的渠道,提升延边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文艺工作就是要面向 基层,服务大众。文艺下乡服务工作和扶持基层文艺工作是由党的文艺方向和文联、各艺术家协会的工作职能所决定的,也是我们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 泉。我们知道,抓好创作是文联和艺术家协会的一项核心工作,而抓好创作的前提就是永远不脱离生活、不脱离民众。金达莱是来自田野的花,我们的文艺家只有植 根于人民,我们的作品只有植根于原野,才能如春天的金达莱一样,开满延边的山山水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