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农历二月十九 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

(2009-03-29 03:53:30) 下一个


2009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

观世音,梵名Avalokites/vara ,音译阿缚卢枳低湿伐罗。以慈悲救济众生为本愿之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凡遇难众生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菩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称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胁侍,世称西方三圣。

据新华严经卷六十八载,此菩萨住南海补陀落山。故其住处即在此娑婆世界。而在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观世音受记经中,以此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常住西方极乐世界辅施教化,即以西方净土为此菩萨之本住处。密教亦以此菩萨为阿弥陀佛之胁侍,并谓此菩萨与阿弥陀佛原为因果之异,寻其本觉即为无量寿佛,但由本誓故示现大悲菩萨形。

关于观世音菩萨之形像,因其应化无方,故相状亦颇多,而以二臂之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现神变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青颈、香王等。

观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后传至中国内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西藏信仰观世音尤盛,代代之达赖喇嘛皆称为其化身,且其真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尚广传于该地。自西晋竺法护之正法华经译出后,中国内地亦大兴观世音之信仰。自北魏以后,造观世音像之风益盛,今大同、龙门、驼山等地存有遗品甚多。隋唐以后,随着密教之传入,诸种观世音像亦被造立,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萨像,观世音像即居大半。






达赖喇嘛简介

筹备委员会整理

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全名是:至尊文殊妙音王8231;贤善智慧8231;持教大海8231;三界法王8231;无平等部8231;吉祥贤善。但西藏人民简称他为昆敦,意即「诸佛菩萨的总汇」。

达赖喇嘛于1935年7月6日,生于西藏东北安东省(今青海省)的小村庄——他克瑟,俗名拉木顿珠。十三世达赖喇嘛于1933年圆寂后,摄政王瑞廷仁波切到圣湖拉姆拉错湖,观看湖中显出的幻境--清楚看到水里现出三个藏文字母「An、Ka、Ma」。接著出现一座三层楼高的大寺院,有绿蓝色及金色的庙顶,寺院东面有一栋房子,房前是一座小山,屋顶边缘的绿松石色瓦片十分醒目。后来,摄政王又梦见这栋屋顶有奇形怪状导水槽,院子当中站著一个小男孩。摄政王相信An字母暗示「安多」(Amdo),就在拉萨东北方,所以灵童寻访团就出发了。

寻访团抵古木寺时(拉萨至此,要三个月旅程),他们直觉相信走对路了。如果An字母暗喻安多,Ka势必就是古木(Kumbum)寺,而它的确是三层楼,且有绿蓝色屋顶,寻访团只须找出那座山及有特殊导水槽的房子,所以一行人开始巡访附近村落。当他们看见拉木顿珠家的屋顶上结瘤的杜松木干时,即确定十四世达赖喇嘛就在附近。

尽管寻访团心中已有定数,但是他们仍隐秘行事,并且再三确认。有次他们带著许多十三世达赖喇嘛的个人物品,混杂了一些他没用过的相似物品,向一岁多的拉木顿珠试验,而这小男孩总能无误地认出,并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当时的拉木顿珠正在牙牙学语阶段,只会几句西宁话,但是当他和寻访团成员对谈时,竟然用流利拉萨方言回答。寻访团问他来自何处?哪一所僧院?他回答:「哲蚌寺的果芒札仓。」寻访团大喜望外,确定十四世达赖喇嘛找到了!

1940年冬季,举行坐床大典,拉木顿珠嗣位为达赖喇嘛,成为西藏人的精神领袖,不久便剃度为沙弥。依照传统而言,他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菩萨,实义为「正觉的勇者」,是一位将要证得正觉(菩提)的勇者,他选择留在娑婆世界以继续利生的事业,而不是为求自己的解脱。观世音菩萨化现为西藏的达赖喇嘛,为众生而奉献自己。

当他六岁时,在拉萨的布达拉宫和夏宫接受教育。他的学习课程涵盖五个主要及次要学门。主要课程包括:因明学(逻辑)、西藏艺术与文化、梵文、医学、以及佛学。佛学最重要,也最难,所学的是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律经、俱舍论、入中论、释量论。主要课程被称为「五明」,而次要学门被称为「小五明」,分别是:修辞学、词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相学。

达赖喇嘛与生俱来的聪慧,学习快速。他在二十五岁时获得第一等格西学位,这相当于「佛学博士」的学位,这学位的取得必须先通过西藏三大佛寺:哲蚌、色拉和甘丹寺的初试,然后于正月,在拉萨大昭寺例行的祈福法会中通过最后的考试才能取得。考试的流程是这样的:早上先由三十位学者考问因明学(逻辑),下午的时候和十五位学者辩论中观,到晚上还要通过三十五位学者考问五部大论,达赖喇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这场在二万出家僧众面前所举行的考试。

达赖喇嘛平时在每一个公开的场合中,总是尽力让自己显得很平凡。比如说,面对照相机时,他也许骑在健身脚踏车上,或者头戴棒球帽,甚至让他刷牙的照片公诸于世。他会从后面重拍你的背并把手臂绕在你的肩膀上,或在高僧会议上公然地打呵欠。他时常跟举世顶尖的科学家、思想家、宗教领袖和政治家座谈,并把话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他对福音书开示的深度和甜美,使伦敦的基督徒感动得流下泪来;义大利某大城的市长因见到达赖喇嘛而当场欢喜大叫;爱嘲讽的记者,因他的坦率而折服,变得轻鬆了;而物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也为他的聪明才智所振奋,对他留下深刻印象。

达赖喇嘛认为悲心就是身体力行,不论是那个层次:政治、宗教、社会或是个人,绝不迟疑!在街上遇到一个喝醉的人,步履踉蹌的走过他的身边,他会对他合掌弯腰;在漫长的正式演讲会中,他会不顾演讲地与坐在前排的小孩眼神交会;也会设法走向长廊的另一端加持坐在轮椅上的妇人。

尽管他一直都是世人注目的焦点,为数百万的人所尊敬,达赖喇嘛还是很欢喜的过他简单的比丘生活。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然后开始一个半鐘头的禪修和祈请文。坐在他的禪座上,双手摆在大腿上,拇指相触,开始发威猛的誓愿,愿他每一个身语意的行为皆能利益他人。他说:「藉此方式,能让你的一整天过得都很有意义。」早课结束后,他向佛陀顶礼,然后开始有意义的一天。

1989年尊者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主要是因为他不断地宣扬以「包容与互相尊重」的和平方法,关怀地球上有情的众生,致力维护历史文化财产。

在他多次出国访问时,都强调慈心、悲心、善良心,及对世界大同的责任和世界不同宗教信仰间互相了解的重要性,不管尊者是以佛教僧人、人权的奋斗者、非暴力主张者或不休止的世界和平发言人等不同身份与角色而言,慈悲以及亲切的关怀,一向都是达赖喇嘛尊者生活和工作的特色。

众所周知,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他的行谊,正是菩萨行。他说:「只要有慈悲心,每个人都可以是观世音菩萨。」一如他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的这番话:「只要宇宙长存,只要生命延续,愿本人能等待至那时,驱散世上的不幸!」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