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幅金奖油画的诞生——画家陈坚对中国抗战胜利受降仪式的历史

(2006-04-24 13:21:58) 下一个

《南方日报》[周刊]2005-07-09

 

  ——画家陈坚对中国抗战胜利受降仪式的历史追寻

  文/傅宁军
  
适逢“七七事变”68周年暨抗战胜利60周年,本报特别推出此文,通过对画家陈坚这幅获得全国美展金奖的精品大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的创作过程的描述,解答了众多困扰读者多年的历史谜团:为什么正式受降时间选在9月9日上午9时?受降仪式上,日将冈村宁次为什么没有交出军刀?为什么选择何应钦接受日军投降?等等。这对于我们重新了解这段历史大有益处。就让我们随着画家的笔触,跨入历史迷宫,诠释一个个被岁月淹没的谜团吧! ——编者
  
1945年9月9日9时到9时20分,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荣最肃穆的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日将冈村宁次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签订了中国战区及皖南百万日军的投降书。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时刻,但在很久以来却无人提及,在中国绘画史上更是一个空白。陈坚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了!

“十年磨一剑”。这幅全景式的史诗性画作,融入了陈坚的无数心血。他说,他的画室恰巧就设在他所表现的历史场景的遗址,好像命运选定了这个作者就是他。
  
2005年7月7日,北京卢沟桥中国抗战纪念馆隆重举行“七七事变”68周年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同一主题的全国大型画展也揭开帷幕。巨幅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放在醒目位置,观众如潮,惊叹不已。去年12月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在北京美术馆颁奖,著名油画家陈坚创作的这幅抗战巨作一举夺冠,取得了金奖的最高殊荣。《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以气势恢宏的整体架构、细腻娴熟的艺术技巧和令人惊叹的真实笔触,将南京日军投降仪式的历史瞬间展现给世人,在人们回顾民族灾难的同时也体味民族胜利的思考。陈坚酝酿、创作这幅画的时间长达10年,他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笔者在他的画室里访问了他,跟随他探寻漫漫史海中失落的碎片。
  
谜团之一:

画家为什么表现这个历史时刻?1945年9月9日9时到9时20分,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荣最肃穆的20分钟。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时刻,但在很久以来却无人提及,在中国绘画史上更是一个空白。陈坚想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激动之余又有些惶惑。
    
陈坚在当今画坛的名气,与一幅幅历史题材巨幅油画紧密相连。北京卢沟桥中国抗战纪念馆有他的《攻克娘子关》,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有他的《攻占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有他的《决战》,南京太平天国博物馆有他的《天京保卫战》,南京近代史博物馆有他的《1949年春:进驻总统府》。透过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陈坚给人以震撼、以警醒。

说起《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以下简称《公元》),还得追溯到陈坚调入南京军区专业创作室之时。那是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的那一年,从士兵成长起来的画家陈坚由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走进了南京军区机关大院。这是紫金山下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大院,曾是刘伯承元帅主掌的解放军军事学院所在地,再往前则是当年国民党政府国防部所在地。

时隔11年的1987年,陈坚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淘书”,这是他每次到北京的老习惯。他对记录战争的图书有兴趣,买了一本《中外记者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书中收录的一篇40多年前的旧新闻,是写中国战区受降大典的盛况的,题为《日军签降一幕》,原载于1945年9月10日重庆《大公报》。只有千余字,他却读了几遍。旧新闻给他一种新视角,让他感受到中国人在抗战八年后迎来胜利的激动时刻。他似乎觉得,那激动时刻仍然没有远去。

也许真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吧,陈坚的画室就设在军区大礼堂侧楼,他每天进出的大礼堂,正是1945年中国战区举行日军投降大典旧址。他站在大礼堂前,久久凝望这座西洋式的高大建筑,倾听着胜利者的欢呼声和鼓乐声,也倾听着中日双方代表的心跳声。《大公报》特派员采写的那篇新闻稿是当日电传各大报章,直至传遍全世界的。他几乎可以背出简洁的述说:“1945年9月9日9时到9时20分,是我们历史上最光荣最肃穆的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日将冈村宁次到我陆军总司令部签订了中国战区及皖南百万日军的降书,何总司令应钦把这个八年苦战我千百万军民血肉生命换得的荣誉结果用广播传送给全世界……”

这是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时刻,但在很久以来却无人提及,在中国绘画史上更是一个空白。陈坚想用画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激动之余又有些惶惑。国民政府时期的档案属于“禁区”,单凭道听途说,包括当年新闻报道,还只是粗线条的概念,无法还原准确无误的受降详情,更无法再现当年发生过的一切。他在创作其他抗日题材油画时,会想到画室所在的这栋楼曾经怎样的风云际会,奏响过抗日战争的最后乐章。他在思考,在酝酿,在等待。

到90年代初,尊重历史原貌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给陈坚一个实现多年梦想的宽松环境。他已在专业创作岗位上奋斗近20年,屡获全国或全军美术大奖,锤炼了驾驭这一重大题材的深厚功力。他像一个学者那样,四处搜寻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和画册,尤其是一张张发黄了的老照片。要画,就要画得真实,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1993年,他着手构思草图。那些走进历史的人物又从历史中走出,与他朝夕相伴。他不仅揣摩他们在那一瞬间的神情,还沿着他们的人生轨迹,触摸着他们各自的灵魂脉络,直至中日之战的远因与近果。他大胆跨入历史迷宫,诠释一个个被岁月淹没的谜团……
    
谜团之二:

为什么正式受降时间选在9月9日上午9时?蒋介石亲自定的时辰颇有讲究。一至十的各个数字中,中国人向来最崇尚九,以为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逢九即为大吉大利。蒋介石相信风水,因而将受降签字仪式举行之时定在三个“九”字相遇的时候,寓意“三九良辰”。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内迁后的国民党政府尚在陪都重庆,为什么中国战区受降典礼没有选择重庆,而是选择在南京?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南京是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定的首都,也是抗战前的首都,抗战胜利后仍定为首都,不久重庆政府将还都南京。二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南京后制造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人被杀的惨剧震惊中外,南京是遭受日军蹂躏最惨重的城市,时隔八年在这里举行受降典礼,更具有象征意义。

史料记载:1945年9月9日,南京满城欢腾,披上节日的盛装,到处喜气洋洋,人们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中国受降主官何应钦身为中国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前一天中午乘坐“美龄号”专机,在九架战斗机的护卫下,飞抵南京机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从何而来?原来,中日双方在云南芷江洽降后,国民党新六军即被空运南京,进驻原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所在地。而当时,南京还在侵华日军指挥机构掌控之下。何应钦主持受降大典,也是八年后重回旧地。

定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主会场的大礼堂,也一洗蒙羞的窘态,恢复了庄严的气派。大礼堂的正面,是一幅用松柏枝扎的匾,上书金色大字“和平永奠”,还插有一面中国国旗。礼堂正门上,悬挂着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各个入口处都有士兵和宪兵守卫,戒备森严,气氛庄重。礼堂中央挂着孙中山像,遗像两旁是中国国旗和国民党党旗,下面点缀了红色“V”符号与“和平”两字。遗像对面墙上挂着中、美、英、苏四国元首的肖像。日本投降代表签字的地方,悬挂着四盏巨型银光灯,耀眼夺目。投降席对面为受降席。四周肃然挺立武装士兵。签字台两旁是参观盛典的中外来宾和新闻记者。楼上是中外官员的观礼席,共计200余人,加上室内外仪仗队及担任警卫的士兵,有1000人左右。

为什么正式受降时间选在9月9日上午9时?蒋介石亲自定的时辰颇有讲究。一至十的各个数字中,中国人向来最崇尚九,以为天地之数,始于一而终于九,逢九即为大吉大利。蒋介石相信风水,因而将受降签字仪式举行之时定在三个“九”字相遇的时候,寓意“三九良辰”。

陈坚构思的画面,不是古城的狂欢,也不是广场的盛况,而是锁定了“三九良辰”。最寂静的时候,也是最扣人心弦的时候。他先给他的画起名为《落日:1945年9月9日9时》,后来他感到,应该更公正、更客观,去掉主观评说,索性改名《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谜团之三:

受降仪式上,冈村宁次为什么没有交出军刀?有一种说法: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前,曾派他的参谋王武到冈村宁次住处,秘密地告诉冈村,参加投降仪式时可以佩带指挥刀,但必须在礼堂内将指挥刀呈缴何应钦;否则就不带刀。带与不带,可由冈村自己选择。冈村当然不愿成为呈缴指挥刀的败将,而宁肯当“不带刀的将军”。
  
双手托举起军刀,曾经指挥官兵屠杀中国人的军刀,面向受降的中国将领鞠躬,该是日军将领在受降仪式上的典型动作。陈坚知道,军人交出武装,自然是最大的失败,也是投降的标志。他看过南京受降仪式举行之后,在各地举行的日军投降仪式的照片,都有交出军刀的情节。尤其是北平太和殿前的甬道旁,日军指挥官排着队,挨个走上前,低着头把军刀放在桌上。

然而,在南京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却没有交出军刀!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把军刀带来!

陈坚查阅档案,看到受降签字仪式举行之前,有一份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以“中字第17号备忘录”致冈村宁次的文件:“根据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规定:1、日军缴械时,不举行收缴副武器之仪式。2、日军代表于正式投降时,不得佩带军刀。3、凡日军所有军刀,均应与其他武器一律收缴,一俟正式投降,日军即不得再行佩带军刀。以上规定,在中国战区一律适用。”

日本军官随身所佩军刀,从来是不离身的。中国战区决定在日军投降签字时,解除他们的军刀,并将冈村宁次、小林浅三郎、今井武夫的军刀,分别献给何应钦、萧毅肃、冷欣。冈村宁次接到备忘录,违犯无条件投降规定,一再要求中方提示签字时出示证明文件应载明的事项,事先了解投降书内容。日军投降书内容及日军投降签字后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颁发“第1号命令”抄件,经请示何应钦同意,由冷欣派员于9月8日晚秘密送冈村宁次阅,约定:1、不许抄录。2、不准提修改意见。3、不得于签字前宣扬。阅后随即取回。

还有一种说法: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前,曾派他的参谋王武到冈村宁次住处,秘密地告诉冈村,参加投降仪式时可以佩带指挥刀,但必须在礼堂内将指挥刀呈缴何应钦;否则就不带刀。带与不带,可由冈村自己选择。冈村当然不愿成为呈缴指挥刀的败将,而宁肯当“不带刀的将军”。

如果仅仅为了画面的形式感,陈坚可以在冈村宁次的手上添一把军刀。但他尊重历史,如实画来。只不过他还是有些遗憾:那把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的军刀,本该是在这个神圣的仪式上收缴的啊!
    
谜团之四:

为什么选择何应钦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之所以选中何应钦代表他主持受降,首先是因为对等。代表日本投降的冈村宁次是大将,并非日本军方最高首长。身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的蒋介石若主持受降,有失尊严。而何应钦是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职务军阶与冈村相等。
  
中方受降主官何应钦,对日方投降主官冈村宁次,为何如此宽大?原来他们曾是日本军校的同校之友,而且私交颇深。“九一八”事变后,何应钦忠实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代表蒋介石与日军妥协,曾参与“何梅协定”的签署,成为人所共知的“亲日派”。有人说,蒋介石让何应钦主持受降,是有意识地替他在国人面前洗刷过去的污点。

但何应钦能获主持受降的殊荣,实在也是运气所致。蒋介石之所以选中何应钦代表他主持受降,首先是因为对等。代表日本投降的冈村宁次是大将,并非日本军方最高首长。身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的蒋介石若主持受降,有失尊严。而何应钦是陆军总司令、一级上将,职务军阶与冈村相等。

在研究受降会场布置时,何应钦竟提出过“圆桌方案”,投降者和受降者围在一个圆桌周围,叫盟军将领大为惊叹:这像什么话!后来,改为日方投降桌对中方受降桌。何应钦对冈村的百般照顾,固然因为是老朋友,是一贯的亲日立场,更主要是蒋介石“以德报怨”的有言在先。他能体会到蒋介石的用心。果然,冈村日后逃过军事审判,为蒋介石反共而出谋划策。

陈坚并没有把何应钦脸谱化。虽然历史如此矛盾地选择了他,但他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一个浴血奋战的民族。他是以怎样的心态和神情来担此重任的呢?陈坚寻思良久,画出的何应钦,左手轻轻拨动桌面,似乎流露出内心的躁动不安。直立而挺拔的军人姿态,又不失风度地展现了胜利者的自豪和威严。至于他对面的冈村宁次,低下了不可一世的头,他不是向他的老校友弯腰,而是向中国人投降!他这个侵略者,被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陈坚说:“当时参加投降的有七位日军代表,我直接套用历史情节,通过行鞠躬礼来刻画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们的神情同样很复杂,一方面出于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压力,拱手递降书。另一方面,在中国大陆还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一种不服输、不认罪的心态还流露在脸上。”
    
谜团之五:

投降席的“三色布”是哪三种色?老照片上的投降席和受降席包有“三色布”,深浅不一,南京博物院复制时做成了蓝色、白色、蓝色。陈坚认为不对,黑白照片上的“三色布”有三种色差,不可能有两种同样颜色。他参照会场立柱等处的色彩搭配,断定“三色布”应遵照中华民国的国旗色:蓝色、白色、红色,不能想当然地定颜色。
  
太多历史细节的碎片,在岁月长河中难以找寻了。陈坚对于一个个细节真实的考证,几乎到了严丝入缝的苛刻程度。受降会场上有联合国五十二个国家的国旗,是按字母排列的,他求证这些国旗,并且是1945年时的国旗样式,然后买来白布,画出二十多面国旗,缩小排列成悬挂状,成为他绘画取样的实物。

从许多黑白的老照片上,陈坚有他的独特发现。军人在室内脱帽,中日双方均如此。陈坚先在投降桌与受降桌上都画了军帽。后来他发现,冈村宁次签字盖章后,旁边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拿起,向何应钦递交投降书,照片上左侧军服绉折不对劲,好像鼓出来一块东西。他仔细研究,原来小林浅三郎双手抬起时,腋下夹着他的军帽,而他坐着时,军帽是拿在手里的。他恍然大悟,难怪不少日本军官坐在桌前的照片上,不见军帽呢。他再画军帽,中方将领的军帽在桌上,日方将领的军帽只有一顶,是冈村宁次的,他要签字盖章,其他日将的军帽都应该在手上,这才符合历史的真实。

中方军人的服饰、领章、“中正剑”的佩挂、受降时特有的臂章标记,陈坚也都做到有根有据,绝不草率。他还亲手将它们制成道具,放在不同的光线中,供绘制时参照描摹。在史料记载和纪实文学中,投降席和受降席是个很简单的概念,而在陈坚的眼中,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不可能随意想象,要给后人一个真实的记录。听说南京博物院陈列有投降席和受降席的复制品,包括桌子和椅子,陈坚专门去看,画了速写。老照片上的投降席和受降席包有“三色布”,深浅不一,南京博物院复制时做成了蓝色、白色、蓝色。陈坚认为不对,黑白照片上的“三色布”有三种色差,不可能有两种同样颜色。他参照会场立柱等处的色彩搭配,断定“三色布”应遵照中华民国的国旗色:蓝色、白色、红色,不能想当然定颜色。蓝色、白色、红色是当年受降仪式会场布置运用的基本色。

创作这幅画时,陈坚征求了同行和非同行的许多意见。在一次纪念抗战的活动中,他结识了曾亲历受降仪式的南京政协委员、90多岁高龄的王楚英老人。王楚英当时在新六军,是史迪威将军的英文翻译官,担任受降仪式的工作人员。老人专门到画室看他的画,肯定了陈坚的画作,只提出在会场的新六军士兵的美式装备,背囊上有一条卷起的军毯。陈坚找来自己的军毯,反复折叠,终于逼真地添画上去。老人的意见加强了中国军人的威武形象,陈坚非常感激。

这幅全景式的史诗性画作,融入了陈坚的无数心血。他说,他的画室就在他所表现的历史场景的遗址,好像命运选定了这个作者就是他。他常想起法国著名画家大卫的名作《拿破仑加冕》,陈坚曾赴法国访问,在巴黎罗浮宫的这幅巨作前流连忘返。画中的每个人物都是真人那么大,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历史瞬间。“—位画家曾劝我把人物画到接近真人的比例。遗憾啊!没有那样大的画室供我作画,要不然,就是中国的《拿破仑加冕》了。”

“十年磨一剑”,陈坚终于捧出了一部精品大画。他说起他的创作理念充满激情,又不乏冷静。“中国人民以三千五百万人的生命换来了那一天的胜利。这个胜利来之不易,永远不该忘记。我感谢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光辉瞬间给我心灵的震撼!”笔者相信,每个看过他的画作的人也都会感到震撼,因为他的震撼属于一个不屈的民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