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纪念农业教育家马保之先生

(2005-03-19 08:09:16) 下一个
[迂腐]:补充一些马保之的事情

我的朋友在广西做牙科医生,有一天马保之在西大的官员陪同下,到医院来看牙齿。他的假牙做了30多年了,还很好,就是支持假牙的基牙坏了,需要做全冠修复。马保之说要做最贵的,因为便宜的反而不能报销。他的医疗保险还是美国的。老头已经90多岁,记忆力甚好,精神挺好,谈笑风生,还是一口桂林话。总是回忆起解放前的事情,对他父亲倒是没有提起。老头来了3次,每次都有人陪他来,最后还和大家合影留念。一个多月后,有人来说,他逝世了,大家都很惋惜。

[席琳]:谢谢补充,写得很有趣。

还不知马老已经过世了。也顺便悼念一下。

和马保之先生没有见过面,只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马老的父亲马君武,名和,字贵公,广西桂林人。是辛亥革命时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广西代表,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后为清廷追捕,逃往德国,入柏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自然科学博士获得者。回国后在国内首次制定无烟炸药。 曾编撰我国第一部《德华字典》,译达尔文《物种起原》,是“我国近代第一流的学者。”

辛亥革命成功,马君武历任孙中山总统秘书长、国会议员、实业部总长、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广西省长等职。晚后任广西大学校长。9-18事变后写了著名的讽刺张学良不抵抗的“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打油诗,因事涉影星胡蝶,一时声誉鹤起。

马老曾任广西农学院的院长,抗日胜利后负责领导联合国对华援助事宜,为农业复兴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桃李满天下。大陆后来的农业部部长和台湾的农复会主委及香港主管农业的最高行政官员,都是马保之的学生。

马保之后来在台湾,任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创立了台湾大学的农学院,并任台湾食品工业研究所的所长。再后来马保之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干事和到非洲国家任职,为世界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利比西亚的农业之父。退休后定居加州湾区,后来叶落归根,到老家办教育,分别以他父亲马君武和妻子蓝千碧的名义,在广西大学,建立了两个学生奖学金。

马老千古!
 
 
转一个关于马老的详细点的介绍

金钟玉振马保之

王杰

《广西师范大学报》2005年2月28日第461期第四版


马保之先生在讲台上

去年正月初八,我和广西师大的师生及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的同志正在那坡县进行田野调查,学校办公室打来电话,告知我校的“特殊教授”马保之先生在昆明去世。这噩耗真的让我不能接受,因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我还与朱袭文先生一起去看望尊敬的马老,与他谈起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优秀教授来校讲学事宜,以及怎样帮助农村中小学解决学生吃菜难和喝上羊奶的问题等等,展望新的一年,马老有许多设想和工作思路。当时我们谈得多么开心和欢畅啊,没有想到,几天前的欢聚竟成为永诀!而与马老相识、相知的往事却历历在目……

1999年初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时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的黄介山教授把马保之先生介绍给我,告知92岁高龄的马保之博士要在我校任教,嘱我做好服务和照顾马老的工作。马老一身整齐的西装,握手时马老的手温暖也有力。马老师的热情、谦逊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马保之博士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革命家、教育家、翻译家、诗人马君武的长子,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广西柳洲市沙塘创办农业实验中心,曾出任农业部某司的司长,马老工作时间最长的岗位是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的高级官员。马老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都在美国或澳大利亚工作,对他来说,退休后本可以在美国安度晚年,过上平静而悠闲生活。但是在夫人去世之后,马老以92岁的高龄回到家乡桂林重执教鞭,开始了不取一分报酬,却兢兢业业上课的“特殊教授”生涯。在生活中,马老充满着童心和爱心,他晚年的一个愿望,是努力创造以最长的年纪站在大学讲台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很自信地告诉我,目前的记录是97岁,他希望创造一个新的纪录。

在教学工作中,马老是我所见过的最认真、最优秀的教师之一。每年春季学期马保之教授在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给研究生讲授“实用英文写作”专业课,秋季学期在广西大学农学院给研究生讲授“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和“国际农业机构及学术刊物”两门专业课。马老告诉我,为给研究生上好课,他订阅了好几份英文期刊,每次备课都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写下详细的讲课大纲。为了备课,马保之教授自费从美国购进了三台专用放大器。因为这种专用放大器体积很大,象一台电脑,而且马老一直坚持站着讲课,所以每次上课前他不仅要详细备课,而且要将讲课大纲背下来,然后脱稿讲授。对于一个97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作为一名教师,马老十分认真严肃。他告诉我,他要求学生迟到一定要报告,而且课后要找学生问明迟到的原因。他说培养好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学风,一定要从这些小事着手。记得马老上课第一学期末的一个晚上,已经11点多钟了,我正躺在床上看书,准备休息时,马老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事情要报告。原来马老在阅卷时发现两份雷同的作文卷,他请示按学校的规定怎样处理,马老对待教学工作的认真态度由此可见一斑。凡他教过的学生,没有不留下美好而深刻记忆的。马老是我所见过的少数几位如春蚕吐丝般把工作和事业当作自己生命来追求的人。在广西师大任教五年,马保之博士没有领一分报酬,也没有得到任何一点物质上或荣誉方面的鼓励,但他却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教育事业。马保之博士先后在广西师范大学出资设立了“马君武校长、夫人奖学金”、“马君武讲座基金”,在他百年之后,将房产和所有资料、设备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在马老的追思会上,马老的女儿和家人从美国赶来,我从中了解到,马老的家人并不富裕,在美国的一个女儿也失业在家,但马老还是把自己的一切捐给了教育事业。我想马老这样举措为他自己、也为时代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马老是一个感情充沛,而且善于把感情转化为现实的行动,知行合一的人。他不仅厚爱自己的孩子、学生,以及与他有联系的工作人员,而且对他的父亲一直怀着十分诚挚的感情,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将这种感情转变成为现实的力量。马老多次告诉我,马君武先生非常重视家乡的教育事业,生前多次教诲他要为广西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特别是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出力。马老的父亲,马君武先生不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著名革命家,而且是一名十分优秀的教育家,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长和国民革命政府的外交次长。在纪念马君武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时,马老送我一祯马君武先生年青时与孙中山先生的合影。从画面上看,马君武先生英姿飒爽,意气飞扬,大有“横扫一切害人虫”的气概。孙中山先生去世后,马君武先生由政界转向教育界,创办广西大学、中国公学等大学,并三次出任广西大学校长,最后以60岁的年纪病逝于广西大学校长的任上。

马保之先生告诉我,马君武先生是累死的,他白天主持学校的工作,每天晚上回家必定要读书、写作或翻译学术著作,不管怎样辛苦都坚持补缀,体现了一个学者和教育家十分优秀的敬业精神。在教育界有“北蔡南马”之说,其影响直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许是有感于社会对马君武先生的某种不公,马保之先生一直视实践马君武先生教育思想为已任,在他生活于桂林的几年里,爬山涉水,不辞辛劳地考察了许多农村学校,收集了大量广西农村小学办学条件艰苦的资料,想方设法帮助改善。当初回桂林时,他从自己的养老金拿出十几万资助位于桂林雁山镇的君武小学,这里是当年马君武先生主持广西大学工作时广西大学的所在地。大约是2002年夏天,马老从新加坡开会回来,谈到他在“支显宗基金会”董事会上争取到一百多万经费,用于改善广西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说到兴奋时,马老象个中学生一样用力地捏紧拳头,脸上洋溢着纯真而喜悦的笑容。此后,马老用更多的时间下乡、上山,他告诉我,有的小学在很高的半山坡上,他总是尽力上去。就在他去世前的那年秋天,马老请我们一家和他的保健医生吃饭,他的保健医生告诉我,不久前马老爬山考察学校时,出现过一次短暂的不适,为此她专门为马老又做了检查,马老的身体一切都很正常。

在去年春节前,马老动身到海南三亚过春节的前夕,我去看望马老师,他向我谈了一个让他痛心的情况。马老告诉我,他发现农村学校的孩子普遍营养不良,个子比较矮小。马老提出一个设想,让广西师大生物系的师生培训这些山区农村小学的师生,教他们种菜、养鸡、养山羊,让学生能喝上羊奶,吃上鸡蛋和青菜。马老说培训所需的经费由他出,希望我负责联系广西师大生物系的师生办培训班并给山区农村小学的师生以帮助和指导。马老当时的神情是那样乐观、坚定,打着手势、谈笑风生,真没想到,马老的生命会在这样一个亮点上结束。

今年春节前,受教育部委托,我到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水平评估,工作结束之后,我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孔庙的大门外,一个牌坊上刻着“金声玉振”四个大字。导游告诉我,“金声”是古乐的开头,“玉振”也就是磬的敲击声,用于古乐的结束,“金声玉振”是后人比喻孔子的一生和思想就象一首乐曲那样有始、有终,完整而且优美。我想,马保之先生在桂林生活的5年,作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特殊教授”,它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不也象一首乐曲那样有始、有终、优美而且完整吗?

写于乙酉年正月初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