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年四季

(2004-12-07 10:39:21) 下一个

1.


小时候的俺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除了政治口号,还是政治口号。不记得有关于一年四季的介绍。关于一年四季的知识,是从成长过程中自己慢慢体会到的,实在是没有人专门教。介绍四季,是在小学四年级的常识课中才有,和24节气歌一起背下来的,一直的受益至今。

到了大学,学校里专门开设了地质学、气候学和气象课,每个人都必须修,没有例外。要是早生五百年,俺也就成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军师刘伯温啦。

闲话少叙,话说美利坚合众国,立国之后,小学校中就没有固定的教材。教材因所在州、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程度而不同。

俺上小学一年级的长女(姐姐)每天带回来的学习材料中,有2004 年10月版的TIME For Kids,翻译了其中关于一年四季的介绍如下:

秋天到来的时候,在南瓜园里看南瓜,是秋季的一个好去处。那么,别的季节有什么好玩的呢?

各地四季有常,户外活动也有变化。在佛罗里达,冬季可以游泳。在阿拉斯加,春天可以滑冰。

冬天到来的时候,北方就下雪。在依阿华州,一家人上山去滑雪。

春天到来的时候,天气渐暖。棒球的季节就开始了,飞利浦的爸爸带着飞利浦去打棒球。

夏天到来的时候,天气变得炎热。海水很温和,威廉全家到海滩上去玩。

秋天到来的时候,天气变得寒冷。树叶开始落下来,考尔顿跳进一大堆树叶中。

随着季节的变化,日照的长度也在变化。夏天天长,太阳落山晚。冬天天短,太阳落山早。秋天和春天,太阳落山的时间差不多。

思考练习:你住的地方秋天是什么样的?想一想与天气有关的单词。

说了半天,美国小学课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启发小朋友们用脑筋去思考,看看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你居住的地方户外活动又是怎么不一样。


2. 

姐姐还行,妹妹就不愿意去中文学校,说是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中文学校开学时,给一年级上课的是一个MM,手里拿了一袋糖,答对了问题就发一块糖,因此课堂很活跃。后来上课大概是没有糖可发啦,妹妹就开始有意见啦。

关于四季的特点,海外中文学校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中文试用版第一册第13课的课文是这样写的:

春夏秋冬

一年有四季,
春天百花开,
夏天雨水多,
秋天草木黄,
冬天雪花白。

关于户外活动,课文后面的读写练习(第82页)如是介绍:

春天来了,我去看花。
夏天来了,我去游泳。
秋天来了,我去爬山。
冬天来了,我去滑冰。

这些,虽然没有上面的英文活跃,但也基本上总结了四季的特色和野外活动,浅显易懂,简单易记。

在识字练习第6课(第38页)中,有如下比较活跃的儿歌:

小雨小雨刷刷,
小风小风沙沙,
小鸟小鸟喳喳,
春天春天来啦。

读起这个歌谣,倒也觉琅琅上口,至于孩子们,喜不喜欢,可就不知道啦。

在国内小学一年级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编著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北京出版社,2002年第七版)第78页字词句第23课中,有如下的课文:

冬天到

冬天到,
北风吹,
雪花飘。

在课文第3课(第87页)中,还有下面的介绍:

大雁

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
一群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排成人字,
一会儿排成一字。

这些个句子,倒也没有错,比较简洁,但读起来总觉得有一点呆板。用网上的时髦话讲,象是拜见了一位太监。

本来,觉得国内的小孩子上课压力大,课堂上抓得紧,学的中文的东西肯定比国外的小孩多的多。可是关于天气和一年四季,怎么就这么一点儿内容呀。


3.

再看国外中文学校和国内小学教材中关于花园的介绍。 首先,国外中文学校中文第一册(第64页)课文:

花园

我家大门前,
有个小花园。
他家后门外,
有个大花园。

小花园,大花园,
花儿开了多好看!

在阅读对话的后面,有如下的读儿歌练习:

公园里

公园里,花儿开,
朵朵花儿真可爱。
红花、黄花和白花,
花儿好看人人爱。

课文和儿歌搭配的比较自然,其中的儿歌,虽然写的很一般,读起来琅琅上口,引人入胜。课文和练习的目的大概也只有一个,就是说花开的可爱,莫错过了季节,要赶快去欣赏。

再看国内小学语文第一册课文第6 课(第93页)中,有类似的课文:

公园里的花

姐姐和弟弟到公园里去玩。
公园里菊花开啦,
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弟弟要摘花。
姐姐说:“别摘!别摘!
公园里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爱美是人的天性,古人说红颜知己。小朋友们下了课,放了假,逛逛公园,本来是顶好的。可怎么玩着玩着,就给上了一堂政治课呀?

不、不、不,别、别、别,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呀!


4.

人鸟对话, 在国外中文学校用小学一年级中文第一册(第57页)中,有下面的课文:

去学校

太阳当空照,
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
你为什么背着小书包?”

我对小鸟说:“我要去学校。”

小鸟和小朋友,一个叫唤,一个去学校,欢欢快快,你敬我爱,生活得非常的和谐。

而在国内小学教材第一册课文第9课(第100页)中,则有如下的妙文:

窗外小鸟

窗外小鸟,
请你别吵。
我们正在上课,
不要逗我笑。

我要专心听讲,
决不把你瞧。
窗外小鸟,
请你别吵。

这哪里是小朋友们在上课呀,而分明是头悬梁、锥刺股的一群猛汉!

不、不、不,别、别、别,小朋友们那最可贵的天性和和创造力,是不是已经被谋杀了。

国内不是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一直在强调诺贝尔奖,一直强调天人合一,生态平衡吗?不从一年级小孩子的教育抓起,从哪里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席琳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教育报》04年9月14日
马忠圣 马志英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值得深思。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眼里,让地球掉个个儿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重音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结论是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并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⑽靼驳募杆??:笠残戳艘环荼ǜ妫?诩?怕祭镆灿兴亩挝淖郑?br>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举起右手,否则轻易不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胳臂放在身后,室外活动除外。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教师的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结论是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近几年来从美国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是比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2003年共产生1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占了半数左右。
  两份预言有着令人回味的深意。在报告中,美国小学生体现出了“天无我大”的自信和对创造的强烈渴望。而具有强烈的自信和创造欲望,正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这,却是我们眼中近于失控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却是那如火如荼的“音体美”培养出来的。他们的教育重视音体美,也许就是因为认识到了音体美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更利于引导学生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善于创造。我想这里的“音体美”应该指的就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切手段,而不仅仅指“音体美”这三门学科。那近似失控的课堂实际是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课堂,正是课堂形式上的开放,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渐渐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解放,达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也许美国今天表现出来的不竭原创力,正是得力于它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强烈的自信和不畏权威的创造欲望吧。
  美国对中国教育的考察报告体现的却是中国教育观念的陈旧,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对学生动手能力、发问精神和自由支配时间权利的剥夺。中国小学生坐姿统一,这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千千万万个“统一”中的一个。要求学生整齐划一,最终导致学生个性的泯灭。
  遗憾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孜孜以求了数十年,却仍然没有摆脱“唯考试分数论”的束缚。素质教育的东风吹进新鲜空气之时,现实的羁绊却又使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素质教育不是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更高的教育质量。这本来没错,但却又被扭曲了:更高的教育质量的最好体现就是更高的考试分数!在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们更应警惕这些貌似先锋的“回头箭”!课程改革,绝不应再有掣肘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