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當下

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
正文

和光同尘——通过禅语悟人生 ZT

(2012-07-29 09:29:30) 下一个

 ——选自《枯木又逢春——通过禅语悟人生》(细川景一著)

和光同尘《道德经》

 
         这句话出自中国道教祖师老子的《道德经》第四章,原句为“和其光,同其尘”。“和光”说的是应该让自己具有的高尚道德品性和优秀才能智慧的光辉柔和下来。“同”是同化的意思,即感化别人使其与自己相同的意思。“尘”是尘埃、垃圾的意思,指污浊的现实俗世。这句话说的是,圣人君子要随俗而处、不露锋芒地普度众生。
     真正得到禅悟的道人,他习的法、修的道都深藏不露。是觉悟了?还是迷惑了?是佛?还是神?看不出一丝踪影,达到了根本看不出是愚笨、是聪明、是伟大、是佛、是凡夫的境界,而和大杂院平民百姓生活在一起教化众生。这便是“和光同尘”之意。
     这句话对于禅来说何其重要,从它有着“韬光晦迹(遮蔽光亮使痕迹晦暗)”、“入廛垂手(来到街市要出手超度可度之人)”、“入泥入水(要像入泥入水那样超度众生)”等许多同义语即可看出。
     在把“和光同尘”落实到了行动的人物中,有一位“七福神”里的布袋和尚。所谓七福神,是市井间信奉的福德长寿之神,有“惠比须”、“大黑天”、“毗沙门天”、“弁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和“布袋”七位。其中那体宽额狭、大肚下垂、半裸着身子手持一杖,肩上还背了一个大口袋的人物就是布袋和尚。据说他的原型是中国后梁时的一位神僧,名叫契此,生于明州奉化县,于916年在当地岳林寺迁化。他背上的袋子里装着随身所用的一切,鞋袜、衣服、经书、食物,什么东西都往袋子里装,背着袋子游方。来到街市,别人施舍的东西他都会高兴地接受。吃剩下的就放进袋子里存起来。下雨天他穿上草鞋快步跑,晴天就脚履木屐慢步行,休息的时候袋子也不离左右抱膝而眠。
     他为人天真烂漫,肚子饿了就从袋子里取出东西来吃,吃饱了不管什么地方倒地就睡,居无定所,悠悠闲闲、洒洒落落,不追求名利,不显摆见识,也不逞威风摆架子,用他见了谁都笑眯眯的“喜心”、大腹便便的“宽心”和他那和蔼可亲的双眼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心”与人接触。无论谁见到他,心里会自然地感受到福德圆满,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长汀子”或“布袋”。这布袋和尚可是真正识得游戏三昧的,“和光同尘”之极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