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悠悠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 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正文

在中山陵前剖腹的将军 - - - 续范亭 (图)

(2010-01-10 19:57:30) 下一个

1935年12月26日,中山陵。一名国民党军官在拜谒了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后,突然掏出一把短剑,剖腹自尽。这名将军的名字叫做续范亭。他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呢……

中山陵前自杀的将军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当时,国内民众抗战情绪十分高涨,人们寄望于能在这次会议上形成抗日主张,并相继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爱国学生示威运动。可是国民党当局置国难于不顾,屈辱退让,镇压学生运动,续范亭为此痛心不已。

12月26日,南京城内外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续范亭衣着整齐,在好友刘奠基的陪伴下,神色凝重地来到中山陵园,他在祭堂面对孙中山遗像诵读了《总理遗嘱》,然后久久徘徊在陵堂前。随后,续范亭转身退了出来,突然从怀中拔出一柄短剑,双手紧握着刺向自己腹部,顿时血如泉涌。刘奠基极为震惊,急忙抱住续范亭,为他捂住伤口止血,并大声呼救。在守陵卫士和几位中外游客的全力救助下,续范亭被急送至中央陆军医院抢救,人们在他衣袋里发现了血迹斑斑的两首绝命诗:

赤膊条条任去留,
丈夫于世何所求。
窃恐民意摧残尽,
愿把身躯易自由。

谒陵我心悲,
哭陵我无泪,
瞻拜总理陵,
寸寸肝肠碎。
战死无将军,
可耻至为最。
腆颜事仇敌,
瓦全安足贵。

续范亭爱国心切,但救国无门,他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以死来唤醒国人抗日。他的壮举有力地揭露和抗议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而且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一时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报刊誉为“热血大丈夫”、“中华好男儿”,国人无不深受感动。

续范亭经抢救脱险后,在南京中央医院住了三个月,1936年11月,刚刚伤愈的续范亭接到杨虎城的邀请,赴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1937年9月后,续范亭任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任新军抗日决死队总指挥。1940年夏,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后,日军疯狂地报复“扫荡”,续范亭率机关奔走转战,结果病倒。中共中央得知后,于1941年春将他接到延安,当担架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杨家岭时,毛泽东和许多中央领导人特地走到山坡上去迎接。续范亭在疗养中得知阎锡山与日寇暗中勾结,愤然写下《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以三国时诸葛亮的口气,历数苍鬓老贼的罪行,最后又说:“我知道骂不死你。王朗能被诸葛亮骂死,是因为尚有羞耻之心,而你却无羞耻之心。”毛泽东看过后说:“廉顽立儒,振奋人心,是一篇檄文式的文章。”(人民政协报)

  倾心劝勉张杨抗日

  在原平市城西,有一所山西省首批重点中学、省级示范高中,这便是1946年以爱国将领续范亭名字命名的范亭中学。校园西侧,坐落着一座红墙碧瓦,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续范亭纪念堂。如今,纪念堂已成为山西省爱国教育、国防教育基地,来此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纪念堂管理员邢同科告诉记者,他在收集、整理续范亭的资料时,从中央档案馆发现了1938年至1947年间,毛泽东写给续范亭的14封信函手稿。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出毛主席和续范亭书信来往甚密,友情甚深。有的信函中称同志,有的信函中称兄长。

  更让邢同科高兴的是,从收集到的资料中,他还发现,“西安事变”与续范亭有着很大的关联。他说,杨虎城和续范亭交情甚深,续范亭在南京中央医院治疗期间,杨虎城曾来电告慰:

  “惊耗传来,悲痛无似。国势若此,吾侪真不愿偷生斯世矣。然念新亭对泣诸君,岂可畏死,含辱忍受,终支偏安之局。我国现势虽危,究胜东晋。尽我心力,徐图挽回,自有出头之日。万望吾兄为国珍摄,保存有用之身,以谋尽其所未足,是为切盼。”

  从这封电文中可以看出杨虎城将军对续范亭壮举的无限感慨和极大钦佩,并把这种感慨和钦佩化作矢志改变时局的勇气和决心。1936年2月,张学良将军亲到医院探视。续范亭与张学良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谈话,对形成寻求合作抗日的“三位一体”的共识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据当时陪护在院的刘定安老人回忆,他俩谈话相当投机,隔屋都能听到不时传来的爽朗笑声。

  几乎就在张学良探视续范亭的同时,续范亭又亲自给西安的杨虎城将军写过一封长信,进一步激励杨将军“为公理而奋斗,为和平而牺牲,精诚团结,坚持到底,鞠躬尽瘁,死而不已”的抗日斗志。

  此后,以杨虎城为代表的十七路军同东北军和红军三方面的接触更加频繁,为西北地区联合抗日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而后发生的“西安事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36年10月18日,杨虎城将军又亲到杭州拜会在西湖香山精舍养病的续范亭,这时续范亭伤已痊愈,只是身体还相当虚弱。杨将军到来,续范亭格外欣喜,两位老友促膝交谈,直至深夜。杨虎城向续范亭谈了许多有关张杨携手与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内幕,明确透露杨与张有意逼蒋抗日的意向,使续范亭受到极大鼓舞。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与共产党方面的接触起初都是各自分别秘密进行的。直到张、杨在洛川会晤时,彼此才坦诚相告,表明心迹,正式确立了与中共合作抗日的意向,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新型关系。就在这次会见时,杨虎城正式邀请续范亭前往西安,共图抗日救国大业。彼时的续范亭已是踌躇满志,决心大干一场,他在一首赠杨虎城将军的诗中表示了“不怕死/不怕痛/不怕辛苦不怕穷/养成一身大无畏/誓与倭寇决雌雄”的豪迈气概。

  11月28日,杨虎城邀请续范亭参加了西安反围城胜利10周年大会,张学良将军和东北军都参加了,规模颇为壮观。张将军讲话中勉励两军“以更坚决的意志与牺牲精神”,“一起对日作战”。杨虎城讲话中号召大家“不怕死,能团结,肯牺牲……坚持此志,御侮争存”。大会群情激昂,会后,还举行了分路游行。这种地方军政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公开抗日集会,当时在全国恐怕也是没有先例的。

  12月12日,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爆发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