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散文]往事漫忆-津城忆游

(2009-04-20 22:14:11) 下一个


上个世纪末我到过津城,记得离开那天,我买了下午的火车票,可以利用离开之前几个小时的时间跑马观花地到几个地方看看.
我首先去的是大悲苑.大悲苑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寺院.其实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并非中国人,甚至是男是女也不得而知,这却没有影响广大的民众对他的信仰和膜拜.他不但是佛教中的重要神祗,又被请进了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之中,也成为道教的重要神祗.
山门外的一条小街上,两边挨挨挤挤的是一家家店铺,街上是摩肩接踵的人流,无论是买的卖的摆的拿的都是佛事用品,好象都浸润着对大悲菩萨崇高的敬意.我想,其中的一部分人对大悲菩萨只是想利用一下而已.做生意的想求财,进香的想求利,捐输小小的一点香火,幻想从菩萨处换得莫大的好处.料想菩萨也不糊涂!
至于那些虔诚的信徒们,诚意的礼拜是否得到接纳?
佛修自身呵!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阿弥佗佛!
时间紧迫,无暇与菩萨晤面,于是匆匆奔往天后宫.
天后宫外的街上则是另一种景象,竟与天后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借了一方宝地,做着仿古文化的生意.
街道宽些平些,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小楼.黑色的尖瓦屋顶,檐是翘的.墙是砖的,灰色是后来涂上去的.门窗都是花格子的,晶亮的大红油漆过的.这使我想起一个画面—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被清末遗老的衣冠包裹着,颇有一种滑稽味道.门内则多是商铺,出售着各种各样的字画,古董和工艺品,千奇百怪,真伪优劣莫辨.街上行人并不很多,姿态也比较从容余裕.
天后毕竟是本土的神祗,理当见面问候,于是购票入内.只见那天后高踞宝座之上,似无意于人间悲苦。.宝座下求告者亦不多,天后所享受的香烟也自然逊色.
最后我去了孔庙,那才是我的重点.我要去礼拜,虔诚地,向着孔老夫子.
孔老夫子乃一大教主,二千年来所谓炎黄子孙大多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孔教门人.对读书人而言,他是至圣先师.况且,他老人家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以及当今的世界,无论是中国外国,东方西方,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上,在某些时期和某些方面竟然有大大倒退的表现。当年,孔夫子提倡仁,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那是何等高度啊!令人遗憾的是它也曾被利用,被歪曲,被阉割,尤其在它的祖国的特殊历史阶段,它曾被野蛮粗暴践踏,但是它的价值,它的生命力也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不能不去礼拜.
当我怀抱虔诚寻访到孔庙时先是竟未见孔庙.希冀有参拜的人为我前导也没有见到.我看到的是狼藉一片陶瓷器皿,盆盆罐罐,草棚绳栏.多方询问,始有人告诉,大概在后面.原来孔庙竟隐藏在这冷落杂乱的陶瓷卖场之后.急匆匆穿过草棚绳栏陶瓷器皿,寻到庙门,进入尚且不能说是破败的墙垣之内,映入眼帘的却不能不说是破败的景象.门窗崩圮,桌案坍塌,琴棋书画俱无.夫子率门人弟子离开久矣!来访而不遇的当时也只有我一人而已!莫可奈何,倖倖而去!
现在已是新的世纪,当年的景象应是大大的改观了!其实,既使不是为了文化而是为了金钱,把孔庙搞成旅游景点也好啊!
后来,在网上点看津城,发现旅游景点中多有教堂的名字,不由得感慨.,然而,想来又何其自然乃尔!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