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共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央委员

(2005-08-24 18:33:54) 下一个

中共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央委员

 

欧阳龙门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现有的官方材料列出的12名出席大会的代表为: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此外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赤色工会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

 

由于当时全国的党员人数只有50多人,大会认为没有必要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暂时选出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为“中央局”,处理党的事务。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待到党员人数超过500以后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

 

有关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由各种不同的说法:1)“五月”的说法:2)“七月一日”的说法:3)“七月二十三日”的说法。官方现在采用的是“七月二十三日”的说法,而定“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之所以采用“七月二十三日”的说法是因为前苏联保存的共产国际档案记载“会议原定七月二十日召开,因故推迟到七月二十三日”。

 

1922年7月16日,中共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2位代表出席,代表党员159人。12位代表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高君宇、王烬美、邓中夏、施存统、李震瀛、杨明斋、陈望道、项英。

 

大会选出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虽然全党人数还未达到500人)委员5人: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候补委员不详。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见《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委员大辞典》)。也有说5位委员是: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候补委员2人是:邓中夏、向警予。(见官方网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23年6月12日,中共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30余位代表出席,代表党员420人(还是不到500人,还是选举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选举了9位委员、5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仍然是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然后,又在其中成立了由6位执行委员组成的“中央局”,中央局之中又有“中央政治局”,其成员为陈独秀、蔡和森,还有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维经斯基。维经斯基既不是“中央执行委员”也不是“中央局员会”,但却是核心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在这次大会上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详情见附录。

 

1925年1月11日,中共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0余位代表出席,代表党员994人(这时超过500人了)。大会选举了10位委员、5位候补委员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不叫“委员长”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中有6位委员组成的“中央局”。“中央局”之外还有过短暂的“中央常务委员会”,只存在了一个月(1927年4月至5月)。毛泽东在这次大会上没有当选“中央执行委员”。详情见附录。

 

 

附录:中共第一届至第四届中央委员一览表

<>

 

第一届

1921.7 - 1922.7

第二届

1922.7 – 1923.6

第三届

1923.6 –  1925.1

第四届

1925.1 – 1927.5

陈独秀

委员、

中央局书记

委员、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委员、

中央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成员、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委员、

中央局委员、

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张国焘

委员

委员

 

委员、

中央局委员、

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李达

委员

1923年脱党,1949年重新入党

 

 

蔡和森

 

委员

委员、

中央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成员

委员、

中央局委员

 

高君宇

 

委员

 

1925年3月去世

邓中夏

 

委员

候补委员

未当选

李大钊

 

 

委员

委员

192746日被奉系军阀逮捕,28日就义。

谭平山

 

 

委员、

中央局委员

委员、

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王荷波

 

 

委员、

中央局委员

候补委员

毛泽东

 

 

委员、

中央局委员

未当选

朱少连

 

 

委员

未当选

1929年1月被捕,就义

项英

 

 

委员

委员

罗章龙

 

 

委员、

中央局委员

候补委员

邓培

 

 

候补委员

候补委员

张连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