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陈明仁犯上的性格: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将军衔zt

(2009-11-23 23:29:43) 下一个
陈明仁犯上的性格: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将军衔



1955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军衔的将领中,竟有159名原国民党军官,其中陶峙岳、陈明仁、董其武被授予上将,依然执掌兵权,这种信任也为历史上少有。这也许证明了共产党“革命不分早晚”的许诺。

毛泽东亲邀程潜和陈明仁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大会及开国大典。

9月7日,当程、陈二人抵京时,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毛泽东派聂荣臻在车站迎接,并陪送到“六国饭店”下榻,朱老总率众多解放军将领出席迎接宴,毛泽东亲自在门口迎接他们。

9 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邀代表游天坛祈年殿,特地从人群中召唤出陈明仁,亲切地叫着陈明仁的字:

“子良,来,来,我们两个单独照个相。”于是,历史留下了这张永存之照。

陈明仁要洗10打,毛泽东幽默地说:“少了,洗50打吧!”

在政协会上,被蒋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将军在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我记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都要起来打倒他的。他是我们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他自己。”

当时,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这番讲话,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得不服降压药。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陈明仁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应邀作陪的有周恩来、刘伯承、粟裕、黄克诚、聂荣臻、罗瑞卿等。席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举行起义和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

1952年,21兵团改编为水利工程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央军委特派谭政当面征求陈明仁的意见。陈明仁说:“我是个军人,军人应以服从为天职。如果由我选择,我愿意带一辈子兵。”

陈明仁犯上的性格:曾拒绝宋美龄做媒

按说陈明仁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又上过陆军大学,打仗很有一套,卓有战功,在国民党军队中应该很快青云直上。可陈明仁性格执拗,不脱军人本色,不会钻营,所以在1949年通电起义前夕,还只是个国民党的中将。

年轻时候的陈明仁,不仅是勇冠三军,而且也相貌堂堂,可谓大有前途。惠州之役后,已经跟随在蒋介石身边的宋美龄非常看好陈明仁,提出由她做媒人,把廖仲恺文静美貌、端庄贤淑的女儿许配给他。陈明仁直言相告,自己在老家已经娶有妻子谢氏,在家侍奉老母,不敢停妻另娶,做不孝不义之人。

宋美龄只好作罢。蒋介石闻知此事,虽然内心不悦,倒还敬佩陈明仁的为人。

1941年冬,陈明仁率部去云南昆明驻防。一天,蒋介石来昆明西山风景区游览,正碰上一些衣衫褴褛的士兵修筑工事。蒋介石见状勃然大怒,问道:“这是谁带的兵?破破烂烂像什么话!”

当得知这是陈明仁的手下时,蒋介石将陈明仁叫到了金碧别墅,劈头训斥陈明仁没有带好兵。陈明仁竟然当面顶撞蒋介石,并一把扯下自己的中将军衔,扔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大喊不服,还要解甲归田,气得蒋介石几乎将他军法治罪。

后来还是经龙云等人劝解,蒋介石才让他官复原职。

策动长沙起义,陈明仁得老师李明灏做了很多工作。陈明仁先是表示坚决参加通电起义,频频与四野的和谈代表团会谈,就起义中许多具体问题达成了协议。

但就在8月1日上午,离通电起义只有三天得时候,陈明仁的稽查处长毛健均因民愤极大而被抓获,李明灏决定交给中共处理。陈明仁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地拍桌打椅逼着李明灏放人,如果不放,就要撕毁全部的起义协议。不管李明灏怎么解释。陈明仁根本不听,搞得李明灏极为难堪,整个代表团都束手无策。

为了按毛主席赞同的起义部署行动,李明灏亲自把毛健均交给了陈明仁,但陈明仁没有半点感谢之意,反而当众宣布暂不考虑起义。

李明灏急得茶饭不思,反复对陈明仁晓以厉害:“我可以不怪你学生犯老师,但做人要有人格,何况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将领,说话不能出尔反尔,不能把你的几十万官兵的生命当儿戏,更不能把你自己的前途当儿戏。我老实告诉你,毛泽东派我来与你谈判,绝不是打不赢你,而是为了3000万家乡父老乡亲们免遭战火涂炭,也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几十万兄弟们的前途与生命着想。现在解放军已用多于你几倍的兵力三面包围了你,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向光明,否则就是自取灭亡,并落得千古骂名遗臭万年。你要好好想一想……”

陈明仁终于被打动了,8月4日上午,陈明仁与程潜率领38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联名发出起义通电:正式宣布自日起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8月5日,陈明仁率部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城。

1957年的“反右”斗争开始,心直口快的陈明仁对军队建设提了一些意见。有人反映到林彪的老部下黄永胜那里,黄永胜抓住陈明仁的一些只言片语,向毛泽东主席告状,想搬倒陈明仁。谁想毛主席不仅对陈明仁不加责怪,反而维护陈明仁,他批示:“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责任制的领导制度,并不切合起义部队。因为起义军官如非党员,既享受不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又怎能体现出民主集中制的优越性?故须另立军政委员会,以起义将领为主任委员,方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更让人想不到得是,陈明仁根本不领毛泽东的情,不同意成立军政委员会。陈明仁说:“我在北京提的意见,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喜欢直来直去,我陈明仁决不争什么权,要什么官,党和政府对我已经很优厚了。”

陈明仁梗直犯上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回龙山之战是“战术杰作”

1940年春,陈明仁率部开赴广西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寇奋战7天7夜,重挫日军。事后,蒋介石在柳州召开的军事检讨会上,唯独表扬了陈明仁。1941年,陈明仁晋升为中将师长,驻守昆明附近。1942年,陈明仁任远征军第17集团军71军副军长,指挥所部进驻云南保山,建立江防阵地,与日军隔江对峙。

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调集主力围攻滇缅公路上的重镇——畹町的回龙山,却久攻不克。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下,战区指挥官卫立煌急调71军参战。此时陈明仁已升任71军军长。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调动守卫的日军,主攻部队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各个击破,再以一个师迂回切断日军逃往缅甸的退路,全歼日军;同时请求美国盟军的空军配合作战,步兵、炮兵、空军协同一致,方能取胜。

陈明仁的作战方案,深受刚刚接任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的魏德迈将军的赞许。战斗打响后,陈明仁亲自督战,命令一部火力猛轰日军主阵地,一部火力指向日军后方和三台山,断其机动增援。陈明仁的有效指挥,使战斗顺利发展。

经过一番血战,全歼了日军侵入滇西的部队,陈明仁因此威名远播。曾与陈明仁共事的美军准将窦恩称赞回龙山之役是“一部军事指挥艺术的杰作”,魏德迈将军称赞陈明仁是“杰出的中国名将”。

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了解了回龙山战役之后,十分欣赏陈明仁的战术思想何指挥艺术,称其为“战术杰作”。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多次致电东北战场的指挥官林彪,对陈明仁不可轻敌,应多研究回龙山战例。

可到了后来,林彪还是在四平战役中吃了陈明仁的亏。

毛泽东:“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在国民党以方被称为四平保卫战,而在解放军以方则被称为是四平攻坚战。这是陈明仁的颠峰之战,也是名将林彪的耻辱一战。

以至于两年之后,毛泽东请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在自己家中做客,鼓励他继续带兵,并幽默地说:“我看林彪打仗就不如你哟!”陈明仁自感四平之战罪孽深重,连称不敢。

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逐鹿中原,纷纷看好东北的战略地位,都把能征惯战的将领派去东北,共产党的林彪和国民党的陈明仁自然都在派遣之例。

蒋介石6月3日8时飞到沈阳,亲笔给四平城里的陈明仁写下一函,叮嘱道:“四平乃东北要地,如失守则东北难保矣!斯时为吾弟成功成仁之际,望砥砺三军,严行防御。”

陈明仁召集麾下军官,宣誓死守四平,每晚士兵就寝前,均要高喊“拥护蒋主席”以壮胆色。

四平是民主联军必取之地,必有一场恶战,陈明仁心里明镜似的。

留给陈明仁的时间已不算很长。以一支刚刚败下阵来的溃军和杂七杂八的乌合之众两万守军,对付民主联军的十几万兵力,胜算能有几何?

从6月15日开始,林彪手下的兵与陈明仁手下的兵在进行巷战。71军每被逐出一个街区,就立刻纵火烧毁街区内所有的民房,不给民主联军做屏障。漆黑夜空为红色火光照得通明。

6月16日,民主联军占领了四平市内中山公园内国民党军的榴弹炮阵地,陈明仁手下两名营长一个被击毙,一名被俘虏,被歼400余人。民主联军已将陈明仁71军指挥部团团围住,前哨阵地距离陈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遥。

1947年6月20日,东北民主联军6纵17师对国民党军第71军军部发起总攻,陈明仁下令用吉普车堵死房门,用粮食袋当沙袋垒作工事,同时严令手持冲锋枪的督战队,凡有后退者扫射打死勿论。自己则坐在核心的地下室里,神情木然,浓眉下的一双眼睛布满血丝,像正月十五悬挂的两盏红灯笼。

核心工事的四周,地下到处埋着地雷,被炸断的电线像女人的长头发一样,从空中垂落下来,细长的电缆线狼藉地盘在地面上。71军军部的长方形红色楼房里,有一百多明暗地堡围绕着它,一条盖沟联结着它,盖沟上突出着黄绿色的通气筒。盖沟的出口都能通到陈明仁所在的地下室,陈明仁在傍晚时分,民主联军迫近的时候,被卫士们半推半架着离开了军部,转移到路东的预备指挥所。留下他的兄弟——特务团长陈明信坚守。

从周围地堡里传出的喊杀声、爆炸声音越来越迫近。陈明信抓起了电话,打给陈明仁,要求撤退。

陈明仁沉吟,咬牙,最终没有同意。因为他知道,核心工事早一分钟失守,就意味着民主联军早一分钟打到他这里,四平城也就早一分钟陷落。

再者说,核心工事的地下室比外边还安全些。陈明仁一边说,一边扣下了电话。

爆炸引起火苗已经引燃了地下室的木门。陈明信徒劳地做了最后的尝试,又打电话给哥哥,但陈明仁已经不接弟弟的电话了。陈明仁的参谋长在电话里的话更像一瓢凉水,让陈明信从头凉到脚:

“撤退?你们的身体难道比钢板包着的装甲车还结实吗?我派去接应你们的6辆装甲车也都给打完了!”

20分钟后,陈明仁的第71军军部被攻陷,陈明信被俘虏。经3小时激战,四平守敌大部被歼,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特发电报嘉奖:“17师作战甚好,甚慰。”

陈明仁已经顾不上兄弟的死活了。四平城铁路线以西已全部被民主联军占领,他把残余部队收缩到道东继续顽抗,凭屋死守,死不交枪。四平城内到处是枪炮声,到处是白刃肉搏的场面,两军的尸体堆满了街巷。71军的直属队打光了,陈明仁把身边的卫队都派了上去,孤注一掷。自己也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后面督战。陈明仁本人电告杜聿明,要“以身殉国,壮志成仁”,并将一支二号勃郎宁手枪顶上了子弹,装在衣兜里,准备随时自戕。

上天似乎有意眷顾陈明仁,战局在俄顷之间逆转。

6月30日,正在战事正酣,陈明仁做困兽之斗的当口,四平前线的枪炮声反而稀疏下来,慢慢地,阵地恢复了平静——出乎陈明仁意料的事发生了,民主联军竟然撤围而去!



*.*.*.* 2009-11-23 21:37:1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芝加哥旅游者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陈明仁给林彪上了一课

后来才知道,撤退的命令是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亲自发出的。这其中,固然有陈明仁拼死抵抗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国民党另外两支增援四平生力军——郑洞国的53军和孙立人的新一军——已与民主联军担任打援的部队接上了火,林彪担心拿不下四平,使全军陷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于是主动撤围而去。

从态势上看,郑洞国、孙立人两军分别从南北两面直指四平城,一可解四平之围,二可与民主联军主力决战于四平城下。而此时林彪并未做好决战的准备,主动权在林彪手中,胜算不大就贸然用兵,似乎不符合林彪的性格。

事后看来,林彪在四平攻坚战中,显得过分小心谨慎了。

郑洞国和孙立人两人各怀鬼胎,此刻最担心的,不是救不出四平的陈明仁,解不了四平之围,而是担心林彪最擅长的围城打援战术,所以53军和新一军的行动非常谨慎,非常缓慢,几乎是走一步看三步,民主联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和兵力给四平守军以最后一击的。

无论怎么说,终于坚持到了最后5分钟的,毕竟是陈明仁,而不是林彪。

事后检讨,林彪在指挥上,也有可商榷之处。四平攻坚战,民主联军使用共7个师的兵力攻城,在数量上没有超过国民党守军兵力一倍,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的兵力;在攻城受阻,主力4个师均已消耗较大的情况下,林彪方才下决心从打援方向抽出2个师投入攻城,形成了逐次增兵的局面。这就犯了兵家之忌,林彪将其称之为“添油战术”。

此役,陈明仁部下伤亡约17000人,林彪手下亦损失13000余人。林彪不只一次地告诫部下,日后的作战应竭力避免“添油战术”。

在四平攻坚战中,解放军纵队一级的指挥机关在部署和战术上,也存在一些,如集中兵力、火力不够,阻击援兵不力等。但在战后民主联军总部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林彪却把责任完全承担下来。他先后站起来三次做检讨,替部下解除压力:

“这次四平没有打下来,不要你们负责任,完全由我负责。主要是我情况了解得不够,决心下得太快,不马上攻城,以围城打援为最好。先消灭敌人的援军再攻城,就肯定能攻下来。另外,这次攻城还暴露了我们攻坚的战术差,这也主要是我平时研究得不够。”

林彪的检讨,果然对恢复部队士气起了重要作用。各纵队领导回去之后,也都做了自我批评,对四平攻坚的战术的做了认真的检讨和研究。林彪经过对攻坚战术的研究,总结出以“四快一慢”“四组一队”战术为基础的一整套攻坚战术,在后来解放战争的城市攻坚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可以算是因祸得福了。

后来,林彪手下的骁将如李天佑登,皆评价陈明仁“是员悍将,是头狮子”。能得到敌手敬重,实属不易。

四平防卫战之后,蒋介石把陈明仁召到北平,亲手为他胸前佩带上一枚“青天白日”勋章,这是国民党政府最高级别的勋章。加官晋爵也是少不了的。从71军军长到7兵团司令官的宝座,非他莫属。

俘获陈明信,并没有雪林彪四平攻坚战失利之辱。

据说,在前一次的四平街之战的时候,平时无话、喜怒不形于色的林彪,当着总部参谋的面,突然说出一句:“都说陈明仁是员虎将,我就是不信这个邪,早晚要报这一役之仇!”

从此,四野上下,心中莫不有陈明仁的影子。史传四平攻坚战失利之后,使战区指挥员林彪头脑中,以及一部分指挥员心理上,产生了对大城市攻坚仍有顾虑的想法。后来,林彪提出打长春但又不敢真打长春,原因之一就是担心打长春会出现攻四平那种被动结局。

但林彪毕竟是林彪。几个月后,林彪致电毛泽东,提议再次攻取四平。

毛泽东对71军仍有顾虑,对周恩来说:“如果能拿下四平的话,既可以控制东北的交通枢纽,扼住北满的门户,又对坚守北满、经略南满十分有利。如果林彪能将第71军引出四平,将其歼灭于外围应为上策。”

林彪雪耻心切,并没有按照毛泽东的部署去做,还是决定攻坚。1948年3月5日,经过充足的准备,林彪指挥麾下3个主力纵队,一个独立师和炮兵纵队从沈阳地区北上,包围四平。林彪下达总攻命令后,攻城部队足足用160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向城内轰击了40分钟,然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采用多路突破,向心攻击的战术,在23小时之内攻占四平。

可惜,此时陈明仁早已被蒋介石免职,赋闲到了南京。难怪被林彪俘虏的71军将领不服气,他们嘀咕说:“要是陈明仁军长还在,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