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江心坡 - 1960年出让给缅甸的南疆土地 (图)

(2009-05-08 17:36:05) 下一个

江心坡 - 1960年出让给缅甸的南疆土地

江心坡指的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以东的恩梅幵江及迈立幵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北起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不过网上流传的7万平方公里说,其实是指密以北的大部分缅北地区(台版中国地图中,把它们都划入中国版图)。现在多属缅甸克钦邦。而所谓“江心坡问题”,其实就是中缅边界问题,确切的说,主要是北段边界是如何勘定的。

认为江心坡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的主要根据,是江心坡地区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养、里麻等地土司(孟养土司的管辖地还要越过江心坡以西)曾受过明、清两代王朝册封。土司制实是中国控制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政治手段,绝大多数原册封的土司领土,后来成为中国的领土。

中缅边境地区,数百年来一直有着大小不一的争夺战。明代开设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载:“缅甸(东吁王朝)统一的最后完成,是在莽应龙统治时期(1551-1581年)。莽应龙先于1555年占领阿瓦,1556至1557年建有征服了北部掸族诸小国,东部国境到达泰国境内。经过三次战役,先后占领孟养、孟拱、蛮莫、孟密、伽沙、猛别等地……”

清朝与缅甸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第一次是为了消灭逃入缅甸的南明残余力量。结果就是缅甸将南明永历帝交给清军,李定国病死,南明在缅境内的最后残余力量瓦解。清军达到目的即返回云南,随后清廷与西南清军主将吴三桂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内部权力斗争上,由于此次战争目的本身不在缅甸,所以对于边境没有多大影响。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间,清军再次击败缅甸,缅向清廷臣服,成为中国的外藩。这导致英缅第三次战争后,缅本部全境沦为英殖民地,但正式的吞并条约是在中英之间签定的。

江心坡为中华民国政府法定领土的一部分,1949年以后归于缅甸的地方政府自治。依据1960年《中缅边界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丧失其主权,但中华民国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或其与他国签订的边界条约。

香港《开放》杂志执行编辑(自称“学者”)蔡咏梅指出,江心坡即是位于云南省高黎贡山以西的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长约2000里,宽约500里;北起西藏察隅县,南至缅甸尖高山,在清朝乃属于云南省腾越州的大塘、止那等由土司控制之地。当地的一支少数民族濮曼族人自承是蜀汉诸葛亮平南时所遗汉兵后裔,至今仍祀奉诸葛武侯。

通常江心坡指缅甸北部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即中华民国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版的中国地图相比西南部多出的地区),约7万平方公里,现在属缅甸克钦邦的大部辖境及实皆省的最北境。


==============================================================

一、先说法理上的。

中缅边界包括四部分:

1. 缅北地区,就是尖高山以北未定界,也叫北部未定界(包括胡康河谷、野人山、江心坡、高黎贡山与恩梅开江之间的土地)。
2. 尖高山到南定河是已定界(但是有个南坎永租的问题)。
3. 南定河到南卡江为未定界,这是南部未定界(也就是阿佤山区的划分问题)。
4. 自南卡江至澜沧江为已定界。

解决方案:

1. 中华民国方面:
1)继续声索缅北所有地区的主权。
2)继续认定南坎(勐卯三角地)为中国领土。其中1948缅甸曾继续交租金给中华民国政府,但国府没有接受。但当时因为国共内战的局势,国府也没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南坎问题上来。

3)阿佤山区,1941年中华民国政府被迫同英国签了一个换文,72%的阿佤山区土地被划入英属缅甸。国府现在承认“1941年线”。

4)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北京签订的中缅边界条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

1)缅北,又分为三段:

a.自尖高山至伊索拉希山口:以高黎贡山(分水岭)划界,这满足了缅甸的要求;同时北京也收回片马(片古岗)地区;
b.自伊索拉希山口至底福山口:以麦克马洪线(中国称之为“传统习惯线”)为界;

c.自底福山口至印度阿萨姆邦:由于藏南实际为印度控制,该段边界现在是印缅当局的分界线。中、印、缅三国的实际国界交叉点在底福山口。 Uey2^{
2)南坎:
北京放弃了对这个地区的主权,把它交给缅甸。
3)阿佤山区:
北京不承认“1941年线”的合法性,认定那是非法的,但在实际划界的时候又是以这条线为准【这和北段的麦克马洪线是一样的处理手法:认定它是非法的,但又以此为准来划界】。在此基础上,中国收回了班洪、班老的几个部落。此外,中缅互换了几个村寨,交换面积大抵一致。

二、 实际控制层面的。

1.缅北先是被英国控制(大约在1926年左右完成),后被缅甸控制。不仅如此,英缅还强占了中国的片马地区(英国在法律上也承认该地区是中国领土)。北京收回了片马。

2.南坎当时被缅甸控制,但是其主权从法理上是属于中国的,英国、缅甸都承认。北京“考虑到缅甸的实际困难”,把南坎送给缅甸。

3.阿佤山区。至今缅甸政府的势力都没有到达此地区。

1950 年代,这里基本上是被 中华民国的国民革命军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割占领。这一状况源于国共内战。当时解放军追击国军到此,为此还曾经联合缅军打击国军(国军对缅军的战争没有失败过,但是对解放军是二战皆败)。当时缅军也试着进入该区,但不断与国军、解放军发生武装冲突。

在北京同仰光签订边界条约的时候,解放军撤出了“1941年线”以西所有地区,缅军随即进占,因而与国军爆发更大规模战争。

大约在1960年代,整个萨尔温江(怒江)以东地区全部是国军的地盘。经过几次撤军,国军大部分回到台湾,少部分流落到缅、泰、老边区。

1970年代,这一区域又悉为缅共占据。

1980年代缅共解体。其原来的几个军区转变为今天的几大割据军阀。其中阿佤山区就是今天佤邦的北部(北佤),现在是佤邦联合军(鲍有详)的地盘。佤邦自认为是同掸邦平行的一个“省级”单位,缅甸政府当前对佤邦毫无控制。

P.S.国军、缅共、佤邦都贩卖毒品,以毒养军

三、检讨

就当时的实际控制来看,北京吃了大亏。

当时缅甸实际控制的只有片马(片古岗地区)、南坎。而南坎本来就是中国的,这一点缅甸自己也承认,它当时也继续要求续租,但主权属于中国。

但南部就不一样了,当时国共两军联手控制了几乎整个萨尔温江以东地区。但是签订边界条约之后,解放军从1941年线以西部分撤出(这个范围超过片马面积好多倍)。缅军随后进入,变成了缅军同国军的双雄争霸。

签了这个条约,北京得到了什么?

1.得到片马(英国承认这个地区是中国的,只是赖着不走)
2.得到班洪班老部落(该地区在签约之前是解放军实际控制的)

综合起来,北京实际上只得到片马。

北京失去了什么?

1.法理上失去了对高黎贡山以西地区的声索权

2.失去了南坎三角地(要知道英国、缅甸都承认这块地区本来就是中国领土)

3.失去了实际控制的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

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