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来峰

试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留下一片真诚.
个人资料
bymyheart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变迁---记忆北京

(2012-11-26 17:52:18) 下一个

变迁---记忆北京

今夏在北京大姐家,我偶然看见北京台有个频道都是纪录片挺有意思的,就坐那里看了一会儿,一个北京四合院一进门前的影背上,镜头推出的是季羡林写的片头:记忆北京。

好像并不是说1949年以前的事情,而是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现在已经变成古董了的记忆。北京人在颠三倒四中变得浮躁脆弱健忘。
北京城里的建筑一次次被推翻了再重新盖
,而今古城已经面目全非。现代化了,新鲜了,但帮人们记住往事那些标识也都没有了。甚至并非很久以前的事情也变得记忆模糊。

一看那部纪录片,我的北京生活岁月现在都成了记忆的内容,我不禁就觉得自己古董起来。

这里过着感恩节,我在忙着买东西做饭大扫除时想起那个纪录片里的事情。

每年一进十一月,北京就会变冷,西北风嗖嗖的。到了十一月十六日才给送暖气;住平房的老百姓烧煤取暖,要安烟筒,风斗。所以每到十一月就要供应烟筒,白铁皮做的最贵,还有黑铁皮做的烟筒,更早一些时候,我记得还有沙烟筒很脆弱比较便宜。这时候我记得父亲单位要发16元煤火费,供大家买烟筒,煤。16元煤火费到我工作后好像还有。
每年刚进入取暖后都会发生中煤气的事故。

记得一年我在急诊室工作时,有一次大规模的煤气中毒抢救,那时刚刚有郊区农民在城里打工,住在朔料棚子里,烧炭火取暖,没有通风设备就十几个人都中了煤气。我正当班一边抢救一边联系朝阳医院,将最重的人送到他们的急诊室,当时北京只有朝阳医院有高压氧舱的设备。北京市急救中心还没有建设好,那楼顶上的直升飞机救护还是天方夜谭。

每年到了这时节,七十年代以前的北京大街小巷就开始卖储存大白菜,满街满巷都是白菜,每家每户按定量卖足了一冬天的大白菜,分一级二级等外等等。三轮平板车送到门口。
再早些年还卖红薯,也是满街都是,买完了送到家门口。还有就是过冬前买很多生雪里蕻,芥菜疙瘩,洗干净用大盐花椒腌在坛子里,我母亲还要做一种芥菜丝是用芥末腌成的,放在冬天的院子里,过新年时候才能吃。我们胡同里的邻居东北人到了白菜季节就要做积酸菜,用那种大水缸把开水烫过的白菜码在缸里,用大石头压在上边。

各户把白菜摞成垛盖上就棉被,过冬。满院子楼道门道都是大白菜垛。

这是北京普通人家一冬天的主要蔬菜来源。大概在卖冬储菜时大白菜几分钱一斤,估计十几块钱就够一家人一冬天的菜钱。不过那时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是56块钱。如果没上大学的学徒工,第一年刚工作每个月是16 元。我哥哥姐姐文革后刚参加工作都是从16元挣起。

一直到春节,有春节供应,北京人可以买到一点新鲜的菠菜,韭黄等细菜。豆腐按本供应。北京人不储存大白菜是到80年代中旬以后吧。

我工作后,一到冬天顶着西北风沿着二环往北骑车回家,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我记得自己骑一辆二六飞鸽自行车,骑到大楼下刮风时能给从车上吹下来,只好推着往前走。

现在北京生活已经完全不是这样了。人似乎也变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bymyheart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大家留言,我会接着东鳞西爪地写一些,与大家一起分享。祝大家快乐。
安娜晴天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心姐的北京系列。
很佩服你,用平淡的文字记录那时候不平淡的生活。而我选择了忘记。。。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小时候家里冬季也是存大白菜,现在冬季的菜场蔬菜该是很丰富了。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好看。文笔真好,我的记忆中,童年时的北京生活是一种简单但温馨美好的生活。还是有机的,现在美国最时髦的。谢谢你的文字。
lucysong010 回复 悄悄话 我家也是住平房,每年冬天生炉子,墩白菜。8,9岁时排过一次队买豆腐,被挤出来了,记忆深刻。全家还中过一次煤气,不过比较轻,通通风就好了。
看个乐儿吧 回复 悄悄话 感触颇深,大院门口去领的瓶奶,盖着被活的冬初大白菜,学校门口超过人,玩闹,玩主都称过. 但能明说什么呢,我也抱怨外地人改变了我的美好的记忆,后来一想,记忆真的那么好吗,其实不然.记忆是美好幻觉,永远是不完整的.不该抱怨外地老乡,都是中国人,如今的北京人改变过多少所谓当年北京人的生活.接受吧,把咱们的国家建的更好.都是北京人,都是中国人.
bj-jj 回复 悄悄话 北京的问题不在外地人,在于领导者和规划者。就是这帮败家子儿, 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也没有文化历史保护意识, 把个几百年的古都弄的面目全非。
bj-jj 回复 悄悄话 还有入冬时储存一大筐国光苹果,现在的富士苹果前身就是国光,虽然个头儿小点儿,摸样也不如富士好看,可我爱国光胜过富士。
几个月前,有网友质疑北京人:“没有外地人,谁给北京人做早点,送牛奶,换煤气,搬家,搞卫生,卖菜,做饭。没有外地人,北京人只能喝西北风。”我跟了个贴(见下段),也算是记忆北京。
本人就是“喝西北风”长大的。早点在家喝粥就咸菜,馒头加王致和的酱豆腐,时间紧的就去街道阿姨,大妈们开的早点铺买油饼儿,喝豆浆。那时候的豆腐脑儿现在濒临灭绝了。牛奶是送到居委会,我们自己去取。煤气罐自己去换,到了家随便哪个邻居碰到了,就顺便搭把手儿帮忙给抬进取。搬家就更不用说了,工会就出面了。那叫和谐。 搞卫生也不叫事儿,那会儿的北京空气里没乱七八糟的指数,房子也不大,一间屋子半间炕,一块抹布就齐活儿了。至于卖菜的,炒菜的,端盘子的,那可都是国营职工,不拖欠工资,还有医保。当然啦,饭菜质量不如现在花样多多,服务态度也不如现在,可好歹没地沟油啊。
bymyheart 回复 悄悄话 杜姐,颐和园你们好!
我看那个纪录片里,连唱样板戏也成了回忆的项目,还有那时候出国回来后到友谊商店买东西。觉得真是物是人非的感觉。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还记得一件,关于蔬菜:那时要认识在火车上工作的人尤其是跑京沪线的可实惠了!

冬天不是北京蔬菜品种少吗,在上海买了大包青菜直接捎到火车上,然后车到北京后去火车站取一下。。

北京的家里常年就有炒青菜吃啦~~~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同辈人,亲切呀!这些活计俺基本上都干过,现在没地儿去捡起来了,可惜了俺一个熟练工,除了安炉子至今不会,文革期间俺家搬进平房后,全靠俺老弟每年爬上爬下安炉子。出国多年拳打脚踢,靠滴就是国内练就的童子功!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这一时段的北京我也记得的,去过好几回,遇到过卖大白菜的时节,还帮我嫂子码过菜~~

仔细想来,那些记忆真都是隔了代的古董了,但就是透着真正地道的生活气息。
DUMARTINI 回复 悄悄话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先把沙发坐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