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无修无不修 悟而无悟无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学为主 博文多数摘自网络 【明子心路】栏目例外
个人资料
正文

了事与了心

(2009-10-31 16:04:04) 下一个

记得泰国的一位有名的禅师说道:“当念头来时,不要试图压抑念头。让念头自然地現前,念头越多,觉性愈強,有些人讨厌妄念,怕妄念使他们不能得定。那是种错误的见解。妄念是好事,因为念头动得越多,觉知越強。”这位禅师的话正好说明了禅修的精髓,这就是,禅修不是追求某种暂时的宁静,而是观察心念,从念头的生灭动静当中明白它的性质——无常、苦、无我。


在中国古代,禅师们也有同样的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了知心,而不要只是待在无事当中。当行者明白了这颗心的性质,就自在了。


我的体会是,了事的前提是了心。若对心不完全透彻地了知,了事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是中国人,对于中国的文化是熟知的。诸子百家的理论,乃至现在的知识,若一个人勤快,心性还算敏锐,数年修习下来,他的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安宁一些的,表面看起来,可能会比较寂静。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落入那样的境界中。在没有完全了知自心性质的时候,追求一种平静的境界,那就是着境,那不是佛讲的寂静——涅盘。那种看似平静的心,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波浪翻滚,只是修行人自己并不觉知罢了。


观察念头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事情,念头一起,便开始批判或评论它。这就是禅师们所讲的进入了念头,而不是“看念头”。看念头的功夫首先在于要有定力,在念头起处清楚明白。一旦卷入了念头,就会被念头拉着到处乱跑,这就是随了业力,受业力的支配而不自知。


我总觉得,佛法的修行,首先是要了心,知道心的本性,然后才有对事的真正放下。了心在先,了事在后。若对心性的空寂性质不了解,只在事上放下,那不是真正的放下,若修行人还算敏锐,他一定会观察到,原来那件放下的事情,不久又回到心上来了。


记得我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观察并研究那些修行人,这些人当中有各种各样的修行人,有修习中国传统儒家道德规范的,当然更多的是其它方面的修行人。你可以观察到,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人,从表面上看较为清净,但是,你再去观察那些修习佛法的证悟者,你也许会发现,佛法中的这些圣者,单从表面上看,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是非常地清心而淡漠,也许那些修习世间法的人,从表面上看也会胜过他们,更为平静一些。这些佛教的圣者只是非常直率而坦诚罢了。观察完了,再思惟,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的观察研究,我大约做了很多年的时间。我发现,佛法是“了心”的,那些其他的修行人,是“了事”的。了心的圣者,最终会达到“心无一物”的涅盘境,了事的修持者,只是象拔地上的野草,拔了又会长出来。这正如中国禅师所说的:“智者‘了心’不了事,愚人‘了事’不了心。”


有人会问,为何说其他的那些修行之人不了心呢?他们不少人在观心,而且功夫很深啊。是的,纵观全世界的宗教,观心的法门多不胜数,但没有一个是真正“了心 ”的法门,可以真正地把心看破。因为,究竟的了心,只有在勘破了心的无常、苦、无我,才能算是真的了心,除此而外的所谓了心,其实都是在心的现象上做文章,不能真正了知心的究竟本质。
于是,在以后的修行当中,我是一直地避免“了事”——那种看似的表面文章,看似平静的放下,不是真正的解脱。只有观察心的生灭无常,才可以真正了知心的性质。几年下来,内心深处的波浪渐渐地宁静了一些,虽然业力的打扰还不能断除,但心底深处,能感觉到一些平静,这是深层的静,与表面的“无事”是不一样的。


我的体会是,了知心的“无常、苦、无我”是修行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佛法修行的重中之重。

 摘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