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无边,有生命。人是动物,也是狼。来自远方的狼,在想啥呢?
个人资料
大江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阴阳应象大论(3字经)

(2018-02-20 20:09:01) 下一个

水为阴,火为阳。

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

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

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1 数与方向

人类生活,离不开数与方向。
人类只能生存于地球表面的某一点。
对于方向而言,假如人类能生存于地心中,或幽暗的深海里,我无法猜想应当如何确定数与方向。
数是记忆的要素,也是推理的要素,记忆与推理应是人类生存,生活,生命之必需,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之一。人类拥有强大的记忆,计算,推理能力。当然,其他动物可能在这些能力的某一点上超过人类,因此,这些不能算人类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
最,就是唯一,不存在“最。。。之一”,那就不是最了。此处,我先卖个关子,不说我自己的想法。当然,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最大本质区别,其实也与记忆有关,与计算更有关。
我还是讨论数与方向。
人类要繁衍,繁衍的个体有多少?这本身就个数。
家族人口,异族人口,视野里的猎物是1只?还是2只?还是3,4,5,6。。。无数只?
无数只,就是N只。
结绳记事,绳就是计算器。
还有比绳更原始更古老的记事方法及计算器。我也有想法,也先卖关子。
人类逐渐对数的要求高级化复杂化。
人类得知数,数就是最重要的信息。
人类要获得信息,最终要诉诸于数。
已知,人类从外界所获得的信息,有95%源于视觉系统,所以,人类的数字信息也主要源于看到的,看到的主要是影像,也是数字,或含有数字要素。有时,数与像都是共存的,混杂在一起进入视野,传输于脑。脑会分别计算之。
方向对人类的重要性不需赘言。
不确定方向,人类连家都找不到。更不要说到固定的地点去守株待兔了。
我说过,人类只能生存于地表的一个点上。
地球是球体,是孤悬于茫茫宇宙空间里。至少在当下,已知宇宙无边,据说,宇宙自原点开始膨胀,至今还在飞离原点,因此,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我说的点,就是星,或星系。
空间的光袤与无限性,多维性,决定地球人必须思考方向与方位。
其实,空间本没有方向与方位,因为自已原点可以指向无限的方向。我至今疑惑我自己为何能确定左手与右手。这也许靠一种脑的记忆,当你说出右字,脑就启动了记忆左右的机制,帮你找到记忆点,再准确地挥起左手或右手。
左右,也是方向或方位。上下左右,东西南北——所要表达的是空间,是多维空间,至少是三维,又是3。
人体自有特殊的装置用于确定空间方位,使人大致能随时确定自己的空间感觉,在内耳的半规管,同时还有耳迷路,相当工程测量的水平仪。
空间多维,平面,是人类生存必涉要素。
人类总是在思考与观察中。
观天,观地,观人,观物。。。观宇宙。
现代有了哈勃望远镜,人类也可登月,或造访火星。。。
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大有进步,应当欢欣鼓舞。
同时,也不要忘记人类的思维特性与宇宙的总体特性。
通常,人的思维都是线性的(直接,直观),而宇宙运行的特性是点线面合一的,高度全方位立体的。
宇宙的运行方式多样,却大都采用圆周运动。
宇宙天体多样,却大多以粒子形态存在。
圆,圆周,球体,粒子,这些,都是宇宙的存在,是此种存在在人视觉中所构成的最普遍的常规形态,这也与数有关。
凡是以圆,圆周,球体,粒子状存在之物,必涉及一个普遍的宇宙常数。这常数,我不说,大家都能感知到

2 伤寒与温病的异同
1 关于疾病的分类与外感病
中国医学对疾病进行过早期分类。
将疾病分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两大类。
外感热病,也就是外感病,多必伴有发热。
这种分类,源于对病因的认知。
最著名的应是宋代陈无择所提出的“三因”说。
所谓三因,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外,是相对于人类自身而言。外部的,不可控的,难控的致病因,是谓外因。
人与自然,或与宇宙,即是相辅相成,共组自然和宇宙大系统。也主观地顺应,能动地改变自然,宇宙。同时也受自然,宇宙所支配。
如果说,宇宙是大系统,人类本身也参与组成宇宙。另外,相对大宇宙,人类自身就是小宇宙。
人类,自然,宇宙是一个系统。
以往,人们都是将自己单独提出来,论证人类在此大系中的位置,有万物之灵说,胜天说,回归自然说。。。
其实,是共组说。
与人类共组宇宙的还应包括最小的生物病毒,与无生命之微尘(岩石)。
如果真能将人置于宇宙之中加以观察,则人们所看到的生命现象一定很特别。
人们需要此一视角,或许所谓天人合一。。。
当然,人类在自然面前有时很无力。
系统论有一重要特质,就是整体观,系统运作的同一性,如果将宇宙大系的同一性提出来,可有若干特质。。。比如,组成宇宙的物质都具有球体或粒子形状。物质大都作圆周运动,物质组成及运动具有点线面特性。。。运动与线性。。。
先不讨论这些。
外,所指就是人类自身以外,就是自然界,并广及宇宙。
自然界,宇宙的运行变化,难以人类意志所控。 人体的生理机能也随之摆动,规律运作。当自然之变挑战人体机能,或重创人体机能,就是致病因,由自然界外部原因所致的疾病,是谓外感病。
外感病的致病因即 风寒暑湿燥火。
在自然之变的意义上,风,显然是指大气的移动。寒,暑,火,是指大气的温变。湿,燥则是指大气的湿度。
人类是地球智慧生物,人类的生命现象存在于地球表面,存在于大气层之下,存在于生物圈中,存在于食物链上。。。
大气的移动,温变,湿度应时影响人类生理机能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致病因。
现代人类,对病因学的研讨已经细致深入,但是,基本的致病因,本质上没大改变,而且,连最小的病毒都与自然界变化正相关。
风寒暑湿燥火,是六气。
气,在此含义是能量,是动力,于生命物或人类而言,就是生命生发生长的必须外力,即总自然力。
风——能化生万物之说。风——也是自然力的代表性概括。
当自然之变,风寒暑湿燥火,超出常规,或天候,气候,超乎寻常,必将挑战人体生理机能的某些极限。这显而易见。同时,还必然引发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即生物性致病原的特性,有时,致使某类病毒高度活跃,强致病。前人所观测的是自然,是宇宙大系,直接越过了细菌与病毒。今天,人们看到了细菌与病毒,却忘记了大系统。
外因致病,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失其常态,太过而超出人体的生理机能极限。
因此,在此意义上,六气变成六淫,本来正常的“气交变”,变成了致病因。

内因,是指人类自身可控的,某些生命形态失控,或失常,而成致病因。
一是饮食。
二是劳倦。
三是精神与情志。
四是房室。
现代医学大家,经过最近半个多世纪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了医学模式新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所处环境的改变。导致病因学的革命。
不内外因,是指界乎以上两类病因之外的病因,如意外伤害,蚊虫叮咬,蛇犬伤等。。。
我特意将中国古医学的病因说回顾之,是想特意表达一下我对外感病——这一重要的医学术语的理解。
因为,伤寒与温病都属于外感病。
或许可以说,外感病分为伤寒与温病两大类。

2,文献与学说渊源
伤寒与温病——最早见于素问。作为医学术语,也是病名,也是对外感病的分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热论:伤寒,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素问评热病论:

其次,见于〈伤寒论〉。
〈伤寒论〉直接以伤寒立论,论中很多条文都首先冠以伤寒二字,此其一。
〈伤寒论〉同时也记载了温病,此其二。
考证伤寒论最初的条文,在第6条就提及了温病,并首先与伤寒相区别。
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风温为病,身热多眠睡,鼻息必鼾。。。
此条文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明文记载了温病——这种与伤寒并列的另类外感病。
二是,描述了温病的临床表现。
三是,提出了温病还可再分类,记载了风温的病名。
此条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明确记载了温病与伤寒的鉴别要点,对临床实务极有帮助。

由以上文献及讨论可证:
1,对中国医学体系而言,伤寒与温病是古病名。
2,做为病名,二者都首先见诸于内经。也因此,伤寒与温病被文字记载应超过两千年。
3,同属于外感病。
4,外感病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与大气的温度,湿度,移动有关。
5,自然界的以上常态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此非常之变,即成致病的外因,为六淫。
6,《内经—素问—热论篇》详细讨论了伤寒热病,并首次将此病按六日,划分为六个阶段,记述了每一病程阶段的主要病象。但是,并没有严格区分伤寒与温病,也没有记载应对的方药,只是提及了针刺。
7,《伤寒论》专论外感热病,其对伤寒的病程划分,证的记述,都有素问热论的影子。但是,伤寒论记载了极其丰富的病象,并推出113个方药。
同时,《伤寒论》不但专论伤寒,也明确记载提及了温病。
这表明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病,但是性质与病程,病象,预后,演变规律。。。都有极大不同。
8,《伤寒论》时代,外感病的临床学就已经能区分伤寒与温病。
9,六病辨证的方法,适用于辨外感病伤寒类,辨温病应另有辨证的方法。仲景只是明确加以区分伤寒与温病,并没详论温病。猜想《伤寒论》时代,应有温病的专论专法与专方,惜已亡佚。或仲景另有《温病论》,也已亡佚。
此猜想的合理性有:一是,伤寒与温病都是为害最烈的人类疾病,不可能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二是,医学实务并不一定都能诉诸于成熟的理论。三是,文字载体被时空掩没,如仲景自序里所提及的主要文献,今大多已不可见。
这是伤寒与温病的历史延革,或有助于人们较清楚地认知何为伤寒,何为温病。

寒论研究
1, 易经易理说
2, 传统阴阳五行说
3, 脏府说
4, 经络说,六经
5, 病程深浅说,六病
6, 天文地理文史哲生
7, 其他
8, 现代医学对照说
9, 疾病本质,临床病象,表现,人体基本生理,解剖参数
10, 疾病谱
11, 病理变化,今古相类,变化不大,可能互参,如同南北坡登珠峰,从卫星上看珠峰,角度,视野,深度,广度。。。
12, 对病的描述很准确,有超过现代临床学之处,需要再读懂。
相对永恒不变的事物,可以当作尺,也可以当成做标系,来度量观测古今的生命现象与病象。
如体温血压脉搏
如发热,疼痛,出血,昏迷,少尿,脱水,电解质失衡,呼衰,心衰,休克。。。
如对病人的主观感觉就记载的丰富翔实。
于现代临床学而言,病人的有些告诉或感觉并不被视为症状,但是,却是病象,因为它极大地困扰病人,至少是机能改变,或者是某些严重病变的先期临床表现,或者预示某一器官可能发生病变。
比如某些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阴两虚发热——此种发热多半不能以体温表测知,于是,现代临床诊断学无法记载,因此无诊断学意义。
比如很多感染的初期症状,如怕冷怕风(恶寒,恶风),出汗怕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咽喉痒。。。等等也不具重要的诊断学意义。
但是,人类的感觉极其精细,不良感觉是构成病态的要素,于疾病而言,症状与体征同等重要。多半时候症状先于体征出现。
由于现代诊断手段的发达进步,人们更多地关注体征,而忽视病人的感觉。似乎人们更加相信数理统计,而完全忽视了个案的意义。
但是,每个病人的基因都是不同的,千人千面,诉诸于不同的病象,也会诉诸不同的病象表述,这些,对大样本也许无用,对单个的每一个病人也许意义重大。

3 阴阳学说的第三态
阴阳之思,自2500多年前被中国人提出来,到春秋时代被国人热议,自称诸子百家之一大家,并开始用此种哲学解答宇宙,自然,人与生命现象,当然,更会关涉调整自身的生命形态,运用于医学中,史称阴阳家。史记汉书吕氏春秋
至此,阴阳学说,已经成为土著中国人的定见,也是一种成熟的哲学之思。
这似乎是西方的苏格可拉底,亚里士多德们所不能,于是,阴阳学说的哲学思考,是独特的,是西方哲学体系所没有,或没有重点讨论的。但是,此说却在极大的程度上揭示了宇宙真相。因此,也引且西方人的好奇。老子之说被西方人所珍视研究,就是证明。
翻开《内经》与《伤寒论》,阴阳二字密集出现。
关于阴阳学说,对中国人影响之深,恐怕超出人们所了解。
因此,千百年来,智慧的中国哲人也不断地阐述此说。
以往的近现代的国学大师或大哲学家的著述,阐述此说有诸多精意,我觉得似有缺失,现再多加讨论之。
其一,以往的中国哲学家,都将阴阳学说的主干要素分为阴与阳两部分,即阴阳是阴态与阳态所构成,此两态,即阴阳是对立的,互根的,消长的,转化的。。。此种思考,有其重大失误,因为只是在阴阳两态上讨论其意涵,及哲学意义,这是不全面的。
其实,阴阳的哲学意义,除了表明宇宙的形态有阴态与阳态,还表明宇宙存在非阴非阳态,如果以黑色代表阴,以白色代表阳,那宇宙的颜色是黑与白两种颜色外,还有另种颜色,就是非黑非白色,即灰色。
灰色——是宇宙的第三色。
灰色——才是宇宙的常色。
宇宙存在三态——阴态,阳态,非阴阳态。
如果以太极图表明阴阳,及两者的关系,人们只是感觉到黑与白,其实,还应加上灰,不过,要将太极图转动之。
其二,宇宙是运动的,常态是灰色的,因此宇宙也是模糊的,不精确的,更是互相渗透,紧密相连的,黑白共组一个灰色的大系统。
人们讨论所有问题,往往只是在黑与白两层界面上讨论,或者非阴即阳,或者设定两极,往往使自己的思考偏离宇宙真相,因为,宇宙的常态是灰色的。
设定黑白,是人类所需,并非宇宙之真。
这是我的宇宙三态论。
也是我对中国古哲学阴阳学说的独特理解。
我以提出此说而自豪。
有史以来,人类发现,制定,描述了诸多的定理,定义,定律。。。划分出诸多界与线。其实,都是为了讨论问题方便,或者制造工具方便。。。有时,却因此忽略了宇宙的另外一种真相。

4 关于中草药与安慰剂
我没有请古狗去喂鸡详查啥叫安慰剂。
所以只能简要讨论之。
在医学实验与临床中常会用到所谓安慰剂。
安慰剂的特征似乎有如下几点:
其一,由施用者有意设计使用。
其二,对病人保密。
其三,不是药物(水,淀粉。。。),说成药物。
其四,可经口服,含服,静脉点滴,或手术植入。。。
其五,有可能发生效应,甚至重要的治疗作用,或重要的对照启发作用。
其六,在现代医学临床,可以被合法合理使用,甚至可能产生特别的疗效。
如果深入讨论所谓安慰剂,就要涉及“药物”与“药效”或效应的定义。
定义,都由人类自己用语言描述,或用文字确定,其意差异很大,也总是在改动中。
恐怕现代医学对“药物”的定义也总是在改动。
所以,在治疗层面,或对机体的影响层面,药物与安慰剂有时并无法区分,定义药物与非药物,只能听大师,一群人,权威,或政府的。有时,政府依据某种现实,说某物是药,就是药了,说是毒物就是毒物了,说是食物就是食物了。其实,连空气都应该是药,酒精更是了——这应该是关于药物的某种真相。
以水为例,可为药物,可为非药物,可为营养物,可为安慰剂。。。
本质上,只要饮用或静脉输入体内,经吸收,如能改善机能,或救人一命,水——就是药物。如果饮用或输入过度,影响机能,水就是毒物,或属于毒副作用。
现代内科也有“水中毒”之病名。
因而,广义而言,除非你一定要经严格程序确定,再遵循严格的科学理论应用,否则,所有能对机体发生影响之物质,皆具药物的性能,都是广义的药物。
最常见的也许是水,是大米,是白面。。。
据我观察,自然界有人类,人类有生命,自然界中就有提供生命所需的自然之物,人类有病痛,自然界也有应对病痛的自然之物。中国人或所有地球人的药物均起源于此。开始时都是靠自然之物为药,来医治病痛的。并积累经验,再上升为理论。
人们可以讨论医学理论的不同,或是非,但是,无法否定中草药物的药物特性,即,它并非单纯的安慰剂,而是具有极其明显的,明确的,强烈的药效的。以现代药理科学,可以很容易证明之。
比如,麻黄发汗,大黄通便,人参补虚,青蒿抗疟,黄连止痢。。。阿芙蓉的止痛。。。冷水消暑,至于复方配伍,更具药效了。
因此,中草药不都是安慰剂,是能治病救人的。当然要靠专业医师的正确使用。
至于,其作用为何“神奇”,也许要时间不断地证明之。
时间,不是做出科学结论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要素么?何况,还有时空要素尼。
比如,全球人类都以稻麦为主食,食用了几千年,却从来没人怀疑其毒性:其实,这两种植物也是药物。只不过 FDA 之类的政府机构不把它当药物,而把罂粟碱们当药物。
但是,焉知何时会拿稻麦当药物尼?
至少,可以拿淀粉当安慰剂吧?
而对一个极度虚弱快要饿死的人而言,米汤也是药吧?
人们讨论科学也要科学化,也需要将视野放大放远些。科学是重要的,有用的,要讲究的,科学也总是不断修正错误,并由时空不断验证的。
科学——也只能是人类对宇宙与自然的观察,观测,思考,总结,再诉诸于语言文字与实证。
换言之,科学,是人脑的产物。
科学,并不等于就是宇宙的真相本身。
在宇宙的终极真相面前,或生命现象面前,科学至少是有缺欠的。
——顺便提点民科论调,方便朋友们砸砸哈。

6 关于食物,草,药物
中草药,或中药,是通称,其中有草本,木本植物,有菌类,有矿物类,有动物类。。。还有人工制造的。。。占少部分。如今,青霉素,阿斯匹林也可纳入中药,则较比另类,也未尝不可,张锡纯氏,中医,作为学术思想,是相当开放的,远超乎外界之想象。
其中大半是植物,大半是自然界早就存在的,因此,总体具有天然,原始,自然特性。
如今,人类科技已经长足进步,人类的发明创造也出神入化,人们为何还时常追寻某种原始与自然?回答此问,可能又要超出我的能力。
于此,说点愚见。
宇宙-自然——生命——人,是个大系统,具有原始与自然的关联,系统本身就有其原始自然之属性,虽然天在变,道亦在变,但是,有些变变的快,有些变变的却很慢。我不知我这歪理是该归入董老的哲思,还是应该归入康老的哲思,先不讨论。玄学?神学?科学?唯心?唯物?
事实上,宇宙间的物质有些运作极快,物质的形态也变的极快,有些运作则极慢,形态万年不咋变。比如,人的身高体重,翅膀?呼吸,血压,脉搏。。。万年以来变化不大,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参数与宇宙大系相关,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是相关联的,大小相参,存在必然的默契关系,人类的生命常态总体与此相关。中医经典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四时之法成,或揭示的就是此一道理

自然之理,就是自然现象加上人们的粗放理解

依我愚见,宇宙大系是个整体,每一个点都是组成部分,都有其意义。改变,也要遵从这个大系的变速,不可忒快。
比如,宇宙间有人类,就有食物链。已知人类高居食链的最顶端。
比如,有人类就有疾病,就有医治疾病的物质。
——这可能是宇宙的一个奥密,或者就是一个自然之理,人类至今并未觉察,早期的人类一路走来,追寻着食源水源,也追寻着药源。
如果说,人类对食水的追寻是出于本能,那对药源的追寻也可能是本能。
人为何有本能?我没见到大师的解答。
不光人类,动物世界也有此特性或本能。大象家族也会按时由头象带领到固定之处,再食取当地的一种土壤,至于为何如此,一是摄取营养物,二是医治与预防某种疾病,可以肯定的是,食取之物必含有某种特定之物以应生命特定之需。
中国医学也遵从此种自然之理,或者,医理应当是天理,也许人们还没来的及深思其中的道理,而仅仅将其看作是一个现象。有时遵从现象也就是遵从一种科学,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不一定非得精算每一口面包牛奶的产热值,再精算需要迈动几步才能将此产热值消耗掉。人类生命所造遇的事物即有亘古难变的,也有非常随机的。刻意而为,有违常理,常理就是自然之理,就是天道。自然之理与科学,并不等同。自然之理,或称宇宙真相,是宇宙本就存在的,比如,昼夜之变,四时之变,月亮的圆缺。。。而科学则是人类对自然之变的观察所得,是自然之万象在人脑中的倒影,在经过人类用语言文字所描述,并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加以客观验证。
科学,并非就是宇宙的全貌及所有真相。科学,也是可以探讨与争论的。科学,也有出错的时候。科学,在造福人类同时,也在毁灭人类。。。
我这并非反科学,仅仅想表达我对“科学”的二字的一点思考。因而,此种表述本身也是可以讨论与争吵的。

基于此种思考,愚以为,人类赖以维生的所有物质,自然界中都早已存在,人类赖以医治病痛的所有物质,自然界中也都早已存在。
万千年来,人类的生存史,已经验证了此一自然之理。
只不过,自从人类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加大了对自然界的改变,而人类也获得些好处,但是,所带动的医学科技进步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有些还是非常惊人的,或者是毁灭性的。
人们也应反思一下,或可考虑放缓科技进步的速度与力度。当然,我也劝不动谁。只能愚蠢地思考之。
比如,人类没发明青霉素之前,有很多人类死于严重感染,主要的是细菌感染。当然,还有更多的,占大部的,70%的感染,其致病源却是病毒。
换言之,自从青霉素出现后,理论上,人类的感染只被控制搞定了少部分,因为,病毒感染占所有感染大部。
人类至今还没有找到或者合成一种特定物质,注入体内,如同青霉素那样用以清除杀灭致病毒。
所以,夸大抗生素的发明,也是有欠思考的。
而回顾几千年的历史,人类并没有被细菌或病毒所灭绝。在人群中,有感染的,也有不感染的,还有以自然的草药治好的。其中道理何在,应当发人深省。
而中国医学体系对人类度过了此类生存危机,是有其重要的实质性帮助的。其主要的作为,被记载于诸如《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本草纲目》这样的医书中几千年下来,此类文献浩如烟海。
我敢肯定,中国人的抗病史,一定还有更多的医学经典会详加记载,可能多半都已淹灭于万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里。
时空,将扫平一切,将事物归回零点。
我不能说,这些古旧的文献都可靠,或按照现代的,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或最佳的情报学,数理统计学,分析学都有价值。但是,它们必有其价值。
人们有信心有耐心去读它们?能顺利读懂?
当社会在急剧转型,人心难以平静,当人们着眼于眩目的新事物时,多业不屑于故纸堆。但是,垃圾之中却又厚重的历史信息,我看过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其中就有垃圾考古学,当然,美国的垃圾主要是最近几百年所制造的。就是如此,这些垃圾还是另美国的科学人兴奋,因为,科学人透过这些“古物”,得到些“远古”的信息,这也是一种科学探索的精神。但是,连我也对垃圾缺少足够的兴趣。但是,简单下个结论,不是很简单的事么?
人们在享有现代医学高新科技时,或遭遇另类难解的医学之迷思时,也应知晓此事。
事实上,就是现存的《伤寒论》113方,已经非常经典。如应用得当,准确辨证,合理使用,依然可能对很多的病痛提供帮助,包括类似肺炎这种重病。即使是按照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与治愈标准,中医对好多病也是可以治愈的。
事实上,对病毒感染,现代医学很无力。
随然免疫接种法帮助控制了一大类疾病,但是,现代临床对诸如感冒这样的病都“无药可医”。
反而,因为人类的医学科技进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造成了极严重的负面效应。
比如,输血输液注射穿刺手术的大规模应用,造成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最为常见的就是肝炎病毒假以上的医学操作,大规模进入人类群体。目前,全球人口有几千万体内带有此类病毒,至于自人类发明侵入性医学科技以来,到底致使多少人类染病,我也不得而知,也许数以亿计。
再比如,由于抗生素的滥用,造成自然界的细菌种群基因大幅改变,因此,抗药性急剧增强,医学家不得不一再将更加强力的抗生素注入病体,虽有收效,却远远超出人体重要脏器心脑肺肝肾的代谢能力。
近些年,重大药害屡见不鲜。
连美国的FDA所公开发布的有关资讯都可能引公众深思。有兴趣者可详加检索之。
7 关于防病
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一个哲学主题,并非单纯的医学主题。
本质上,人类自一出生,就要生病。
人类的生命,就是生命状态与病态纠结在一起的。
因此,人类疾病难以予防,尽量预防,此其一。
人类疾病包括身心两部分,而且,心因心理疾患占相当大的比重。谈预防,至少也要知道好多人类疾病不需预防,不可能预防,人与自然,所谓“相生相克”,“与天地相参,与四时之法成”。
人是宇宙一分子,生物性致病原,细菌,病毒们更是宇宙一分子。。。共组生物圈,共组自然,共组宇宙。
单是人类与生物性致病原除了有致病关系,还有合谐相处关系,并非总是对立的。已知,人体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重要作用,人体有否正常病毒群存在?未见大师们深入研究。
所以,某种严重为害人群的大疫发生,有时是关乎天地人的,是大宇宙,大系统之变。不可忽略人类活动本身对大疫,或普遍流行的前列首发疾病的影响。
如今,人类靠现代免疫学,公共预防医学对诸多人类疾病有效。
但是,高发的前几位人类疾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却主要关乎人自身,与年龄,饮食,睡眠,家庭,性别与性,职业特性,特别嗜好,工作环境,劳动与休闲,起居的规律性。。。所谓生活方式。
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环境与人口的压力。。。都对人类的原始自然属性高度挑战,这是应当高度关注的,也需要时刻警觉预防。其实,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此类问题所耗费。
至于预防医学的另一面,那就是对人类精神—神经—心理—情绪疾病的调控。这是另外一类疾病的本质,同样耗费大量医学资源,而且高发。
依我愚见,这一定关乎人类社会,关乎政治经济学,关乎现代化与科技进步。。。当然更关乎人类自身对物欲,或势利的无尽追求。
此种人类疾病品类繁多,也许源于人类被物欲埋葬了精神。

强调一点,中国医学理论关于对病的理解,或防病学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主题。
似乎也涵盖了我如上所讨论的诸多主题。要点有:
其一,自然之变是有规律的,有时会剧变,引发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这是建立在几千年对天象与自然的观测基础上,是一种总体把握,虽然不等同现代气象学,物候学,细研也有价值。
其二,顺应四时之变,调整人类自己的饮食睡眠起居,有很具体的做法。其实,也无非是“冬天不忘穿棉袄,夏天别忘戴草帽”,这也是防病。或者,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之类,并不神秘,也不复杂。
其三,最重要的防病,就是调整人类自己的身心。这对防后两类疾患尤其重要。
中国医学理论,源于土著中国人(早期东亚的黄种人)对天地人的观察,并于万千年的生存史中反复实验。
国人自由其独特的哲学思考,与西方人的哲学相对应,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特质不同,先不讨论。
而最代表国人之思的哲学,无非儒与道,后来又有释。
中国医学理论根与中国土著哲学,主要受到道家学说影响,其次也受到儒家学说影响。
而道家的哲学思想,对现代人类应当还有价值,好多都是警世之言,特别在自然与人,物与精神两面,人类如何平衡取舍,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有很深刻的说词,并非就是简单的预防医学之说。
人类疾病的本质,人类至今还没厘清。
在人类精神层面,精神,或微细感觉与疾病的发生有何关系?科学解答的还很初级。而这些关乎人类疾病,关乎防病。

8 关于人相食
人相食,是个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但与医学也不无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也许最初是食肉的,后来才改为草与肉杂食。
人类长有两对尖齿,或称为“虎牙”。而狮虎豹狼们也长有此尖齿,因此,这可能是所有肉食动物的标志,人最初一定是伟大的肉食动物,或者,是猛兽。
在河姆渡遗址里,出土了大量的兽骨及其它动物的骨骼,也有植物的种籽,或稻种。人们在一只巨大的陶罐中好像还发现了幼儿的骨骼,与很多鱼骨夹杂在一起,据推测,有煮食幼儿之可能。
在其他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中,同样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骼与化石。
如今,整个地球已不见一匹野生马,野生中国虎可能仅存几只,却永远羞于见人。
人类的生存进化史,也许就是其它动物种群的灭绝史。
只因为人类居于整个食物链的最顶端,人类可以掌握复杂的工具,掌握火的使用,其组织性极强,又具有聪明才智,特别能战斗,因此摄食技术极高超。
人的食人特性,或许是随着动物种群越猎越少,最终动物不敷食用,为了生存繁衍,才不得不“人相食”。也因此,人类也训化了动物,再进一步向植物类追寻食源,也训化了植物,就是草。现代人类都普遍以稻麦为主食之一,其实最初就是草的籽粒。
当人类工业化之后,加快了对物种的灭绝,同时全球人口增多,于是
被迫研究生物特性,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更加快了原始物种的基因改造,促使大量转基因物种出现。
也许再有若干年,人类必能利用干细胞,在工厂里任意制造出自己的组织,器官,再用于贩售,甚至复制克隆出整个人类。
如此,医学也许无事可做——医院更加像是修车场,医师就是修车技师,治病就是改换更新零件,人更像是一部汽车,一具木头。
人类将以生物工程产业化为标志,最终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
此次工业革命将毫不犹豫地抛弃更多的人类自然属性,估计婚姻将最终退出人类社会舞台,人类自身的生产实现机械化,做爱电子化,造人试管化。饮食一日三餐可改为针剂注射,一次注射微量,即可保证一周的能量与营养之需。。。
精神呢?人将神归何处?

9 关于药理与医理
先讨论一下药物。
中国人对医学的探索与发现,也是先从生存必需开始的,对药草的发现也经历随机海选的过程,然后由少渐多,逐渐积累经验,再诉诸于文字,上升到理论,如此反复。
因此,在《伤寒论》( 1700 多年前)中只记载了 80 余种药物,《神农本经》里只记载了 365 种药物。
因此,伤寒论的方子都很少药物, 113 个方子,多是两,三种,三,四种药物组成。但是,正确辨证使用,临床疗效很好。至今还很经典,也被称为经方。
其实,使用较少的药物组成复方,也是中医的重要特点,更需要对医理的把握与临床经验。
因而,医界的著名大家都很善用经方。
是药三分毒,药就是毒,这也是一条重要的中医理论。
以最小的身体打击,获取对身体的最大支持帮助,应是中医治病的思维特色。
因此,中医高度关注毒物,用药极其讲究。经典里都有记载。
一味单味药,因其是生药,草本,木本含有生命物,其成分比化学制剂复杂很多。所以,即是单味药,能同时具备几种药效,本质上也是复方。因此,医师要重视单味药的准确使用,也应熟知经方。
比如桂枝甘草汤,勺药甘草汤,麻黄汤,桂枝汤,三承气汤之类,总共就三四味药。现代的中医师为何普遍习用大方,我没详加考证。
分析研究中药方也要从经方,或单味药做起。
现代的研究者,也必须关注单味中药的复方特点。
再强调一下,麻黄不等于麻黄素,大黄不等于大黄醌,木通也如此。。。
青蒿也并非就是青蒿素。中医对这些药物的认知很全面,也很清醒,并有实证经验。

再说药物的使用
中草药或中药方剂的正确使用,必遵循中医所特有的理论。
中医的理论架构是个非常庞大的体系,所含基本理论与细部。
因为,中国医学源于土著的中国先人 。
中医很古老,很传统,因此理论很陈旧。
陈旧,也许另有价值。
现代科学发展速度惊人,每当一种新发现,必很快地被运用于医学。于是,人们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临床实务的恒定少变化表示不解。道理在于:
1,中医理论与实践已经历几千年时空考验,多被经验所验证,不需大动。
经验是啥?就是将某物质直接投放于人体,得出某种效应,比如,大黄通便,泽泻利尿,黄连治痢,青蒿治疟,鸦片止痛。。。及其它更为复杂之效应。比如西瓜解暑,冬瓜利湿,冷水解渴清热。。。
2,与其它学科相比,医学的对象是人本身,而人类历史以万年,十数万年计,人类的基本生理参数,比如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心率,身高,体重,血样,尿样的参数变迁极小,极缓慢。

理论是思想,思想是工具。
在科学上,人们确定很多理论,发现总结出很多定义,定理,定义。。。大多都可验证,似乎都反映出宇宙的某种真相。
但是,某种思想,或理论被确立,其实用价值,就是可以将其当成工具,再去合理地,客观地解答现实,才有实用价值。中医的所有理论,大多有此价值,就是可以用来当作工具,再具体地判定人类疾病的性质,具体地指导用药。
如果说中医的临床实务是条木制古船,那中医的有关理论就是专用于度量这船的尺,或称重的称,及其表达,维护,修理这船的特有工具。
中医理论对中医实务是专门的器具。
这对于度量病情深浅,指导用药更为重要。用中药用的正确,理想,完美也必须遵从中医医理。其中道理,引人深思。
我先讨论一二。
其一,中医的用药理论及说词,源于几千年的临证,临证经验——这些,换成现代医学术语,是临床实验。而主导用药的理论,主要是八纲辨证法则。证,就是一组临床表现:即一组症状及体征。中医要依据一组证,加上对这组证的全面思考来决定配方用药。有时,一组相对固定的证,其实就是临床实验的一种原始记录。
这种特征,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更为明显。
比如,“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这条文字就是记录了用炙甘草汤可能治愈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
当然,在《伤寒》论时代,不可能有现代意义上的医学实验。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极为密集的,大规模的,急重的患者群,医学即无法提前进行科研设计,也无法用果蝇,白鼠们进行药理,生理,毒理实验,更难从容地进行所谓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临床实验。而只能在所能及的范围内,随机地对药物进行海选,以自然生药直接应用于病患。其实,就是直接以病人做为医学实验的对象,求得有价值的参数,得出药效结论,再推广于临床应用。
其参与“实验”的病人分布在广大的自然空间,是自然的,随机的,海选的。实验的原始记录,就是一组病证的描述,实验的最终结论,就是推出了一种有效的“新药”——某种经典方药。
这也许是经方治大病,或一种草根树皮所具有的“神奇”之真相。
以自然草木果真帮助国人应对诸多空前大疫,或帮助一点,或帮助一些,或帮助一半,或救人一命。。。就算一种安慰,也是其价值,更在于中草药是自然的生药,更多的就是人类日常所取食之物。
中国医学在理论上对于药物及毒性认知,恐怕超出所有人的理解。
对中医而言,所有的药物皆是毒。
换言之,如果你将某物当成药物,配方使用,或单独使用,即使是凉水,或鸡蛋,在理论上都是一种毒物。
在《黄帝内经》中,论药物,少用药字,多用毒字,毒,就是药。并有大毒攻邪,小毒攻邪之句。
人们确实应该再深切地读懂中医理论,无论是中西医师,还是其它的关注者,外界人士。
中药即然是药物,进入人体,受诸多因素影响,肯定是具有一定的药效的。因此,中草药物肯定不能统归属所谓安慰剂,安慰剂之说肯定是可笑的。依安慰剂之说,来使用中药也是愚蠢的,此说并不科学。不管说者有意还是无意。而安慰剂,对西医而言,也是含有特定定义的,而所有的定义,都由人类自己根据需要来下,根据固有的程序来确定,而程序也由人类自己来确定。
事实上,现代的医学研究与实验,常以自然的水,自然的空气,或自然的淀粉,甚至某种语言或颜色来做为安慰剂,与某药物对照。
本质上,自然界所有物质进入人体,皆可对机体产生影响,都是药物。
因此,现代医学有的处方药是当初就是安慰剂,或比实验药物更有药效,也因此,人们才安慰剂效应来治病。
有的安慰剂,其效应肯定而确切,是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与物质(药)影响同时作用的,二者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一个个体生命。人们并没深入子细研究。
那么,中药的毒副作用到底如何?
评估一种药物,或一味草药,或一种自然矿物,甚至一种食物,一种谷物到底有否毒性,对机体有否伤害。是个很大的科学主题,或专业主题。
因为,它关涉多学科多因素。
我只想概述之。
我觉得可以将中药与西药相比较。
也要与常识或经验相对照。
更可以诉诸于大规模的实验。
还可以将某种药物禁绝。
但是,最重要的却是,必须诉诸于专业的使用。
由于中药取材来源方便,更因为很多都是食物类,而且,很多药物药效不显著。。。这些都是造成滥用的,最终发生毒副作用伤人的原因。
其罪不在中医中药或中医理论本身,而在滥用者。
其实,依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中药的合理配伍专业使用,是极为安全有效的,
对使用中草药物而言,即使是使用水,以水治病,也必先知水的四气五味,甚至归经,甚至经典之作对水的使用范例。而水,看似简单,却足可用以治病,或救人一命,也可被误用。
水,其实是被中西医师使用最为普遍的药物,只是依纯净度及其标准,被人为确定为药物,再经静脉点滴,或饮用,最终对机体所产生的效应,都是水所具有的效应。现代内科也有水中毒的病象。
即然水被错误医用,或滥用都足可以致病,或致命,那诸如麻黄,木通被误用与滥用,其结果也是严重的,这不难理解。
关于麻黄与木通,是近年西方人因误解中国传统医学,自身滥用中草药物所致,应对中医多些专业性的了解与研讨。
使用中药必须知中医。
专业地使用与民众自己取用,这是两个概念。药物,被专业地使用,就是药物,不被专业使用,则等同食物。原因在于,中药是自然草本木本,或自然的生物体,在食物与法定药物之间,更高度接近普通的食物。正因为如此,很多中药作用温和,药效并不显著。但是,人类疾病对药效的需求千差万别,而作用温和,相对于作用强烈,也是重要的药效。
中药与中医的医理密不可分,自成一体。理论上,要存共存,要废同废。不存在废医存药,或废药存针之说。

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自然生药,其成分复杂,药效也温和,一旦起效也较为持久。最常用的,大面积地被临床使用的,经典的药物也就几十种。
应当指出的是:生药,是动植物类,动植物是生命体,是细胞,或准细胞。因其成分复杂,具有生物活性。如以单一成分论,大都可能检测出某种特成份,或主要成份,或有毒成份,但是更应高度关注所含全部自然成份的总体药效。而且,即使有毒成分,其毒性作用,也就是药效。正确使用在于方法与分量。
另外,配伍能减缓毒性,使作用更为微妙。
这些都是大分子化学制剂难尽替带的物质特性。
或许是草根树皮们的神奇特性。
诉诸于专业的使用,中草药物总体上极为安全有效。

而中草药物业被专业使用几千年,其安全有效,也被时空所验证。
中医给人开方子,先是望闻问切

其二,中医临床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
中医师用药或施针前,先是望闻问切,然后必须诉诸于辨证论治。
中医师的本色是会辨证,懂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学的精髓,是中医的特质。
辨证,是中医临床学家的最重要功力,也高度体现中医临床学的特点。
中医不辨证,就不是中医师。
辨证错误,就是误诊。
这有别于西医学。也涉及诊断。

关于诊断

诊断,是临床学的重要实务。经过诊法检查,最终要给病人一个结论,诉诸一个病名。
中医使用传统的“病证”诊断法,不同于现代的“病名”诊断法。


关于中医临床学的证与病

证,是单个的病象,相当于现代临床学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
病,是对一组证的命名,但也可能是一个证。
病名,相当现代临床学的诊断。
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或结论,即病名,有的就是单个证,也有的要依据一组证。
病与证的概念,最初由经典之作《伤寒论》确立。
比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是诊断,证是组成病的元素,病由一组证所组成。
比如,单个证的病名:头痛,腰痛,汗证,水肿,黄疸,发热。。。
比如,含有多个证的病名:感冒,中风,霍乱,及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等,或风温,湿温,暑温等。
无论如何,对中医临床家而言,细致观察病象,再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演变,进退,所依据要素就是证。
临床家要高度关注,细致识别,准确归类证。
只有熟知医学理论,知道啥叫辨证,自觉应用选取辨证这把尺,才能认证,识证。才能把握变化万千的,纷繁的,或单个的病象。最终正确合理地处方用药。
辨证,是中医人的一境。只有掌握辨证论治这一真谛,才是真正的中医人。


经典文献总是强调辨证。
如何辨证?怎样辨证?
医师所面对,所遭遇的临床病象纷纭复杂,变化万千,难于把握。需要医师们要去伪存真,最终找出关键的所在。这就要首先梳理四诊所见,就要以一把“尺”来度量病象,以区分疾病的基本性质。这尺,就是辨证方法,因此,所谓辨证方法,也就是工具,就是器。
在对疾病的判断,分析方面西医另有一套,讲求的是进入机体的致病因子,病毒细菌等感染,病程阶段,找到某物质注入机体限定或消出致病源,现代已对细菌感染取得长足进步,对病毒感染还未突破瓶颈,可见中西医临床学的思路与方向之特点。
中医临床的辨证方法,被历代医家所首创,有很多种,适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临床疾病。
中医的辨证方法有如下诸多种类:
1,八纲辨证
2,脏腑辨证
3,经络辨证
4,气血津液辨证
5,六经辨证
6,卫气营血辨证
7,三焦辨证
8,其他。
临床所见,千差万别,千人千面,时空转换,变化万千,病象转化,急剧改变,常以时分秒计,或以半日,一日计,更不要说时空已换年月计,或病人病况随时变。
因此,当四诊合参后,先要迅速辨证,就要快速选取一种最合适的辨证方法。更准确又力地度量所见的临床病象。
通常而言,病分外感病与内伤杂病。
而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适于外感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诸辨证方法适于内伤杂病。
但是,八纲辨证,应是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总法。
也因此,临床家面对病人首先要能够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之属性。这是极为重要的。
因为,这每个字的后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学内涵,此种内涵,又直接与临床学应对,即治则相连,而治则又与处方相连。
辨证,直接关乎临床出方用药,是很具体的硬性的实物,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不可不精。
寒证就要温之,就要用药性温热的药物,比如附子,干姜,肉桂,甚至巴豆,硫磺。
热证就要寒之,就要用药性寒凉的药物,比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或者冰水,西瓜。
反之,寒证用寒药,就是雪上加霜,热证用热药,就是火上加油,其结果可想而知。
表证,就要解表,解表,就要用到麻黄汤,桂枝汤之类,或桑菊饮,银翘散之类。
病非表证,用此种方剂,非但无用,反而会延误时机,加重病情,或所谓引病邪入里化热化寒。
里证,就要温里,清里,补气,行气,滋阴,清热,消食,化痰。。。等法。
因此,辨证决定处方用药的方向。
自然的草本,木本药物,或矿物,动物生物药物,都具有药效,绝非安慰剂。甚至水都具有药效。
只有在区分与辨别清楚病象,及疾病的性质时,才能被恰当合理地使用,也才会发挥理想的药效。
更因此,处方用药不辨证,等于盲人骑瞎马,临床大忌,专业中医人不可不知。
深解辨证的重要,尽量精准地辨证,于中医人,于病人幸甚!
现代医学的全面进步,及其高精尖的科技杯普遍应用,人们习惯以西医学的思维审视疾病。

比如,人们经常问中医如何治高血压病,如何治糖尿病?
只能回答:辨证论治。
比如,人们治高血压,常用镇肝潜阳法,用天麻钩藤饮,但认为高血压就是肝阳上亢,就没知解辨证论治的基本道理。
因为,高血压的病人千人千面,每个个体都不同,涉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有忧心阳,肝阳,肾阳,脾阳,心肝脾肺肾阴。。。诸多不同,寒热有可分诸多不同。。。因此,一方不可能非常理想地尽治所有的高血压病,甚至,对A高血压病人极有帮助的方剂,对B高血压病人却无助,甚至发生负面影响。

其三,自然,人类的自然属性,自然之物,应当是同属一个大系统。
因此,必须将人类投放于自然之中看疾病。
人有何自然属性?
1,人士形神兼具的生命体。
2,人类自降生,就与疾病相纠结,生命的常态与病态其界线并不清。
3,人类对自然之变很敏感。
3,人类自身的免疫力足以对抗自然之变。
5,自然永恒,人类生命却有始终。
6,人类要从自然界中摄取营养物,自然界中含有人所需个种营养物。
7,应对人类主要病痛的药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存在于草木岩石与生命物体内。
8,人类的基本生命常数虽宇宙变化而变化,但是,宇宙之变太过缓慢,大周期以千万年,或亿年计。人类的主要生理参数也是万年很少变化。
9,人类生命程序即极其精细也非常严整。
临床家必须关注人类的生命特性及其自然属性。
尽量以自然之法,自然之物调控生命,医治疾病,所谓顺势,所谓自然,所谓替代。。。
这都现代西方医学的新思维。
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几千年实务。

10 关于防病A
也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主题,一个哲学主题,并非单纯的医学主题。
本质上,人类自出生,就要生病。
人类的生命状态,就是生命常态与病态纠结在一起的,一点病没有,不可能。生命就是过程,过程有始终。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已将此问题说到底了。
因此,好多人类疾病难以予防,只能尽量预防,此其一。
人类疾病包括身心两部分,而且,心因心理疾病占相当大的比重,此其二。
谈预防,至少也要知道好多人类疾病并不需预防,也不可能预防,更要关注身心疾病。

人与自然,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是“与天地相参,以四时之法成”。人是宇宙一分子,生物性致病原,细菌,病毒们更是宇宙一分子。。。共组生物圈,共组自然,共组宇宙。
细菌病毒与人,有致病关系,还有合谐相处关系,并非总是对立的。
已知,人体有正常菌群的存在,有重要作用,同理,人体是否有“正常病毒群”存在?尚未见大师们深入研究。
所以,某种严重的大疫发生,有时是关乎天地人的,是大宇宙,大系统之变。也不可忽略人类活动本身对疫情的影响。
如今,人类靠现代免疫学,公共预防医学对诸多人类疾病有效。
但是,对于防病这一主题而言,高发的前几位人类疾病:A心脑血管病,B肿瘤,C糖尿病等,却主要关乎人自身。与年龄,饮食,睡眠,家庭,性别与性,职业特性,特别嗜好,工作环境,劳动与休闲,起居的规律性。。。所谓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生活方式,环境与人口的压力。。。都对人类的原始自然属性有强烈挑战,这倒是最应当高度关注的,也是需要时刻警觉预防的。此类医学问题,也耗费了很多资源。
医学用于防病,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对人类精神—神经—心理—情绪疾病的调控。这是一大类疾病,同样耗费大量医学资源,而且高发。
依我愚见,这一定关乎人类社会,关乎政治经济学,关乎现代化与科技进步。。。当然更关乎人类自身对物欲,或势利的无尽追求。
此种人类疾病品类繁多,也许源于人类被物欲埋葬了精神。
强调一点,中国医学理论关于对病的理解,或防病学说,是一个相当大的主题。
似乎也涵盖了我如上所讨论的诸多主题。
要点有:
其一,自然之变是有规律的,有时会剧变,引发某种特定疾病的流行,并有大量文献记录。这建立在国人对天象与自然现象的观测基础上,有几千年历史,是一种总体把握。虽然不等同现代气象学,物候学,细研也有价值。
其二,顺应四时之变,调整人类自己的饮食睡眠起居。。。有很具体的做法。
其意义,也无非是“冬天不忘穿棉袄,夏天别忘戴草帽”。或者,渴了就喝,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之类,并不神秘,也不复杂。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默契关系。
其三,最重要的防病,就是调整人类自己的身心。这对防治身心疾病尤其重要。
中国医学理论,源于土著中国人(早期东亚的黄种人)对天地人的观察,并于生存史中反复实验,历经万千年时空。
国人自由其独特的哲学思考,与西方人的哲学相对应,并无好坏之分,只是特质不同,暂不讨论。
而最代表国人之思的哲学,无非是儒与道,后来传入佛教。
中国医学理论源于中国土著哲学,主要受道家学说影响,其次也受到儒家学说影响。
而道家的哲学思想,对现代人类应当还有价值,有好多警世之言之理,对于自然与人,物与精神两面,人类如何平衡取舍,达到身心的健康和谐,都有很深刻的道理,并非就是简单的预防医学之说。
人类疾病的本质,人类至今还没厘清。
在人类精神层面,精神,或微细感觉与疾病的发生有何关系?科学解答的还很初级。而这些关乎人类疾病,关乎防病。


11 阴阳之思源头
中国医学的原理

一种理论,或哲学思考被表述出来,再被具体运用,并解答实际问题,验之于某种实证,必引发人们好奇。那就要追溯此种人类之思的心路历程,这会帮助人们对理论的知解。
关于阴阳学说,迄今,前贤大师们的论著及教科书,对其哲学意义,或理论价值已有诸多阐述。
比如,认定这是哲学思考,其表达的哲学意义,是事物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运动。。。及相互关系等等。
我所提出的问题是:以此表达来一种宇宙运作的终极真相,或事物的关联,为何非要用“阴阳”二字?而且,阳还分出太阳,阳明,少阳;阴又分出太阴,少阴,厥阴。
能表达以上哲学内涵的字与词极多,比如:黑白,内外,大小,寒热,男女,上下,左右。。。等等。为何非要诉诸于阴阳二字?先人们到底想说啥?
我认为,单是阴阳这两个文字,其蕴含的信息绝非单纯。
中国人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人类文字,是现今汉语言文字的基础,或也可称为象形文字。
现存的汉字,原于此种古老的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特别含义。
汉字,不同于拉丁文字,汉字的单个字具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功能。。。也因此,汉字的每个单字,都含有更为密集的信息,这却常常被现代人所忽略。

《说文解字》对阳字的解说

这是现存最完善最早期的中国字典,著于公元100年。
对汉末以前的古文字首次大规模总结,可以帮助人们考证其原始字意。
在阳字条下,解说:山之南为阳。
在我看来,这种解说,表明“阳”字可能含有以下信息:
1,山。
2,方向。
3,太阳。
4,地表。
5,宇宙。
6,光。
7,影像。
8,物体。
9,人。
10,视觉。
11,感知。
12,物。
13,界。
阳,这个字,当初是用来表达方向的,是指“山之南”。
方向,或方位,对人类,或所有较高级动物的生命与存在极其重要。
但是,因为宇宙的无限性,加上地球与其它天体的球体特性,或圆周运动特性,人类要确定方位就必须有所参照。参照点必须相对固定不变,具有永恒特性。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对于方向的确定是成功的。
但我至今不知,一个人是如何判定自己的左右手的。
这涉及脑的记忆原理,涉及语言,文字与记忆。其复杂性比任何数学题都高深。
无论如何,人类成功地确定了方位,山之南为阳。这实际上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而太阳是关于人类的最大最鲜著的天象。太阳自东而出,从西而落,亘古不变。山,是地球表面一个固定之点,也同样具有亘古难变之特点。一个地表的点,在阳光的照耀下,永远有一面朝向太阳,太阳也给此物体分出界面,从而赋予此物以阴阳的属性。以此类推,凡是人类视觉感知,都可分界,都具阴阳之属性。而人的视觉信息感知占95%。其余的小部分信息感知,将与视觉感知相类比分类,皆分阴阳,只使层级不同而已。


太阳与阴阳
日,
1,人类对宇宙信息的感知,超过95%源于视觉。
2,没有光,就没有以上视觉感知。
3,人类的感知主要源于太阳可见光。
4,人类自出生,所感受最大天象为太阳。
5,自然界所有之物,或一个点,一粒微尘,在阳光下都分界面,都分阴阳,如此,也才能被人所感知。
6,所有地球人都关注太阳,都有太阳崇拜,火,光,热是生命之源,其次,就是水。水崇拜。
7,火与水,是生命最重要要素,就是阴与阳。
8,由对宇宙观察,具体是太阳与阳光下的自然万物观察,确立了阴阳的终极大思考,再推而广之,可达更远大之宇宙,可达更微小之宇宙。。。
纳米,科学,锌原子100排列,电荷,
太极图如何画到球面上?再以数学解答之。

阴阳的多层次
阴阳与系统论

宇宙的阴阳属性

物质的阴阳属性

时间的阴阳
人体硬件的阴阳
是人感知到的外界存在最终极大属性,主要由视觉所感知到,少部分由其他感觉所感知。





生命的常态,病态。
生命的形态,由常态与病态互相纠结而成。没有病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WHO至今没能给健康下一个完美的定义。我记得,当时,人们共提出近十条标准,其中有所谓头发光滑柔顺,没有头皮,还有大便通畅。
常态与病态是相对的,互根的,转化的。。。也是一对阴阳。
人类自一出生,就开始发病。这是免疫过程,以后还会不断免疫,发病,肉体的病,精神的病。现代社会更多精神的病。
本质上,所有人类疾病都无药可医。
本质上,所有刻意摄取进入人体的物质,都可称为药物。
药物与食物难以截然分开。
阳光,空气,水也是药物。
药物,有广义与狭义。端看人类自己如何定义之。所有的定义,都是人自己来下。所有的定义,也都是人刻意来确定,只是为了某种需要。定义都是有条件的。
以水为例,本是生命之必需,也是组成人体生命硬件的主要物质。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
人体缺水,就是病态,严重者称为脱水,是严重病态。
人体一旦缺水,立即就会口渴,口渴,是一种感觉。或许伴有其他病象,或许只限于感觉,无法客观化测定。当人体内缺水时,口渴想饮水,甚至急切找水喝,这就是病象。水,就是药物。
在现代临床学,没把口渴当病象,也没把喝进的水当药物,更没把喝水当治疗。因为,病,自有其定义,或所谓诊断标准。水,只有经过静脉输液等医学操作进人体,才定义为药物,而且,一般都混有另外特定物质(药物)并不是纯水。而喝水,那要在医师的特别指导下也许算治疗,不然,也不算治疗。
——这就是定义。定义,是必须的,为了秩序与规范。但是,人类的生命现象,还有其自然的真相,并非都能依据人自己所确定的秩序而运作。
人类自从西方的两次工业革命起,科学飞速发展,人们也发现大量的宇宙规律,在医学领域放弃固有思考与传统,也发明了数不清的化学药剂,现代医学200年,人类发现,淘汰了数不清的药物。人们对药物的思考越来越圆融,甚至有大师清醒地看到,很多药剂,与其说是药,不如说是毒。因其正面作用,远远被负面作用所抵消。有大师指出,现存化学药物,只有青霉素与阿斯匹林克称为药物。因为经时空验证,疗效确切,很少毒性。


现代科学诸学科,或可找到阴阳原理的影子。
1,工程系统论。
2,电脑科学。
3,分子生物学。
4,工程控制,自动化理论。。。
宇宙是阴阳的。道。天地人道自然。


12 知解阴阳学说

最早记载阴阳学说这回事的,是汉书,此书分为传,志等类别。其中,有艺文志,就是记载收录当时代的各种论文,或许相当于现今的人文与自然课学文献。艺文志记载了学说十家,还有医经十家。
因此,

阴阳——是特有的术语。
最早应见于《易经》及后来的《易传》。
其次,见于老子《道德经》,及《论语》的孔子说。
《易经》,《道德经》,《论语》,都是些最早期的中国古典文献。
其文字存世,应跨越2500至3000年左右的时空。
这些文献所记述的思想则应该更早,或许超过万年以上。
人类的文明信息传世,至少采取三种形态:
A语言,以口耳相传。
B文字,以载体传世(岩石,陶,砖,竹,木,皮,骨,棉,帛,纸,磁,电子。。。)。
C实物,如建筑物,器物等本身就可传达直观,立体的文明信息。
口耳相传应也是基本的形式,以后我还会提到。
D基因,人类的文明信息,可能还通过基因,以某种形态沉淀传承之,可惜,人们研讨不多。
阴阳——作为术语,它所要表达的意涵,肯定是土著中国人的哲学之思。
而所谓哲学之思,必然是源于:一,人类的本能好奇,固有之思。二,再加上对天地人的观察。
哲学,在此意义上,一点都不神秘,连小孩子都在进行哲学思考。人类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宇宙信息,并开始观察宇宙。全球人类自幼开始的所思,所想,所猜,所探索的基本问题,都相似。
但是,东西方人类对宇宙的观察结果有不同,脑中所思想也不同,诉诸于语言文字的表达必有差异。
而阴阳学说,首先源于土著中国人的固有之思,又参入对宇宙的观察,再经过大脑运作之后,所产生的一种思想。
是土著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高度概括,是终极的表达。
我特别提出土著中国人这一术语,就是想强调此种哲学思考的特别意义。
何谓土著中国人?是指远古就生息于欧亚大陆东面广阔地理区域,或以长江,黄河,辽河流域为主要生息地的,黑眼黑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也是现代中国人的先人。
现存最古老,年代最久远的华夏古文明遗存于此地域最为密集。
以阴阳二字,表达宇宙的终极道理,即是国人所独创,也极为接近宇宙之真相,是一种伟大的人类哲学之思。
阴阳,做为一种哲学思考,或学说,应当成熟于周朝。
至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被广为人知,并被广加研究讨论,蔚为时尚。当时,谈论阴阳学说,在今天,或许如同谈论爱氏的相对论,霍氏的宇宙原点论。
古代的阴阳学说被运用于当时的生产生活实际,具体解答解决问题,是一种常用的理论工具,就如同现代人类运用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造福人类一样。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互为关联,更加具体。
如今,人们讨论具体问题,都遵循科学的原理,不再引述阴阳学说的哲学道理,但是,中国医学却仍然时时以此学说,具体地划分,测量,评估,预测,推断生命形态之变,具体地制定应对疾病的办法,具体地指导药物的实施使用。如此广博,空泛的哲学之思辨,用于调控生命现象与疾病,能被具体地加以运用,还能达至某种理想与完美。这确实神秘,难以理解。
阴阳学说,自源于土著中国人的原始思考,原始观察起,到被《易经》《道德经》《论语》以文字记载始,再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班超记载于《汉书》,更被中国人研讨应用几千年。如今,竟然还被中医人每天自觉地,不自觉地用于临证思考中,也算奇事,常被新新人类所不解,也算正常现象。
近现代伟大,著名的中国学人哲人们,也都无法跨越阴阳学说,比如王观堂,胡适,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陈寅恪,熊十力,任继愈,冯友兰。。。
大师们对阴阳学说的古老思辩,有诸多深刻的思考与解答,可为遵从。我却好奇此说,对此有些另类思考,或许言前人所未言,权且为一家言。
而作为一种万千年的思辩,蕴含与承载太多的文明信息,愚试知解其一二。
阴与阳,就是两个很常见的汉字,土著的中国人为何要以此二字来标定某种宇宙之理?何况这理似乎渗透于天地人宏观世界,又似乎也可用于表达原子电子量子所代表的微观世界微观世界。
假如,现代科学的极致,或难解之谜如同爱因斯坦氏所说,最终也许就是哲学的表达,或就是哲学,那阴阳学说就是所有人类哲学的最完美,最终极之表达。
这样说,也许不为过!
粗略考察一下古代埃及,希腊,印度,巴比伦文明。。。或西方之思辩,只有土著的中国人才提出了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也只能源与土著中国人的特殊之脑。
文明没有对错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独特与否,都是对宇宙真相的合理表达,存在,就是合理。
阴阳的哲学思考,道理何在?

时间
空间
方位
变化
转变
量变
质变
速度

能量
热量
数量
层次
系统
运动
物质
精神
存在
虚无

黑暗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脾与“人相食”

按照现代营养学的教义,按照现代营养学的教义,自然界中的食物,其成分结构越是与人类 -自身接近,越有其营养价值,所以人奶的营养价值超过牛奶,而人肉的营养价值超过牛肉们。
但是,人权的价值超过人肉的价值。所以,人类已经不在明目张胆地食人了。人吃人,叫做“人相食”。

虽然人类不可能终生只靠母乳喂养,甚至现代人类的人之初即已抛弃了母亲,改换牛妈妈喂养长大成人,据说这也是一种现代化,而现代化是全人类的伟大追求,伟大化,我自己也不敢不化。
当然,现代化也是对人类自然本性的一种丑恶化。
脾,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是一种淋巴器,脾,作为一种脏器,主要是参与淋巴液及血液的生成与代谢,与肝胆胃并没有密切的解剖生理学连系。
但是,脾字,却是中医学最常提出与讨论的字与词,也是专门术语。
根据中医学的教义:
1脾为后天之本。
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2脾运化水谷精微。
3脾统血。
4脾与思考相联。
5脾与肌肉。
6脾与口唇。
7脾与土。
纵观千古医经济现代中医学的教义,都说脾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与人的精神体力,能量热量关系最密,却并与淋巴系由何关系,而淋巴系的脾在现代解剖学所见,更与肝胆为不相连属。
因此给现代的中医人,西医学仁都造成巨大疑惑及困扰,并由此衍生诸多学术困惑,甚至误解与误导。

3忘记素问。。。脾与胃以。。。。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伤寒论》经方原理新发现
《伤寒论》与《金匱要略》所载之方,被医家称为经方。
其中,《伤寒论》载方 113 首,因其是治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又可用于内伤杂病,于现代的中医临床应用甚广,独具价值,更被临床家所珍视。
研讨《伤寒论》经方者,或习用经方的经方派,经方家,自《伤寒论》出 1800 年来,名家辈出,成就极大。
但是,因其年代久远,时空跨度极大,能读懂经论与经方,再精准辨证,临证取得完美疗效,并不容易。
而真正读懂原文,深解其中的医理,方可解密经方组方之奥妙。
经方背后有其广阔的临床学时空舞台,也是空前绝后的临床学实验原始记录,所留下的经典方药,富含科学信息,至今并未能完全被现代人所解读。
其中,经方源于临床学,作者的心路历程与创制经方的原理值得深思。
现以五苓散与麻杏石甘汤为例,提出我对经方原理的新发现,并讨论之。
关于五苓散
伤寒论的研究,称为伤寒学。
因其强烈有效的临床实证,现代医学与医师,无分中西,皆无法否认或击毁,也暂难全面破解之,故伤寒论研究及经方实证,是横亘在当代中西医学学人面前的1座共同的学术高峰,所含有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信息极其密集,所含有的医学与生命信息及其密集。。。因为它经历了1800来年的时空,并被中国的医师,主要是中医师反复不断地,持续地诉诸于临床学的实证,也已经1800来年,现今的中国与全球的中医师们,还在继续大面积地,每天都还在运用着。。。
当代及以往,研讨,运用伤寒论的学者辈出,大师辈出,我所知:
1岳美中,蒲辅周。。。们。
2刘渡舟,胡希恕。。。们。
3柯雪帆,郝万山。。。们。
4刘力红,或倪海夏们。
我高度遵崇岳,蒲,刘,胡。。。们,因他们是临床家,他们亲临疾病发生的第1现场,将伤寒论经方诉诸过万千的密集的病人的救治。。。是伤寒论经方的伟大实证者,及其经方之密的发现者,也是某些经方之谜的解密者,而经方的临床学价值,是伤寒论的终极价值之1,也因此,经方之谜之秘的解答即艰难,也伟大,应当是当代中西医学人要摘取的医学明珠。而伤寒论源于治病救人的临床学实际,所以,最终要诉诸于临床实证,方能以现代科学知识解答其大部,从而将其学说体系升华,以推进现代医学的进步,或突破现代医学临床学的某些难点与瓶颈,造福于更多的人类。
关于现今台面上的伤寒论权威学者,我多有了解,我对他们5/5开。他们的学术观点,1半都需要批判,因为存在太多的扭曲与误读,同时因其不用功,过于追物,追势利,难以熟读,全神,全身心地宁静读书与临证,所以,也就难得尽睹千年医经之真相。。。所论,多为文字之戏,于伤寒学推进无益。
所以,推进伤寒论研究进步,首先必须在临床学运用上下密集的功夫,首先要有数以万计,千计的密集的临床病例积累。。。还要精熟掌握伤寒论原文,而原文并不多,共40余万字,金贵要略也不多。
现今的台面权威,临床经验甚少,所以,也只能文字之戏,所言花哨,所论图表,归纳总结,貌似合理,其实,连原文的1些基本证,基本病的临床学含意,甚至连寒字的含义,为何寒可伤人,为何作伤寒论。。。等基本的学术学说主题或关键词都没能搞懂,其它,则可谓胡说,以我所见,惨不忍睹也,哈哈。
不过,如今也有认真执着之人,对伤寒论学说发生兴趣,令我刮目相看哈。
我喜爱伤寒论,我的观点曾重挫过我老师,读书与临证,是我的生活方式,生命之内容,哈哈。所以,我即是伤寒学的研读者,还是个经方实证的热爱者,更是个批判家。
所以,我历几十年临证读伤寒,也不断地批判我的老师与同行,更批判权威与大师。
你的可贵,在于能以平常之心读伤寒论,看伤寒论,所以,你的眼中是自然,而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自然的目光少成见,成见里边有势利,势利之眼,是无法用来读伤寒论的,因为,千古医经伤寒论太真实了,真实,自有其价值!
讨论至此,我想起了柳宗元。。。夫夷而以近,。。。险而远,瑰丽之奇观。。。


中医博大精深,因其时空跨度太大,深含生命信息太密集,加上文字有限,古文字经时空掩埋,消痕,演变,留传至今已极难,有经过传抄,内经与伤寒论文字已经有所扭曲,何况即使未扭曲,今人望文生困倦,生岐意。。。读下去已经很难了,哈哈。
在1个现代化时代,知识爆炸,信息时代,声光电。。。色彩纷繁,眩目,眼花缭乱,难使人类片刻安宁。。。则早已没有几人能够痴迷于千年的古文字,何况,这些文字是中国人的生存历史之精炼。
但是,已知伤寒论文字是原于中国人抗病之实际,是生命铺就,打造而成的理论与方法。
所以,读此文字,能读下去,已经很难也。你果有兴趣,必将先从读原文开始,尽量多读,甚至熟读,边读边思考,在参照你已经所具有的中西医学学识,不断地可提出些新问题出来,我愿跟你讨论。。。
当然,以我所见,教与学,肯定是互动的,所以,我对韩愈的教育思想有不满,因为,他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貌似很完美之说,其实,还应加上提问,教者与学者,都要提问,并试着共同找到解答。。。此过程,就是不端地研读。。。运用资料,找到支点,解决问题。
我对现存的权威解答已经很不满意,也厌烦了,我试图重建1个新体系,以解伤寒论之谜。
当然,因其思路与体系全新,又是我自己的临床学实证,因此,建构还需全力,讨论是必须的。。。
无论如何,做为1个医者,或学者,也是学着。。。哈哈,学习肯定是有其乐趣的,愿与你共同寻找些读书研讨,解决问题之乐。
伤寒论,中医学,有太多谜题未解。
知皮毛易,撼伤寒论难。
祝好!
文字,还是最大的关口。。。伤寒论文字,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势利相关,没有眩目的高科技,甚至没有感情,甚至没有几个字,甚至惜字如金,很少解答。。。但是,文字默默,它直面你,平实地,无言地看着你,它所描述,是真实,是客观,是1幕惨烈的抗病图。。。因为,它由万千的生命所铺垫,所成就。。。它是临床学的原始记录,是1册急诊手册,字字珠玑,是活命书。
原文已经很好玩,用广东话读,更好玩,普通话,要注意断句。

原因还在于,中国是胃癌较高发国,而美国人很少发生胃癌,或肝病。美国,是肠癌高发国。其原因,是另外主题。

临床医学,奇怪在:必须要直面密集的病人,才有可能找到医师的感觉,才可能凭感觉触发某种灵感,最终,在万千的病象之中,终于找到1种完美的医治方法与最佳的研究思路——病人启思,密集的病人密集地启发思考,而无论多么伟大的医学家,大牌医师,其最重要的价值,就是面对万千的鲜活病象,能够快速地寻到1种真相,并顺势应对,在万千的治法之中找到1种最接近疾病真相的方药,最大限度地帮到病人。
每个病例都是唯1的。
临床学,必须经验,有了经验,不读书不思考,经验还是死经验


  英文名称:typhoid fever;肠热病;enteric fever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人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本病又称为肠热病(enteric fever)。但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并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病原学
  本病的病原是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D族(组),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长1~3.5μm,宽0.5~0.8μm,周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
  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中一般可存活2~3周,在粪便中能维持1~2月,在牛奶中不仅能生存,且可繁殖,能耐低温,在冰冻环境中可持续数月,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日光直射数小时即死,加热至60℃经30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在3%石炭酸中5分钟即被杀死,消毒饮水余氯达0.2~0.4mg/L可迅速致死。
  伤寒杆菌只感染人类,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动物。此菌在菌体裂解时可释放强烈的内毒素,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以少量内毒素注射于人或家兔静脉内,可引起寒战,发热,不适和白细胞减少,这些现象和伤寒病人的表现极相类似。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均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但这些并非保护性抗体。由于“O”及“H”抗原性较强,故常用于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以辅助临床诊断,亦可用以制做伤寒菌苗供预防接种。“Vi”抗原见于新分离(特别是从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株,能干扰血清中的杀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是决定伤寒杆菌毒力的重要因素。但抗原性不强,所产生的“Vi”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较低且为时甚短;当病原菌从人体中清除后,“Vi”抗体滴度迅速下降。“Vi”抗体的检出虽对本病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但却有助于发现带菌者。含有“Vi”抗原的伤寒杆菌可被特异的噬菌体裂解。利用“Vi”Ⅱ型噬菌体可将伤寒杆菌分为约100个噬菌体型,对追踪传染源有帮助。
发病机理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后,一般可被胃酸杀灭,若入侵病菌数量较多,或胃酸缺乏时,致病菌可进入小肠,侵入肠粘膜,此时部分病菌即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在其胞浆内繁殖,部分则经淋巴管进入回肠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生长繁殖,然后再由胸导管进入血流而引起短暂的菌血症,即原发菌血症期,此阶段病人并无症状,相当于临床上的潜伏期。
  伤寒杆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肾和骨髓后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严重菌血症并释放强烈的内毒素,产生发热,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出现皮肤玫瑰疹和肝,脾肿大等,此时相当于病程的第1~2周,毒血症状逐渐加重,血培养常为阳性,骨髓中伤寒杆菌最多,持续时间较长,故培养阳性率最高。病程第2~3周,伤寒杆菌继续随血流散播至全身各脏器与皮肤等处,经胆管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经肾脏随尿液排出,此时粪便,尿液培养可获阳性。经胆管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穿过小肠粘膜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和单核细胞浸润,引起坏死,脱落而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位血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及肌层与浆膜层则可引起肠穿孔,此外,伤寒杆菌也可在其他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如骨髓炎、肾脓肿、胆囊炎、脑膜炎、心包炎等。
  病程第4周开始,人体产生的免疫力渐次加强,表现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作用加强等,伤寒杆菌从血流与脏器中逐渐消失,肠壁溃疡渐趋愈后,疾病最终获得痊愈。少数病例可能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潜伏在体内的伤寒杆菌可再度繁殖并侵入血流引起复发。
病理改变
  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中大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增生性反应,以肠道为最显著。病程第7~10天,肠道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钮扣样突起,尤以回肠末段的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少数病例的结肠起始段亦有同样变化。肠系膜淋巴结也显著增生与肿大。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脾脏,骨髓,肝窦星形细胞亦呈增生。继而肠道淋巴组织的病变加剧,使局部发生营养障碍而出现坏死,形成黄色结痂。病程第3周,结痂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变部血管可引起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引起肠穿孔。因回肠末段的淋巴结较大且多,病变最严重,故穿孔多见于此部位。溃疡常呈椭圆形或圆形,沿肠纵轴排列,周围肠粘膜充血。病程第4~5周,溃疡愈合,不留疤痕,也不引起肠道狭窄。肠道病变不一定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伴有严重毒血症者,尤其是婴儿,其肠道病变可能不明显,反之,毒血症状轻微或缺如的病人却可突然发生肠出血与肠穿孔。
  镜下检查,上述病变的显著特征是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巨噬细胞为主而无中性粒细胞,此种巨噬细胞可大量见于小肠溃疡的底部及周围,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胞质内含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是本病的相对特征性病变,故又称“伤寒细胞”。若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则称为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
  其他脏器中,脾和肝的病变最为显著。脾肿大,常重达500g以上,有充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及伤寒肉芽肿形成。肝的最常见病变是肝细胞局灶性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有人认为此种病变属于“非特异性反应性肝炎”,也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及肠阿米巴病等患者。
  胆囊可呈轻度炎症,急性炎症少见,心肌及肾呈混浊,是毒血症的一种表现。极少发生心内膜炎和心包炎。偶见血栓性静脉炎,多发生于左股静脉。膀胱炎和肾盂炎并不常见。睾丸炎罕见。骨膜炎及骨髓炎(胫骨多见)及脊椎炎偶可发生。神经系统无特殊病变,伤寒杆菌脑膜炎仅偶见。呼吸系统以支气管炎为常见,但亦有继发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斑丘状皮疹即玫瑰疹的镜下检查显示单核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可见伤寒杆菌。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为病人及带菌者。病人从潜伏期开始可从粪便排菌,从病程第1周末开始从尿排菌,故整个病程中均有传染性,尤以病程的2~4周内传染性最大。
  慢性带菌者以胆囊、胆管带菌居多,主要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泌尿系带菌者罕见。原有慢性肝胆管疾患(如胆囊炎,胆石症,后睾吸虫病),或泌尿系疾患(如肾盂炎,膀胱炎)的伤寒病人则易成为慢性带菌者。
  (二)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随病人或带菌者的粪、尿排出后,通过污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蝉螂等媒介而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再次患病者极少。
  (四)流行特征 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发病高峰在北方地区常较南方迟1~2个月才出现。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病率降低,其流行高峰已较为平坦。本病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在成人病例中20~40岁者约占60%~80%,40~50岁以上者少见。近年来,儿童及幼儿发病有相对增多的趋势,15岁以下的病人可占总例数的35%~60%。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
  典型伤寒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一)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本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二)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 高热持续不退,多数(50%~75%)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 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 常有相对缓脉(20%~73%)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脾肿大 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腺肿大(60%~80%),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30%~40%),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皮疹 病程7~13天,部分患者(20%~40%)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多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三)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四)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其它临床类型
  除上述典型伤寒外,根据发病年龄,人体免疫状态,致病菌的毒力与数量,病程初期不规则应用抗菌药物以及有无加杂症等因素,伤寒又可分为下列各种类型。
  (一)轻型 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内痊愈。多见于发病前曾接受伤寒菌苗注射或发病初期已应用过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在儿童病例中亦非少见。由于病情轻,症状不典型,易致漏诊或误诊。
  (二)暴发型 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有畏寒,高热,腹痛,腹泻,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肝炎,肠麻痹,休克等表现。常有显著皮疹,也可并发DIC。
  (三)迁延型 起病与典型伤寒相似,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45~60天之久。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患者常属此型。
  伤寒合并血吸虫病时,起病多急,发热常为弛张型或间歇型,肝脾肿大较著,嗜酸粒细胞在发热期及极期显著减少或消失,热退后回升,常超过正常值,热程可迁延1~2月。
  (四)小儿伤寒 一般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似于成人,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
  学龄期儿童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多属轻型。常急性起病,有持续发热,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表情淡漠,嗜睡,烦躁鼻衄,舌苔厚,腹胀及肝脾肿大等,而缓脉及玫瑰疹少见,白细胞计数常不减少。病程较短,有时仅2~3周即自然痊愈。由于肠道病变轻,故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也较少。
  婴幼儿伤寒常不典型,病程亦轻重。起病急,伴有呕吐,惊厥,不规则高热,脉快,腹胀,腹泻等。玫瑰疹少见,白细胞计数常增多,并发支气管炎或肺炎颇为常见。
  (五)老年伤寒 体温多不高,症状多不典型,虚弱现象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常有持续的肠功能紊乱和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不易,病死率较高。
  复发与再燃:症状消失后1~2周,临床表现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阳转为复发,复发的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与胆囊或网状内皮系统中潜伏的病菌大量繁殖,再度侵入血循环有关;疗程不足,机体抵抗力低下时易见。偶可复发2~3次。再燃是指病程中,体温于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又重升高,5~7天后方正常,血培养常阳性,机理与初发相似。
并发症
  近年来国内伤寒的并发症已显著减少,但国外报道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有增加趋势,并发DIC者也不在少数,应引起警惕。
  1.肠出血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可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曲线呈交叉现象,并有头晕,面色苍白,烦躁,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有腹泻者并发肠出血机会较多。病程中随意起床活动,饮食中含固体及纤维渣滓较多,过量饮食,排便时用力过度以及治疗性灌肠等均可为肠出血诱因。
  2.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穿孔数目大多为1个,少数2~3个,也有报告多达13个者。肠穿孔的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冷汗,脉细数,呼吸促,体温与血压下降(休克期),经1~2小时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暂时缓解(平静静)。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表现为腹胀,持续性腹痛,腹壁紧张,广泛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至消失,腹腔内有游离液体,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数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肠穿孔的诱因大致与肠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并发肠出血的同时发生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T波改变,S-T段偏移等。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但有报告 伤寒痊愈1年仍遗留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曾一度发生阿-斯综合征者。
  4.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12.8%~60%,常见于病程第1~2周。主要特征为肝肿大,可伴有压痛,少数(0.4%~26.6%)出现轻度黄疸,转氨酸活性轻度升高,絮状反应及浊度试验一般正常。临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或阿米巴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肿大及肝功能可于2~3周恢复正常,仅个别病例可因深度黄疸并发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
  5.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近年来国外报道的发病数有增加趋势,达12.5%~13.9%,国内亦有零星报道。一般见于病程第1~3周,约半数发生于第1周。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肾功能衰竭,并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加,血小板减少及红细胞碎裂现象。此征的发生与伤寒病情轻重,患者红细胞G-6PD有否缺陷以及氯霉素应用无关,可能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诱使肾小球微血管内凝血所致。
  除上述并发症外,伤寒杆菌所致肺部感染,急性胆囊炎,溶血性贫血,DIC等也可见到。
辅助检查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二)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是确诊的论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三)免疫学检查
伤寒2
《伤寒论》经方原理新发现
《伤寒论》与《金匱要略》所载之方,被医家称为经方。
其中,《伤寒论》载方 113 首,因其是治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又可用于内伤杂病,于现代的中医临床应用甚广,独具价值,更被临床家所珍视。
研讨《伤寒论》经方者,或习用经方的经方派,经方家,自《伤寒论》出 1800 年来,名家辈出,成就极大。
但是,因其年代久远,时空跨度极大,能读懂经论与经方,再精准辨证,临证取得完美疗效,并不容易。
而真正读懂原文,深解其中的医理,方可解密经方组方之奥妙。
经方背后有其广阔的临床学时空舞台,也是空前绝后的临床学实验原始记录,所留下的经典方药,富含科学信息,至今并未能完全被现代人所解读。
其中,经方源于临床学,作者的心路历程与创制经方的原理值得深思。
现以五苓散与麻杏石甘汤为例,对经方原理,及新发现提出并讨论之。
关于五苓散
此方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
最初见于条文第71条。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全文50字。
原方:
猪苓 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 十八铢
茯苓 十八铢
桂枝 半两
原服法: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以法将息。
五苓散,是重要的伤寒论经方,至今,习用此散的经方家,临床家众多。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范围极广,日本的中医学家或经方家对五苓散研讨极多。
古今学者对此条文有诸多解读,并依此条文,提出太阳病膀胱蓄水证之说,再断定此方具有温阳,化气,行水之临床功用,因而可用于此膀胱蓄水证。
(中国大陆新版教科书)
但是,如果认真研读伤寒论原文,再深入分析研讨此方论,我们可以有些崭新的发现,以解此经方给人们所带来的千古之谜,更展示出伤寒论经方原理之精妙,促使临床家临证深思。
如此经方如果都没能被人读懂,则可谓千古奇冤五苓散。
其一,五苓散证,是缺水证,而非蓄水证。
研讨伤寒论经方,必以经典的原文为依据。
于伤寒学而言,学者们创造了诸多研究方法,也提出很多术语,比如六经辨证,比如太阳病膀胱蓄水证,诸如此类。
但是,原文本身并未见此类文字。
蓄水证,也是古今学者所创,再诉诸于对五苓散证的医理,及五苓散方的原理解读。
但是,读此一条文,蓄水之说难以成立,于是,我敢问水在何方?
水,是生命硬件的主要组成元素,如果软件是神,硬件就是形,素问所谓形与神俱。
已知,水占整个人体体重的60—70%。细胞内外液,血液。。。之中大量存在水。
因此,古今的临床家必高度重视水液代谢,尤其是对外感热病而言,无论是高热伤津伤阴,还是以汗法发汗太过,皆可导致大量水液缺失。是为失水或脱水。轻者造成脱水之象,重者就是加重高热,使水域电解质严重失衡,再重则可能造成少尿。而少尿是现代内科临床学的急症,如果每日的尿量少于500毫升,是谓少尿,必引发肾功能障碍,甚至肾衰,尿毒症。
本条文,在伤寒论398条条文中,叙述病象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应当很好读懂。
此条文共分两段:
其1,:
太阳病
发汗后
大汗出
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此段文字,清除地将五苓散证的时空关系,即疾病演变的前因后果明确表达之。所用无一废字。
太阳病,必用汗法以发汗解表。汗法也成中医应对外感初起表证的大法。
但是,汗法的掌控很细致也很难,其中最容易发汗过多,即过汗伤阴。
五苓散证就是一种太阳表证初起,过度发汗所造成的坏病。
汗液与排汗湿人体重要生理机能。所以利用排汗以散发热量,是汗法治发热或高热的原理。
汗液中99%是水,其他是些电解质。
五苓散证本于太阳病过汗致缺水,原文无疑意。
失水,阴液不足,胃中干,胃不和卧不安,必致烦躁不安而口渴,口渴也必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此为常理。
口渴之象,在论中被多次记载于论及。其实,也是一个重要的病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感觉,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就是快速摄取水,以解其机体水液缺失。
人类的所有感觉,其设定,都是对机体保护作用。口渴当如此。
人类口渴,本身也是一种病相,如果在病中又过汗,显然是缺水所导致。
水的补充与应用,是古今临床家的重要实务,与现代内科而言,好多病都要以水为要务,而最自然的补充水之法,无疑是饮水。因而,在伤寒论时代没有静脉输液技术,给病人饮水,使一种最为恰当之治疗。
当然,也是应对缺水的病人,因而足可以医治此种缺水,或可称为太阳病汗后缺水之轻证。
其2: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
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此段文字,承接前段文字,描述记载的是另外一种严重的缺水之病相。是为临床学急证。、
脉浮,表明虽经发汗或大汗出,但是,太阳病表邪仍未解。
小便不利,表明因为缺水,以致于小便总量严重减少。
关于小便不利,是伤寒学的重要术语,在伤寒论条文中出现21次,在金贵要略中也多次出现。
追寻小便不利的原始意涵,一是小便量少,二是小便极难排出,三是小便排出不畅。而此三者,无论那种情况为主,必与尿量不足有关。
关于第二种小便不利,将在对八味肾气丸的讨论提及。
在五苓散证中,小便不利应是最为要紧之证,其临床学意义极其重要,因为,与少尿有关,表明机体极度缺水,以致尿量严重不足,使重症,也是危证,会造成急性的心脑肾机能失常,是极其严重的太阳病大汗过汗极度伤阴之象,也是极度缺水失水之象。
五苓散证原于太阳病过用汗法,致使机体缺水,轻者少少饮水即可为治。
而重者却因机体极度缺水,导致尿量不足,从而使病人极度口渴,大渴引饮,欲索水而自救。除此之外,病人表邪不解,依然有表热。
总观全文,五苓散证原于缺水,全证均为缺水失水之象,并无一丝蓄水之理,也无一丝蓄水之象。因此,膀胱蓄水之说为误读,此误,成千古之冤。



其二,五苓散是重要的利水之方,用法独特

即然不存在膀胱蓄水,但是,总观五苓散原方却以利水为用,其理何在?
这就要深入地追寻研讨伤寒论经方的原理。
医学史生命科学,临床见证极其复杂,都是个案。
治法与方药如能起效,必有其原理。而临床学用药制方的原理,比遵循人体生命的机理。
五苓散证,显然是机体极度缺水之证,已入如上述。
缺水即应补水,应给水,但是,五苓散用药却是利水之药。
此方重用泽泻。
泽泻,本经载: 是一味重要的利水之品。于药效应而言,泽泻的重要药理效应是促使尿量增多。
我曾教学生亲身实验,多数都说显著尿量增多。
现代药理:

而猪苓也有利水之功,茯苓,白术健脾利湿,虽然对水液代谢力量作用力稍缓,但与泽泻,猪苓相互为用,可叠加全方的利水之用。
关于桂枝,学者们多认为也是利水之用。
对此,我认为此说并非原始创意,其原理更是为了解表发汗。
桂枝,本经 伤寒论有桂枝汤,而成一类,是为桂枝类。
桂枝本为解肌之说 并未提及利水,多用于解表发汗,是最常用的汗方汗法,伤寒论全论用桂枝类几十次。
有意个细节问题,也是重要问题,因为要探索原理,就要重视每个字研讨。
这就是,桂枝去皮。
已知,桂枝与桂皮同是桂树一体。但枝与皮药用功能极不同。
桂枝辛温解表,有发汗,或稍许利水之用。桂皮,即肉桂则有温阳温里之功,入里而不具解表发汗之功,但可温补肾阳,桂枝却不入里,也不具强烈的温补肾阳之功。
因此,枝与皮部可混用,但是桂树的嫩枝叶还是长有皮,此皮耶是桂皮,因此,论中凡用桂枝,皆注明去皮。
这表明伤寒论用药严谨炮炙精良,更表明原创者的良苦用心,这是原理。
五苓散的桂枝之用,其意在解表,还是为了解表发汗,应对表热。
此方如按原始药量比例,最佳利水作用,已无疑意。
如此,五苓散证之功能,可表述为,解表发汗利水,用治太阳病过汗口渴表不解之膀胱缺水证。
这就要解读五苓散的特殊用法。
其实,伤寒全论,113方,多是煎剂,散剂很少。
关于散剂的特点,最主要这是克能提前制备,以应急需,此也适用于五苓散证。
用散,就要用水。而对水的使用,却是五苓散的最为独特之处。
知解此点,才能最终解读五苓散这一千古经方的终极原理。
如前所述,五苓散是用于严重的缺水失水证的,但是,还必须要用较强的利水方,似乎有悖常理,但是,细读原文,论中详细地注明五苓散的使用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饮暖水,汗出愈,以法将息。
此文共11字,却可一解经方五苓散原创者制方原理。
已知五苓散证是缺水,缺水失水就少尿,少尿就可能伤及心脑肾,由其对肾功能危害极大,或可导致急性肾衰,因此,必须大力迅速利水,解除少尿,但是,机体极度失水,利水无源,于是,必须在使用五苓散时,多喝暖水,此法一补汗源以利发汗解表,一补充水源才可能有尿可排,其组方原理可谓科学而巧妙。

伤寒(Typhoid Fever,又称Salmonella typhi),清末时译为肠热症,后受日本影响,音译为肠窒扶斯,又被称为湿温伤寒、肠伤寒、伤寒热,它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曾发生,通常起源于食物或饮用水遭到带原者粪便所污染,很快造成大流行。它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的急性肠胃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会破坏小肠壁,造成高烧及内出血。
另一种由副伤寒杆菌引起,与伤寒特征类似的传染病,称为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
症状
伤寒的症状包括长期缓慢的发烧,可达39°至40 °C(103°至104 °F),其他症状有出汗、腹痛、肠胃炎、严重腹泻、头痛。有部份的人,身体会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
伤寒杆菌会随著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染给健康人,传染力很高。
[编辑] 病源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ecies)属。
[编辑] 治疗
治疗上,现代医学采取的抗生素有氨芐青霉素(ampicill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剂(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及fluoroquinolone类如ciprofloxacin。
病原治疗为关键,患者应避免接触传染源,药物治疗以氟喹诺酮类为首选,如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可用头孢类药物,如有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但注意其指征与副作用。肠出血者应禁食,大量出血者应输血,并发肠穿孔时宜及早手术治疗。[1]
[编辑] 历史
因为它跟斑疹伤寒同样会造成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古代医生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
[编辑] 病名来源
主条目:伤寒 (中医)
伤寒这个病名在中国起源很早,但是这与西方医学所说的 Typhoid Fever 不同,它指的是所有外感热病[2]。
在清朝,西医将这个病名传入中国,初期曾经译为“肚肠热症”、“小肠热症”、“泰斐士热”等。1908年,博医会名词委员会出版《医学辞汇》,将其译为“症症”、“肠热症”,希望作为官方名称,但是使用不广。
肠窒扶斯(腸チフス)则是来自日本的译名,绪方郁藏于1855年刊行的《疗疫新法》最早使用这个译名来称呼 Typhoid 这个病名,并取代了传统的中医的病名。随着留日学生的增加,这个病名被带回中国。
1908年,丁福保将宫本叔、桥本节斋、寺尾国平所著的《新伤寒论》汉译出版,首次将窒扶斯杆菌与肠窒扶斯这个病名介绍至中国[3]。丁福保认为,肠窒扶斯这个病症造成的发热证状,与中医所谓的伤寒相近。肠窒扶斯之轻症,即中医所谓“太阳病”;其热偏于稽留或间歇者则为“少阳病”;若病重持续发热则为“阳明病”。因此认为它即是中医所谓的伤寒。这个说法也被当时许多学者所接受[4]。
章太炎认为肠窒扶斯相当于太阳病中的“抵当汤证”[5],但是伤寒的范围较大,而肠窒扶斯的范围较小。何佩瑜也有类似的看法[6]。徐仁甫则提出《伤寒论》的伤寒病即是窒扶斯杆菌侵入太阳经造成[7]。在他们的推动之下,肠窒扶斯慢慢被称为“伤寒”。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1912年,浙江发生传染病,经浙江绍兴医学会会员调查,认为这是肠窒扶斯,但是它对应的中医病名应该是湿温时疫[8]。民国初年的余岩认为肠窒扶斯应该译为温邪或湿温[9]。
1955 年丁甘仁的门徒陈纯仁出版《伤寒手册》,整合了前人的说法,认为这个病证,应该称为湿温伤寒。根据陈存仁的说法,“伤寒”有三重意义:“第一是所有热病的集合名词,泛指一切发热病;较狭义的可能就是指《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一种是新的,即专指湿温伤寒症(肠热证),故纠缠最多。”[10]。
[编辑] 病例
1907年,厨师玛莉·马龙开始爆发的伤寒玛莉(Typhoid Mary)事件,可说是医学史上有名的案例,另一位带菌者托尼·拉贝尔(Tony Labella)感染了122人,其中有5人死亡。1914年塞尔维亚因伤寒传染,半年内夺走15万人的生命。1934年和1937年,西藏先后爆发两次伤寒大流行,死亡数千人。1972年,墨西哥的伤寒大流行,有14000人死亡。
[编辑] 注释
^ http://www.chp.gov.hk/tc/content/9/24/48.html
^ 《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宫本叔原著,丁福保译,《新伤寒论》,序:“东西各国之言伤寒症也,日本为肠窒扶斯,译其意为小肠发热溃烂之谓,故从前教会医院译作小肠坏热症。”
^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西人治中土疾病,往往不效,而伤寒温病尤甚,盖其术至拙矣。有名肠窒扶斯者,以四七日为期,初七日发热不甚,二七日发热最高,三七日发热亦高,四七日发热渐下,或遂得解,二七三七日中,热甚者多发狂,若热犯心即死,彼谓肠中结热,生疮化脓,未成脓则热甚,已成脓则热衰,东土译者,见《伤寒论》有七日愈六日愈,及伤寒再经诸文,遂译肠窒扶斯为伤寒。”
^ 章太炎《章太炎医论》〈五、论阳明病即温热病〉
^ 何佩瑜《医界春秋》〈肠窒扶斯与伤寒〉:“西洋发明之“肠窒扶斯”,言热病在肠,中国发明之“伤寒”谓伤于寒气,此名固不同,所指亦异,故有谓两证不同者。有谓肠窒扶斯即伤寒之一部者,而日本亦以肠窒扶斯为‘肠伤寒’,是亦主张一部份之相同矣。其实肠热病,虽另有其饮食不节、消化不良,种种原因,而多由于外伤于寒所诱起。伤寒,虽不即变为肠热,而迁延误治,实有侵肠变热之可能。伤寒为肠窒扶斯之起因,肠窒扶斯为伤寒之结果,此事实相同者也。”
^ 徐仁甫《实用医学讲义》:“病邪从太阳寒水之经而入,能递传阳明少阳及三阴者,名为伤寒症。今用显微镜检之,实一种传染之菌,古人未有此器发明,多以‘邪’字名之。当今医学,日新月异,必须将中西今昔症名参对方有进步,即使仲景复生,亦当为之,慎无食古不化,使我中医医术,日形退化也。”
^ 何廉臣、陈樾乔《湿温时疫治疗法》:“西医名曰:小肠坏热病。东医名曰:肠窒扶斯(译即小肠发炎烂溃之谓)。中医名曰:湿温时疫。”
^ 余岩《医学革命论选》〈温热发挥〉:“于鬻医沪上十有余年,凡遇旧医方案定为温邪者,取其血验之,多是肠窒扶斯。”“薛氏《湿温病》第十三条云:‘舌根白,舌尖红,此肠窒扶斯之三角舌也。’其第二十三条云:‘温热病十余日,腹时痛,时圊血。’此肠窒扶斯之肠出血也。”“温热之为病,风温之外,又有湿热,亦名湿温,证象复杂,包含多种之病,断非一种病名所能笼络,以今日证候学智识勘之,其所述多为肠窒扶斯之类。”
^ 陈存仁《中医师手册》〈古今病名统一对照表(一)〉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伤寒&oldid=26270026”
伤寒2010—12

临床表现

1发热
或未发热或已发热必恶寒体痛,名为伤寒。

伤寒发热,呈阶梯型,即处起热势不高,随病程进展逐渐增高。
此文“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表明此种发热的特色。
一般而言,外感表证分风寒与风热,风寒表证发热较轻,风热表证发热较重。是现代中医理论所表达,与伤寒论所论有区别。

2全身不适,出汗不多
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风

3腹胀便秘

4腹泻

5表情淡漠

6听力减退

7谵妄
8昏迷
9缓脉
10黄疸
11肠出血,便血
12肠穿孔,急性泛发性腹膜炎,休克
13支气管炎,肺炎
14中毒性肝炎
15中毒性心肌炎
16脑病,肾病,尿毒症。。。

病程阶段

潜伏期7—23日
或10—14日。
病程3—4周。
初期第一周,自5—7日加重。
极期第2—3周。
1—2
2—3
3—4
5—6
6—7
7—8
8—9
9—10
10—11
12—13
13

古今“伤寒”二字辨

1指病因
2是病名
3古病名的涵意
4现代病名的涵意
5古伤与今伤的关系
6伤寒与伤寒论的关系
7伤寒与中风的关系
8伤寒论,太阳病,伤寒,中风



素问关于脾

脾的解剖

太阳阳明论
厥论
奇病论 脾瘅

脾的生理
脾的病象

素问之中,好多文字其实是解剖学的记述。
但是,至今不被人们关注,没当成解剖学加以解读。
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骨髓脉胆脑女子胞——即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因为,上述文字,都是标定的藏器,都深藏于体腔之内,不剖开体表,再细加分解,就难以察看。
但是,素问对以上单个脏器的解剖学记载,主要偏重此脏器于与脉,或经脉,经络,络的连系与交通。更详尽的大体解剖所见,描述较少。
猜想,人们也许将单个心脏剖开过,也会发现心室,心房,或瓣膜等结构,却未能留下文字。不过,甲骨文字,篆字却有将心写成很纯粹的,很象形的样子,?细观此心字,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对心脏的解剖学描画。
追溯素问对解剖学的记述,还可举出很多至今被人们忽略未知之处:
比如肺为心之盖
膝为筋之府
肺朝百脉
脑为髓之海
甚至三焦
气街
而我最想讨论的却是脾,或脾与胃。
在经典与现代的中国医学体系,脾属于藏腑学说,是五脏之一。
关于五脏,即心肝脾肺肾,都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虽然中西医学有极大差异,但是也有大体相类之处。单就此五脏而言,素问所指的实际解剖器,与现代解剖学等同,中西医人均无大疑意。但是,我对脾这一重要的解剖器官所指疑意颇大,现讨论如下。
脾,并非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而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胰脏。

其证据在于
脾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记载收入了140多个字,都是关于人体解剖架构的,诸如心肝脾肺肾,肩颈腕踝肘等,单是在肉月部首下,就收入了140余字,多与人体解剖部位相关。但是,说文解字没有胰字。表明,脾字在内经时代,或东汉以前只能用以命名一个脏器。如果当时有脾字与胰字并存,则可能所指脏器有不确定性。
或者说,脾字,在内经时代,只能命名一格脏器,或者是现代解剖学的脾,或者是胰。如果是脾,就不可能是胰,如果是胰,就不是脾。

现代解剖学源于西方,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时近代。
这必然要涉及解剖学名词的转换,即将相同的解剖学脏器名词由外国文字转换为中文,这也是造成混乱的原因。
脾,按照现代解剖学,归属于淋巴系统,使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其解剖
生理

胰,却归属于内分泌系统,是人体次大的消化腺。
其解剖
生理

脾与胰,无论是解剖学观点,还是生理学观点,其差别极大,是显而易见的。
而当初人们将西方的解剖学传入中国时,用脾字标定来体内最大淋巴器,却没有深解中国医学经典,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而后来,人们又以此认定中国医学所载的脾,就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淋巴器,至使中西医人同陷一学术误区,至今仍困惑不解。
其实,学术无小事。
此看似简单,其实,涵盖了中西医人都对经典存有极大研究误区,表现在行动上是缺少足够的耐力,与耐心去认真思考之。
那末,内经是如何记载脾的?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为胃行其津液。
太阴阳明篇
此篇文字,以太阴阳明名篇,太阴指脾,阳明指胃。专论脾与胃,是我们知解脾与胃的重要文献。
其一,此文字明示,脾与胃是相连的,这是解剖学的描述。
在素问文字,常常将以脏器间所连属关系记述。但是,将两大藏器明确加以连属描述,对于脾胃却是很不寻常的。
已知,现代解剖学胃属消化道,消化道膨大部,整条消化道长9——10米,有两大消化腺与其相连通,一是肝脏,产生胆汁,贮存于胆囊,再通过胆总管注入与十二指肠,一是胰脏,产生胰液,同过胰管也注入十二指肠。也就是说,与胃相连的主要脏器,就是1,肝,2胆,3胰。与脾在解剖学上并不直接连属,解剖学关系不大,生理学关系更是分属于两个大系统。
其二,此文字还在于,指出了脾的重要生理学意义,那就是“为胃行其津液”,而且,“津液在脾”。明确指出,脾能产生一种物质,就是津液,此津液可传输与胃,对胃的生理机能产生重要影响。这应当是指胰脏分泌胰液,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其三,这些文字还表明,脾的生理功能是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与胃相连——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在脾,这活画出胃十二指与胰脏的解剖生理学关系。



素问关于脾

脾的解剖

太阳阳明论
厥论
奇病论

脾的生理
脾的病象

素问之中,好多文字其实是解剖学的记述。
但是,至今不被人们关注,没当成解剖学加以解读。
最明显的例子,比如,心肝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骨髓脉胆脑女子胞——即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因为,上述文字,都是标定的藏器,都深藏于体腔之内,不剖开体表,再细加分解,就难以察看。
但是,素问对以上单个脏器的解剖学记载,主要偏重此脏器于与脉,或经脉,经络,络的连系与交通。更详尽的大体解剖所见,描述较少。
猜想,人们也许将单个心脏剖开过,也会发现心室,心房,或瓣膜等结构,却未能留下文字。不过,甲骨文字,篆字却有将心写成很纯粹的,很象形的样子,?细观此心字,与其说是文字,不如说是对心脏的解剖学描画。
追溯素问对解剖学的记述,还可举出很多至今被人们忽略未知之处:
比如肺为心之盖
膝为筋之府
肺朝百脉
脑为髓之海
甚至三焦
气街
而我最想讨论的却是脾,或脾与胃。
在经典与现代的中国医学体系,脾属于藏腑学说,是五脏之一。
关于五脏,即心肝脾肺肾,都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虽然中西医学有极大差异,但是也有大体相类之处。单就此五脏而言,素问所指的实际解剖器,与现代解剖学等同,中西医人均无大疑意。但是,我对脾这一重要的解剖器官所指疑意颇大,现讨论如下。
(1) 脾,并非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而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胰脏。

其证据在于
脾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记载收入了140多个字,都是关于人体解剖架构的,诸如心肝脾肺肾,肩颈腕踝肘等,单是在肉月部首下,就收入了140余字,多与人体解剖部位相关。但是,说文解字没有胰字。表明,脾字在内经时代,或东汉以前只能用以命名一个脏器。
如果当时有脾字与胰字并存,则可能所指脏器有不确定性。
因此,脾字,只能指脾脏,或只能指胰脏。
或者说,脾字,在内经时代,只能命名一个脏器,或者是现代解剖学的脾,或者是胰。
如果是脾,就不可能是胰,如果是胰,就不是脾。

现代解剖学源于西方,最初被介绍到中国时近代。
这必然要涉及解剖学名词的转换,即将相同的解剖学脏器名词由外国文字转换为中文,这也是造成混乱的原因。
脾,按照现代解剖学,归属于淋巴系统,使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其解剖
生理

胰,却归属于内分泌系统,是人体次大的消化腺。


胰,却归属于内分泌系统,是人体次大的消化腺。
其解剖
生理

脾与胰,无论是解剖学观点,还是生理学观点,其差别极大,是显而易见的。
而当初人们将西方的解剖学传入中国时,用脾字标定来体内最大淋巴器,却没有深解中国医学经典,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而后来,人们又以此认定中国医学所载的脾,就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淋巴器,至使中西医人同陷一学术误区,至今仍困惑不解。
其实,学术无小事。
此看似简单,其实,涵盖了中西医人都对经典存有极大研究误区,表现在行动上是缺少足够的耐力,与耐心去认真思考之。
那末,内经是如何记载脾的?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为胃行其津液。
太阴阳明篇
此篇文字,以太阴阳明名篇,太阴指脾,阳明指胃。专论脾与胃,是我们知解脾与胃的重要文献。
其一,此文字明示,脾与胃是相连的,这是解剖学的描述。
在素问文字,常常将以脏器间所连属关系记述。但是,将两大藏器明确加以连属描述,对于脾胃却是很不寻常的。
已知,现代解剖学胃属消化道,消化道膨大部,整条消化道长9——10米,有两大消化腺与其相连通,一是肝脏,产生胆汁,贮存于胆囊,再通过胆总管注入与十二指肠,一是胰脏,产生胰液,同过胰管也注入十二指肠。也就是说,与胃相连的主要脏器,就是1,肝,2胆,3胰。与脾在解剖学上并不直接连属,解剖学关系不大,生理学关系更是分属于两个大系统。
其二,此文字还在于,指出了脾的重要生理学意义,那就是“为胃行其津液”,而且,“津液在脾”。明确指出,脾能产生一种物质,就是津液,此津液可传输与胃,对胃的生理机能产生重要影响。这应当是指胰脏分泌胰液,对营养物的消化吸收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其三,这些文字还表明,脾的生理功能是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与胃相连——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在脾,这活画出胃十二指与胰脏的解剖生理学关系。
1, 中医经典文字。
2, 经典意义的脾之功能。
3, 经典对脾的解剖学描述。
4, 现代解剖学关于脾与胰的认知与解读。
5, 中医经典所记述的脾,应是现代解剖学的胰腺,不是脾。
一是

6, 造成经典脾被误读的原因

一是,西方解剖学传入之时,医人没能精细解读经典,有极大的随意性。
二是,中西医人都没能深思经典的解剖学记述。
三是,对中国古文字的独特性理解不深。脾是很早期的古文字,专指一脏,而胰字的出现很晚,造成误用脾字标定胰。
四是,中医经典解剖学还很粗放,或者由于时空淹没,详细文字大多已失传,失真。
7, 关于脾胰辨误的再思考。
脾胰之辨

脾是中医学五脏之一。

但是,经典所述的脾,不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而是胰腺(/)。
文献
内经素问与灵枢
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
素问 厥论篇
素问 大奇论篇

这些早期的关于脾的文字,即描述了脾与其它脏器(胃)的解剖学关系,也指出了脾的生理学意义。
其一,经典所述的脾与胃,在解剖学架构上,是相连属的。
内经文字,在描述人体脏府,经络,脉相连属时,常常使用系字。但是,关于脾与胃,是两个重要的较大脏器,直言脾与胃相连,并设专篇单独讨论脾与胃的关系,在内经文字中还是较为罕见。
一般而言,内经文字在讨论解剖与生理关系密切的脏器时,常常使用“相表里”之文字。
而关于脾与胃,直言:“脾与胃以膜相连”,此种文字描述,是经典解剖学所见。
其二,现代解剖学已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所组成。整条消化道长9—10米,胃是消化道的膨大部,与胃下端的十二指肠相连的是:1肝胆,胆总管开口于胃下端的十二指肠。2胰(/),胰管也开口于此。而与脾(/)没有此种相连属的解剖学关系。
其三,现代生理学已知,肝是最大消化腺,产生胆汁,贮存于胆囊,再注入消化道,而胰腺是次大的消化腺,产生胰液及胰岛素,与胆汁共同注入消化消化道。也与脾无关。
脾即没有如同肝胆胰那样,在解剖学上,与胃肠道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在生理学上也不参与消化与吸收,而是单独属于淋巴系统,使人体最大淋巴器
因此,说脾与胃解剖学关系密切相连,并且生理学关系密切互动,令人困惑。




脾胰之辨

脾是中医学五脏之一。

但是,经典所述的脾,不是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脾脏(/),而是胰腺(/)。
文献
内经素问与灵枢
素问 太阴阳明论篇
素问 厥论篇
素问 大奇论篇

这些早期的关于脾的文字,即描述了脾与其它脏器(胃)的解剖学关系,也指出了脾的生理学意义。
其一,经典所述的脾与胃,在解剖学架构上,是相连属的。
内经文字,在描述人体脏府,经络,脉相连属时,常常使用系字。但是,关于脾与胃,是两个重要的较大脏器,直言脾与胃相连,并设专篇单独讨论脾与胃的关系,在内经文字中还是较为罕见。
一般而言,内经文字在讨论解剖与生理关系密切的脏器时,常常使用“相表里”之文字。
而关于脾与胃,直言:“脾与胃以膜相连”,此种文字描述,是经典解剖学所见。
其二,现代解剖学已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与消化腺所组成。整条消化道长9—10米,胃是消化道的膨大部,与胃下端的十二指肠相连的是:1肝胆,胆总管开口于胃下端的十二指肠。2胰(/),胰管也开口于此。而与脾(/)没有此种相连属的解剖学关系。
其三,现代生理学已知,肝是最大消化腺,产生胆汁,贮存于胆囊,再注入消化道,而胰腺是次大的消化腺,产生胰液及胰岛素,与胆汁共同注入消化消化道。也与脾无关。
脾即没有如同肝胆胰那样,在解剖学上,与胃肠道有如此密切的关联,在生理学上也不参与消化与吸收,而是单独属于淋巴系统,使人体最大淋巴器
因此,说脾与胃解剖学关系密切相连,并且生理学关系密切互动,令人困惑。



胰,人体重要消化腺。
人若伤残缺失1肾,或全肾,或肢体缺失,或可设法存活。。。但是,不可缺失胰腺。
胰腺主控消化分解蛋白质,脂肪,糖这3大营养素,胰脏,即产生胰蛋白酶,也产生胰脂肪酶,还产生胰岛素。。。
人类的消化道,总长9米之多,肝胆与胰所产生的消化液1同注入12指肠。
1肌肉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1据韩非子五蠹篇,人类茹毛饮血,不惧腥臊恶臭。。。与禽兽居,再害禽兽。
2据中国杭州湾河姆渡早期人类文明遗址,出土大量兽骨鸡鱼骨,甚至将幼儿与鱼共煮食的陶瓮,表明早期的人相食。
3据礼记大同书所记载,中国貌似存在天下大同之时代。
4后来黄帝炎帝与蚩尤们只战,蚩尤败而被杀,由此开始阶级与斗争,有了政治有了专制。
5夏商周,是王国,一国之主是国王。又分诸侯王,等级森严,王与民,王令民死民必死,王死,以民活人以重器殉葬,专制由地上到地下世界。
6埃及金字台葬埃及国王,有6,7000年,少有活人殉葬者,貌似,埃及法老不专制?谜也。
7一改活人殉葬,起于秦。
8前221年,秦帝国立,秦始皇登大位为王之时,就先修坟,秦皇陵规模巨大,却根除了大量活人殉葬制,考现今的秦陵兵马俑,入土之俑以万计,至今未见活人活牲。。。
9秦人生,即为耕与战,秦法极其严苛,但是,高度尊重人权与人的尊严,讲求平等,黔首罪犯如果上战场或耕造有功,可立获进阶,贵族与平民之身份可依法转化之,此种专制也算是令类专制,专制也有可爱之处也!
10人类与人力人口对于一国之特别价值,其实表现在耕造于战争上,当代,人类的根本生命与生存主题并未根本解决,所耕造(工农业)与战争(军事与军力)还是秦始皇时代的大势。
11秦帝国应是中国最强势之时,因为欧亚之西克与秦帝国对峙者,西方强国只是罗马帝国,但是如果详较两大史上东西超强,则秦帝国貌似远超罗马帝国,惜当时代两大东西超强并未相遇,原因在于当时没有空间通讯技术互联网,也没有高速公路与内燃机动力坦克战车。。。不然,两大帝国之师遭遇,则秦帝国百万雄师必打败罗马军团,则欧亚一统,整个世界客能都姓秦了。
12历史已去,当今时代,西风烈,但随即,中国人在反专制,追民主时,却貌似多有悖论,民则民也,民则主也,自主之命运,貌似合情,但不合理,其因如下:
1)2战结束,全球貌似歌舞升平,但是,大战随时可法,中战一直未停,国人岂可掩耳乎?主,运,独。。。者宜深思再自扪心,因为民必依国,民为亿民万民,中国船载亿万万,船覆则全落水,不过没亲历动乱与战争者并不理会也不体会。。。则好奇之心看民主,好奇之意看专制。
2)中国的内战,一定是在列强强力侵入下高度被激发,使得中国内战不同于美国的内战,史家与学人都忘记这回事,貌似当今的胡马们也淡化这回事,当然,我相信他们心知肚明,尼克松有过评价。。。我脚着,尼毛两人对此心领神会之,后来的老布希耶心知这回事。
3)中国近现代的内战,最终成两党政治与中国分治。
4)中国内战至今未息,成近现代大国或世界史上最大最烈内战,我脚着,史学大师们,或如同李敖,即台湾当代文化部长们应首先完成一部当代中国的内战史。
5)中国内战分裂中,所以,中国的民主或专制,应在中国内战先平息后方可谈,道理在于:123。
6)欲求中国貌似美国成民主,去专制,则美国必先从环太3岛链撤军,收缩其军力,此与美于中于世界于3极世界的均衡稳定多和平时间,使根本举措,如此,则中国国共两大集团,两大趴踢人类则可能有坐下来握手言欢,再共商国是之可能,中国可能真正迈向成民主,去专制之途也。
此间人们高度痛斥中国的党争于政治的腐败,也提倡美式3权分立,多党政治,放言民选总统之类,其实,使悖论,焉知中国要民选总统,可以抛弃台湾选民?如不抛弃台湾,则必须国共民。。。诸党共襄参选盛举,则必须将台湾国民党人请回大陆参选,但是,人家国民党人愿意参选否,尚成问题,而民进党人与土著台湾人或农民是否愿意接受参选,也是问题。。。因此,中国民主路漫漫。。。其修远兮。
不过,无妨,历史是进步的,是与时俱进的,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也就是争也。
现今的国共分治,造就了两岸的政治格局,大陆一方是专制,台湾已方也是准专制,虽然貌似民主,但是难以无视两岸两党战争对峙之态势,两岸实际是在战争时期,各自拥兵武力超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国还在分治中,中国还在分争中,中国还处在战争时,而战争时非常时期,必先以战争总动员为基本国策,而战争动员与组织是专制的,强制的,必须的!
当年的德意日都是如此,后来的美俄应战斗是以高度组织动员所有国家军力人力经济力以赴战的,没神马民主可言,战时就是战时,非常政治就是非常专制,而权力的高度集中,则是战时所必需。一个最高统帅如果难以指挥其部下的元帅与将军,则最高统帅已失其真,则最高统帅已失其存在意义。(1)






比较恰当地把握机会,顺应历史大潮,比如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交往。。。
中国,因其博大,又是历史上2战的导火索,或最早的源起,所以战后,欧美能快速从战争阵痛与沉沦中苏醒,中国却因此陷入新一轮的更加复杂之境,1是美俄冷战,中国必须决择其自身所何从。2是国共内战为结束,两岸各自拥兵对峙。3是美日韩澳高度围困中国,对中国内部事务施加巨大影响。。。。这一切所表达的,无疑是,全球人类并不乐见一个安定,平和,强势,富足的中国出现,因为,中国强,则西方受损,则别国受制于中国,何况全球人类貌似都与中国有利益纠结,甚至领土纠结,国家利益不共戴天,中国人讨论中国事,文化人,公知讨论中国事,其政治理想归属派不论,则此种事实应先提出摆在桌面上,不然,永远是本胡图帐,拿本胡涂帐面,来讨论政治版图及蓝图,岂不痴人说梦?

1康德Immanuel Kant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2马克思
3尼采 Friedrich W. Nietzsche
4黑格尔Lvilhelm Friedrich Hegel
5叔本华 Arthur Schopenhauer
6莱布尼茨
7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存在主义哲学 技术哲学的创始人
8雅斯培尔斯=卡尔-雅斯贝斯=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 Karl Jaspers !!!!!!教育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
9维特根施坦 !!! 分析哲学
10哈贝马斯=哈贝玛斯 Habermas !!!!!法兰克福学派
11阿多尔诺=阿多诺 Theodor W. Adorno !!!!!法兰克福学派 哲学家、音乐理论家、社会学家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之一
12谢林!!!!! 精神哲学
13胡塞尔 !!!!!!创立现象学
14狄尔泰 Wilhelm Dilthey !!!诠释学
15费希特 Johann G. Fichte !!!!! 行动

16卡西尔=恩斯特·卡西尔=卡西勤 符号形式哲学 名著《人论》!!!!
17伽达默尔 !!!! 节日
18马尔库塞 !!! 法兰克福学派
19华特.班雅明=本杰明=本雅明=沃尔特·本杰明 Walter Benjamin !!! 文化/艺术作品
20费尔巴哈!!!
21鲍姆嘉=亚历山大·鲍姆嘉滕=鲍姆加登=鲍姆伽通!! 哲学家、教育家 美学之父
22斯宾格勒=斯本格勒=施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 哲学家、史学家
23莱辛=勒辛!! 提出教育上亦有和谐原则
24约瑟夫.狄兹根=约瑟·狄慈根!! 《论逻辑书简》
25威尔什=沃夫冈·韦尔施! "审美人"
26霍克海默尔=霍克海默 M. Max Horkheimer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之一
27彼得?斯劳特戴克 !!Peter Sloterdijk 在德国公众的眼中,是目前仅次于哈贝马斯的德国哲学家
28西美尔=息默尔=齐美尔 Simmel !!
29施普兰格=斯普兰格=!!!将社会的价值总结为六大类
30马克斯-舍勒 !!!
31文德尔班!!
32恩斯特·布洛赫!
33施莱尔马赫=施莱艾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 ! 诠释学 哲学家和神学家
34塞巴斯蒂安.弗兰克!

卡尔·克劳斯
弗雷格 分析哲学的先驱
阿芬那留斯 Avenarius 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布伦塔诺(1838~1917)Brentano,Franz 哲学家,心理学家 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
卡尔纳普
迈因策尔 Klaus Mainzer 哲学家、系统科学家
诺瓦利斯
鲍威尔(1809~1882)Bauer,Bruno
亨利希·奥伯斯
爱克哈特 Eckhart,Meister Johannes 神秘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曼海姆 (1893-1947)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创知识社会学
沃尔夫 《理性心理学》 提出本体论这一概念
拉察鲁斯 创民族心理学
纳特尔
鲁道尔夫·欧肯 得诺贝尔奖 人生哲学
赫尔德
包尔生 《伦理学原理》
鲁道夫斯坦纳 Rudolf Steiner 创Anthroposophy(人智学)
席勒 提出美育概念
保尔逊
冈斯·兰科
伊曼纽尔
欧根·卡尔·杜林
马克斯·韦伯

哲学家兼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
冯特(W.wundt) 哲学家,生理学,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弗洛姆 哲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 《爱的艺术》!!
赫尔巴特 He'erbate 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