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兵团入朝缺少防寒衣具致大量冻伤的原因

(2010-07-31 00:02:10) 下一个
对于九兵团的运用,最初毛泽东认为九兵团可以“定十一月一日起车运梅河口整训,前线如有战略上的急需可以调用,如无此种急需则不轻易调用”,原因在于对我军出现在朝鲜战场后,东线美军的动向尚不能确定[3]。

此后根据战局变化,考虑美伪军由咸兴向北进攻的可能性极大,毛泽东认为“必须使用宋时轮主力于该方面方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4]十月三十一日,根据东线敌军动向,毛泽东已经明确将九兵团用于东线[5]。十一月三日,毛泽东同意彭德怀等的意见,使用二十七军于新义州东北方向,九兵团另两个军位于沈阳附近休整待机[6]。

此时第一次战役已接近尾声,彭德怀对于下次战役的作战方案的设想中,考虑仍需集中力量,准备由三十八军、四十二军甚至加上四十军必须由德川打出去,这样东战场就必须完全由九兵团负责[7],因而建议九兵团入朝。

十一月五日,毛泽东复电认为部署甚好,“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8],同时函告李涛九兵团各军待命和休整的位置[9]。这时,准备九兵团以两个军先行入朝,二十六军则休整待命。彭德怀十一月六日的部署电就是以九兵团两个军为基础设想的[10]。此后,毛泽东认为美军陆战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两个师围歼其两个团,(兵力)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因而决定让二十六军也*近前线[11]。

现在回过头看,谁都会发出感慨:“如果9兵团在东北整顿一段时间再入朝,接收了华东送来的冬服,以及东北军区补充的汽车、弹药,长津湖战役将打得漂亮得多”,实际上,即使是象当时九兵团如此仓促地向朝鲜出动,时间也是非常紧的。大兵团行动,不可能是大家一呼隆地过去,是需要时间的。事实上,九兵团20军11月15日到达战役集结地域[12],27军17日到达战役集结地域[13],26军则迟至22日23时,才到达指定位置[14]。而美军推进极快,23日已经到达长津湖地区,并占领柳潭里了。如果志愿军九兵团等冬装配齐,补充汽车弹药再出动,那战机也就不存在了。

据《谢有法将军文辑》记载,宋时轮过江之前曾打电话给高岗,提出推迟两天过江。他要求直接向毛主席打电话,提出这个建议,并估计毛主席很可能会同意。但高岗不同意宋直接与毛主席通话。

据八月二十六日东北边防军的后勤补给计划,棉衣原定东北做二十四万套,华北做十万套。其它如华北后勤部负责四十万件棉背心,十六万双棉皮鞋;华东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绒裤,三万双棉皮鞋;中南后勤部负责做四十万件棉大衣,六万双棉皮鞋;东北后勤部则负责棉手套、袜子各七十万双,毛棉帽四十万顶[15]。可见,华东并没有做棉衣的任务。

但至十月十八日,总后勤部、财政部给中央的建议中,认为应该“再准备棉衣二十万套”,“由东北、华北、中南、华东各做五万套”,并在十二月份完成[16]。可见,此时华东应该准备的棉衣为五万套,且时限在十二月份。

至十月三十日,九兵团出动已成定局时,宋时轮到总后勤部以及华东后勤部讨论补给问题,提出棉衣没有发。结果由总后勤部发电华东军区,要求“由华东负责即补充发齐棉衣、棉被”等,东北则负责棉帽、大衣、背心、绒裤、手套、袜子和棉皮鞋,且预计因时间紧迫,须到十二月十五日前,才能前送朝鲜。周恩来在总后报告上批示必须于十一月内补充完毕,不能延至十二月中[17]。此时距九兵团最后实际紧急出动时间不过一个星期(当时还不知道),华东实际上无法完成15万套棉衣来已成定局。

但经过总后、东后、东北各地的军政领导千方百计地努力,通过紧急组织和调配转运,至十一月底,总共发给九兵团新旧棉大衣二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件[19]。

虽然领的棉大衣不少,但限于前线运力,实际发放下去的远远少于此数。如据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总后军需部的调查,十三兵团领到的大衣和东后发放的数额基本一致,共发三十四万三千九百九十八件,但在四十军了解,就没有发大衣,其它军据说也有未领者[20]。九兵团本来有限的后勤运力,在朝鲜战场上得不到有效保障,使得发放更加困难。

对于九兵团来说,粮食问题更要命。部队十一月十二日入朝,到十八日第一列车一百万斤粮才出发,造成赶不上部队的严重后果[21]。粮食由辑安运到前川,离前线还有三百余里,须翻山越岭。军汽车损失很大,兵后汽车又前运不及,故基本上无法供应前线,造成普遍饿肚,六十师甚至出现三天无粮的情况。由于运输线被不断轰炸,粮食最终运到前线时,常常只剩10%[22]。十一月十日,27军关于后勤供应的报告中反映,军汽车20辆加兵团的汽车110辆,全部使用,五天往返一次,每次仅可运输六十八万斤(物资)。而27军每天粮食菜蔬五天就是八十五万斤。这还不包括需要前运的二百五十万斤弹药和二十万斤其它如电台、医药等装备。因此27军后勤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粮食和弹药,其次是保暖物品,最迫切的是皮棉鞋和手套(不是棉衣。因为寒区打仗手脚最容易冻伤,而如果手脚受冻即失去战斗力)[23]。

关键还是运输力不足,汽车数量少,且损失大。志愿军后勤入朝时汽车共735台,至十一月十二日即被敌机炸毁315台(含翻毁车20多台)[26]。邓华在《对美敌作战的初步经验总结》一文中谈到志愿军后勤供应问题时,也提到入朝二十天车辆损失即达六百辆以上[27]。当九兵团入朝后,车辆的需求量更大,据东北军区后勤部计算,按十一个军计算(炮司和后勤各按一个军算),仅粮菜供应(弹药、汽油未计),就需要一千五百台车,才能保证全军吃上饭[28]。

由于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以及战局的急剧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军,志愿军出国作战,后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运输能力问题,旧中国不能生产汽车,全赖进口。当时从苏联定购的汽车虽然到的速度不算慢,但仍赶不上战争进程;国外作战又无法实现就地补充;美军毁灭性轰炸导致的运输损失;部队的临时紧急调动造成的后勤跟不上的问题,等等,都是造成九兵团出现大量非战斗伤亡的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