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 古老的伏击战还管用吗?zt

(2009-02-07 14:02:05) 下一个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 古老的伏击战还管用吗?
2008年11月21日 11:04: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伏击战,是指预先将兵力隐蔽埋伏在敌必经之路附近,待敌或诱敌进入伏击区,突然予以攻击的战斗。这一传统战术在信息化条件下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10月20日,据俄罗斯国家广播电台报道,约100名俄军内政部士兵乘车在北高加索地区遭到武装分子的伏击,俄军一辆装甲运兵车和两辆卡车被损坏,两名俄军士兵在袭击中身亡,另有9人受伤。但印古什反对派网站援引“内部消息”称,约50名俄军士兵在伏击中丧生。

事实上,自第一次车臣战争以来,俄军部队便不断遭到当地武装分子的袭击。而对驻伊拉克美军来说,伏击战更是恐怖的“死亡陷阱”。因为在死亡的士兵中,绝大部分是在伊拉克武装力量精心策划的伏击战中身亡的。难怪美军第1装甲师师长曾心有余悸地承认:“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伏击战更可怕的事了。”

一种古老的战术

伏击俗称埋伏,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曾广为运用。《孙子·势篇》即载有:“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北宋时的《百战奇法》也有:“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彼贪利而不知害,可设伏兵以击之”的记载。伏击战斗理论随着战争的实践而逐步发展。作为对运动之敌袭击的一种样式,预先将兵力隐蔽埋伏在敌必经道路的翼侧,待敌进入预定地区,突然攻歼敌人是伏击的基本战法。

伏击战一般分为待伏与诱伏两种。待伏,是在侦察到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设下埋伏,待机歼敌。诱伏,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设伏,然后用少数部队诱敌上钩,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给予沉重打击;或者假攻一个点,引诱别的敌人前来增援,在路上伏击敌人的增援部队,即“围点打援”。伏击的对象,主要是敌战斗人员较少的运输队、汽车、火车、船队和零星小股分队,以及饥饿与疲惫不堪的战斗部队,以便速战全歼。

以弱胜强的重要手段

用伏击战打击运动的敌人,常常可以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

冷兵器时期,伏击战斗主要在险关要地埋伏或用谋诱敌,以弓箭、弩和白刃格斗歼敌。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齐国孙膑用减灶示弱,诱伏魏军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大获全胜,魏将庞涓兵败身亡。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广泛运用伏击战法,屡胜强敌。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以一部兵力围攻陕西甘泉城,吸引延安国民党军南援,主力在劳山设伏,歼灭了第110师大部。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山地预先设伏,待敌进入伏击地区后,堵头截尾,向敌两翼实施猛攻,歼灭日军板垣师团1000余人。同年10月26日,八路军第129师于七亘村伏击日军辎重部队,两日后,又在同一地点再次伏击,两战皆胜。1947年,西北野战军巧妙运用伏击战法,在青化砭待伏、羊马河运动伏击国民党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信息化条件下伏击战的新发展

信息化战争形态与以往战争形态相比,无论是作战方式、制胜机理,还是部队编制体制、武器装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进一步促使伏击战呈现更多的信息化特征。

从组织实施角度看,伏击战已由预先设伏发展为机动伏击。

传统意义上的伏击战,其本质就在于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信息化条件下,这种兵力部署固定、缺乏机动性的“守株待兔”式伏击方式,已明显不适应战场的客观环境。这主要是由于敌军拥有先进的侦察器材构成的全纵深、高立体、高分辨、实时化的侦察监视系统,欲把较大兵力预先埋伏在敌行进方向上而不被敌发现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隐蔽伏击企图将十分困难。加之,信息化武器装备射程远、精度高、反应灵活、威力大,伏击部署一旦被敌侦知,则极可能遭敌远程精确火力的猛烈突击。此外,由于战场流动性强,不允许也不可能将伏击兵力长时间静止地部署在相对固定的地域内。因此,客观上要求部队必须改变以往静态待伏的行动方式,确立在机动中创造、捕捉战机的思想,力求通过坚决、快速的机动来达成伏击作战的目的。

从基本战术手段看,伏击战由“堵头截尾,猛攻两翼”发展为“全维部署,立体围歼”。

以往,“堵头、截尾、斩腰”是伏击战的基本战术方法,即在伏击战中注重建立有重点的袋形部署,并根据敌情、我情及地形条件,将兵力区分为堵击、侧击、尾击及阻隔(援)部(分)队、合成预备队等编组,力求形成对敌的四面包围之势。信息化战场上,作战行动的整体性极大增强,体系对抗的特征也更加明显。空、地、海、天、电各战场领域一体化的全维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伏击战中,强敌可能利用其技术优势,抵消设伏带来的隐蔽突然性,降低达成作战目的的成功率。

因此,要达成伏击目的,必须在继承传统的战术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精兵利器和各军兵种的协同作战效能,对伏击之敌形成“全维部署,立体围歼”之势。所谓“全维部署”,就是指应着眼空、地、海、天、电全维空间进行兵力部署,在战场全时空内对敌形成优势;所谓“立体围歼”,就是指通过全维的兵力部署、火力组织等来达成对敌攻歼的立体性。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全维作战能力,通过一体化的打击手段,充分发挥设伏的隐蔽突然性,从而为全歼被伏之敌创造有利条件。

从打击方式看,伏击战由单纯硬打击发展为软硬兼施的非接触打击。

以往,受武器装备战技性能的制约,兵力的机动能力有限,军队缺乏实施远距离打击的物质基础。因此,传统伏击战的基本打击手段尚无法脱离那种依靠火力、兵力实施的近距离接触性打击。

信息化条件下,随着各种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武器系统实现了电子与火力的一体化,将电子“软”压制和火力“硬”打击能力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伏击战的打击手段。特别是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非接触性“硬打击”方式和以电子进攻为主要形式的“软杀伤”方式的有效结合,使以往近距离兵冲火打型打击手段发展为火力“硬打击”与电子“软杀伤”紧密结合的软硬兼施型的打击手段。

因此,伏击战中充分发挥以电子干扰为主的电子“软杀伤”和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的火力“硬打击”能力,将敌作战体系的节点作为打击目标,能极大地制约敌作战效能的发挥,可迅速破坏敌整体结构,达到瘫痪敌作战体系的目的。

从战场空间看,伏击战场由一维平面发展为全维立体。

地形之利是达成伏击战目的的天然优势,也是制约战斗行动的重要因素。以陆战场为例,以往的伏击战,多将伏击地区选择在“两山夹一川,道路有转弯”的有利地形,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兵力兵器的优长,制约敌方优势的发挥。

信息化战场上,作战行动将在全维空间同时展开,伏击地区的选择也随之扩展到战场全纵深。特别是纵深攻击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伏击战机随时可能在战场的全纵深出现。

此外,伏击地区的空中化趋势也日益显著。由于空中机动和空中打击已成为基本作战方式,地面战场复杂的地形条件对部队作战行动的制约大大降低。因此,广泛利用空间之利选择伏击场所,也成为伏击战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磁领域也逐渐成为伏击战的新战场。当前,电子战已从以往的保障地位上升为战斗制胜的主体行动,尤其是电子进攻将成为制约整个战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集中精锐电子战力量,紧紧围绕主要作战方向和作战时节,利用有利战机广泛实施区域性、时域性电子机动伏击,以强有力的电子进攻战,重点削弱和破坏敌信息网络系统、武器控制系统等目标的作战效能,有助于设伏一方短时间内夺取局部电子优势,从而为作战全局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蔡建权 孙晔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