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燕咿

男人生命的最高点,就是当他抱上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的时候!?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摘抄几点韵谱小史顺便说几句辩论之事

(2005-06-14 13:31:24) 下一个

切韵是一种古代的汉语拼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表示一个字的读音。如“凯”字的注音是“可海”,即用“可”字的声母和“海”字的韵母拼出“凯”字的音。《切 韵》在隋朝成书,将汉字编为193个韵目,以当时洛阳语音为主,加上部分方言。虽 然《切韵》早已失传,但后来的唐宋韵书以此为基础。

唐代《切韵》被增订为《唐韵》。北宋时《切韵》被修订为《广韵》。《广韵》共收206个韵目。平声被人为地分为上平和下平(与现代阴平阳平无关)。

平水即现山西临汾。金代时《广韵》被合并为106韵目在平水刊印。平水人刘渊后来又写了107韵目的韵书。后人把该书流传下来的韵目称为平水韵,不过该书已失传,准确读音也不再可考。

元代中原汉语发音已与《切韵》形成时非常不同。故有周德清以当时戏曲和北京语音为基础编写的《中原音韵》,打破以往平上去入四声的旧规,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将原入声字分别归入阴阳上去四声之中。

清代官方编成的《佩文韵府》仍然以平水韵106韵目为基础增订,继续作为中国近体诗词的韵律标准。

清代民间形成从《中原音韵》发展来的“十三辙”,成为戏曲韵书。以后出现的自由诗实际上也依循这一类韵律。

现代汉语拼音以及与之对应的新诗韵,从形式上来说,与《中原音韵》和“十三辙”属於一个大类。

以上为摘抄来的东西,估计争议不大。也许班主可以把本文入库作这场辩论的补充参考资料。

说到辩论,好象大家对我那几条还挺肯定的。在此重贴一遍如下:

吴班说“应包括对不同意见的分析”这点对辩论是否能进展很重要。广义来说,不针对诗坛,我觉得成功的辩论还需要其它一些条件:

双方都属于逻辑性很强的人,而非情绪型的。后一类人可能说过头话,使辩论气氛走样。还有一些逻辑性不强的人常常跑题,或重复,越扯离焦点越远。

双方都愿意寻找共同之处作为辩论的基础。我曾碰到过双方观点明明差不多却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

当发现对方的论据更充足的时候,要有准备改变或放弃自己观点的胸怀勇气。有时候成了争面子。

实际生活中满足这些条件很难。所以辩论往往没结果。我以前以为辩论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现在不这么认为了。痛快一下罢了。

借机再扯几句。红妆曾说“我现在还是不懂平水韵,所以真想听听哪位大师讲讲平水韵的精妙之处”。这说明她表面上登高一呼革平水韵的命,心里其实是准备必要时向平水韵投降的。我认为这是很开放的态度。两三天来大家说了不少,但我怀疑红妆寻求的“精妙之处”还是没找到。好在青柳君弄出个“仿古”“借古”理论,在我看来既新颖又平和,可能在本诗坛可能会畅销一时,算个收获吧。

最后祝愿倾向平水韵和新韵的诗友们都能写出意境高妙,又动心又上口的诗作。

(2005-05-2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