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这是我羡慕和想往的幸福情景....

(2008-07-24 10:02:11) 下一个
4年前,一次出差旅途上的小事让我终身难忘,感悟到什么是幸福的真正内涵。

  那次我从上海坐飞机出差去贵阳,我靠窗而坐,边上是一对中年妇夫,那中年妇女坐中间。飞机升空平飞后,我习惯性的闭目养神打盹小睡了。当我正在万米高空做着温馨美梦时,被送餐空姐的征询那对中年妇夫的话语声搅醒了。“阿姨,您想要吃米饭还是面条?”,那中年妇人回答:“小姐,我要吃米饭”。空姐又问那位男人:“先生,您要吃米饭还是面条?”,那男人回答:“小姐,我要吃面条”。当那中年妇女打开餐盒吃了一口米饭后,嘴里自言自语地嘟嚷了一句:“这米饭有些硬”。那男人听见后,立刻把正送到嘴边的面条放入餐盒,连同那份面条餐盒默默地挪到那妇人的餐台上,并把那份有些生硬的米饭端到自己面前,同时对那妇人用略带宠爱的眼神会心的微笑了一下,又继续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我当时看到这一幕情景,眼眶一下子湿润了,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意和羡慕之情。这看似平淡的举动,这里面蕴含着多么深厚的情爱呀!

  待那中年妇人用完餐,我又重新打量了那对中年妇夫,这妇人清瘦的脸上带着一副六、七十年代白边泛黄的老式学生眼镜,一件洗得发白褪色的淡蓝色土布衬衣,在那瘦弱的身躯外略显一点肥大。而中年男人那被太阳长年累月照射的黑脸,在满脸饱经风霜的皱纹衬托下,很明显展现了那往日岁月的沧桑人生。

  我搭讪地问:阿姨,您们是去贵州旅游吗?
  那妇人回答:不是,我们应该说是贵州人了,到上海是看望父母和兄弟姐妹们的,已有10多年没有去上海看望他们了。我们是67年插队贵州农村的知青,我们都是个乡村教师,丈夫也是我的高中同学。我们现都退休了,我父母年龄都是90多岁了,这次去看望他们和我的兄弟姐妹,见到他们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了,回去一次很不容易呀。

  我惊讶地问:你老家在上海,怎么说自己是贵州人呢?
  那妇人笑着回答:我们在贵州毕节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里生活了近40年,有三个孩子,我们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都留在了贵州山区农村,最主要是看到那山区里的孩子们渴望读书、渴望知识、渴望了解更多山外世界的欲望,我们不忍心离开他们,这一待就是一辈子了,所以就称自己是贵州人了。

  我问:那你习惯那里贫穷的生活吗?
  那妇人淡然一笑的回答:那里虽然还是相比较大城市很贫穷,但我们是在编公办教师,收入相对比别人稳定些。钱多也不见得件好事,够用就行了。俗话说:家有黄金万两,一日也只能三餐;家有房屋千栋,夜宿只取一床。知足者常乐。

  我又好奇的问:那你觉得生活幸福吗?
  那妇人以充满柔和的语气对我说:幸福其实不是以物质为衡量标准的,幸福其实就是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认知度,吃的好住的好钱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幸福,而吃得清淡、穿着朴实、住的简陋、用钱拮据也不代表着不幸福。我与我丈夫这几十年来风风雨雨相伴相爱的生活着,我就觉得我是个很幸福的人。

  听了那妇人的话,我沉默了良久。人活着,如果心中没有充实的情爱,只是用物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那他/她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灵魂而物质条件充裕的躯壳。

  最后,在临下飞机时,我从包里取出2张由几十位国内高僧大德,集体法事袈持开过光的观世音佛护身符金卡,真诚地赠送给了这对恩爱又令人敬慕的中年妇夫,以表示我对他们的敬意并祝福他们永远健康幸福地生活,也愿天上的诸多神明护佑这对恩爱的老情侣。

  愿天下有情人,都能永远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地幸福生活。愿我们的空气中,多些祥和友爱的氛围,少一些那人性中物欲、情欲、性欲过度贪婪的丑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宁静的夏天 回复 悄悄话 平凡温馨的幸福,让人向往啊~
这样的心态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有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