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粮荒” 中国“不慌”

(2008-06-24 11:18:29) 下一个
进入2008年,由粮价猛涨带来的全球“粮食危机”突如其来,威胁到全球2000万贫困儿童,使1亿多人陷入贫困。然而,在这个背景下,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却“一枝独秀”,保证了粮价基本平稳。

  数字显示,2007年,全球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价格上涨47%,中国粮价上涨约10%左右。今年一季度,泰国大米价格一夜之间从每吨330美元飙涨至1000美元,中国粮价却波澜不惊。据商务部市场监测,全国粮食零售价格1月4日为4.14元/公斤,5月2日为4.20元/公斤,每公斤上涨6分钱。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表示,中国保证粮食价格稳定,对世界粮食价格稳定起了很大作用。从目前来看,中国国内粮食价格上涨趋势与世界不同步,是比较慢的。如果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价格上涨很快,那么国际市场价格就更加不一样了。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说,国有粮企现有库存可满足一年消费,库消比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粮食安全线水平。

  国内自给:奠定市场供应物质基础

  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成因复杂,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少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忽视了粮食生产。作为一个正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坚持粮食自给战略,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全国粮食自给率高达95%,少量的进口也不是为弥补缺口,而是调剂品种。

  按照“自给战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严格保护耕地,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惠农促粮的政策措施,免延续了2600多年的征农业税,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为种粮农民彻底松了绑;增加了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并逐年加大力度,到2008年达到950亿元。

  这几年,国家扶持“三农”的资金每年以千亿元的额度增长。2008年,国家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252.5亿元资金。记者在江西粮区采访时了解到,现在农民种粮平均每亩可以拿到130多元的补贴。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四年丰收。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0030亿斤,比2003年增产1400多亿斤,小麦、稻谷、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产量恢复到9000亿斤以上,为我国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最低收购价:稳定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粮价过低影响种粮收入,农民种粮没有积极性,不利于粮食安全,粮价过高又使消费者难以承受,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这是国际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调控的一道难题。我国从2004年开始探索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着力破解这一难题。以此为核心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成为我国粮食市场的“定海神针”。

  按照最低收购价政策,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必要时由国务院决定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国家确定的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委托符合一定资质条件的粮食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农民的粮食。

  这个政策“一举多得”。首先,在开春之际给农民吃了“定心丸”,防止了“谷贱伤农”,保证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而通过托市收购掌握了粮源,国家增加了粮食储备,提升了稳定市场的能力。在2005年以前,我国的粮食储备分为国家储备、地方储备和老百姓的民间储备。有了最低收购价粮以后,国家调控市场又多了一个手段。

  以小麦为例,2006年小麦上市时主产区价格过低,出现农民“卖粮难”,为此国家首次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收购托市小麦数量达4100万吨。2006年底,国内粮食市场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价格突然上涨。国家随即把这些最低收购价粮通过拍卖大量投放市场,很快稳定了价格,而没有跟随国际价格一同走高。

  几年来,我国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施范围先后从籼稻扩展到小麦、粳稻,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掌握了大量粮源。在今年世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虽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动用中央储备粮,但市场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国家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这些最低收购价粮。

  国家粮食局研究员丁声俊说,国际粮价飞涨背景下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功不可没。实践充分证明:我国探索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有效的粮食宏观调控新手段。

  叫停粮食“能源化”项目:保障粮食安全

  业界人士认为,这轮全球“粮食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能源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大上燃料乙醇项目,汽车与人争粮吃,使粮食库存减少,是一个重要因素。如美国2007/08年度燃料乙醇产量将上升到2621.9万吨,消耗玉米8128万吨,相当于美国当年玉米产量的24%。

  虽然自身能源供应相当紧张,但我国在粮食加工能源的热潮中保持了清醒,自始至终都强调燃料乙醇项目的“非粮化”。2005年起,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的推动下,我国东北一些地方上燃料乙醇项目热情高涨。2006年底,全国以生物燃料乙醇或非粮生物液体燃料等名目提出的意向建设生产能力已超过千万吨,其中不少是以粮食为原料。在我国玉米生产第一大吉林,当年底包括燃料乙醇项目在内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已超过400家,其中12家企业的总加工能力就达到1200万吨。按照当时的发展态势,到十一五末期,吉林每年共需玉米2500多万吨,远远超过1750万吨的全省玉米常年产量。

  对此,我国政府从我国特殊的国情、保证国人粮食安全的高度出发,果断出手叫停。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12月份接连下发通知清理和叫停粮食能源化项目。实行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核准制,须经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核准。凡违规审批和擅自开工建设的,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非定点企业生产和供应燃料乙醇的,以及燃料乙醇定点企业未经国家批准,擅自扩大生产规模,擅自购买定点外企业乙醇的行为,一律不给予财政补贴,有关职能部门将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随后,在国家的燃料乙醇产业规划中,更明确了“非粮化”的思路。

  生产、流通、消费环环相扣,物质基础、体制保障一起发力,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实现了到目前为止我国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国家发改委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国内粮食消费量10200亿斤左右,产需总量基本平衡。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进口弥补外,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消费量在8500亿斤到8700亿斤左右,产需平衡有余。
(来源:经济参考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