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个人资料
kylelo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我们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学?

(2012-06-11 16:58:21) 下一个

 

 

在科学春天之前,中国人的普通生活,基本上就是按照中国的传统生活习惯,要么是自己的生活习惯,要么是老人传授的生活常识。人们很少意识到生活需要科学,只是觉得需要一些基本常识。如果实在有需要,或者身体出了问题,就上医院。

 

后来,报刊杂志多了,电视普及了,尤其是网络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感觉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科学!中国需要科普!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夏季需要防晒霜、冬季需要防裂霜、手洗衣服要戴手套、厨房抹布要经常换、早餐很重要、儿童要喝牛奶、要定时清理牙齿、要定期体检、孕妇要胎教、要保证睡眠、要了解心理疾病、手机电脑有辐射、室内需要一些植物等等。

 

再后来,假广告、假专家、假药、伪劣食品、掺假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等开始泛滥,人们开始怀疑科普了,商业利益第一,甚至医院也有假。媒体原来宣传的一些科学生活方式或道理,反而导致了问题。比如西药疗效好、效果快,但很少有人注意西药的副作用,很多还是致命的;又比如防晒霜可能会导致帕金森病或老年痴呆症等。还有一些离奇的事件,比如:每天早上用电视传播运动的马华患血癌死了,获得2011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的加拿大癌症研究专家患癌症死了。

 

也有一些科普让人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如何是好。比如:有的说饭前吃水果容易吸收,有的说饭后吃水果有益健康;有的说高血压患者不能喝咖啡,有的说喝咖啡可以缓解高血压;有的说隔夜菜不可以吃,有的说隔夜菜吃了没问题。如此等等。

 

科普知识,大多数都是来自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结果。比如吸烟导致肺癌,实验是用小白鼠做的,而且是大计量实验、短期效果、单一的研究变量。但在人体中,一个变量繁多的复杂生命体,是很难得出同样结论的(虽然吸烟与肺癌有着某些关联,但吸烟与肺癌之间只是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是决定作用)。因此,用纯粹的科学实验数据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很多科普知识,都是源自医生或学者认知的直接导致疾病的信息,不一定就是事实或真相。比如,同样一种疾病,有的人是吃西瓜导致的,有的人是头昏导致的。而真相是这两种人的体内有相似的病因,而不是表面的外因。所以,我们吃了某种有毒或有害的东西,不一定就会直接导致疾病或死亡;我们吃了某种健康的无害的东西,不一定就会健康或正常地生活;而且,我们患了某种疾病,也不一定就是坏事,或者非得吃药不可。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上百位75岁以上正常死亡的病例分析中,有大约45%的死者患有尚未形成癌症的肿瘤变异。这表明疾病在人体内的存在只是一种平衡状态,某些组织或器官出现问题,药物是可以解除或缓解的,尤其是急性病症。但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是可以相互调节、相互协调的。这个很可能就是中医的某种理论。在癌症机理研究中,通常直接导致某种癌变的因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一个系列;而这个系列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与体内相关的其它生化反应有着各种各样的关联。

 

科学地生活,可以减少疾病、预防疾病,可以让我们生活更好、更健康、更长寿。这一点,绝大多数人是赞同的。对于“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学”的话题,笔者一般按照如下的几点来遵照执行:

 

1,人体疾病,大多数来自食物和环境,所以,饮食起居、生活环境很重要;

2,对待疾病,要注意用药的时间、用量、有效期、副作用以及自身感觉;

3,食品方面,要多选用原生态的、有机的新鲜食品,尽量避免不新鲜食品;

4,科普上的不健康、不科学饮食或生活方式,要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5,对待健康或不健康食品,都要有一个“度”,也就是食用的量和频率;

6,生活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和感觉,而不是一种执着;

7,对待他人的好的饮食或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可以完全照搬;

8,不要绝对相信医生、学者或他人,要相信自己身体的变化和自我感觉。

 

我们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是个体差异。科学的生活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我们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科学,自己说了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