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任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每日一图 拜伦勋爵

(2017-01-09 19:41:16) 下一个

拜伦勋爵

理查德·韦斯托尔作拜伦像

 

人类文化至今,最强音是拜伦: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

真挚磅礴的热情,独立不羁的精神,是我对拜伦最心仪的。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以这样的性格最为可贵。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之后,公推拜伦。

《哈罗德游记》历时六年,第一、第二篇以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阿尔巴尼亚为背景。第三、第四篇以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地为背景,不是游记,而是见景生情。我定义为“世界性的大离骚”。

在地中海的波浪间,在意大利的古堡间,在瑞士的雪山下,他的诗一句句涌出来。

坦白讲,我少年时得了这本《哈罗德游记》,屈原的《离骚》《九歌》就搁一边了。

另一本诗集名《海盗》(The Corsair),叙事诗,以地中海为背景。因陆地已为种种制度束缚,只有海上可以逍遥。主角康拉德(Conrad),崇高纯洁,但被人极度排斥,愤而当海盗,靠船、喽啰、剑术,一概反抗岸上的人类,只爱他的妻子,后来妻子死了,漂流不知所终。

《海盗》1814年出版,正是英国诽谤拜伦达于顶点时,一出,销量即达一万四千册。当时每个沙龙都谈拜伦,谁不读,谁就是落后分子。

拜伦最重要的诗是《曼弗雷德》(Manfred),是他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到意大利时所作。主人公曼弗雷德是个强烈的异端,悲观、厌世。当时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也刚问世——欧洲就有如此精神上的明星——歌德说:“此诗是模仿我的,但却是一种新的东西。”法国人丹纳(Taine)评价二者曰:浮士德是庸俗的,曼弗雷德是血性的;歌德是普遍的,拜伦是个人的。

我来打个圆场,做点补充:《浮士德》之意义在于普遍的象征性,其精神是一面旗帜。旗帜是一片布,布有什么精神呢?而《曼弗雷德》是一把剑,是要杀伐的。歌德是伟人,四平八稳的——伟人是庸人的最高体现。而拜伦是英雄,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英雄,其实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英雄和伟人是不同的。用在历史人物上,试试看,很灵的。嵇康是英雄,孔子是伟人。

莎士比亚的诗剧是可以上演的,拜伦的诗剧如《曼弗雷德》,不能上演。曼弗雷德有个妹妹,容貌神色肖其兄。两人亲爱逾度,成乱伦关系。后来曼弗雷德自悔,与妹妹争执,杀之,重罪,逃往阿尔卑斯山间徘徊。他受到良心的谴责,极端痛苦,但不肯依赖宗教求得解脱。有七个精灵来问他:你祈求的是什么?他不答。精灵说:开口呀,你要掌有最高的权力,我们也给。曼弗雷德高叫道:我什么也不要,

只求忘掉自己。精灵说:那只有死。曼弗雷德说:死后而灵魂不灭,还是不能忘掉自己。

这诗很阴郁的。善恶只能自己判断。歌德诗如交响乐,拜伦诗如室内乐。

另有诗剧名《该隐》(Cain),比《曼弗雷德》更强烈。也可谓文学史上最疯狂的作品。司各特评之为“伟大的剧本”,雪莱称拜伦为“弥尔顿之后无敌的大诗人”,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写信给拜伦:“《该隐》真可惊恐,令人不能忘情……这剧将永存世界人类的心底。谁都要拜倒于《该隐》之前。”歌德称此诗是空前的大作品,在英国文学上无可比拟,他甚至劝友人念好英文,读《该隐》。故事来自《圣经》(诸位忙,可能还没读《圣经》)。亚当、夏娃罚到世界后,生子,即该隐。该隐种田,其弟亚伯(Abel)牧羊。奉祭耶和华时,该隐供五谷,亚伯献小羊。耶和华喜纳小羊,却拒绝五谷。该隐怒而烧之,把亚伯也杀掉了——他以为人在世上即罪孽,一切困苦他一人担当算了。耶和华将该隐逐到旷野,要他永久受人诅咒。该隐就把儿子也杀了,不想让儿子长大也受罪。

英国朝野一致认为拜伦是恶魔,在有神论的世纪,此诗太强烈了。奇怪的是,《旧约》记录了该隐的故事。如果没有真事,不必编造——这明明是为异端树碑立传。

大陆出过他的《唐璜》(Don Juan),是他最后的作品,未完成,共十六篇,取材西班牙民间传说,借以攻击英国的伪君子。唐璜,风流男子,风流倜傥,十六岁爱上五十多岁夫人,事变后出逃,途中遇海难,漂流到一岛,与海盗之女恋爱,被海盗卖掉。乔装潜入土耳其后宫,与宫女杂处。后又逃亡俄国,得到女皇叶卡捷琳娜(Empress Catherine)宠幸,受命出使伦敦,骂那些虚伪的贵族。

这首长诗非常见功力,地理、环境、战争,凿凿有据,知识渊博,观察精到,手段充分。拜伦自称不读书,死后发现其藏书里满是注解,真是天纵英才。

为了希腊独立,拜伦倾家荡产。他奔赴希腊前线,任起义军司令,得热病死去,整个希腊为之哭泣,鸣炮志哀。尸体运回英国,伦敦人山人海迎候,引为英国的光荣。

拜伦的精神家谱是西方的怀疑主义。

鲁迅,是一个人物。他早期的思想宣言《摩罗诗力说》,就对拜伦大为赞扬,以为要救中国,必须提倡“恶魔精神”,可惜鲁迅先生的抱负只在反帝反封建,可惜他刚刚开始怀疑,就找到了信仰。

拜伦的个人至上,纯粹的独立,纯粹的自由,其实就是尼采的超人意志。拜伦是本能的天性的反抗。

一百多年过去后,可以说,拜伦是“超人”的少年时期,是初出茅庐、跟着感觉走的超人。他的哈罗德、康拉德、曼弗雷德、该隐、唐璜,都是语言横蛮的小伙子,不读书不看报,漫游,抢劫,乱伦,骂上帝。这位怀疑主义的子弟尚未成熟,他的诗中的人物,都是捣蛋的美少年,胆大,气醇,赋厚。

尼采一来,超人进入中年壮年,他不再如拜伦诅咒上帝,干脆宣布上帝已死,更提出系统的理论。这是哀乐中年说的话。

 

摘自 《文學回憶錄》木心 講述  陳丹青 筆錄

 

付:(PDF)Mobile Book 图说西方文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