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zd3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谈高考,工农兵学员

(2017-12-14 12:16:54) 下一个

首先说说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一千多年来,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选材制度, 主流就是科举制度, 其次还有荐举, 推举,察举等, 大同小异。总体说来, 这种制度是为封建皇帝服务的, 考生基本是地主阶级, 没有普通老百姓什么事。 至于贫寒苦读, 一朝中举大概只是一种理想,不能说绝对不可能, 但基本上只能在 传说和戏剧里才能看到。

解放后的17年实行的高考制度,基本类似于科举,不用说仍然是有优势教育背景的人群的天下。 韩素音(1967 年)写道:“对城市大学和高级中学进行的调查,令人感到震惊:社会主义的中国过了 17 年之后,竟仍然有40%以上的高校学生出身于资产阶级、地主和资本家家庭,虽然这几个阶级仅占全国人口的 5%。

文革开始,毛泽东认为教育战线仍然是资产阶级占领, 是一条黑线, 广大工农兵得不到适当接受教育的机会。

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并加编者按。编者按中有毛泽东亲笔加的一段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段话被称为“七二一指示”)。

1970年6月下旬,毛泽东批示照办的中发[1970]46号文件《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请示报告的批示》中正式宣布:“从农村中招生,应注意招收那些有三年以上劳动锻炼,表现较好,受贫下中农欢迎并为群众所推荐的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识青年。”一年后,1971年7月,毛泽东批示同意的中发[1971]44号文件,批转《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又一次宣布,“大专院校招生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的工农兵”。1970年, 部分院校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 71年各大学普遍招生。虽然有工农兵学员的招生程序和规定,但具体执行起来可塑性很大, 各地或多或少都出现走后门现象, 部分相对严重。 

中国的“走后门”之风就是从这个时候刮起来的。这时期文革被打倒, 靠边的老干部们几乎全部恢复了工作, 回到领导岗位上。 文革被斗的经历并没有彻底洗涤他们的灵魂,反而变本加厉, 开始以权谋私。当然也有新贵们加入行列。此前大规模上山下乡基本完成, 工农兵学员2-3 年的社会实践的要求,知青们基本具备了。 于是大批的领导干部们利用权力为子女谋出路, 招工,参军,上大学大肆走后门,一些军队干部干脆将子女送去走后门参军,逃 避下乡。文革之前已经不断滋长的官僚特权并没有因为“打倒走资派”而得到根治,只不过是通过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来了一次“你下我上”的特权易位,真正听从领袖的号召“灵魂深处闹革命”的究竟有几个?根本上, 大多数跟毛泽东闹革命的并不是毛思想的追随者。

由于各方反应强烈,1972年5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10月发布40号文件禁止当兵“走后门”,12月发布44号文件规定“走后门”招工入城者必须退回。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中共中央专门就同一个问题追击般地公布三个文件实为罕见。从一个角度看是问题相当严重。

 

当年政治经济社会的体制无法根本解决积重难返的“知青难题”,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摆脱知青厄运,就是普通家庭也上行下效,从而使原本局限于官僚特权的“走后门”逐步扩大成为一种社会“新时尚”——回城的诱惑使平民百姓的知青绞尽脑汁,家长亲戚朋友使尽浑身解数,调动所有的人际关系,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目的就是回城。

 

据网络资料介绍,1973年“批林批孔”伊始,江青指名批评老帅送女参军走后门,毛泽东觉得“此事甚大”,明确批示——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

显然,这是为了安抚老干部,满足“路线斗争”大局的需要。

事实上,不仅是文革中一度被冲击的官僚特权被保存了下来,运动式的冲击也未使那些人有所醒悟;而文革结束后“批走后门”莫名其妙的却成为“四人帮”乱政的罪状,

改开以来官复原职的人们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 把“走后门”之风发挥的淋漓尽致,学历成为小case,干脆先富起来再说。腐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矛盾尖锐的根源。

毛泽东的初衷是想改变一下旧社会高等教育被资源丰厚的资产阶级, 官僚阶级把持的不合理的状况,可最终还是不得成功。

说毛泽东不太鸟知识分子, 大概是有些的,但他还说老九不能走。

毛泽东也不想看到干部子女“走后门”上大学, 可从下面两个文件看他也无奈啊。

不管是科举,荐举, 低端阶层还是低端阶层, 少数人高端人士永远都是受益者, 不是吗?

只有毛泽东始终心里装着工农兵, 即劳苦大众, 尽管他和他的思想最终成了孤家寡人。  

公平是没有的, 你公平了, 我就不公平。

 

附录一 http://www.xj71.com/2009/0108/515452.shtml

中共中央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

中发[1972] 19号

毛主席批示:同意。

目前,高等学校一九七二年春季招生工作正在进行。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指示,自一九七零年招生试点以来,招生工作的主流是好的。各级领导对招生工作一般比较重视,注意发动群众,宣传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较好地完成了招生任务,促进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发展。

当前值得认真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各地招生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走后门”现象,有些地区和单位情况比较严重。据反映,有少数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采取私留名额,内定名单,指名选送,授意录取,甚至用请客送礼、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将自己、亲属和老上级的子女送进高等学校。有些招生主管部门和负责招生工作的干部,不按党的原则办事,讲私人交情,私送名额,或强令招生人员违章接收不够条件的人入学。这种“走后门”不正之风,严重干扰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破坏教育革命的成果,败坏党的优良作风,损害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对于这些“走后门”进学校的青年的学习和进步,也是不利的。为了反对特殊化,纠正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的不正之风,现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部门要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事,在方法上要切实执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原则。选送学员的地区和单位,要把中央有关招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办法和本地区、本单位的选送名额原原本本告诉群众,发动和依靠群众进行推荐选拔;审批机关要了解群众评议和推荐的情况;学校要认真进行复审,有关领导机关和选送单位要给以支持。

(二)各有关领导部门、选送学员的单位和招生的学校,要按照毛主席批示“同意”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对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采用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对招生工作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出违反招生规定的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有关党、政、军领导机关反映。各级领导机关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和纠正。今后,如再有干部滥用职权、违反招生规定“走后门”者,除对有关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外,也要把学生退回。

(三)对干部子女应和广大工农群众子女一样看待,都要按招生条件办事,即:具有二至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身体健康,一般是未婚的,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

本通知发到县、团和各高等学校。通知内容要向选送学员的基层单位的干部和群众传达。

一九七二年五月一日

 

附录二 http://www.xj71.com/2009/0108/515298.shtml

通知

中发 [1974] 8号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各野战军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不少单位提出了领导干部“走后门”送子女参军、入学等问题。中央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认真讨论了这个问题。中央认为,对来自群众的批评,领导干部首先应当表示欢迎。但是,这个问题牵涉到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需要具体分析,慎重对待。当前,批林批孔刚刚展开,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因此,中央认为,这个问题应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政策,放在运动后期妥善解决。

当前批林批孔运动已经展开,主流是好的。各级党委,首先是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一级党组织,应当继续努力,放手发动群众,加强学习,联系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认真地抓紧批林批孔。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使批林批孔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开展起来。

中共中央

一九七四年二月二十日

(这一文件发到县、团级、可向基层群众传达。)

 

下面这位也算反潮流英雄,回到下乡的地方做农民, 做到县委副书记后下海。

http://story.inewsweek.cn/detail-723-2.html 

钟志民的选择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徐天 2014-08-08 10:01:30 版权声明

 
不再被运动需要的他,在一夜成名之后,又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退到底,40年不见。
 
 

 

  
1974年,南京大学的同学们欢送钟志民离校。前排左二为谷嘉旺,中排右四为钟志民。图/受访者提供


        阜宁整风

  很快,王勇找他谈话,表示了三点意见:第一,他的问题发生在1972年5月中央19号文件(即《关于杜绝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走后门”现象的通知》)下达以前,不在退学范围内,可以不退;第二,同学、教师对他反映比较好,没有必要退学;第三,已学了一年半,再退回去对国家也是个损失。

  既然这是组织上的决定,钟志民觉得心里轻松了些,但他又感到,“事情好像没有结束”。

  这年11月,政治系的3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和江苏省委工作组一起,去江苏盐城的阜宁县帮助县委常委整风。期间,胡福明和钟志民一起,去了最穷困的五滩公社做社会调查。

  当地收成低,征购之后口粮不够,农民每顿都用胡萝卜叶子裹一把米糠,做成黏糊糊的一团吃下去。很多时候,只能去借高利贷。“这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解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没有得到温饱。”胡福明记得,钟志民当时掉下了眼泪。

  在公社的小旅馆,他们坐在床上,促膝长谈。钟志民告诉胡福明,农民日子这么苦,他却走后门上了大学,心里非常内疚,一定要退学。

  胡福明震惊了。他没想到,这个在他看来将来可以在理论上出成果的学生,竟然想要退学。回到县城后,他跟其他老师说了此事,大家都劝钟志民,有这个认识就可以了,还有一年半就毕业了,不如毕业后再好好为人民服务,去改变现状。

  但钟志民的想法已经非常坚定:一定要退回去,而且退到底,当农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