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谈天说地 古往今来 历史人文 天下大势
个人资料
正文

大国游戏(之十四)

(2008-06-12 11:42:20) 下一个

二十七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选择了2006年中国的春节作为他出访海湾之外的第一个国家。这是他就任国王之后的第一次对外出访,也是沙特国王在1990年与中国建交后的第一次。而他的亚洲之行,在访问中国后,再去印度,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他的这次出访,表明了沙特开始面向东方,为石油寻找西方之外的替代市场,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沙特和中国的关系。在出访前,阿卜杜拉国王接受沙特官方电视台的访问,被问到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期间访华,他的回答是在历史上,这是世界各地的国王们向北京的皇帝进贡的时间。

对他的如此善意,中国也给予他高度的礼遇,称赞了他的“三个第一”和对中沙友谊的高度重视。在这次出访中,沙特和中国签订的未公开的能源合作计划,并为新疆的阿克苏市基本建设提供优惠贷款和援助。笔者的估计是当初的能源合作计划应该是关于沙特在中国建立炼油厂和石化厂,提供原油帮助中国建立战略储备油等等。如果当时的计划是长期性的,那么中国就应该仍然享受当年的低价。当然西方的媒体也有另一些说法,包括由于在成本的细节上没有达成协议,所以并没有实际的合同签署。还有人指由于去机场欢迎的是中国外交部长,而不是胡锦涛本人,阿卜杜拉有些不快。当然这些猜测很难证实,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沙特将参与合作扩大在泉州的炼油能力和新建在青岛的炼油设施。通常沙特的石油开采是秘密进行,而且其原油又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很难对其给予了价格进行对比。

沙特的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沙特本身的外部威胁是以色列犹太人和什叶派波斯人,早在1988年和中国建交前,沙特就已经购买了36枚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3型和9个发射架,该导弹的1500公路射程可以涵盖特拉维和德黑兰。而在美国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沙特的计划是如何在没有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下可以自保,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向中国购买新型的战略导弹和向巴基斯坦购买核弹头。

在以色列已经拥有大约150-200颗核弹头的情况下,和伊朗顽强的在西方的高压下,继续发展核子计划,沙特拥有自己的核威慑力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绕过国际防扩散条约的限制呢?沙特选择的可能是两套密码方案,即由沙特控制导弹的密码,和巴基斯坦控制核弹头的密码。这个方法是当初冷战期间美国在德国“创造”出来,绕过德国不能拥有核武器的限制。

当然,中国由于军力尤其是投放力的薄弱,相对于美国的强大军力,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不是被美国逼得太急,沙特也不会走这条舍近求远的歧路。只不过为沙特的石油寻找美国之外的买家,不光是中国,还有印度,日本和南韩,倒是完全符合沙特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且沙特还可以通过中国对伊朗的影响力,令伊朗对沙特的威胁有所制约。

对中国而言,保持和以色列,沙特和伊朗三方面的等距离友好关系最符合中国的利益。在与沙特的交往中,可以首先要求沙特禁止其国内的宗教团体支持中国内部的东突恐怖组织,然后在提供能源上的合作,可以增加中国在和伊朗石油合作上讨价还价的弹性。而保持和沙特和伊朗的关系,又可以使中国在同以色列军事技术合作和转让上有讨价还价的砝码。中国必须好好的利用这些关系,一旦在美国势力衰退时,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中东地区的和平而斡旋。

无论是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如何发展,都应该看到中美关系和沙美关系的重要性和互动。所以这种三角关系的互相平衡和互相牵制,就不应该以大幅度牺牲一方的利益而达成。因此当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虽然美国主人的待客之道大有需要提高的必要,但可以想象,中国和沙特的关系一定是其中在私下一个主要讨论的问题。而美国总统布什肯定会说如果我这样那样骂台独分子陈水扁,是不是胡主席你应该不要和阿卜杜拉国王这样那样呢?当然,离开华盛顿的胡锦涛主席,在下一站访问点雅加达,也会把传一些话给阿卜杜拉国王。

 

二十八

 

2005-2006年,中东和世界的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起源于2004年底的伊拉克游击战逐渐成气候,使美国快速稳定伊拉克的愿望落空,开始陷入了困局。

本来美国的伊拉克战争是受到全体美国人的支持,但是在兵老无功的情况下,美国国内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这些反战声音除极少数外,大多是对布什政府的无能抗议,并不是反对美国入伊拉克抢油。而在野的民主党因为离政权已久,乘机对当权的共和党清算。在美国,任何政治事件的操作,要看两党中的任何一党是否会在打击对方的过程中得利。有时候这种两党内斗,完全罔顾美国的国家整体利益。有时候,如果对一件政府的失误紧追不放的话,而自身又不会在选举中获利,通常这类事件就会在新闻界销声匿迹。伊拉克战争就是前一种例子:由于美国两党的内斗而损害美国国家利益。

在伊拉克战争开打之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曾在美国国会就这场战争的成本和利润进行了推销。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分析,如果美国可以让伊拉克出油量提高(从每日150万桶到450-500万桶),美国就可以将伊拉克的石油收入三分,一分用来支付美国及盟军的军费开支,一分作为伊拉克新政府的财政开支,一分用来支付伊拉克的重建费用。整个伊拉克的重建当然由美国和英国的工程公司,如美国副总统钱尼掌控,通常由退休高级将领任职的哈利巴顿公司等等。

用一句中国俗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所有的战争,从古到今,都是有利润目的的商业活动。如果无利可图的话,美国国会里那一帮议员都是选举的敛财高手,怎么会轻易举手赞成。所以当美军杀进巴格达时,立即占领伊拉克石油部,而让价值连城的巴格达文物博物馆任来自世界各地的妙手空空任拿任偷。

由于美国在联合国对伊拉克战争的推销失败,虽然没有美国人相信萨达姆有核武计划,美军还是不得不装模作样的派出大规模的小分队,到处去找大规模杀伤武器,甚至连纽约时报的著名女记者朱迪丝米勒都在她的战地报道中“暗示”美军已经发现了证据。

其实美国人并不在乎这些入侵伊拉克的借口,对他们来说,快速打完仗,不要在报纸上天天读到死人的负面消息就够了。而这正是美国新保守派失策和无能的地方。无知即无畏,新保守派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而过低估计了伊拉克人的能力。本来,美国应该在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由中情局栽赃,加上美国收买的伊拉克前高官作假证,就可以“证实”伊拉克确实有未成熟的核子计划,让国际社会不得不接受美国事实上已经占领了伊拉克,而不再在这些无用的是非问题上继续争论和纠缠下去。美国通过游说中国等安理会成员国,让联合国授权管理伊拉克事务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但是新保守派却傻乎乎的作茧自缚,把本来不在其战争借口中的“建立民主自由的伊拉克”作为了伊拉克的施政主要目标。而在伊拉克石油分配上,又跟美国的大石油公司集团抬杠。因为有过俄罗斯的经验,这些石油公司集团反对对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认为通过一个傀儡的伊拉克政府更容易办事。而理想主义和意识形态浓厚的新保守派则主张将伊拉克石油私有化,这一纷争也影响了早期的石油政策。

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美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即不在伊拉克的各个宗教和地方派别中分清敌我,而是采取挑拨离间和画地为牢的方法,就不需要把有限的美军资源用于对自己利益无关的平乱行动,而可以集中兵力抢占石油资源,保护美国石油公司的员工安全,快速地把伊拉克的石油开出来,抢出去。

美国的政策恰恰与此相反。美军不断地去逊尼地区清剿,将伊拉克军队解散,把萨达姆的社会党官员从各级政府部门清洗,而把自己当作了为什叶派抢权争利的一个工具。一方面引起了周边逊尼国家如沙特和埃及的不满,开始对反美武装提供人员,资金和武器的支持;另一方面得益的什叶派对美国却并不感激,而是在伊朗的支持下,迅速崛起,为伊朗在有可能的美国对伊朗动武的战争中,建立起一个缓冲地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不足畏 回复 悄悄话 井大似乎知道不少高级机密,对世情了如指掌。哪来这麽多的情报?
井底望天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零零柒柒柒的评论:

犹太人会明白,与将来的超级大国搞好关系,性命攸关。你大概知道J-10的故事。通常以色列卖给中国的武器都是半价。
零零柒柒柒 回复 悄悄话 一般的印象中以色列跟中国很友好。甚至有军事上的合作,比如曾打算卖给中国发梦都想要的预警机。后来因为美国的压力没卖成,不过赔了巨额的违约款再加其他的武器。有人还故意宣扬犹太人友好,对中国人在二战时的帮助知恩图报等等。传说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以色列不敢得罪中国,甚至有求于中国有针对性地控制对其武器的输出。因为只要中国私下里对某种便携式火箭炮的出口稍微松一松,整个以色列就会很快都暴露在这种火箭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希望楼主有这方面的论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