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孟良崮战役及其它(三)作者:一舟一翁一江秋

(2009-05-20 13:01:33) 下一个
孟良崮战役及其它(三)2008-12-21 02:40 一舟一翁一江秋

http://hi.baidu.comml

在我军的攻击下,74师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他们采用美国顾问训练出的“血搏射击法”,用冲锋枪和手榴弹组织突击队攻击,步枪在其后配备火力。他们据守几个500米以上的阵地与我军做困兽之斗,并不断发动反击,战斗异常惨烈,各个阵地双方都反复争夺。我军也推炮上山,用炮火猛烈轰击各个山头阵地,犹如石破天惊,弹片碎石i就会放倒一大片敌人,双方战斗奇正接连交替、攻守不断转换,呈胶着状态。这种情况,使转战陕北的党中央很焦急,5月15日,中央军委来电指示,告诫不要贪多,不要形成“围点打援”的战役,要尽快消灭74师,然后再找其它战机,否则就有被反包围的危险。因为外线敌军在蒋介石死令下,拼命攻击,阻击部队压力很大。于是华野指挥部及时调整部署,除了集中1、4、6、8、9五个纵队外,又抽调出部分阻击部队参加攻击。总攻任务授权1纵司令叶飞统一指挥,当时陈毅在电话里对叶飞讲,消灭74师我们就会赢得主动,全盘皆活,不管多大代价,就是拼掉两个纵队,我负责补充,要求你一定要完成任务!经过组织,16日下午1时开始总攻,各纵队集中炮火,把山头轰得硝烟蔽日,山崩地裂,弹片乱石从天而降,敌人一片片倒下。我军开始冲击,叶飞、陶勇、王必成、王建安、许世友纵队司令员同时向战士们发出“争当战斗英雄”的号召,战士们高呼:“攻上孟良崮,打烂王牌虎!”的口号,勇猛冲击粉碎了74师依山的顽强抵抗和反冲击,有的是师攻不动了,想停下来,粟裕同志坚决不允许,死令全军无论多大困难都不能停止进攻,否则就有被敌人反包围并吃掉的危险!我全军指战员破釜沉舟,前仆后继,生命不熄,冲锋不止。9纵25师73团在孙同盛团长的带领下,最先冲上了孟良崮,将红旗插上主峰。其余个纵队也随即冲上了崮顶。74师师长张灵甫和副师长蔡人杰被冲上崮顶的战士乱枪打死,敌酋74师被消灭了,整个崮顶欢声雷动,战士们欢呼雀跃来庆贺这伟大的胜利!但是指挥部的来的命令却是继续搜山,而且隐蔽山沟都要查!原来粟裕司令员再三核对各纵队上报歼敌数字时,发现少了7千人。我军紧急动员,满山遍野开始地毯式查询。在我军的严密搜寻下,终于在一条烟雾弥漫的山沟里发现了这支已集结完毕,正准备突围的部队,我军“宜将剩勇追穷寇”,乘势将其歼灭!在场的人无不佩服粟裕司令员的料敌如神!5时,战斗结束时,粟裕司令员大步走出指挥所,登上了崮顶,望着这血战4昼夜才攻下的山头,他心潮澎湃,流下了热泪,下了短时的雨天又晴了,他望着天边的钻出乌云的红日,在沉思着,也许他正在构思下一步的战役计划吧。司令员陈毅也来了,此时他望着雨后如血的残阳,“关山阵阵苍”的景致,在看到“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胜利场面,触景生情,特吟【七律】一首:孟良崮上鬼哭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点点星灿烂,照明处处火如潮。短兵肉搏夺山顶,炮击血飘湿战袍。蒋贼主力今歼灭,我军个个是英豪!十几年后,作家吴强写了描写这次战役的小说,名曰【红日】,我想也是观此山景而获得的灵感吧!后又被拍成电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3)关于孟良崮战役后

是役我军彻底全歼74师的3.2万多人,而我军伤亡为1.2万余人。这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次“滑铁卢”,彻底粉碎了蒋介石“鲁中决战”的计划!16日听到74师被全歼和张灵甫被击毙的消息后,在南京的蒋介石顿时呆若木鸡,面如土色,半日无语。他大怒了,随即开会将1兵团司令汤恩伯撤职,给25师师长黄伯涛处分,把83师师长李天霞收监,就是总长陈诚也因指挥不利被停职。蒋介石痛心疾首的说:“孟良崮的失败,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情,

”“真是空前大损失,不能不令人哀痛。”并且表示,“必须等到我们全军做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造之后,方能做进一步的打算。”这句话很关键,它道出了蒋介石承认了重点进攻山东战略的失败。可是光撤官罢职就能解决问题吗?蒋介石倒是做了番改造,可是完全没有达到“起死回生”的效果!就说离孟良崮最近的83师李天霞部,只有五公里的距离就是被阻击而冲不过去,此公倒也是妙计连珠,竟戏剧性的派出一个通讯组,拿步话机每隔些时候就向张灵甫呼喊,说已派出一旅人马正与共军激战,距你部不到3公里云。害得张灵甫组织部队向该方向突围,结果伤亡惨重,根本突不出去。这种见死不救的“不作为”或叫“假作为”的“壮举”,在国民党军队之中惩得了前,可是能毖后吗?其后在华东战场不也是照样故伎重演,照样一败再败吗?!其后蒋军在华东接连失利,先败豫东,再失济南,又丧师淮海,一个个的大败;什么守江必守淮,结果是失江又失淮!解围区寿年1兵团,解围黄伯涛7兵团,解围黄维13兵团,哪个围解了呢?都是总裁的死命令,结果那些国军将领们,官报私仇的,隔岸观火的,不都大有人在吗!结还不都是出工不出力,兔死狐悲地眼看着这兵团都成了悲壮的“74师”。在国军的战例中,这些个类似张灵甫的“李灵甫”“刘灵甫”“王灵甫”的一再公演的惨剧还新鲜吗?!就是李天霞收监,不也是说客穿梭,加上本人上下打点“金条”,不久就“有(金)条有理”,最后不了了之了吗!这种现象对于病人膏肓的国民党和腐败透顶的国军来讲象流感一样太普遍了,确实让蒋公有种法不责众之难也!

其二,孟良崮是鲁中七十二崮之一,是个山区,位于蒙阳县城东南28公里,座落在蒙阴、沂南两县交界处,原名卢山,海拔536米,为卢山第三峰,其右前方是险峻的大崮顶,海拔571米;主峰是雄伟的大顶,海拔575米,矗立在左前方,3个山头紧相连接,成鼎足之势;它东望沂水,公路从山前通过,山岭连绵,青松苍翠,相传北宋时期,名将孟良、焦赞从此路过,孟良在山上安营,焦赞在山下扎寨,因而得名“孟良崮”。在那个冷兵器的年代里,这里孟良只是打个尖而已,并没久留,而且上下还有另一大将焦赞驻防保驾。张灵甫不但在此打尖,而且在此屯兵并摆开战场拼杀,确实犯了兵家大忌。这里让人想起了诸葛亮当年的街亭战役来,当时孔明令马谡在那里屯兵据守。这“马司令”以为熟读兵书,刚愎自用的不听诸葛军师当道扎营的命令,扎寨山上,结果自断水源,军无斗志而大败,失了街亭使诸葛亮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挥泪斩马谡”也于事无补,结果是满盘皆输,只好放弃出祁山,再染指中原的战略。张灵甫就是个当代的“马谡”,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山上扎营,我军很快就看出其中的破绽,派出专们部队控制了山上唯一的几眼山泉,渴得他们也士气大减,连张灵甫也顾不得中将师长之尊,不得不喝点滴马尿来解渴。后来空投的水桶也大都被我军神枪手击漏,而食品弹药大多落入就近的我方阵地上了。垛庄被我军攻占,给养中断;再加上山地作战重武器难以发挥火力和威力,可怜74师作茧自缚,“会当凌绝顶”,不得地利,焉有不败之理!张灵甫这个“马谡”,被粟裕斩得爽快!

其三,各部救援不力,不光反映在25师黄伯涛和83师李天霞身上,外线的部队受到我军阻击后进展缓慢,形成不了包围圈,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为何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张灵甫其人比较张扬,在蒋介石的娇生惯养下,特别飞扬跋扈,拿王牌当令箭,经常向友军发号施令。甚至拿所属的1兵团司令汤恩伯都不放在眼里。在张灵甫突前北进时,汤恩伯曾驱车赶上74师尾部,他大声向士兵喊道:“谁让你们报的这样快的?不是说好齐头并进的吗!”士兵答道:“师长说了,活捉陈毅粟裕的,连升三级!”汤司令喊道:“胡来,传我的令,部队减速前进!”士兵问:“你是谁?是副官吗?”汤恩伯怒道:“我,我是你们司令!”士兵邱万才后来被俘,他说当时就跟汤司令说了:“你是我们司令,你咋不说我们大家是你祖宗呢?”汤恩伯气的脸都紫了,他跳上车对司机说:“妈的,往回走,让张灵甫给共军当炮灰去!”对自己顶头上司,连士兵都如此,那张灵甫平时如何对待上司和友军的,那就更足见一斑了!别人平时都受他的气,都穿他给的小鞋,如此树敌过多,关键时刻众叛亲离,谁又能尽心尽力救你呢?正因如此,我军能从阻击部队抽调部分力量参加攻击,能二次打扫战场接灭残敌,能从容撤出战场,这也是张灵甫傲慢处事骄横处人的结果。这样的中心开花,能开的起来吗?不过是“落花有意,落水无情”而已。这么大的战略行动,自己一意孤行,不求合作,不谋互助,如此丧失人和,焉有不败之理?!

类别:默认分类 | 添加到搜藏 | 浏览(460) | 评论 (0)

上一篇:孟良崮战役及其它(四) 下一篇:孟良崮战役及其它(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