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昆明大观楼孙髯翁“古今第一长联”,

(2005-01-05 13:53:08) 下一个
今见昆明大观楼,想到孙髯翁的“古今第一长联”,孙髯翁是清乾隆年间寄籍昆明的穷读书人,原籍陕西三原,自幼好学勤奋,尤其诗文称名一时。曾赴科举童试,因不愿受搜身之辱而未进场,且终身再不应试,以“白丁”的身份诗文为业。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晚年贫困在圆通寺后咒蛟台卖卜为生,称“咒蛟老人”,过着终日“求百钱而不可得”、时有断炊的生活,后被其女迎养,卒于云南弥勒县乡村。孙髯翁所撰大观长联,长达180字,上联写以大观楼为中心东南西北远近景物,壮美清丽,下联写云南历史渊源深远,归结浩叹,全联眼界宽阔描摹细致,气韵宏大而胸襟沉郁,将诗人卓尔不群、傲然雄视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长联经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写出刊刻悬挂之南门。后火毁,又经赵藩楷书重写,题了岑毓英的名,刻制挂在新修楼门原处,是今之所见长联。

  孙髯翁的长联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游遍大观楼,细细玩味过髯翁长联,山水风云自与来时不同。 当年学生云游,在楼前读了很久,买了一张长联的照片在去乐山的列车中反复背诵现而今脑中踪迹早无,竟然想不起开头到底是5百里滇池亦或8百里滇池,180字长联,上绘美景下述历史,气势恢弘,对仗工整,更喜欢下联的历史部分,“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叹滚滚英雄谁在""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让年轻的我对费尽移山心力的古今英雄今谁在,惟有江山长存,却无比苍凉悲怆,更稀嘘不已.看来孙老先生虽一介布衣,但文史的功力,对历史的预言,实在是千古绝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化学键 回复 悄悄话 长不少见识,尤其是云南地方史。

不过古代读书人也花费太多时间去雕琢词汇了。都是教育部门的错。好在现代的书生可以选择理工科,要不,都会被那些辞藻给淹死。
-牧歌 回复 悄悄话 清朝孙髯为昆明大观楼所撰楹联。上联突出一个“喜”字,写滇池风物;下联突出一个“叹”字,记云南历史。全联想像丰富,感情充沛,一气哈成,被誉为海内外第一长联。

道光年间,任云贵总督的阮元(字芸台)读完长联后惊呼:长联有“汉、唐、宋、元之丰业伟功,总归一空”之意,是影射大清朝,遂仗势摘下原联,擅加篡改。其改联云: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州,衬将起苍崖翠壁;更蘋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与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鸿雁,一片沧桑。

阮元改联减弱了长联的气势,缩小了长联语言的内涵,使长联呆滞不协调;阉割了长联的内容和精神,尤其是将“伟烈丰功”尽为“爨长蒙酋”,牵强附会,为达到篡改目的,到了不择手段胡乱用典的地步。这种违反民心民意的举动,使昆明人哗然,纷加指责。据《滇中琐记》载,时人作诗讥讽之:“软烟袋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诗借谐隐之法,以“软烟袋”谐“阮芸台”,用以讥讽嘲讽他。阮元一离任,人们便又把孙髯的长联挂出来了。

阮元在清代颇负文名,著作甚丰。《清史稿》称他“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可谓名重一时,然高名显位,自负改联,却留下了笑柄。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还有一位官僚程月川,也曾将孙髯之联胡编乱改,其篡改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喜茫茫宽阔无边!看东骧金马,西峙碧鸡,北耸青虹,南翔白鹤。高人韵士,定当击节讴歌。况栏外树色江声,随地皆诗情画意;更云开雨霁,何时不鱼跃鸢飞。登斯楼也,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风,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争欲同符天地。至今日离宫别馆,悉化为芳草长林;并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夕照。游于浦者,只剩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行秋雁,两岸芦花。
-牧歌 回复 悄悄话 挺好玩的,又找到几段


孙髯翁逝世后五十多年,满清赫赫有名的文人阮元充当云贵总督,以其满清官僚的阶级敏感感到孙髯翁的长联以汉唐宋元为正统,到他们满清不就完蛋了吗?于是滥施总督淫威,拆掉原联,换上他篡改后的新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凭栏向远,喜茫波浪无边。看:东骧金马,西翥碧鸡,北倚盘龙,南驯宝象。高人韵士,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衬将起苍崖翠碧;更苹天苇地,早收回薄雾残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虎,元跨革囊。爨长蒙酋,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藓碣苔碑,都付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一片沧桑。


 阮元(字芸台)新匾一挂,群情哗然,并创作打字诗以刺之:软烟袋不通(软烟袋指阮芸台),萝卜韭菜葱。

  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

  阮元一离任,孙髯翁的原作又挂出来了。

  以后,又有一个满清官僚名叫程月川的又篡改了一次,一样狗屁不通。

  这两篡改,恰恰说明了孙髯翁原作的威力。

  孙髯翁原作的意义只有到了“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时代,才由无产阶级革命和诗人作出定评———毛泽东:“从古未有,别创一格”!

  陈毅亦赞道:滇池眼中五百里,联想人类数千年。

  腐朽制度终崩溃,新兴阶级势如磐。

  诗人穷死非不幸,迄今长联是预言。

  毛治东对孙髯翁长联的重视据张贻玖《毛泽东和诗》(春秋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一书所记,毛泽东在一本清版的《楹联丛话》中读到孙髯翁的长联,加了圈点。在下联中的“叹滚滚英雄谁在”、“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两句的每一个字旁都画圈。在“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这些句子旁一概画上曲线,每一句都画上密圈。

  毛泽东在批阅《楹联丛话》上述清版的时候,在批阅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本的时候,都对孙髯翁原作和阮元改作进行了仔细的对照,作了标记,画了圈,特别是在商务版中提出了严格的批评:“死对,点金成铁”!

  他在批阅《两般秋雨庵随笔》一书所载大观楼长联的时候,又批道,“此阮元改笔,非尽原文”。从这三本书来看,毛泽东批阅这首长联至少三次。

  孙髯翁九泉有知,不亦跃然乎?

  〔本文作者附白〕以上两节均取材于吴直雄著,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毛泽东楹联艺术鉴赏》一书,谨此致衷心感谢!


-牧歌 回复 悄悄话 看来你还读过不少书,但

贵洲因为是山地,平复在那之后,你"知道孔明先生曾抓过孟获"那是魏蜀吴三国,<汉>在那之前.

"云南该更靠南,金庸的小说中有不少记载,不过大都是明清的事吧。"

金庸小说读太多了呀? 嘻嘻,金庸小说中与历史对不上的太多拉,所以他老人家最近把浙江大学博士导给辞退拉.

-牧歌 回复 悄悄话 化学键不简单呀,没去大观楼就知道,我是学生时代游玩的时候到了楼前才知道这是古今第一长联.

四面的山:

东边是金马山,可以“东骧神骏”;
西边是碧鸡山,所以“西翥灵仪”(即凤凰);
北边是蛇山,所以“北走蜿蜒”;
南边是白鹤山,所以“南翔缟素”。

烘云托月,绘山托水,这才说到滇池本身。前面已经写了水面“茫茫无边”,就不必再写水了,而写水上的生物;“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高人韵士”们,抓紧时会(“趁”),“选胜登临”,纵情观赏这生动、绚美的画面吧!


你说"似乎只有元朝的革囊有点沾边;汉朝开始远度印度洋,大唐才会炼铁,宋代的陶瓷呢?" 呵呵


"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哪里提到"印度洋""炼铁""陶瓷"拉?

云南历史—早在公元前二世纪
汉习楼船:
汉武就从西北边疆抽调一半战士到西南凿四十里的昆明池(后称滇池),练习水军,将西南边疆收入版图。

唐标铁柱
唐代,朝廷派大军解决了边患问题,在今祥云县,铸建巨大的铁柱铭记功劳。

宋挥玉斧
北宋差了,赵匡胤定边界的时候手里拿着镇纸文具玉虎一挥,大渡河以西的土地“非吾有也”,统统不要了。

元跨革囊
元代忽必烈统领大军从金沙江乘皮筏子(“革囊”)南下,收回大理,统一云南全境。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诗人于是“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结果呢,“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悲怆千年,感慨自来.


化学键 回复 悄悄话 云南历史,没有看清。错怪。有懂云南地方历史的吗?

昆明什么时候被纳入大中华共荣圈? 只知道孔明先生曾抓过孟获,可那是在贵州吧,云南该更靠南,金庸的小说中有不少记载,不过大都是明清的事吧。
化学键 回复 悄悄话 在下不才,高考语文更没有及格,但是愿评议一二,仅为抛砖引玉。

多年前我也见过这副联,不过是在书中。象很多中国古代的文章,觉得限于堆积辞藻。尤其是几个朝代后面的文字更觉得不怎么样。不能仅讲对仗吧,内容是否真的代表了那几个朝代,怎么我就联系不上,似乎只有元朝的革囊有点沾边;汉朝开始远度印度洋,大唐才会炼铁,宋代的陶瓷呢? 怎么看都不对啊,也许我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再说好联并不在乎长不长啊。比如,清朝的一位皇帝考一位下官,忘了是纪小览还是谁,出上联,"色难", 纪小兰或他人答 "容易"。妙对也,正是思想觉悟没有孙先生高罢了,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