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016年10月23日距离天宫二号1米伴飞卫星红外鱼眼相机拍摄的照片

(2016-10-24 09:01:11) 下一个

 

 

“自拍照”出炉!伴飞小卫星传回“天神”图像300余幅

2016年10月24日 13:52:56 来源: 央视网

  10月23日早上,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搭载的一颗小卫星在太空中成功释放,并且对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组合体进行了第一次拍照,现在首批图像已经传回到地面了。那么从太空中看组合体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看看。

  伴飞小卫星回传的首批图像共有300多幅,全部来自卫星上搭载的一台红外鱼眼相机。小卫星与天宫二号分开之后,红外相机开始工作,并在与组合体距离由近及远的过程中,对组合体进行拍照。

http://tv.cctv.com/2016/10/24/VIDEffO7fPd1lOFW9gMoWoW6161024.shtml 

http://tv.cctv.com/2016/10/24/VIDEYhyy2fSygq28GIm4szZy161024.shtml 

伴飞小卫星红外鱼眼相机拍摄的照片

 

铁侠组合:编织“天网”牧神舟

2016年10月23日 15:13:3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铁侠组合”:编织“天网”牧神舟

  新华社记者 肖思思、陈曦、魏骅

  飞船何时入轨、交会对接何时进行、某时段由哪个测控站跟踪……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所有动作都在一对“铁侠组合”的规划和“翻译”下注入计算机,确保地面对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精准跟踪与控制。

  这对“铁侠组合”,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负责规划计划工作的朱华和周占永。

  “侠之大者”,是朱华的电脑桌面签名。所以,大家都称呼他“朱大侠”;而周占永,长得壮实,声音浑厚,素有“铁汉”之称。

  从神舟二号飞行任务至今,他们已是16年的老搭档。在测控计划岗位上,他们一起合作,通过一个个计划、指令,将飞船送到指定的位置。

  “我们的测控计划工作,就是研究如何按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飞行轨迹织成一个‘天网’,从而能有效地捕捉信息。”朱华这样描述他的工作。

  “我的任务,则是在‘0’和‘1’构成的世界中,把各种指令‘翻译’给电脑,让它自动操作,这样就能把人从繁杂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周占永说,“如果不把任务输入计算机,所有的指令都需要人手动发送,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将无法估计。”

  “在载人飞行任务中,包括返回、紧急撤离等都有各种应急模式。任务中,可能一个小时涉及好几十种模式,几十万条指令。这就需要形成周密的计划。”朱华说。

  由于有航天员的参与,载人交会对接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对故障处置的时效性要求也更高。这也就意味着,应急计划的生成要求更加严格。

  “应急计划要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整个飞行计划的完成,一方面要保证计划本身正确,另一方面要确保计划生成的快速、精确,绝不能出错。”周占永说。为此,周占永和同事们制订了20多种应急对接预案。

  交会对接要对两个飞行器进行跟踪测控,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成倍增长,留给地面处理运算的时间很短。高速飞行的两个飞行器对接时,对空中位置和姿态要求极高。注入计算机的指令必须环环相扣,稍有不慎就将影响任务全局。关键时刻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都决定着航天员的安危。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随着伴随卫星的释放,任务将涉及三个跟踪目标。周占永说:“我们需要对三个目标进行规划,还有地面测控资源的规划,配合天上三个飞行器的各种动作,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具备这样的能力和信心。”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成功释放

2016年10月23日 14:25:4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从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获悉,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天宫二号伴随卫星于9月15日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经过约40天在轨贮存,于10月23日7时31分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重约47kg,尺寸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具备高效轨道控制、灵活姿态指向、智能任务序列处理和天地测控通信高速数传的能力。相比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它体积更小、能力更强,具有高集成度、用途广的特点,属于新一代先进微小卫星。

  伴随卫星搭载了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堪称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的“自拍神器”。本月底,伴随卫星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再次靠近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组合体,并飞越组合体上空进行成像观测。之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开展近距离编队驻留试验和航天新技术验证试验,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承担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的研制工作,天宫二号伴随卫星将开展多项空间服务应用:

  1)与天宫分离后,对天宫进行红外成像及可见光成像;

  2)分离后对天宫飞行环境进行红外感知探测;

  3)飞跃天宫组合体,并对其进行成像。

 

据央视新闻报道,这次回传的首批图象都是来自于“天宫二号”上携带的一颗小卫星,它就像是一个无线遥控的“自拍杆”,正是它的帮助之下,才有了“天宫二号”和神舟11号飞船的第一张太空合影。

“自拍杆”小卫星“伴星一号”拍摄的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组合体

中国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用摄像机拍下“伴星一号”

“伴星一号”拍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神舟十一号飞船组合体

据悉,“天宫二号”搭载的小卫星名字叫“伴星一号”,在神舟11号和“天宫二号”进行组合飞行时,它就会被释放出来进行拍摄工作,这就好比一个灵活的自拍杆,给观察天宫和神舟的太空牵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9月15日,“伴星一号”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经过约40天在轨贮存,于10月23日7时31分从天宫二号上成功释放。在释放过程中,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利用手持摄像机从舱内拍摄到了伴随卫星从天宫二号下方百米之外掠过的视频。

据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伴星型号总师兼总指挥陈宏宇介绍,“伴星一号”上面装了两台相机,一个是可见光相机,就像我们平时的数码相机一样,但是它的象素数非常高,是2500万,再一个是红外相机,就能看到它表面热的分布,看哪个温度有异常的升高或者降低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通过这两个相机可以对这种大型航天器,我们叫像小护士一样,做它的监视,故障检测,都非常有帮助的。

虽然执行着是个小护士一样的角色,伴星事实上仍是一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卫星,它可以通过太阳光获得能量,靠复杂的机械运动调整自己的姿态和飞行轨迹,甚至还能通过增加不同的模块,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样的小卫星其实也正在成为中国航天技术突破的新方向。

天宫二号伴随卫星重约47kg,尺寸相当于一台打印机大小,具备高效轨道控制、灵活姿态指向、智能任务序列处理和天地测控通信高速数传的能力。相比神舟七号伴随卫星,它体积更小、能力更强,具有高集成度、用途广的特点,属于新一代先进微小卫星。

伴随卫星伴随“天宫二号”飞行的同时,还利用高分辨率对交会后的“天宫二号”与神舟载人飞船进行高清拍摄

伴随卫星搭载了高分辨率全画幅可见光相机,堪称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的“自拍神器”。本月底,伴随卫星将通过多次轨道控制,再次靠近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组合体,并飞越组合体上空进行成像观测。之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开展近距离编队驻留试验和航天新技术验证试验,进一步拓展空间应用。

无法播放请点击这里观看

从太空中“天宫一号”的倩影到一堂生动的太空试验课,每一步里都有航天技术进步带给我们的惊喜,也就是中国航天一次次跨越最真实的记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