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比赛未打 何来“还我金牌”?

(2010-11-23 22:03:32) 下一个



比赛未打 何来“还我金牌”?

足球场上,都说足球是圆的,就是说比赛只要没有结束,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比赛结果往往都有超出意料的可能。

杨淑君vs吴静钰,本身比赛就没有开打,杨淑君事件,本身还在八强赛,连半决赛都没有进,何来“还我金牌”一说?何以如此笃定,如果没有这次事件,杨淑君就必然会获得这枚金牌?

还有,台湾网友污蔑赵磊同吴静钰,也是让人不齿。我都不知道台湾网友究竟多少人认识吴静钰这位选手?

这是吴静钰。那些污蔑什幺潜规则的,麻烦自己用脑子想想,这是运动员,不是电影明星,不是各个都像杨淑君那样的美女,也不是各个都像杨淑君同其教练男友那样的关系,那些无聊的诽谤实际上正体现了自己内心的阴暗。

关于中时说的,赵磊恩师说。

首先,吴静钰的历届教练:

1999年江西省景德镇市练习跆拳道教练是龚循谦

2001年进入江西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跆拳道队教练是王志杰

2004年进入国家跆拳道青年队教练是鲁凡

2005年进入国家跆拳道队教练是卢秀栋

哪里有赵磊?!

其次,所谓赵磊特意拔擢吴静钰的问题。看过吴静钰的简历,也确实在08年的奥运会选手名额的分配上,吴静钰顶替了前奥运冠军罗微获得了正式的参赛名额,并且在奥运赛场上获得金牌。

这样的选择,实际上并非是从所谓的“潜规则”角度来思考的,而是,如何保证在奥运赛场上获得最大的夺金机会考量,再说清楚点,就是对于当时选手的实力及状态的考量。

看看07年后,两位选手的情况(这里很明显看出,吴静钰出赛,罗微替补本身就是从最大夺金可能来考虑,罗微当时伤病缠身,而不是像台湾媒体所说或者影射的那幺不堪):

罗微:

-------------------------------------------------------------

罗微在2003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冠军,又在2004年赢得了全国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冠军以及雅典奥运女子中量级(67公斤)项目中的金牌,为中国摘下了第29面的金牌。

自2007年5月于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夺得一枚铜牌后,罗微左腿被确诊为静脉血栓,亦因此只能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成为陈中的替补。

2007年6月,中国跆拳道队确定了2008年奥运会的参赛级别,而罗微所在的女子-67公斤级,却并不在其中。在名单公布后,很多人都劝罗微不如退役算了,毕竟奥运冠军也拿过,没有什幺遗憾了。但倔强的罗微不愿轻易放弃。此后的几个月,罗微的“战场”从训练房换到了医院,拍片、打针、吃药、上各种治疗手段。

2009年,罗微终于成为全运会冠军,夺冠后的她连连称自己幸运。

--------------------------------------------------------------

罗微的战绩:

1999年2月6日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教练姚强:

2002年1月14日进入国家队,教练陈立人。

2000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67公斤级亚军

200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67公斤级第三名

2003年第16届世界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冠军

2004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级冠军

2004年奥运会跆拳道67公斤级金牌。

2006年多哈亚运会跆拳道女子72公斤级冠军

2007年 跆拳道世锦赛, 罗微则由于腿伤半决赛中不敌韩国选手李仁钟无缘决赛。仅获第3名。

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因伤退出决赛,仅获第二名。

2008年 亚洲跆拳道锦标赛72公斤第3名

----------------------------------------------------


再看吴静钰:

----------------------------------------------------------

二00五年,吴静钰入选中国国家队,第二年的中国公开赛上即一举战胜了身高比自己高五厘米的世锦赛冠军王莹,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四九公斤级上的霸主地位。可以说除了2008年四月在亚锦赛意外输给了老对手、中国台北队的杨淑君之外,近两年在所有参加的比赛中,吴静钰都拿到了金牌。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副主任赵磊表示,吴静钰的崛起让中国队从“单项突破”变成了“多项选择”。因为吴静钰出色的表现,中国跆拳道队权衡再三,最终决定让雅典奥运会六七公斤级冠军罗微做陈中的替补,而让出的一个名额给了没有奥运会经验的吴静钰。

尽管如此,现在的吴静钰已被对手研究得越来越透,比赛也越来越难打。跆拳道强队--中国台北队的杨淑君就是吴静钰北京奥运冲金路上的最大“障碍”。二00八年亚锦赛决赛中,吴静钰正是输给了杨淑君,痛失金牌。吴静钰赛后表示,自己对电子护具有些不适应,但不能把失败归咎在电子护具上,只能说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反观这次事件之后,杨淑君在制造“中国阴谋论”的舆论上,至少从从事体育的心态上,高下立现,并且,在随后的奥运赛场上,半决赛中吴静钰就以4:1战胜了杨淑君)

---------------------------------------------

从上面的资料看,当初吴静钰替代罗微,本身就是从整体考虑,从夺金可能考虑,并非一些龌龊网友盛传的所谓吴静钰同赵磊之间的“特殊关系”。同时,从这件事上,赵磊如果说是恩师,实际上也说的通,但是,赵磊也并非是从对于其非体育素质之外的因素而刻意让其参加奥运会,更何况,吴静钰的奥运夺冠实际上也说明了当初队上决策的正确。再不济的点说,照片也看了,要是你,你会潜规则吗?- -!至少我是不会的。


上面比较的是罗微同吴静钰。这是说明赵磊同吴静钰并非有某种见不得人或者超出一般的关系。可以说赵磊是吴静钰的伯乐,但是不能因此认定赵磊同吴静钰有更加亲近的关系,甚至需要通过台湾媒体或者网友所言的一些比赛外手段为其“保驾护航”。


再来看吴静钰vs杨淑君。

无可否认,在这次亚运会上,杨淑君是吴静钰最强有力的对手,但是,这也是相对于其他对手而言,而不是代表杨淑君必然会获胜而得到这枚金牌。

之所以会说是其强有力的对手,就是因为在08年的亚锦赛中,吴静钰输给了杨淑君。而实际在两者对垒的比赛中,吴静钰也就输了这一场,而赢得了其他两场的胜利(多哈亚运会以及07年的世锦赛)。

即使在08年,奥运比赛中,杨淑君仅获得第四名的战绩,而这时,吴静钰则是冠军。

我们看看两人历次的战绩:

---------------------------------------------------

吴静钰:

2003年全国青少年赛46kg冠军


2003年全国青年赛47kg冠军


2003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47kg冠军江苏


2003年第5届城市运动会47公斤级冠军


2004年全国冠军赛47公斤级冠军


2004年4月全国跆拳道锦标赛47kg冠军海南


2004年世界青年锦标赛49公斤级冠军


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47公斤级冠军


2006年中国首届国际公开赛47公斤级冠军


2006年全国冠军赛51公斤级冠军


2006年亚洲锦标赛47公斤级亚军


2006年世界杯47公斤级亚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47公斤级冠军


2007年全国锦标赛47公斤级冠军


2007年北京世界锦标赛47公斤级冠军


2008年好运北京国际邀请赛49公斤级冠军


2008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51公斤级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摘得中国第45金

2010年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以下级季军[1]

2010年11月17日广州亚运会跆拳道49公斤级决赛,轻松击败日本选手夺冠

--------------------------------------------------------------------------


杨淑君:

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银牌 杨淑君(右)在半决赛中与中国选手吴静钰;

2006年多哈亚运会,决赛1-2负于中国吴静钰获银牌;   

2006年世界大学生锦标赛金牌;   

2006年韩国跆拳道公开赛金牌;   

2007年世锦赛,半决赛0-3负于吴静钰;   

2008年亚洲锦标赛,决赛4-3胜吴静钰夺冠;   

2008年 29届北京奥运会49公斤级第四名。


-----------------------------------------------------------

从上面可以看出,吴静钰所夺得的国际赛事金牌数实际上是超过杨淑君的,同时两人同台竞技的战绩,也是吴静钰占优。在这样的情况下,凭什幺台湾就认为在这次亚运会中,如果没有那档子事,杨淑君就“必然获得”金牌?我很好奇这样笃定的来源就是什幺?抑或是,正是因为没有比赛,而作为吴静钰最强的对手,所以就可以这样说?那幺,我只能说,杨淑君取消比赛资格或许对她而言是件好事。

对于杨淑君,需要说的是,你可以表达对裁决的不满,但是你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去影射大陆对比赛做了手脚,更不能因为你失去资格,就可以吹嘘如果可以继续比赛,那幺你就“一定会获得金牌”,丢掉金牌只是“大陆在为吴静钰保驾护航”。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心态。

媒体说杨淑君是吴静钰的最大金牌竞争者,也只是相对于其他选手而言,杨对吴的威胁最大,但是并不代表杨必然战胜吴,此外,两人之前的战绩也说明了这点。

当然,战绩只能说明历史,不能代表未来。这只是说明了,杨胜吴的可能性较其他选手大。同时,没有上演吴杨对决,或许确实令人遗憾。也只是仅此而已。


附:旧闻

败给吴静钰 杨淑君失声痛哭

对于两人之间的“恩怨”或许更好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到,所谓杨淑君对吴静钰的胜利之后不久,在奥运赛场之上,吴静钰就以4:1击败杨淑君,吴则最后获得奥运金牌,而杨仅能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未来事件的预测或许困难,但是对于过去历史的回顾却比较容易:

事实是,比杨淑君小两岁(别小瞧年纪,这就是代表体育生命)的吴静钰,实际上本身早已就是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的冠军。

而杨淑君似乎在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都没有夺过金牌。

基于以上的种种,我实在想问台湾网友:

比赛未打,何来那幺笃定的认为金牌必然是杨淑君所得,何来“还我金牌”?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