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葡萄牙和爱尔兰要中国救援:中国向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

(2010-11-11 19:33:00) 下一个



葡萄牙和爱尔兰要中国救援:中国向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



中国的资金越来越多进入负债累累的欧洲国家。这引起观察人士的看法分歧。一些人将其看作中国向欧洲推出的“马歇尔计划”,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控制欧洲大陆之举。

  不久前,中国总理率团出访欧洲,发起一连串密集的外交行动,其目的是争取怀疑者的信任,平息对北京国际影响力日增的忧虑。此行发出的讯息十分明确,即中国如今已是欧洲金融和经济领域的重要角色。

  亚洲基金会的韦罗尼克·萨尔茨-洛扎克将中国对欧洲受困经济体的“援救计划”比之于上世纪40年代的“马歇尔计划”,称其是承认中国为世界关键角色的一个转折点。她在上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向希腊提供的救援不是慷慨助人,也非无私的慈善行为。这是一种精明而富有远见的经济和金融战略”。

  北京初涉希腊的举动引起欧洲警惕,一些观察家唤醒了“中国威胁”的魅影。

  在欧洲,将中国看作本国经济复苏靠山的不只希腊。今年早些时候,北京购入4亿欧元西班牙国债。现在,据称葡萄牙和爱尔兰这两个濒临债务或救市资金危机的国家,也在设法讨要中国救援。


一些人认为,中国通过拉拢负债国家,对欧洲实施一种“分而治之”的策略。而欧盟一直在谈论与这个经济大国打交道时要统一政策,但迄今尚未产生一项连贯政策框架。

  驻布鲁塞尔的一位欧盟官员表示,中国人“抱怨与有这么多不同声音的欧洲很难打交道,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利用了这点做文章,分化欧盟从中占便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张国庆教授说:“对欧洲来说,中国是可资利用的筹码,能增加其与美国打交道时的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表示,中国在欧洲行动的初衷是好的,但行事急躁。北京行事“没通盘考虑欧洲方面的反应”。中国在进行这些投资前,应事先跟布鲁塞尔协商,要留意此类投资有可能被视为“侵扰欧洲的游戏规则”。但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邓肯·弗里曼表示,“不论中国做还是不做,几乎总会遭到非议”。他认为,无论是看作中国的马歇尔计划还是共产党控制,都是对中国在希腊投资对该国影响的夸大,“希腊是死是活,真正的决定因素并非中国,而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