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军事专家: 反导试验是装备部队前的测试 是一次例行试验

(2010-01-14 22:08:26) 下一个


军事专家: 反导试验是装备部队前的测试 是一次例行试验




  新华社记者 颜昊


  中国政府本周一首次通过媒体向世界公开在本国境内进行反导拦截试验成功。解放军装备专家13日表示,此次试验凸出显示了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和不断增强的军事透明度。


  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谭凯家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11日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是国产新型中远程地空导弹系统在装备部队前测试其反导性能的试验,是一次例行试验。


  谭凯家教授说,这次反导试验的成功是中国首次向世界公开宣布,在掌握了战略导弹这一倚天长剑之后,又具备了旨在自卫和防御目的的反导盾牌。


  在本国领空范围内进行防御性武器系统试验不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任何可能的侵害和误判,这体现了中国一贯奉行的防御性国防政策。谭凯家说。中国政府这次在试验完成后的当天即主动向世界公开,恰恰证明了中国不断增强的军事透明度,谭凯家说。他认为,与美国在全球部署反导武器系统不同,中国在本国境内进行反导拦截试验完全显示了自卫性和防御性目的。


  目前,国际上将反导技术按照拦截阶段一般划分为初段拦截、中段拦截和末段拦截。陆基中段拦截就是我方从地面发射防空导弹并在敌方弹道导弹再入我方上空大气层之前将其摧毁。


  据谭凯家介绍,从理论上讲,现代防空武器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反导能力。中段反导能够在大气层外的高空拦截敌方可能带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相对末段拦截风险较小,对己方可能造成的损害也小得多。事实上,美国已成功进行了多次中段反导试验。谭凯家说,此次中段反导试验的成功也标志着具有辉煌历史的地空导弹部队执行国土防空任务能力的一次飞跃。


  1959年10月,刚刚组建的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就曾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使用地空导弹击落来犯高空侦察机的先例,奠定了地空导弹系统作为中国国土防空重要支柱的地位。


  谭凯家表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的成功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


美智库:大陆远程火箭炮可压制“爱国者-3”

  近日,美国明确表示售台爱国者-3型导弹,加强台湾反导能力,此举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但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指出,大陆解放军已经成竹在胸,早就改变了对付台防空系统的套路,开始用远程火箭炮代替导弹压制台军防空网。

  火箭炮压制台防空网

  当地时间1月6日深夜,美国国防部宣布,允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出售新型的爱国者-3型导弹给台湾,但是数量不明。报道引用军事分析家说法称,爱国者是同级武器中最精良的导弹之一,可以击落中国大陆的短程与中程导弹。虽然美国方面一再吹嘘此次售台的爱国者-3型导弹性能先进,但大陆解放军方面早已有了见招拆招的法宝。

  美国著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于1月7日刊文指出,大陆解放军早就有了应对之法,那就是用先进的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代替老式的对地战术导弹,压制台湾的防空系统。其文章猜测,解放军原来在台海附近部署有大批的东风-11型(DF-11)和东风-15型(DF-15)导弹,不过现在已经开始用新式的远程火箭炮替换老型号导弹。因为新式的远程火箭炮生存能力更强,部署也更加灵活,在射程方面,可完全压制台湾现有防空系统。

  其中的卫士-2型火箭炮装有200公斤的弹头,飞行速度达到5.6马赫,最大射程高达200公里,其改进型卫士-2D火箭炮的射程更是增加到380公里。另外一种卫士-3型火箭炮还采用了GPS卫星制导,打击精度能轻松地达到20米,而且更加便宜。

  与导弹相比,这些先进火箭炮对台湾防空网的压制能力更强。

  爱国者-3无力应对

  詹姆斯敦基金会认为,在过去10年中,解放军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和卫星制导火箭炮战力有了显著提升,台湾的防务重点就是应对这些精确制导武器。此次,台湾引进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主要是针对解放军的中、近程战术导弹。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解放军装备的卫士-2型、卫士-3型火箭炮,爱国者-3绝没有还手之力。

  首先,解放军远程火箭炮的搭载平台为高机动轮式车辆,部署十分灵活,反应时间快,可在短时间内进入阵地,并齐射大量弹药。而爱国者-3型导弹虽然性能先进,但其雷达和发射系统庞大,主要由拖车运载,机动性能受限,该系统本身就很容易遭到对手打击。

  其次,卫士-2型、卫士-3型火箭炮已经广泛应用了GPS、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并可装备子母弹,完全可以实现大面积精确打击,令对手防不胜防。

  最后,爱国者-3主要用来拦截先进的战机和导弹,面对铺天盖地的远程火箭弹,即使有力拦截,但绝对无法面面俱到。多门火箭炮一次齐射就可发射上百枚弹药,而台军所有爱国者导弹仅有几百枚而已。



  印度时报13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军事太空项目正在积极扩张,日前进行的反导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但印度方面却尚未做好应对这一威胁的准备,甚至连军事太空理论都尚未成形。


  中国反导试验勾勒出太空战略


  文章称,中国于2007年1月进行了一次反卫星拦截试验,并因此引起了世界的震动。三年后,中国又于1月宣布其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弹拦截技术试验,利用一枚导弹击中了另外一枚导弹。与2007年1月北京的公完全沉默不同的是,此次试验过后,中国公布了一些相关信息。


  新华社的报道指出,此次试验证明了中国的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此,一名中国分析家指出,与此前的反卫星技术试验相比,导弹拦截系统要更难进行,因为目标是移动目标,而卫星却是在预设轨道上飞行。


  西方国家报道称,这并不是中国首次试验导弹防御系统,北京曾于2006年试射过一枚类似美国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地对空导弹。西方分析家称,此次测试暗示中国导弹防御技术日臻成熟,而其相关技术则是在中国防空导弹系统及其近年来引进的先进俄制防空系统为基础研发的。


  文章称,新反导系统可能会用来保护高价值政策、经济及军事资产。其中包括政治指挥中心、大型水坝及导弹阵地。分析家指出,虽然这些反导系统可能无法有效应对美国导弹或巡航导弹,但却可能有效应对来自地区国家导弹的威胁,例如印度。


  文章指出,最近这次测试突出了中国太空政策的双重性。一方面,北京反对美国导弹防御项目,并与俄罗斯一起,在多边论坛声讨美国外太空武器化意图;另一方面北京利用俄罗斯技术发展本国太空武器。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此次试验勾勒出了中国的太空理论,而这一空间理论明确了中国的战略目标,且由内部组织革新与富有成效的军事外交支持。



中国官方公布本月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并达到预期目的。虽然中方强调“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但看到解放军武器装备飞跃式进步,美国人还是难以释怀,美媒RTTNews以“无眠之夜”来形容美国人的心情。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星期三(14日)召开复会之后的首场听证会,与奥巴马政府高级国防官员一起讨论中国的军事与安全相关问题,出席听证的包括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罗伯特.威拉德上将(Admiral Robert Willard)、国防部亚太助理部长华莱士.格雷格森(Wallace Gregson)以及国务院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戴维.希尔(David Shear)。

RTTNews报道指出,听证会上,共和党首席众议员麦基翁(Howard McKeon)关切中国周一突然测试其导弹防御系统。他说,下月初进行将审议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他希望五角大楼的战略规划者,可以确保中国仍然是“优先事项”。他认为,奥巴马政府去年把中国威胁降级并削减关键防御计划,这些削减动作,正好让中国更有信心寻求与美国战略均势。

  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艾克.斯凯尔顿(Ike Skelton)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模糊不清的地方,令他感到担忧,包括结集在台海的导弹以及稳步增长的“战力投射”能力,“中国国防事务透明度仍然有限,问题仍然是中国的战略意图”。

  斯凯尔顿指出,中国在支持美国经济的同时,国防预算仍维持两位数的增长。虽然北京不一定要威胁美国的安全,但他还是觉得,中国军事发展趋势和不明朗,是关系到美国。

  他说,美国必须与北京合作,解决双方的冲突以及缓解紧张局势,以免造成全球和区域的不稳定。其中包括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问题和南亚局势。

  华莱士.格雷格森作证时说,中国在亚洲经济快速增长中获得最大利益,中国在这个区域空前迅速地崛起,政治和经济力量不断增长,形成全球影响力。不过,他关切中国在军事上继续“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

  罗伯特.威拉德表示支持雷格森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乐见和平与稳定的环境,因为有助该国达到发展的目的,但同时中国也发展出“不相符”的新军事能力。这些新战力似乎旨在挑战美国在亚太区域的自由活动,并影响到美国在这个地区的盟友和伙伴。

  而防务专家(defence professionals)报道则指出,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高级官员认为,应与中国保持正面、合作和理解的军事关系。格雷格森作证时承认,美国与世界最大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美国必须经常与中国寻求减少关系的不确定性。格雷格森又提到,他们特别关注中国在核领域、网络和空间的发展。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