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揭秘中印边境“874演习”(实拍) 再看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

(2009-06-08 16:39:25) 下一个




揭秘中印边境“874演习” 再看青藏铁路的战略意义


挥向印度的大棒:我军“874”演习现场实拍!
















zt




1986年印度在巴基斯坦边界实施了直到当时为止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黄铜平头钉行动——如一位分析家所指出的。其目的是“制造一种巴基斯坦将被迫进行攻击的局势”。森达尔吉没有得到将其计划付诸实施的机会,因为巴基斯坦政府镇定自若,不为挑衅左右。于是他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将陆军的重力转到在麦克马洪线地段针对中国。

东段的局势通过另一次爆发的也许可以被称作是以第一次边界武装冲突的地点命名的“朗久综合症”而变得再次燃烧起来:印度人坚持有权进入麦克马洪线以北的那些他们认为当地地形说明麦克马洪将线画得太过靠南的地区(他们从来没有发现他将线画得太过靠北的地段)。正如自1959年以来所证明的和在1962年10月斩钉截铁地回答那样,中国不允许这种单方面调整,总是勇敢地面对它们。然而在1985年,当春天冰雪融化,印度人的巡逻季节再次开始时,特别服务局(SSB,1963年成立的一个边界侦察和情报机构)派出了一个分遣队。在桑德洛河(The Sumdarong Chu)(编者注:即桑多洛河)上建立了一个观察哨所。那个地点使哨所对中国人在塔格拉山脊背后的军事部署一览无遗;而且这个新哨所不仅是位于地图上所标明的麦克马洪线中国一边,还由于它曾是边界战争的爆发点因而是个具有特别意义和敏感的地区。


1962年人民解放军单方面撤军时提出的条件规定:


在地图上标明的麦克马洪线、不丹边界和塔格拉山脊之间三角地带的领土要成为非军事区,并且保留“反击”的权利,如果印度进入该地区。


然而,中国人对新哨所的建立没有立即作出反应,直到冬天降临时特别服务局分遣队撤离前它未受到挑战。在察看撤走的地点时,中国人注意到已经开始工作要把这个地变成一个长年性的哨所:他们摧毁了那些结构,并建立了自己的哨所,还开辟出一个直升机场。在1986年7月特别服务局的人员返回要重占阵地时,他们发现中国人已牢牢地把守在那里。中国人预料到的那些言词很快地披露给新闻界,官方发言人同往常一样将它说成是未经挑衅的对印度领土的入侵;8月8日印度政府正式谴责中国故意派出军队越过麦克马洪线。中国人在桑德洛河地点先发制人和不让印度占有它一事被森达尔吉将军利用来作为陆军必须采取行动的一次挑战.接着一次新的演习,猎隼行动,在一次例行的地图演习棋盘行动的基础上被很快组织起来。后者原来曾计划大约在那个时候实施。猎隼行动是要同中国对抗以在其边界显示巨大的进攻力量,如黄铜平头钉之对巴基斯坦一样。


1987年初印度陆军逐渐收缩黄铜平头钉,开始从西向东和从南向北部署重兵。作为开端,三个步兵师,尽管由于它们在黄铜平头钉中担任的角色弄得紧张而疲劳,还是穿越印度被调往麦克马洪线地段。到1987年4月,印度军队已以巨大的兵力据守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阵地,在那里其几个营在边界战争开始时曾被打垮过。印度人在桑德洛河建立了两个很强的威胁中国哨所的尖兵哨,中国人立即在距其7至10米处部署与其对峙。印度人在七个分得很开的尖兵哨所,都跨过麦克马洪线向前作了少许移动,这立即引起中国人的反应,形成对立的两军之间的紧贴接触对抗。于是,森达尔吉放弃了交火。


到此时为止,印度陆军经过几十年的重新武装和扩军,与1962年勉强集中起来要将人民解放军从其在塔格拉山脊居高临下的阵地上赶走时的装备不良、衣着单薄的军队大不相同,后来尽管有牢固的防御阵地,但是由于将领无能,没有进行战斗即告崩溃。现在印军不仅对在这种地形中作战很有准备,装备精良,而且有多条公路通达靠近关键的边境地区,并有大量的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提供给养和支持地面攻击。在演习的高峰时,印度部署了12个师和好几个附加的独立旅来反对东北方面的中国人。印度空军的地面支持和战斗轰炸机都被调到阿萨姆和北孟加拉的机场:据来自可靠的消息来源说,有5个空军中队。


森达尔吉将军的计算是,如果中国人象他们1962年所干的那样被招引作出反应,使用轻装步兵开展迅速移动,猛烈打击扫荡周围的印军阵地,他们可以被从准备好的防御基地进行攻击的优势印军所制止、包围和消灭——一种被森塔尔吉称为“围歼”的策略。如果中国人以武力作出反应,他的战略还要求对西藏实行有限的反攻,伴随着印度空军对步兵起支援作用。必要时扩展到确保制空权,轰作中国在西藏的空军基地。森达尔吉的战斗方案似乎以越南成功地抵抗中国的入侵作为范例:不久前他曾率领一个印度军事代表团访问过河内。


然而,中国人并没有象他们在1962年所干的那样作出反应。他们对西藏大大地进行了增援。包括来自成都和兰州的野战军,伴随着战斗轰炸机和适于在高原上行动的战斗直升机。北京的领导人无疑知道在新德里官方圈子里所表达的观点——公正地说,是在他们异常偏激的时候——即印度应当将其边界推到雅鲁藏布江,因此慎重行事。5月间,北京正式警告印度它坚持“侵略”的严重后果。


当时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印度陆军计划并准备以一个师的进攻来清除在桑德洛河地区的中国人;但有两次,据这些报道说。在最后一分钟撤销了攻击令。此种行动无疑会重新点燃一次全面规模的边界战争,或许有更严重的事情;但是在没有发生任何事情的情况下,北京没有被一些刺耳的话挑动起来进行报复。


印度政府将这次对抗看作是中国借故生端侵占无可争辩的印度领土的另一结果的说法淹没了北京比较真实的陈述,犹如曾经匆忙走向边界战争时发生的那样。但是考虑到这一对抗的潜在爆炸性,令人吃惊的是在国际上却很少公开对此予以关注。然而,卫星观察使华盛顿可以看到所发生的一切,行政当局从大约1987年3月起便密切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看来美国人在4月间中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杨尚昆将军访美时向他提出了此事,引起的反应是:尽管中国要求和平解决问题,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的刺探,它将不得不作出反应。这使华盛顿的官员想起邓小平在去年10月当时的国防部长温伯格访问北京期间对印度所进行的激烈批评,据《远东经济评论》消息十分灵通的通讯员称,当时邓“指责印度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并说,如果不停止这种行动.中国将不得不‘教训一下印度’”。在1987年3月国务卿乔治8226;舒尔茨去北京时,邓再次就印度行动的潜在后果发出警告.并劝告美国政府考虑美国计划向印度提供高技术防御装备在印度的各邻国所造成的忧虑。


美国人全然不喜欢看到任何一种情况。在印度与中国发生争吵中华盛顿的最高希望(和最深远的计划?)得到满足的欢欣鼓舞的日子早已过去了。现在此类冲突不符合美国的政治和战略利益。可以有把握地设想,印度总理拉吉夫8226;甘地得到过这样的通知。从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在此之前即清楚表明,苏联希望看到新德里和北京之间恢复良好的关系,自己还采取了为开始解决同样棘手和显然难以处理的中苏边界争端所需要简单的——但有预兆性的——步骤。


1987年夏末对抗以惊人的速度缓和了.这一巨大逆反大概反映了印度总理或内阁在回应美国的警告中对权威的一次过时伸张。新德里在其声明中把调子放低了;还接着伸出一个橄榄枝:寻求总理拉吉夫8226;甘地访问北京的邀请。


沿麦克马洪线对立两军的地方司令员之间的会见得以安排。这导致在某些地区的脱离接触。然而在塔格拉山脊的4个哨所眼对眼的对抗依然如旧。在整个东段,印度陆军仍将兵力部署在前进阵地上,森达尔吉学派的另一位将军在1995年发表意见说,这使其部队“自他们1962年正是在这些山地上受辱以来第一次在斗志上胜过了中国人”。此后不久森达尔吉的任期结束。他退了休.但强调说:他曾提出挑战,而北京对它的反应被动,这恢复了印军在1962年丧失的斗志,“将其尾巴再次翘了起来”。


………………


中方在有争议的前线地区建立直升机基地,接收刚从美国引进的“黑鹰”直升机,印方不满声称是挑衅,不撤掉就要开打,同时在西藏的间谍开始作种分裂西藏,战争中期叫西藏内乱和印度里应外合。


咱们也不手软准备随时开打,猫耳洞都挖好了。巴基斯坦表示一旦有事将调5个坦克师从克什米尔进攻以牵扯印军主力。


但当时国内形势是重点发展经济而不象79年那会儿刚改革开放出生牛犊不怕虎又有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越南又刚打完仗实力很弱,再加上当时和越南的冲突并没结束,腹背受敌兵家之忌,相信印度人也是看中了这点。


美国又决定如果中国将黑鹰直升机部署在中印边境美国将不负责黑鹰直生机的后续零件维护和购买,当时中美正在蜜月期,中国还想依靠美国获得军事技术经济援助,国内在治理整顿,那时的煤炭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可不象现在这样,当时的条件是很差的,大战略上讲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


当时和越南的战争也行将结束,和越南的10年战争已使中国疲倦,中国不想再为一个直升机基地打仗,而且这场战争的优势并不明显。


老邓最终决定撤消直升机基地计划重点发展和周遍国家和平友好的关系,中国在国际上受到好评,邓公肖像也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但印度阿三并没罢手,在西藏制造内乱扶持藏独,藏独也不甘心,箭以上弦不发不行了,最终在在印度授意下88年制造了拉萨暴乱导致拉萨戒严。


从此中印边界便一年也没消停过,年年有枪击事件发生直到2000年中国经济实力大增而印度遇到经济危机新领导人上台印度不得不决定调整对华关系。印度在大对决中败下阵来,而藏独那些人为此失去了武力斗争的条件改变了策略,这也使911后美国没把藏独放进恐怖组织,而使藏独作为政治团体有机会生存下来没有象东突那样走向灭亡。


当时的我军大规模兵力空运的能力及其有限,对气象条件依赖性很大。那时可以用的机场应该就是日喀则的和平机场吧,其实就是个场站条件很差(说起来很怀念,在那里服役时我们连长说,一旦开干我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和平机场的防护。他开玩笑说:那时在山的正斜面上作点假目标然后放几个防空了望哨,反斜面做点防空火力点,就可以到防空洞里打牌(纸牌)去了)。而我军在印度方向上的兵力于了人家数倍,人家从第一次冲突后就在咱们正面逐渐扩军,到目前已经有了2个军,几个山地师。而咱们还是因为后勤问题把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口、通道都放弃了。


基于那次演习最终能“顺利”结束而没有升级的说法还有(老兵口述):“军委决定再给阿三点厉害看看后就征询成都军区与西藏军区的意见,说在冲突发生后(那时已经是箭在弦上,只要出现成规模的冲突就会升级为地区战争)是否可以凭借目前在藏的兵力坚持数周(具体时间不祥)?军委得到的答复是明确的”不可能”,再考虑到后期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等诸多问题后“演习”终于没有升级。


就连目前我们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还是一直忍让,由于后勤等问题,我们目前的实际控制线和我们早就耳熟能详的臭名昭著的“麦克·马宏线”是有很多相似点的。而印方目前在我们正面的部队可是连飞机、直升机的场站都有了,而我们的一些部队在下雪封山后就基本与后方断了地面联系,而我们的陆航在那次损失中将的坠机后就“一蹶不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进藏的,而且对气象条件要求的十分苛刻。


所以我们的青藏铁路是非常伟大的战略工程,先不说它多么的劳民伤财,多么的破坏环境,也不管他成就了多少贪官污吏(大家对高原冻土地区施工费用如果没有什么概念,我就提供一个数据: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原山地7~9公里的盘山公路最低标地是2个亿,当然是人民币)。一旦它顺利通车那我们的军用物资就可以及时而廉价的运进西藏,而且老百姓的物资供应量在提高的同时成本也下来了,那可是安定民心的大好事呀。到时如果真要动手估计成都是看不到多少兵了,他们都转移的青海去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