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军陆航的构成及发展方向

(2008-10-12 16:35:45) 下一个


美军陆航的构成及发展方向


转贴



陆军已经从一个师编制部队转型为全球反应陆军,以旅战斗队为中心模块化单位组成的。陆军航空兵也从分散的战区、军和师属的小型航空旅部队编制转型为灵活的、模块化的师属“中心战斗航空旅”。11个现役和8个后备役部队的中心战斗航空旅现在全部支援旅战斗队,并提供有力和快速的可剪裁力量。



(注:在战区一级仍保持航空资产)。这些中心战斗航空旅由多功能的指挥和控制总部、攻击/侦察和/或安全和支援营、突击营、通用支援和航空支援营构成。共有四种不同的中心战斗航空旅,所有这些单位都能在全频谱行动中并以最小的合适编制完成航空任务。这些不同的编组——重型、中型、轻型和远征型——分享相同的设计方案:旅部和突击营、通用支援和航空支援营,不同之处在于分派他们的攻击/侦察或安全和支援营的比例。所有中心战斗航空旅均得到一个“天空勇士”无人机连。

  通过这种设计方案,陆军的航空作战力量的大部分保存在中心战斗航空旅内。每个“中心战斗航空旅”编有四个作战航空营和一个建制内航空支援营,使管理和支援持续战术行动最优化。这些营在联合兵种行动中包含了航空兵第一层次的参谋计划、综合、协同和维持。这些营通常长期是最底层独立作战和自主管理的航空单位。在模块化组合下,航空营设计成于相同的行动区域内分散不止一个地点的飞行连一同作战,而营部仍然编在另一个地点。

  中心战斗航空旅编制公认比原来的重型和轻型师属航空旅要大,飞机和人员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翻。中心战斗航空旅拥有建制内的资产,以前这些资产要编制在军或军以上单位。新的编制结构对旅战斗队提供了更强的支援,因为此举能够更好地同地面作战单位建立惯常的关系。另外,不像以前的师属航空旅,中心战斗航空旅有了前述的航空支援营、空中管制勤务连和信号连,这些单位一起显著提高了旅司令部进行机动打击行动的能力。此外,原编制在军直属营的救护直升机和CH-47航空连现在编制在每个中心战斗航空旅通用航空支援营内,每个连拥有12架机。将来即将列装的“天空勇士”,每个中心战斗航空旅也将拥有一个建制内的“天空勇士”连。6个陆军国名警卫队师属的中心战斗航空旅(远征)包括一个装备了UH-72“拉克塔”的安全和支援营用于应对非战斗环境。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线作战几乎五年后,战区指挥官们对陆军提出要求,少数几个重型和轻型的中心战斗航空旅和更多的中型战斗航空旅需要再次平衡航空兵编制结构。当前,陆军在19个“中心战斗航空旅”中仅有4个中型 “中心战斗航空旅”,装备AH-64D“长弓阿帕奇”的单位和装备OH-58D“基奥瓦勇士”的单位之间不平衡。目标是将中型“中心战斗航空旅”的数量由4个增加到7个,从而增加总体上的适应性。为达到这个目的,陆军正从两个轻型“中心战斗航空旅”中抽调骑兵中队,从两个重型“中心战斗航空旅”中抽调攻击营组成三个额外的中型“中心战斗航空旅”。中型“中心战斗航空旅”的编成能对遂行作战提供最大的适应性,不管是AH-64“阿帕奇”连还是OH-58D“基奥瓦勇士”连。另一个益处是,中型CAB结构比重型或轻型CAB更具模块化的,这点归功于它的航空支援营(ASB)。在一个中型CAB中,ASB既有AH-64机械师和设备,也有OH-58D机械师和设备。此举使得中型CAB可以合并任意陆航单位进它的编制。为了提高控制和协同能力,每个重型的旅战斗队(BCT)和步兵旅战斗队得到一个旅航空单元(BAE),同时每个斯瑞克旅和火力旅得到一个小版本的旅航空单元(BAE)。BAE功能非常近似旅火力支援单元,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行动能力,以设计航空作战同步陆军空域指挥和控制(A2C2),将争取成功的条件压在了地面部队指挥官的机动方案中,通过集成了航空兵的联合兵种来实现。在过去,战术行动中心的陆航联络组将航空兵专家意见提供给地面指挥官,航空支援是通过草遂的计划和贫乏的途径在任务执行期间依靠缺乏航空专业无线电台来组织的,缺乏航空作战指挥系统,作战和给旅战队指挥官提供意见的人员知识素养低下。而BAE中,通过与A2C2组的其他成员联合,可以作为师一级的A2C2单元计划实现相同的功能,以联合资产或以联合司令部进行接触。

  陆军持续有力高效地转型、现代化、配置它的航空兵单位,维持陆航模块化编制、规模适度、可灵活调配,并具有致命力量,使之能够执行国内还是海外全方位的任务, 正如2006年每四年防务回顾中反映的情况一样。做到这些,要有战备工具——陆军部队产生机制——要能够使得陆军高级领导者和决策者对所有陆军单位资源的人员配备、训练和装备作出详细筹划,以应对作战需求并鉴别能力缺陷。预见到未来持续冲突的状况,对现役部队来说,原来每隔四到五年调动一次的停留时间将面对每隔三年调动一次的目标;而对后备役部队来说,则需要所有部队的全部资源。模块化显然推动了这种资源。在航空兵模块化编制下,陆军部队产生机制模拟杠杆作用,新单位设计和运作的循环提供了与准备调动单位同样的调动姿态,只有很小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对保留高昂的战斗能量是必需的。这种模式通过编制结构的进步,随时间流逝提高航空兵单位的战备水平,提供了一个使用这些训练有素的、装备充分的、随时可以调用的航空兵单位的循环周期,这些航空兵单位已准备好作战调动以支持国名威信和支援地面部队指挥官的需求。

  通过有力地建设优先训练、装备、人员编配和战备的单位资源,航空兵指挥官们对分配和预期的任务能更好地准备。单位也许或快或慢地通过“陆军部队产生机制(ARFORGEN)”过程获得进步,该机制是基于任务需要、资源条件和/或司令部指示建立的。此外,某些类型的单位,例如:医疗救护、固定翼、战区航空维护保养单位——可能通过“陆军部队产生机制”程序获得进步要比他们原隶属基于更高作战需求组建的上级单位更快一些。为了更好的支持战区维护需要,四个航空分类修理活动库房正转隶到战区航空维护保养群,提供更贴切的维护。这些单位属于高需求低密度单位,并有其中一些单位可能超过便于管理的轮换等级,因此要求有选择的管理。依靠作战需求在准备改制部队序列里激励或影响单位的负面因素,也许应用额外的资源通过陆军部队生发器进步加速。

  ARFORGEN模式允许陆军航空兵有效统筹规划后备役部队和现役部队中的“中心作战航空旅”资源。最近关于战区轮换时间政策和后备役动员政策的变化,迫使陆航接受在ARFORGEN过程下的调整。早在2007年,国防部长制定了一项新的政策,限制后备役部队现代化进程到12个月。同时,陆军参谋长执行现役部队陆军单位为期15个月的战区轮换政策,确保这些单位在下次作为陆军主力调往伊拉克前将有至少12个月的时间驻在国内。现役部队里的“中心作战航空旅”现在派驻战区为期12到15个月。陆军努力争取国民警卫队中的CAB能有一个8到9个月的派驻期限目标,以促进动员后训练和派驻后任务分派。

  新的动员政策给后备役部队单位造成了一个独特的挑战,这些单位正经受飞机列装到现代化改造。这些单位最首要的要求是延长动员后的训练周期,以锤炼他们的新编制体系,在不打破为期12个月的动员政策下,此举极大影响陆军派遣他们进入战区履行重大换防的能力。陆军正实行允许在全训时期需要列装新飞机的那些单位,同时也保留8到9个月的派驻时期,为战区提供急需的能力。实际经验表明:陆军历史上调配资源的方法颇具效果——将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役的攻击营在保持大约75%的人员和装备编制实力情况下,做好准备迎接部署的挑战,同时将现役和后备役部队之间部署负担限制在平衡范围。每个调往战区陆军国民警卫队CAB,需要从不同的CAB抽调增编一个AH-64连,从而降低等待派驻单位的能力。武装直升机列入部队编制将提供一个部分纠正不同部队间攻击营与资源的分歧的不平衡现象。

  在过去的5年中,持续作战带来的过度紧张局面已经加重了航空兵负担,就像把他们作为陆军修整期的单位一样。重新安排刚离开战区正返回途中的飞机重返战区的需求达到空前的最高纪录(2,000多架直升机已完成重新部署,500架正改造,400架将收到返回后重新安排通知)。陆军航空兵对训练制度上的需求反映,不管是现役和后备役部队增加飞行学校,尤其是飞行器训练场所。 成功地执行这项政策将首先配齐单位人手,并从那些支持将来作战单位地体谅抽调人员形成一个大型轮转团体。陆军训练和条令司令部已修订了所有飞行基地野战手册并充分综合意见形成了新训练纲要,称之为“飞行学校XXI”,适用于所有初次服役旋翼机飞行学员。

  2008年陆军在支撑反恐战争的同时努力满足训练需要,出于配置目的不管是编制表上的部队,还是准备随后轮转的部队——包括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役部队。陆军正在回顾有关飞机分配、学校限额,维护设备的安排和调整,以及训练场所的政策,以保证总体航空兵部队做好了很快调动的准备,并能从战区返回后很快改装。在飞行学校XXI训练席位上增加投资,在2010年为止每年培训1458名,继续推行陆军国民警卫队和陆军后备役部队现代化战略,装备所属单位得到他们100%的认可。这是极端的事例,能够有助于ARFORGEN的程序推行并在航空兵部队调动获得平衡。所有这些都是可能的,关于陆军航空兵模块化编制转型景象中一个大的举措。陆军继续提高航空兵战备,因“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获得的教训,结合技术和规划的实现。其中之一在21世纪战场上浮现的能力是无人机系统——一个陆航的新的组成要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