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啊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边读边扯(39)- 约翰·伯格(1)

(2018-01-30 21:39:00) 下一个

 

离离拉拉看过几本约翰•伯格中文版的书,Ray师曾提及约翰•伯格,说伯格是最影响他的作者,是最影响,没有之一。 C80说他有两本约翰•伯格的书,所以,伯格是最影响他的作家之二……两位都提到了约翰•伯格,非同小可,我赶紧将散落四处的伯格著作找了出来,共四本……


 

从书中插的纸条来看,好像每本书似乎都不错,尤其是《约定》一书,纸条插得胀满了书脊,估计这本书该最好看吧。俺看书习惯插纸条,不太喜欢在书上写写画画,也不喜欢将书页折来折去。每每看到重要的地方,或者有共鸣之处,就插一张纸条做个标记以备日后查阅。这样做或许是我下意识想对书的作者表示一点点尊重吧,也许是怕乱写乱画惊动了一本书的书魂儿,说不太清。我总觉得每本书都有一个魂儿,那魂儿是作者某段时间压缩的灵魂,那魂儿丝丝缕缕编织在文字里穿梭在书页间,那魂儿甚至会顺着你的视线游曵在你稍微敏感的几根神经进而触发你或许始料不及的想象……


《观看之道》 约翰•伯格

约翰•伯格说,“影像成为某甲如何看待某乙的实录。这是个体意识不断增强——伴随着不断增强的历史意识——的结果……可以肯定,这种意识从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即已存在。”

可见,影像融合个人表达由来已久,当今流行的那些个人色彩浓重的影像既不神秘,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也没什么大惊小怪。

在分析将艺术作品神秘化的问题时,伯格提及一部研究17世纪画家弗兰斯•哈尔斯的著作,其作者对哈尔斯的这幅画有如下评论:

“每位女子以同等重要的身份,向我们讲述认了的处境。在铺天盖地的黑暗背景衬托下,它们同样清晰地突现在画面上,又被节奏有力的布局,以及有头和手组成的柔和斜线格局,连城一体, 对深沉而绚烂的黑色进行微妙的调节,是整幅画面浑然一体,进而与强烈的白色和生动的肤色,构成了令人难忘的对比,在此,断续的冲击达到了浑厚与力度的高峰。”

这段评论文笔挺漂亮,富于艺术的想象而你又神神叨叨的,似乎似曾相识,仿佛《佳片臆评》的某个段落,也许,冥冥之中,爱扯淡的人都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契合吧,呵呵。

然而伯格却对此评论不以为然。他评论这段评论说:“类似‘浑然一体’、‘令人难忘的对比’、 ‘达到了浑厚与力度的高峰’这些说法,把影像激发起的感情,从生活体验转向冷漠的’艺术欣赏‘层次。一切冲突消失殆尽……”伯格接着又说,“哈尔斯用贫民的目光审视他们,而且还必须力求客观,即力图超越贫民的目光审视他们。这些油画的戏剧性就在这里。”

读此我颇感汗颜,不知‘生活体验’和 ‘艺术欣赏‘如何为敌,艺术欣赏又有如何变成了‘冷漠’。也许,伯格的诗性世界始终不愿离开现实的土地,觉得艺术评论虽然应该含有艺术成分,但也不能扯得太远太缥缈。

之后那位作者这样总结哈尔斯的成就,“哈尔斯恪守他个人的观点,此举丰富了我们对同时代人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那不断增强的冲力之敬畏。这种力量足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活力。”

伯格见此拍案而起,断言道,“这就是神秘化。”

此语振聋发聩,读此俺吓了一跳。细想下来,不无道理。那位作者的“神秘化”总结确实空洞糖水,也许不着边际的空话大概就是“神秘化”的首要特征吧。

这让我想到如何在扯淡与神秘化之间从容自处的问题,感觉两者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一不小心就会从一边滑向另一边,想来让人郁闷。 不过,乐观的是我比较擅长安慰自己,当看到这世上兀自吹泡泡的人大有人在,废话满篇的文章仍然四处流传,我安然不少,因为我扯的淡至少还算有感而发吧,而且或许还会有一星半点的干货活呢,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