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馆的噱头[注1]

(2006-07-12 11:08:52) 下一个

茶馆的噱头

作者:如若

近来,茶馆可真是日见红火,天天是争吵不熄,楼梯搭满天。这荧光屏上有时还真能看到脸红脖子粗来,切,像真的似的。无形间,觉得茶馆的自身妙作已入佳境,这有各位茶客的功劳,也有班竹的明察呀(不好意思, 老潘是没希望了, 呵)。

但是,这茶馆的红火,常常有它的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那些新来的愤青茶客,他们不知这茶馆是消磨时间的地方,而以为这里是辩理的圣地。作为长期茶馆外围观察员和忠实的听客,我觉得有必要在此时来聊一聊这茶馆的噱头:其真正的诱人之处。

自古以来,饮茶聊天就是国人打发无聊时间的有效手段,久了,也就成了中华茶文化的一部分。旧时各地,不管大小,茶馆少不了。社区里巨细事务,取媳妇嫁女儿,不经过茶馆,就成怪事了。品头论足,东家长西家短,老李家新郎给踢下床,那是茶馆的应有。在这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无法论断,没人论断,也不应该论断。要不,都听一个人的,谁来茶馆?还不如在家听老爷子训话了。所以,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是茶馆的常见,茶馆若是平静了,那就得关门了。总之,茶馆从来不是,也永远不会是论理的地方。这也是茶馆的噱头之一。

来喝茶的,不想茶馆关门,就得摆正心态,脏话粗语备好一大袋,急了好用。不管是自己用,教别人用,还是带个脸谱用,反正,有时机就用。要知道,有理的常常会被声高压倒, 这叫“茶馆效应”(小土豆对此认识不够:P)。但是,仅有这一思想准备还不够。茶馆的热闹在于其人气,懂得珍惜茶馆的茶客,谩骂拉拢诱骗抬举是一定并用,其目的是留住被骂的。一天把别人都骂走了,明天就没伴儿了。唉,这叫高明。以潘狼为首的茶中央在这一点上作得比较优秀,这是对咱茶馆的贡献。

茶馆的兴旺,还在于有没有几个能侃的。要成为茶馆的能侃,须备有很多素质,旧时米店老板或泡水店阿嫂皆为良选。见多识广并非关键,凡事能起个哄搞个笑即可。但是茶馆能侃的关键素质是脸皮,脸皮不仅要厚而光滑,还可随时不要。因为这是茶馆,开骂搞笑是精髓,要把脸皮看的很重,在茶馆呆上三天就得走人。在这后现代的网上茶馆,优势是不用给人看见脸皮。根本不用脸皮,所以候选人范围也就较旧时广了许多。这个茶馆之所以兴旺热闹,还不是有这样几个能侃的“活宝”?试想一下,茶馆要没有这几个, 还有啥意思呢?为此, 要感谢oops师徒一串,没有你们和你们的对手[注1],这里那还有什么茶馆味道?

茶馆之所以引人入胜,还在于每日所谈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涉及道德上喜好上模棱两可的话题, 是茶馆的精彩之处。孝与不孝,忠与不忠,爱与不爱等题目在茶馆,那是具有永恒的意义,也就是茶馆生存的灵魂,如果这世界上真有灵魂的话。因为只有这些话题,各位侃爷才能各取所好, 走向极端,争吵才能火红,调情才有空间,拉皮条的也才有活干,这茶馆才会象开了的海鲜火锅,什么都在里面,且不断往里扑腾。。。。茶馆这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茶馆。楼下QWE的一贴“女子外嫁与败族行为”可谓茶馆选题经典。

读到这里,茶馆里的新客,应该对茶馆的噱头领掠一二了。处乱不惊是来茶馆的先决条件。慢慢欣赏各种人的嘴脸及其变异程度,乃是你能否享受茶馆的噱头之关键。

[注1]此文是万维茶馆的必读教材,也为广大好斗的网友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思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