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

冬蕴雪衬一点红 . 浮动疏影暗香盈 . 不觅娇艳无意俏 . 笑融万紫千红中
正文

被水母刺伤后怎么办

(2009-12-28 14:50:25) 下一个

被水母刺伤后怎么办 

  被水母刺伤后,一般症状为皮肤发痒、 灼烧并引起疼痛,重者失去知觉。危险最大的是细斑指水母(Chironexfleckeri),刺伤后可使心脏中毒,幸存者很少。

被水母刺伤后怎么办?

1.   在水中被水母刺伤时,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因为水母都是成群地游动,如果继续待在水中,有进一步被刺伤的可能。

2.  尽量不要移动伤肢。

3.  勿使用清水冲洗,这可能导致刺细胞的进一步活化,应用海水小心的清洗伤口。

4.  之后使用含酒精 的液体中和毒液。如没有含酒精液体可供使用,可以用热盐水中和替代。

5.  持续用醋酸(或醋)至少30min。酒精、40%异丙醇、香水、剃须后涂剂或高效液是很好的第二选择。

6.  中和毒液后,可用含烘乾的苏打水或海水的浆状物;或滑石粉;或干沙等贴在皮肤上五分 钟,以使触手易於清除。

7.  将受伤的肢体浸在热水中将有些帮助(在酒精或醋酸清洗之后)。

8.  然后用尖锐的器具除刀子来移除触手,注意绝不要使用没带手套的手来移除触手。

9.      最后再用盐水清洗一次。严重时,特别是小孩子,可使用 止血带来减低静脉回流。

10.  如有头痛、倦怠、无力、流汗增加、流泪增加、感觉异常、关节疼痛、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或四肢冰冷等系统性反应发生,应立即送医急救。

水母常识

因水母刺细胞引发的皮肤炎和水母的种类、毒液的毒性、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刺细胞的穿透力、接触面积大小等因 素有关。它所引起的症状可能有疼痛、剧痒,局部有线状丘疹样的皮疹,伴随潮红与水肿,严重时也可有水泡、出血、坏死与溃疡性变化。有时也可能产生荨麻疹样 的皮疹。如果接触到眼眶周围或结膜会导致结膜炎、眼皮水肿等。另外,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包括喉咽水肿、血管性水肿等也可发生。在极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引发休 克,并有致死的报告。慢性皮肤表现有因时常抓痒引起的苔藓化皮疹,感觉异常、局部多汗与淋巴腺肿大。

预防

下水应穿著潜水衣,并在入水后才将潜水衣拉起。出水时小心的去除皮肤上的触手,以免引起毒液的更加释出。暴风雨后,避免下水,因水中可能有许多游离出的刺细胞。死去的水母仍有可激发的刺细能,避免接触之。此外应熟习心肺复苏术,以求能自救互救。



*******************

海洋珍惜动物之水母
 zt

pic

  
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已知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 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 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著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著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 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腔 肠动物,也是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 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 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 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 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 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 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 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 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水母纲的种类自由游泳,见於各海洋,包括常见的沿海岸线漂流的盘形动物。寿命多数仅几星期,有的也活1年左右。直径一般240公分(116),但有 的种相当大,直径可达2公尺(6.6)。身体成分的99%是水,因几乎各个种的主体都由胶状物构成。多以具刺丝胞的触手捕食小动物。有的种类则滤食水中 的微型动、植物。与所有刺胞动物一样,体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两层间有一中胶层(由凝胶状物质组成的结蒂组织层)。水母的中胶层比其他刺胞动物厚,有漂浮作 用,透明。

  自由游泳的真水母的生活史可分3期。固著的水螅体能营无性生殖,从上端向下横裂 成钵口幼体,再分裂成碟状体,每个碟状体长成为一成体。成体有雌雄之别,但有的种类常改变性别。许多种类的精卵结合後形成的胚体,在成体的消化道内孵化成 浮浪幼虫,但有的在海水中发育。浮浪幼虫离开亲体後固著下来,经过一段短短的所谓螅管幼虫阶段,长成为一个新的钵口幼虫。这样的生活史是旗口水母目 (Semaeostomeae)所特有的,此目约有50种,主要在沿岸带,其中有的分布极广。如海月水母属(Aurelia)、金水母属 (Chrysaora)以及大红水母(Tiburonia granrojo, Tiburoniinae亚科),後者是3种无触手水母的一种。 

   冠水母目(Coronatae)30种,多分布深海,常呈栗色。体钟形,躯体中部和周缘部之间有一环形深沟为界,周缘分成多数宽瓣。缘触手大而坚实。 有几种有钵口幼虫期,但多数种类的生活史不详。冠水母是现存的最原始的钵水母,可能是圆锥水母的後裔。圆锥水母在1.8亿年到6亿年前之间曾很繁荣,今仅 存化石。有几种冠水母有固著的分支群体,曾单列为一属(Stephanoscyphus)

   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约有80种。口腕为从身体下部下伸形成的皱褶状突起,愈合成根状,将口堵塞,形成海绵状区,用以滤取食物。无缘 触手。凝胶状的钟形身体坚牢且具瘤状物。生活史已知者有一典型的底栖的钵口幼虫期。本目的多数种类均擅游泳;但有的(如仙女水母属 Cassiopea)不常游泳,而倒置於热带浅海中,使与之共生的能营光合作用的藻类得到光照。本目的种类主要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到亚热带浅 海,但根口水母属(Rhizostoma,亦称足球水母),常见於较冷的海中;杯根水母属(Cotylorhiza)常见於地中海。

   十字水母目(前称Lucernariida)严格说不是真水母,约30种,有柄,固著生活。主要生活在冷水中。酒杯形,有一基柄固著,口位於上端。直径 110公分(0.44)。上缘有8组触手,呈四辐射形。有些种能脱开固著点,并能再次固著。常捕食小海生动物,寿命长数年。从幼虫直接发育为成体。 水螅体期不明显。

  立方水母纲仅一目,立方水母目(Cubomedusae),有的生物学家 仍将它归入钵水母纲。已知约50种。虽然有些种直径达25公分(10),但多数种类的直径为24公分(12);体球形,但边呈方形,故俗称箱水 母。海蜂水母属(Chironex)和曳手水母属(Chiropsalmus)俗称海胡蜂,广布於从昆士兰往北到马来亚附近,都是剧毒种类,螫一下几分钟 内引起死亡。立方水母的水螅体迄今未见营出芽生殖者,而是变态为成体。

   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远远望 去,就好像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当水母在海上成群出没的时候,紧密地生活在一起像一个整体似的深浮在海面上,显得十分壮观。海涛如雪,蔚蓝的海面点缀 着许多优美的伞状体,闪耀着微弱的淡绿色或蓝紫色光芒,有的还带有彩虹般的光晕。许多水母都能发光。细长的触手向四周伸展开来,跟着一起漂动,色彩和游泳 姿态美丽极了。水母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伞状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 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栉水母在海中游动时,8条子午管可以发射出蓝色的光,发光时栉水母就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 的彩球;带水母的周围和中间部分,分布着几条平行的光带,当它游动的时候,光带随波摇曳,非常优美。水母发光靠的是一种叫埃奎明的奇妙的蛋白质,这种蛋白 质和钙离子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出强蓝光来。埃奎明的量在水母体内越多,发的光就越强,每只水母平均只含有五十微克的这种物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