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红

冬蕴雪衬一点红 . 浮动疏影暗香盈 . 不觅娇艳无意俏 . 笑融万紫千红中
正文

遭遇毒蜂怎么办

(2009-10-21 12:38:27) 下一个

遭遇毒蜂怎么办

1. 碰到马蜂后,要立即用衣物包裹好头部,趴在原地不动。

2. 即使要逃跑,要反向逃跑,千万不要顺风逃跑。因为马蜂借助风势,会飞得更快。

3. 千万别反击,否则只会招致更多的攻击。

  另外,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点火烤或用煤油熏的方法来驱赶马蜂。

毒蜂蜇伤后怎么办 

1. 应尽快就医. 被蜇后无论症状轻重,最好到最近的医院治疗

2. 伤口残留的毒刺可用针或镊子挑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力掐住被螫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

3. 被蜜蜂(其毒液是酸性的)螫后,应立即小心拔出毒刺,如有断刺必须用消毒针将其剔出,然后用肥皂水、3%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及外敷,如果没有碱性液 则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

4. 如被其他蜂螫刺,最好用食用醋1%醋酸或无极膏擦洗伤处。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甚至没有食用醋,可在患处用力涂抹柠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强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强的也有一定效果;

5. 若被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 毒蜂螫伤,最好用季德胜或南通蛇药涂抹或外敷,同时口服蛇药片(驴子们如果有这些药就应每次都随身携带)

6. 亦可以采撷鲜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三七、七叶 一枝花和半边莲等解毒草药捣烂外敷

7. 民间有用人奶治疗蜂螫的验方,颇有效果,在野外可以用携带的纯牛奶擦洗,想必可以吸收并中和一些毒素;

8. 冷水浸透毛巾或者用毛巾包冰块敷在蜇咬处,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疼痛剧烈可以服用一些止痛药物。 

9. 如果有蔓延的趋势,可能有过敏反应,可以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 

10. 有全身症状者,在采用上述措施后应多饮水,以加快毒素排泄;

11. 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毒蜂常识

毒蜂包括蜜蜂、黄蜂(有些资料又叫马蜂或胡蜂,不一而足,大概只有研究昆虫分类学的才能够说清楚)、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种有毒刺的蜂类,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 

  毒蜂尾端都有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蜜蜂螫针有逆钩,螫人后螫针常残留体内,而胡蜂的雄蜂无螫针,雌蜂螫针无逆钩。

  蜜蜂蜂毒为微黄色透明酸性液体,主要含蚁酸和蛋白质;其他毒蜂的毒液却大都呈弱碱性,主要含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成分复杂的毒质,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蜂毒性质的这种显著差别,决定了必须对症下药。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螫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同时受1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使机体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2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外出野游时被蜂螫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决不亚于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较少有人死 于毒蜂螫,根本原因仅仅在于进入人体毒液的数量相差悬殊。然而即使只被一两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也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 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还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蜂毒还有一点完全不同于蛇毒:不少人被它螫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叮咬时常常会起过激的反作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介绍了一个第一次被大量蜂螫伤后康复,而第二次却死于同样的少量蜂螫的案例,并分析了人体中的该复杂生化过程。


  症状要点:
 1.螫伤处有红、肿、热、痛,重者局部变黑、瘀点,并可扩散,甚至发生组织坏死。若为蜜蜂螫伤,则一般有螫针残留; 
 2.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不安等表现,轻者一般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螫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乃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3.胡蜂螫伤中毒还可引起溶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肝脏损害等(应实验室检查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