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网上转载,慧慧配图)450)..."> 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网上转载,慧慧配图)450)..." /> 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1zt - 博客 | 文学城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1zt

(2008-01-26 10:55:17) 下一个
<>< />


徐志摩与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忆
( 网上转载,慧慧配图 )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3个男人,
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
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在徐志摩36年的生命中,曾与3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除陆小曼外,
还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张幼仪,另一位是以无言结局的建筑学家林徽音。


. 伦敦相恋

一个人呆在伦敦的寓所里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合影

林长民(1876-1925年)福建闽侯人。自号桂林一枝室主,双括庐主人,晚号双括老人。早年赴日本学习政治经济学。
辛亥革命后,任南京政府参议院秘书长,后又曾任众议院秘书长、司法总长等职。
1925年,同郭松龄出关讨伐军阀张作霖,兵致身亡。
遗著有《铁路统一问题》、《西力东侵史》等,是民国初年在中国政坛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1921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两个多月的海上行程,万吨客轮如一叶扁舟,行驶在浩瀚的印度洋上,仿佛永远也到不了岸。浪涛日夜不息地拍打着船舷,徽因一直有一种眩晕的在梦中的感觉。 按照出访计划,林长民带着徽因游历了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的一些城市。

一处处文化名胜,一个个博物馆,还有工业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家家工厂、报馆,林长民都带着女儿一一走过。 16岁的徽因原本对工厂报馆这些地方没太大兴趣,但林长民却认为,恰恰是这些地方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可以给中国社会今后的改良做参考,故“不可不观”。

游览之外,林长民更多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应酬。他要出席 “国际联盟协会”的会议,要与各国各地的有关人士晤面,他应邀去一些地方作演讲,还要接待许多慕名前来拜望他的当地留学生和华人社团的成员。当他忙于这些事情的时候,常常顾不上徽因。徽因有许多时间一个人呆在伦敦的寓所里。

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驳杂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故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谨严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

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随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 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1921年9月,徽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伦敦ST.Mary's College(圣玛利学院)学习。

1921年的11月16日,从早上到下午一直是雾蒙蒙的天气,一个叫徐志摩的年轻人来拜访林长民。徐志摩新近才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转学到伦敦。和他一块儿来的张奚若是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的留学生。


没想到他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

人生有许多事情让人不可思议。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遭遇许多人,有的人几十年朝夕相对,却形同陌路、相知甚少;有的人不经意间相识相遇,却犹如前世今生,萌生出终生不渝的情谊。

当父亲和这两个年轻人亲热地寒暄、交谈时,徽因照例是端上茶点,在一旁听他们说话。她没有想到,这个肤色白皙、戴一副圆眼镜的青年,从此会闯入自己的生活。

徐志摩见到林长民,很快就成了相见恨晚、无话不谈的朋友。他惊讶林长民“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谈吐”。

随着与林长民交往的深入,徐志摩和徽因也熟了起来。他发现,这个梳着两条垂到肩膀的细细辫子、像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不仅长得俊秀可爱,而且是个可以对话的朋友。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林长民,林长民不无骄傲地说:“做一个有天才的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徐志摩发现徽因读书很多,他们常常谈及一些作家作品。这些谈话让他兴奋。他感到,徽因的可爱不仅在她的外貌,更在她活泼跳跃的思维,明澈清新的识见。她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和悟性超出了她的年龄。

徽因的表达能力极强,她的北京话略带一点儿福建方音,而她的英语则是地道的牛津音,发音吐字有音乐感,听上去舒服极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志摩发现自己来林寓不仅仅是为了找林长民,而是想见到徽因,想和徽因说话。

冬天的伦敦雨雾连绵,阴霾潮湿,林长民又外出了。圣诞节、新年紧挨着,徽因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徐志摩撑着一把湿漉漉的雨伞来到林宅,带着他一贯温雅真诚的笑容,还带来了无穷尽的有趣的话题。

起居室里,壁炉的火明亮地跳跃着,这是房间里最暖和的地方。壁炉两侧一边一把舒服的摇椅,椅子上搭着苏格兰方格图案的毯子。平时,林长民总是在这里看书看报,与来访的客人聊天。

徐志摩和徽因坐在壁炉前,从伦敦冬季讨厌的雨雾谈起,谈到英国诗歌中对英国景物的描写。徐志摩告诉徽因,他最喜欢的诗人是拜伦、雪莱、华兹华斯和济慈。他问徽因读没读过济慈的《夜莺颂》,徽因立即用英语背诵了起来: “…… 这神妙的歌者,决不是一只平凡的鸟;他一定是树林里美丽的女神 ……”

他们的谈话从一个话题跳到另一个话题,忘记了窗外绵绵的阴雨,忘记了壁炉的火苗在渐渐弱下去。 徐志摩告诉徽因,自己出国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手段,走实业救国的路子。原以为振兴实业就是多开工厂,可出国以后,他已经改变了看法。他现在看见烟囱就感到厌恶,他同情那些在大工业机器轰鸣声中辗转挣扎着求生活的劳工。因此,他如今信奉新文艺,对政治有兴趣。

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冬日

林徽因不懂政治。她的心灵世界里,更多的是文学和艺术,是书中所描写的生活。她弄不大清楚,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有什么区别;她更是不明白,父亲和徐志摩所关心的政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现实生活。

徽因越是不明白,徐志摩越想对她讲清楚自己的政治见解。他认为从东方到西方,英国的现代民主政治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他说,德国人太机械,法国人太任性,美国人太浅陋,只有英国人堪称是现代的政治民族。 他认为,英国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顽固的。

尽管徽因对不同政党及其政治主张没有太大兴趣,但她仍然被徐志摩的讲述所打动。 打动林徽因的不仅仅是他奔放热情、洋洋洒洒的语言,而且还有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来的近乎于痴的执着态度,那是一种“孩子似的天真”。
1921年的冬天,伦敦多雨雾而阴冷,徐志摩在林家温暖的壁炉前,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冬日。

春天来临了,伦敦的春天美好得令人陶醉。春深了,徐志摩已深深地被林徽因所吸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怎么会在感情上如此迷恋这个姑娘。

他喜欢徽因淡淡春山般的双眉,他喜欢徽因盈盈秋水般的眼睛,他喜欢徽因脸颊上那一对时隐时现的笑涡,他更喜欢和徽因无拘无束地谈心。徽因空灵的艺术感觉和她的见解谈吐,常常激发出他思维的灵感和火花。

最让他心旌摇曳的是暮春时节和徽因结伴在剑桥漫步。 他们顺着蜿蜒的小河向前走,小河的上游是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这里游玩。小河上下游的分界处有一座小水坝,湍急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着碎银的光亮,柔软的水草慵懒地轻拂着水面,丛密的灌木根须在河畔的水流里伸展。静谧的小径上,浓荫密布碧草如茵,一辆牛奶车响着清脆的铃声消失在小路的尽头。绿荫里,古老的石壁长满青苔,娇艳的蔷薇静静地开放;厚厚的落叶堆积在树林中,缕缕光线像簇簇金箭般斜射进去。黄昏时分,夕阳的光辉笼罩四野,远处教堂的钟声一声声撞入人的心里 ……

6年前,徐志摩还在杭州一中读高中。当时的政界、金融界名流张幼仪之兄到浙江省的名校视察。他在视察中看到了徐志摩的国文考卷,嘉许赞赏之余,回去即托人向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求亲,以其小妹张幼仪相许配。张幼仪乃大家闺秀,其两位兄长均为政界要人,徐申如欣然允诺了这门亲事。


张幼仪

两人结婚时徐志摩18岁,张幼仪16岁。

徐志摩来英国后,张幼仪带着他们的儿子阿欢也来到英国伴读。就在这时期,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


【 林徽因 生平】

林徽因 (1904 年 6 月 10 日- 1955 年 4 月 1 日 ) ,原名徽音,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祖籍福建长乐,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妻子。现代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者之一。 她与徐志摩一段带有传奇色彩的感情,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1920 年和父亲林长民一起赴伦敦生活,开始对建筑感兴趣,并鼓励未婚夫梁思成学习建筑。

1024 年和未婚夫梁思成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由于当时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只得到美术学士学位。但毕业时获得优异成绩。

1925 年与闻一多、梁实秋、梁思成等筹建 “ 中华戏剧改进社 ” ,参加演出,交流戏剧艺术。

1928 年与梁思成结婚。夫妇一起考察多处古代建筑,和诗人徐志摩、作家沈从文、学者金岳霖保持很好的友谊,创作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剧本等著作多篇,时人称为 “ 才女 ” 。

1931 年徐志摩为参加一林徽因的建筑学讲座,搭乘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现北京),不幸意外坠机身亡。林徽因作《悼志摩》一文以表哀思。

1949 年,北平被共军占领前夕,林徽因与梁思成皆曾赴西柏坡与中共高层商谈,确保北京古城的建筑完整不受战火波及,得到中共中央支持,最后北平地区以和平方式易手。之后,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同年 9 月,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林徽因获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组成员,与夫梁思成及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时林徽因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欠佳,仍然继续为中共政府做事,除参与设计国徽外,亦出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组成员,设计了纪念碑底座和花环图案。

1955 年因肺结核久治不愈而去世,安葬在其亲自设计的八宝山革命公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