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看电影“Sex and City“来源: 绢子

(2008-06-26 14:11:44) 下一个
终于找时间看了新片”Sex and City”。为了能让自己充分地enjoy这部电影,我特地找了个影院最清淡的时间,独自去看了一遍。看之前我没看任何影评,不让自己有任何思想准备,就那么独自去了影院。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中说:
世间至美之物,只宜独行。
比如说吃蟹,最好自己亲自动手蒸;比如喝茶,最好自己亲自动手来泡。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品出些味道来。推彼及此,我认为对于感兴趣的电影,最好也自己去看。没想到看完之后我是带着墨镜出场的:因为这部电影带给我的许多感动,让我流下了眼泪而且看完电影简直不好意思见人。

简单说说让我感动的几个地方:
情节之一。 Carrie雇了一位St. Louis来的Personal assistant.Interview的时候, Carrie问她:
“Can you tell me why you come to New York?
那位女孩回答道:
I came to New York to look for Love.

在那一刻,我在黑暗中哭了. 我不知道人到中年的自己居然还会被这样简简单单的问答感动得稀里哗啦。还好, 电影院里观众寥寥无几,没人看见我那副狼狈的模样。
我一边看,一边想:拜托, Carrie, 拜托, Miss St. Louis, 你们可不可以不要这样,这样用最最简单的对话把人心击中?

这就是Sex and City会红得一塌糊涂的原因吧。在那些看上去有些flashy或者是fancy的时尚,衣服,鞋子,包包,还有那些大胆,露骨的sex talks之间, there are always a few lines. 那几句画龙点睛之笔,特别能够打动人心,让这部剧从众多的TV Series中脱颖而出。

情节之二。 Charlotte回答道:“Yes, I am happy everyday. Not every moment, but most of the time of the day I am happy.

我一边看,一边想: 拜托, Charlotte, 你可不可以不要这样,不要这样的Optimistic,不要这样的优雅?不要这样把我感动之余,还很希望能遇上一位象你这样的朋友?

情节之三。 Carrie和BIG的 wedding rehearsal dinner.
Miranda对BIG说:You guys are too crazy to get married. Marriage screws up everything.

一直以来总会看Sex and City. 喜欢听Carrie在每一集开头, 一语双关,很煽情地看着你,说:
Twice in one night. Can you handle it?

当Miranda对BIG说道:
“Marriage screws up everything.
相信很多已婚或是曾经婚过的人都会有同感。

Marriage. 什么是Marriage? BIG患有婚姻恐惧症,忘了他曾在“Sex and City”剧集中哪一集对Carrie说过:“Have you ever seen any married couple that are HAPPY together?

很多女友问过我与BIG同样的问题。我也常常在想:到底是现代的婚姻还是传统的婚姻更容易给夫妇以幸福感?为什么周围有那么多trying to work out their differences的夫妻?
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模式是否值得怀疑?婚姻中夫妇对彼此的“忠诚”该如何定义?那种对彼此绝对“忠诚”的要求是否有违人的本性?

国内女作家池莉在她的那篇“我们该不该结婚”里也写道:

三十年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三十年后却都在婚姻里泥足深陷,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现在的世界,除了婚姻,几乎所有事物都在进步,所有的合同与契约,都在日臻完善,都在力求公平,合理和科学。唯有婚姻规则, 越来越显得老迈和力不从心。

我在纽约生活工作多年,周围很少看到象Carrie, Charlotte, Samantha那样的人,类似Miranda的女子倒是比比皆是。其实, 剧中四位女主角里比较接近现实人物生活的是Miranda: 做的是一份辛辛苦苦long hour的工作,找的是相貌普通,没钱没势的男朋友. 婚后deal with 的是抚养孩子的辛苦,school activities, PTA meetings, 照顾有病的婆婆。。。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很难得到身心的完全休息,每天每时都在为家庭,为孩子,为工作而奔忙。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忙得满脸的“官司”,满身心的疲惫,哪里有精力去考虑Sex?这样下去的结果自然是还得面对出轨的老公,分居,离婚之类的Messy stuff。

Marriage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保障,因为它有力地维护了家庭的完整和父母对孩子的义务。可是,对于婚姻中的夫妇来说,marriage对夫妇双方的约束和要求是否符合人的自然天性呢?

Marriage为什么会screw up everything? 是否目前的婚姻规则过于机械,过于教条,没有能够考虑到真实的人性呢?

情节之四。 Samantha终于下了决心,对曾陪伴她度过Chemo(化疗)的男友说出了分手的决定。

四位女主角中,Samantha是最Sexually active的一位。在电视剧集中,她几乎每集出场都有一丝不挂的镜头。在这部电影中,她也不例外。 我想,可能她真是对自己的身材保养很好,极有自信的一位演员,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剧导为了Marketing 的需要,而要求她这样做以满足男性观众的性幻想。不管怎样,Samantha这样的角色,的确让剧情更加dramatic, 更加colorful。 纽约, the Big Apple, 本来就是充满色彩与诱惑的。

在纽约生活工作多年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就是try not to be judgmental. 不管别人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没有必要去judge(评说)人家。大家都是成年人,她/他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她/他自己就得承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后果。她/他最终会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负责任。作为旁观者,有必要将自己的意志/想法强加于人吗?

我欣赏Samantha做出的决定,因为我也认同男女之间的爱情不是没有条件的。作为一个单身女人,她没有必要为了对方give up herself, Not to be herself。

从始至终,四位女子的友情都让人感动不已。女人是需要这样积极,温暖,健康的友情沟通的。忘了在哪本书中看到过这句话:
结了婚的女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有些女人一旦结婚,就一头扎进两人世界,再也不与女友联系,其实在我看来这样做对她们自己蛮危险的。从女孩从小的成长经历来看,女人是群居性的动物,非常需要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这一点与男人是很不同的。 为什么说结了婚的女人尤其需要友情呢?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在班会上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的确,小时候社交圈子最大,与父母,邻居,学校上百位同学都有多多少少的交往,到了高中分文理科班就把至少一半同学给划出了社交圈子。上了大学与同寝室同班同专业的同学来往较多,可是社交面也无形中缩小了很多。工作之后社交面更加狭窄,基本上是与同行打交道。成年累月见到的就那么一些人,等到结婚之后更是进入两人世界,除了上班,就是回家见到另一半。社交圈子的确很可能越来越狭窄。可是,女人天性是需要交往,需要倾诉的。所以说,结了婚的女人更需要友情。良好的友情互动会带来保持良好心态的积极效应。 当然,友情也是需要分寸,需要距离的。我想,看了这部电影,并且熟悉同名电视剧的朋友多半都会对Carrie们的真挚友情互动很有感触吧。

最后想说的是对于电影结局的一点看法:
这部电影的结局写得皆大欢喜,Carrie和BIG终于在City Hall结婚了,Miranda和 Steve达成了谅解又走到了一起。可是,凭心而论,我真的不太喜欢这个“结局”。也许,这也是出于票房的考虑。毕竟,大多数的观众喜欢的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吧。

I came to New York to look for Love. (我来纽约是为了寻找爱情。)
Miss St. Louis不仅找到了属于她的心爱的Loui Vitton包包,还找到了her true love.
Have you found it? 那么,请问, 你找到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hnn 回复 悄悄话 我上个星期五晚上看的,也是周围没做几个人,在电影院里也哭了好几次,感觉特别不好意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